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跟著動物去旅行 > 峭壁舞者 >

峭壁舞者

沒有一座山,像賀蘭山那樣幾乎一直處於承受戰爭的狀態中,一片片層層疊疊地排列著,儼然是天然屏障。

初秋匆匆拜訪賀蘭山,讓我有了發自心底的喜愛。再一次成行,已是歲末隆冬,這岩羊密度最高的大山,冬季想必有更絕妙的景致。

前一夜剛下過雪,越野車也謹慎得很,還沒到蘇峪口山門,就望見成群的禿鼻烏鴉,它們本來住在海拔更高的山莊附近,山莊停業,多數也下山了。

到了九道彎,車就不能再前行了,藍馬雞和特有種賀蘭山紅尾鴝應該在裡面。

我卸下裝備,和送我進山的駕駛員約好下午碰頭的時間後,就隻身行動了。

三清觀到觀音巖一帶,原本熱鬧,可這冰天雪地的,我只看到一位掃雪的留守道士。心裡卻踏實多了,只要有人,我就不會被凍死。這不是危言聳聽。

大雪初晴的蘇峪口。

公羊帶著家人準備越過溝壑。

賀蘭山的寂靜有點嚇人,好在岩羊時不時地出沒,這傢伙在中國西北分佈廣泛,但賀蘭山蘇峪口的密度卻是全世界最高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獸類更是如此。岩羊無固定的獸道和棲息場所,它們在懸崖峭壁,只要有一腳之稜,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達兩三米,若從高處向下更能縱身一躍10多米而不致摔傷,當地人有一種說法,岩羊的大角在跳躍時起著保護的作用。碰上岩石時角先接觸,起到緩衝作用,使身體不致摔傷。

噠、噠、噠、噠的跑步聲從頭頂的峭壁傳來,不時有石塊滾落,直觀的感覺是,這比秋天見到的岩羊略顯笨拙,尤其是在巖壁上起跳時,左顧右盼,猶豫了許久才小心翼翼地一躍。食物匱乏,環境殘酷,冬季實在漫長難熬。

岩羊有個並不科學的英文俗名“Blue Sheep”,說的就是背上為棕灰或石板灰,還帶有藍色,在雪色中格外雅致。這不,一隻胖墩墩的小寶寶本在路邊啃著草根兒,一見我來了,撒腿就跑,飛奔著衝上了山。

什麼時候最容易看到岩羊?

研究人員在賀蘭山長期跟蹤調查發現,每天5點至10點,下午16點至18點是岩羊攝食的高峰,它們在草地或高山草甸上覓食後在懸崖聳立、山地陡峭的地方長時間地休息、反芻,但每天至少要飲水一次——水源對岩羊的生存有重要的意義,故在山谷中很容易看到。

從季節上看,冬春季節高海拔地帶氣溫低,大雪覆蓋了植被,水源也封凍,無法飲水,岩羊就下到低海拔的地方活動。夏秋季節低海拔的草甸由於人的干擾較大,岩羊就到高海拔的地方棲息覓食,最高到達海拔3000米左右。但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大,岩羊在低海拔地區的活動越來越頻繁。

我沿著三清觀的牆根兒,慢慢靠近一群岩羊,一陣猛拍後,突然地面有大黑影掠過,緊接著又是稍小的黑影,禿鷲、金雕……

大概是我眼拙手慢,這金雕閃現時飛得很低,想必是才起飛不久。遺憾的是,金雕剛飛出山谷時的精彩瞬間跟焦失敗,如果這次帶的是400mm/f5.6的鏡頭,這樣的大鳥根本不在話下。

陽光逐漸灑滿山谷,溫暖的上升氣流帶著這些猛禽越飛越高,禿鷲展翅在山間盤旋,等候戰機。

賀蘭山拜寺口雙塔。

在河灘地裡人工圈養著小群馬鹿和岩羊,附近有灌木,一定有貨。

剛進去,就聽到了成群石雞的叫聲,接著,遠處崖壁上,一隻攀巖的岩羊驚起了石雞一隻,那場景夠滑稽。

頭頂有鵯一般大小的鳥兒一顫一顫地飛過,落入灌木中,慢慢靠近,拍下,黃色的肚皮足夠鮮艷,白斑翅擬蠟嘴雀——在中國,它們可是名字最長的鳥兒,起飛時振翅發出的“鼓聲”實在動聽,若不是仔細分辨,真會以為是叫聲。

接著出場的是山噪眉,還有巖鴿,前者一閃即逝,後者從羊圈起飛後,一般在空中集體轉向做飛行表演,翻出的白肚皮在深藍色的天上尤其惹眼,我沉醉地欣賞那瞬間,顧不得拍照。

繞羊圈一圈兒,又看到三五隻石雞落在柵欄上享受日光浴,我的出現讓它們愣了一下,停頓足有10秒,然後尖叫著起飛。

寒冬的賀蘭山,岩羊、我,還有石雞,都明顯有點遲鈍。

山裡冷得真快,三點剛過,太陽就從山尖掉了下去,氣溫嗖地下降,我連忙撤退,走到山谷狹窄處,冷風直灌每處關節,風景卻越來越迷人。

金雕。

柳鶯。

戈氏巖鹀。

白斑翅擬蠟嘴雀。

我實在愛上這裡了,無奈山裡的白晝太短,太陽稍稍西斜,氣溫嗖地下降,只好趕著下山,一路風景迷人,我卻越走越快,一鼓作氣到了山門。

保護區留守的工作人員很不理解,漫天白雪,來這裡作甚。他們怎知,經常夢到荒野的人,平日裡的生活如同煉獄。而這一次,寂靜的賀蘭山就是我的天堂。

隔日再進山,是週六。雪剛紛紛揚揚地下了一夜,送我進山的的哥,一路直呼虧本,以往半小時的路,足足爬了一個鐘頭。進山了,一路到處是野兔、石雞的足跡,人還在夢鄉。

這一次直奔九道彎,天漸漸放晴了,呼哧呼哧地爬上遊客棧道,回頭望去,層層疊疊的遠山,哪裡是一片剔透的白能遮掩住,寒風捲著乾透的雪粒迎面吹來。俯瞰山谷間的松林,一隻馬鹿閃現,我和它都被對方的身影嚇住了,它亂步踩著乾枯的樹枝逃匿得無影無蹤。

遺憾的是,沒有在陽坡找到藍馬雞,只有一群石雞在排水溝下翻騰著覓食。

它們見到了我,三三兩兩地逃竄,只有一隻笨雞,跳了幾下還是滑下來。我一動不動,默默地看。

山頂,一隻成年岩羊跳過了山坳,它回回頭,一隻小羊試探著跳了過去,又一隻,猶豫了一下,跳得很勉強。

真的希望這一家順利熬過嚴冬,永遠自由。

穿過公路的幼年岩羊。

生物詞典

岩羊是高山動物,棲息活動於2400米左右的高山裸巖、高山草甸和山谷草地,聽、視覺都很靈敏,行動敏捷,善於登高走險,即使只有一蹄之稜也能攀登上去,一跳可達2~3米,生活群落一般由5~7只組成,群中體格健壯的雄羊為“頭羊”。在受驚時,“頭羊”先環視四周,確認有險情時即率先逃向險峻的山崖,群羊緊跟其後逃走。賀蘭山岩羊在世界上的分佈密度居首位,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拍攝寶典

沒有哪種獸類比岩羊更好拍,它們在蘇峪口的分佈密度很大,只要避開密集的客流,拍到滿意的照片並不難。追逐鳥種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賀蘭山紅尾鴝和賀蘭山巖鷚兩種以賀蘭山命名的鳥類,尤其是前者。賀蘭山紅尾鴝分佈狹窄,即使在賀蘭山也不常見,它們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下到低海拔地區的山溝裡,怕人,不容易接近。

雄性岩羊的角上長有明顯的“年輪”,研究人員可以據此判斷年齡。

山路旁的警示標誌。

陰冷的風雨中我回望賀蘭山,心生敬畏。

蘇峪口九道彎。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銀川市郊,屬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是離省會城市最近的國家森林公園(電話0951-4114390),與賀蘭山巖畫景區相隔不遠,交通方便,從銀川市中心乘出租車前往,車資約90元,新月廣場還有始發的游2路直達(公交公司電話:0951-6711892)。由於海拔較高,草甸氣溫較山下低很多,需注意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