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雙魂纏身 > 第46章 倉央嘉措(3) >

第46章 倉央嘉措(3)

「是啊。這位情歌大師寫了數百首情詩,你很難想像在西藏雪域高原那種粗獷冷酷的環境中能蘊育出這種婉約細膩的詩歌來。」校長也許受了董亮的影響,也不禁感歎。

董亮連連稱是。

「在那東方山頂/升起皎潔月亮/年輕姑娘面容/漸漸浮現心上。」校長隨口背誦出一首優美的詩,臉上浮現陶醉的表情。「他寫的一些詩歌,反映了他過著活佛和俗人的雙重生活。比如這首詩,就是講他趁著月色偷偷溜出布達拉宮去幽會心愛的姑娘。」

「他是喇嘛,也就是我們說的和尚。那他怎麼可以接近女性呢?」董亮不解。

「這個說來就話長了。」校長的眼睛裡充滿了仁慈的光芒,他很喜歡對問題深究到底的學生,但是他不知道董亮問他這些僅僅是為了尋找胡柳死亡的線索。「倉央嘉措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又叫紅教。這派教規並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但是****所屬的格魯派佛教,又叫黃教,這派教規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對於這種清規戒律,習慣了紅教的倉央嘉措難以接受。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領袖的顯赫身份,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意纏綿的情歌。這些情歌也正是他真實生活的寫照。」

「他這樣做,那麼肯定有很多人反對他吧?」董亮問道。

「藏族同胞從來不怪倉央嘉措風流浪蕩,只要是活佛的情緒,只要活佛做的事情,他們都表示認可,更何況一個了不起的活佛居然表達出跟他們凡人一樣的情感。所以他們對倉央嘉措更加偏愛。凡人有的,倉央嘉措也應有,既然被剝奪了,他理所當然可以尋求索取。他的真實、大膽、叛逆的個性,激起了藏胞對他的情歌格外的偏愛。」校長說這些話時面帶喜色,似乎他也在為倉央嘉措真情真性被大眾理解而高興。

「哦。」董亮點點頭。

但是,隨即校長的臉色凝重起來:「但是他的放蕩不羈得不到高層官員的認同。1701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年,拉藏汗向清廷密奏,指責倉央嘉措行為不端。1706年,被認為不合教規的倉央嘉措詔送京師。押解途中,年僅二十三歲的活佛看到青海湖湖光之後,彷彿是聽到了情人的呼喚。他唱著自己寫的情歌,盡情地宣洩在深宮中壓抑的情感,頭也不回地徑直走入青海湖,讓那透明的湖水永永遠遠地湮沒了自己。為情所苦為情所繞的活佛終於得到了一種最終的解脫,一種徹底的解脫。」

「他自殺了?也是投湖自盡?」董亮一怔。他隱隱約約感覺到胡柳留給他的詩中所隱含的意義,但是要具體說是什麼意義,他一時還想不出來。

如果是一般人,聽到董亮說「也是」兩個字,定然要驚訝他為什麼說「也是」。但是,校長顯然還沉醉在對倉央嘉措的回憶之中,並沒有注意到董亮話中微小的差別。

「他的一生,在美麗的青海湖終結。倉央嘉措的情歌在他溶入青海湖之前並不怎麼流行,可是從他湮沒在青海湖中之後,那情歌便與青海湖一般得到一種永生,並很快地在青海、西藏、內蒙、甘肅、四川等地流傳開來。」校長充滿感情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