讀古今文學網 > 生死·朝聖:跨越八年尋找經幡的靈魂 > 佛界與俗界 >

佛界與俗界

下午兩點,我們要與帕巴村委會主任告別了,帕巴和他的弟弟幫我們把行李從木樓上搬下來,再把行李裝上庭院門外停著的拖拉機。帕巴爬上拖拉機,突突地發動了拖拉機先行,我們一行人隨後輕鬆地步行走過村裡三四百米的泥路,來到我們停車的公路邊。大家在拖拉機前合影留念。我們很快又回到迭部縣城,仍住“天保賓館”,標準間280元一天。打聽之下,才發現原來這個旅店是迭部縣的寺廟經營的。

第二天一早,我們出發去白古寺。寺廟位於迭部縣多兒鄉白古村。開出迭部縣城不遠,開進很荒涼的山溝,一側應該是白龍江的支流多兒河。但公路路況很差,到處是坑,沿河見到好幾座小水庫,有的已廢棄,一路上也沒遇到別的車輛,我們多次懷疑是否走錯了路。經過旺藏鄉時,我們看到很小的旺藏寺,不久又經過臘子寺,很快就到達白古寺了。

白古寺是安多拉卜楞地區唯一的薩迦傳承寺院,藏語全名為“白古貢巴青冷周琅”,意思是“安樂圓滿洲”。該寺建於公元1839年,即清道光十八年,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及六七十年代受到破壞,2004年由該寺僧人阿肯香巴仁青主持修建彌勒殿,到2006年完工,現有僧侶達一百七十餘人。眼前的寺廟規模很大,沿山坡是一排排喇嘛的住房,外牆刷著特別的紅白寬條紋,一條石板小路引向山坡頂的大經堂。殿堂後是青山,白雲繚繞,看不見山峰。

我身邊喇嘛住房的木門吱呀一聲開了,從裡面走出一位年輕喇嘛,看到我有一點意外,隨後又微微一笑,招手邀我進他的住房喝茶。房裡一塵不染,原木的地板,牆上掛滿了多位活佛的照片和各種唐卡。喇嘛不會說漢語,我們無法交流,於是又一起走出門來。喇嘛取了一大串鑰匙,示意我跟他走,我們一前一後,沿著鋪有青苔的石板路走到大經堂前,開了鎖,開了燈,原來喇嘛是管經堂的。

白古寺大經堂供著的幾百個小的鍍金佛像前,已用電蓮花燈代替了傳統的酥油燈

多兒鄉的白古寺大經堂的桌椅、地板一塵不染,酥油供燈的火苗把金佛照得閃閃發光

大經堂中央的長桌上,襯著一塊金絲繡成的黑緞,擺著一對銅鑄的金剛杵和金剛鈴

經堂裡燈火通明,兩側的成排佛像前,傳統的酥油燈已被一盞盞塑料彩色蓮花電燈代替。經堂中央和四角的屋頂上有巨大的五彩水晶燈掛下來,光芒四射,把環繞著的絲綢幡幢照得如金銀般閃閃發光。經堂正中金碧輝煌的釋迦牟尼像前,供奉著一盞很大的金質酥油燈,燈內酥油形成一圈圈美麗的圖案,包圍著小小的火苗。我欣喜地發現,在一塊金黑兩色的堆繡錦緞上,放著一對雕刻精緻的金剛杵,古老的銅杵無聲地發出幽幽的光來。

好客的喇嘛陪著我從經堂出來,又踏著青苔石板路走下山,到住房前的台階上停了下來。我一步步走下山去,直到路口,路口有一家小小的雜貨店,幾個壯年男子,有的靠牆,有的蹲在地上抽煙聊天。小店的貨架上煙酒雜品,花花綠綠,貨架旁的紅磚牆上,貼著一幅很大的國慶宣傳畫,日子久了,畫上的天安門廣場,還有城樓、旗幟、鮮花、人群,都已褪了色。固定照片用的幾個大小不一的釘子上,掛著一些發動機配件、傳動皮帶等的零件。

我站到小店前等朋友們,回頭看去,遠處山頭上的雲霧伴著山風慢慢地飄下來了,只一會兒工夫,青山、寺廟、長著青苔的彎彎曲曲的石板路、一排排紅白間色的喇嘛住房,還有站在屋前披著絳紅僧袍的喇嘛,都已被薄薄的雲霧籠罩。那裡隱隱約約,虛無縹緲,遠離世俗,已是另一個世界。

喇嘛索南加措能說一口發音標準的漢語,才18歲已是然子寺大經堂的副主管了

在返回迭部縣的途中,我們在格魯派寺院然子寺停留。寺廟在1800年——清嘉慶五年創建,據說保藏著一尊檀香釋迦牟尼等身像。然子寺較白古寺稍小,但更顯古樸的氣氛。我在經堂內輕輕走動,身後傳來一聲標準的普通話:這裡不能拍照。我一驚,回頭看,發現是一位眉清目秀、臉色白淨的喇嘛,看上去十八九歲的樣子,如果不是身穿袈裟,完全像是一個城市裡的中學生。這個喇嘛叫索南加措,12歲到然子寺出家,至今已6年,因讀過幾年小學,能說能讀漢字,但能說如此標準的普通話還真少見,所以雖然只有18歲的年紀,卻已是大經堂的副主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