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昨日之前的世界 > 第三章 小戰爭 >

第三章 小戰爭

達尼族的戰爭

本章將以新幾內亞達尼族一連串的衝突與攻擊來闡述傳統社群的戰爭。這樣的部落戰爭實屬尋常,特別的是可見到人類學家第一手的記錄以及他們拍攝的紀錄片。在新幾內亞的族群中,達尼族的人數最多,集中於巴裡姆河的中央谷地。1909~1937年,有8個西方探險家造訪巴裡姆山谷邊緣及鄰近地區,並未深入谷地。正如第一章所述,自從達尼族的祖先在巴裡姆山谷落腳,46 000年來,這個部落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直到1938年6月23日,阿奇博爾德帶領的探險隊的飛機飛過新幾內亞的高山地區,歐洲人才發現這個深藏於高山之中、人頭攢動的原始部族。同年8月4日,堤靈克帶領的探險隊成為最早踏進谷地的歐洲人。1938年12月,阿奇博爾德探險隊離開谷地,之後1945年美國軍方因救援空難人員來到這裡,直到1954年之後,傳教士才進駐此地,荷蘭政府也在此設立巡邏站。

1961年,哈佛大學皮博迪博物館(Peabody Museum)的研究人員組成探險隊來此進行人類學研究並拍攝紀錄片。探險隊在杜姑姆達尼族附近紮營,因為這個地區沒有政府駐軍,也沒有傳教站,與外界幾乎沒有接觸。研究人員發現,此地戰事頻傳,並詳細記載1961年4~9月的戰事。這些記錄可見於烏特勒支大學社會科學家揚·布魯克豪瑟(Jan Broekhuijse)的博士論文(荷蘭文)、人類學家卡爾·海德(Karl Heider)根據他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寫成的兩本書、作家彼得·馬蒂森(Peter Matthiessen)的暢銷書《 山牆下 》(Under the Mountain Wall),以及羅伯特·賈德納(Robert Gardner)拍攝的紀錄片《死鳥》(Dead Birds),讓我們得以一睹傳統部落的戰爭實況。

下面杜姑姆達尼族在1961年的戰爭摘要主要出自布魯克豪瑟的論文,因為布魯克豪瑟記錄得最詳盡,但我也補充了些海德和馬蒂森所記載的細節。布魯克豪瑟訪問了參與戰爭的雙方。受訪者講述自己對戰爭的評估、他們的感受和所受的傷。上述記錄有點兒小出入,主要是達尼族名稱的拼字法(布魯克豪瑟用的是荷蘭文拼字法,海德則用英語拼字法),其他則是日期的差別(相差一天)。不管如何,上面三位作者所述大致相同,也與賈德納的影片記錄一致。

基於本章的綜合描述,各位讀者可能會和我一樣,發現達尼族的戰爭和第四章所述其他傳統社群的戰爭呈現一些相同的特點:除了正面交鋒,他們也常埋伏在樹叢中,趁機襲擊敵人,被殺死的人數不多,但偶爾也有殲滅整個或大半個部落的事情。所謂的部落戰爭,敵對者常是同一個部落裡的人,也就是說同樣語言、有同樣文化的人,而非不同部落的人。儘管他們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是同一族的人,卻往往把對方看成禽獸、妖魔。男孩從小就必須接受作戰訓練,也會提防被人攻擊。他們會徵求盟友的幫助,但結盟關係經常生變。復仇在暴力衝突的循環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海德所述,這些傳統部落開戰的動機總是為被殺害的親友復仇,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如果開戰,則部落中的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戰士不只是成年男子,還包括男女老少,因此不只男人會被殺,婦孺也可能被敵人殺害。他們居住的村子會被燒殺劫掠。從現代軍事的標準看,由於他們只能使用短距離作戰武器、缺少領導人、計劃簡單、沒有群體訓練,也不會同步射擊,所以軍事效能很低。然而,這樣的戰事往往會持續很久,對部族成員的行為影響很深。最後,雖然因為戰爭規模很小,絕對死亡人數不多,但因戰事涉及的部落人數比例很高,相對死亡人數相當多。

戰爭紀事

達尼族的戰爭主要是兩個聯盟敵對造成的,每個聯盟各有5 000人左右(見表3–1)。其中之一叫古帖魯聯盟,其盟主名叫古帖魯,故以此為名,此聯盟又包括幾個聯盟,各有1 000人左右,也就是在杜姑姆一帶的威裡希曼——瓦拉魯亞聯盟(Wilihiman-Walalua Confederation)和果希—— 阿魯亞聯盟(Gosi- Alua)、德洛克——梅保聯盟(Dloko-Mabel)等。與古帖魯聯盟敵對的則是其南邊的維達亞聯盟。除了維達亞聯盟,還包括西亞普——伊羅克塔克聯盟(Siep- Eloktak)、胡布——果希聯盟(Hubu-Gosi)、阿蘇克——巴雷克聯盟等。古帖魯聯盟也同時與北方的人為敵,但此戰事不在本章討論之內。在1961年之前的幾十年,威裡希曼——瓦拉魯亞和果希——阿魯亞本來是西亞普——伊羅克塔克的盟友,而與德洛克——梅保為敵,但因偷竊豬的事件以及因女人引起的糾紛致使威裡希曼——瓦拉魯亞、果希——阿魯亞與德洛克——梅保結盟,並與古帖魯聯盟結合,把西亞普——伊羅克塔克趕出去。西亞普——伊羅克塔克因此成為維達亞的盟友。1961年之後,德洛克——梅保因攻擊威裡希曼——瓦拉魯亞和果希——阿魯亞,而從盟友變為敵人。

表3–1 敵對的兩個達尼族聯盟
古帖魯聯盟 維達亞聯盟 威裡希曼——瓦拉魯亞聯盟 維達亞聯盟 果希——阿魯亞聯盟 西亞普——伊羅克塔克聯盟 德洛克——梅保聯盟 胡布——果希聯盟 其他聯盟 阿蘇克——巴雷克聯盟 其他聯盟

這些聯盟說的是達尼語,有相同的文化,也用同樣的方式維持生計。在下面的描述中,為了簡潔起見,將敵對的雙方簡稱為威裡希曼與維達亞,但交戰的不只是這兩個聯盟,還有其他聯盟。

1961年2月,古帖魯聯盟有4個女人和1個男人到鄰近部落參加殺豬慶典並拜訪親友,結果被維達亞聯盟殺害,這個事件激怒了古帖魯聯盟。其實,這並不是偶發事件,在此之前,已有古帖魯的人遇害。因此,我們必須把這一連串的衝突與殺戮看作長期不斷的爭戰,而不是一場有頭有尾的戰爭。

4月3日,維達亞有一個男人死了。他在此前的戰事中受了傷,傷勢日益嚴重而不治身亡。對威裡希曼那邊的人來說,這可是可喜可賀之事,因為同年1月,他們有一個族人被維達亞人殺死。威裡希曼的巫師說祖先非常欣喜,但對維達亞來說,他們要是不復仇,就無法取得祖先的諒解。於是,維達亞人在4月10日清晨向威裡希曼宣戰,威裡希曼應戰,雙方就此開打,一直打到下午5點。威裡希曼有10個人受輕傷,而他們的盟友果希——阿魯亞那邊則有一個人(名叫亞奇塔馬雷克)受重傷,弓箭刺穿了他的左肺,17天後一命嗚呼。維達亞那邊也有若干人受傷。這樣的結果使雙方憤恨難消,急欲報一箭之仇。

4月15日,戰事再起,雙方約有400個戰士打了起來,直到夜幕降臨才收兵。雙方各有20個人受傷。維達亞的盟友胡比奇亞克聯盟(Hubikiak)有三個人被抬走。威裡希曼陣營的人嘲笑他們:「讓他們走路吧!他們又不是豬……回家吃老婆煮的甘薯吧!」胡比奇亞克的傷者之一在6周後死亡。

4月27日,果希——阿魯亞那邊在4月10日受重傷的亞奇塔馬雷剋死亡,族人將他火化。維達亞人發現果希——阿魯亞和威裡希曼的人幾乎都不在園圃,於是偷偷渡河,進入威裡希曼的地盤,在那裡埋伏。維達亞人趁機推倒威裡希曼的守望塔(見圖13),然後回家。

5月4日,威裡希曼及其盟友向維達亞宣戰,並在戰場上等候,但維達亞人未現身,他們只好打道回府。

5月10日(或11日),亞奇塔馬雷克的父親帶領果希——阿魯亞、瓦拉魯亞和一大群威裡希曼人入侵維達亞的園圃,威裡希曼其他人則若無其事地在自己的園圃幹活,如此一來維達亞人才不會起疑。威裡希曼人發現維達亞有兩個人在田里,還有一個則站在守望塔上,他們悄悄前進,直到離守望塔50米才被站在高台上的守衛發現。那三個維達亞人拔腿就跑,但其中一個叫胡外的人被亂箭射傷。維達亞人之後為了復仇潛入威裡希曼的地盤,但沒襲擊成功。稍晚,胡外因箭傷而死,其他兩個順利脫逃的人則受輕傷。威裡希曼陣營的人由於已為果希——阿魯亞的盟友復仇,高興得跳舞狂歡,直到深夜。

5月25日,古帖魯的人在盟友地盤的北邊殺死阿蘇克——巴雷克聯盟的一個人,阿蘇克——巴雷克因與維達亞結盟,而招致8月25日的殺身之禍。

5月26日,威裡希曼和維達亞都向對方下戰書,發動突擊,打到傍晚才回家。威裡希曼那邊有12個人受輕傷。

5月29日,維達亞有個在4月15日受傷的戰士死亡。威裡希曼陣營聞之大喜,跳舞慶祝,但好景不長,北方邊界就遭到維達亞入侵。

維達亞的陣營因無法為最近的兩個死者復仇,因而焦躁不安,於是在6月4日發動突襲。這次演變成比較大的戰爭,雙方共有800人參戰,直到天黑才作鳥獸散。威裡希曼那邊有3個人受輕傷。

6月7日,雙方再次開戰,各有四五百人參戰,約相距20米以矛和箭攻擊對方,或衝到5米內的距離,與敵人短兵相接,約有20人受傷。

6月8日,威裡希曼發現維達亞人入侵的腳印,但沒看到人。

6月10日,威裡希曼舉辦祭典,沒有人在園圃,也沒有人在守望塔上駐守。下午,因天氣炎熱,威裡希曼那邊有1個男人帶3個男孩到河邊喝水,結果遭到30個維達亞人襲擊。維達亞人分成兩群,第一群出現時,威裡希曼那邊的4個人拔腿就跑,但被第二群人攔截,其中3個順利脫逃,但一個名叫韋傑克希的男孩因為腳受傷跑不快而落到維達亞人手裡,被刺成重傷,當晚就一命嗚呼。

6月15日,韋傑克希的親戚要為他復仇,偷襲維達亞,結果沒有成功。

6月22日,維達亞向威裡希曼宣戰,雙方各派30人應戰,後來又加上伏擊。4人受輕傷。德洛克——梅保那邊有一個人肩胛骨中箭,傷勢嚴重,其同伴想用牙齒把箭拔出來,但沒有成功,只好用竹刀挖出。

7月5日,戰事已休止近半個月,威裡希曼再度偷襲維達亞園圃。威裡希曼那邊有一個叫簡諾克馬的男人因為跑得太快落單了,因此遭到攔截且被矛刺死。維達亞人把他的屍體抬走,到晚上才放置在荒地上,讓他的族人抬回去。果希——阿魯亞方面則有三人受輕傷。威裡希曼人士氣低沉,因為他們非但復仇不成,又失去一個族人。威裡希曼的一個老太太哀痛地說:「你們為什麼要殺維達亞人?」一個男人回答:「因為他們是敵人。他們根本不是人,我們為什麼不能殺他們?」

7月12日,威裡希曼那邊的人整天都埋伏在樹叢裡,直到下午5點才對維達亞宣戰。然而,那天下午,維達亞人不想打,於是繼續在田里幹活。

7月28日,維達亞發動突襲。威裡希曼有8個人躲在守望塔附近,發現維達亞人的行蹤。維達亞人以為四下無人,繼續向守望塔挺進,其中一個還爬到檯子上。這時,躲起來的威裡希曼人突然跳出來,維達亞人立刻逃跑,爬到檯子上的那個人跳下來,但被逮個正著,於是命喪黃泉。那晚,威裡希曼人把屍體送回維達亞。

8月2日,維達亞有一頭豬不知是被偷還是跑到威裡希曼的地盤而引發衝突。

8月6日,威裡希曼與維達亞再度開戰,雙方盟友都被捲入,連小孩都隔河向敵方射箭。這次因雙方多半互相叫囂,只有5人受輕傷,如叫罵道:「你是女人!你是懦夫!」「呸!就憑你也配擁有那麼多女人?」「我有土地,所以我有5個老婆,再娶5個都行。你是個沒有土地的亡命之徒,所以沒女人肯跟你。」

8月16日,雙方又打起來。至少有20個人受傷,其中一個腹部中箭,傷勢不輕。威裡希曼人因沒能復仇,壓力日增。他們覺得自己讓祖先失望,得不到祖先的庇佑,因此只能靠自己了。在這樣的恐懼之下,戰鬥慾望不如以往強烈。

8月24日,維達亞那邊有個女人因為和老公吵架,一氣之下投靠威裡希曼陣營。威裡希曼人認為她這是自投羅網,想殺了她,為簡諾克馬復仇,但在族人的勸說下打消了這個念頭。

8月25日,此事件如第一章所述: 阿蘇克 —— 巴雷克有4個人跑到德洛克——梅保的地盤,碰到一群威裡希曼人,其中兩人因在當地沒有親戚而慘遭追殺,一個成功脫逃,另一個被亂箭射中,只剩一口氣。威裡希曼人拖著他的身體前進,小孩跟在後頭,族人陷入狂喜,手舞足蹈。威裡希曼人認為此舉終於可告慰祖先,也為簡諾克馬復仇。但這還不算血債血償,畢竟威裡希曼有兩個人被殺,他們才殺了一個敵人,不過可以殺掉一個敵人表示他們又得到祖先的庇佑,因此欣喜若狂。

9月初,維達亞人發動突襲,殺了古帖魯一個名叫狄吉裡亞克的小男孩,古帖魯也還以顏色,殺了兩個維達亞人。翌日,古帖魯人因北方邊界出現荷蘭巡邏站沒再繼續打,但他們又在另一個邊界和維達亞人打了起來。

上面描述的戰事造成的衝擊都很有限,畢竟死傷人數很少,也沒失去地盤。5年後,也就是在1966年6月4日,古帖魯陣營發生內鬥,德洛克——梅保聯盟的首領和威裡希曼——瓦拉魯亞、果希——阿魯亞的首領互相看不順眼。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威裡希曼——瓦拉魯亞與果希——阿魯亞還是德洛克——梅保的敵人,後來才化敵為友。不知是德洛克——梅保聯盟首領的預謀還是他無法控制手下的人,威裡希曼——瓦拉魯亞與果希——阿魯亞慘遭大屠殺。如果是首領無力控制,那就印證部落社群沒有強勢領導人的弊端。德洛克——梅保的人很會挑選時機,趁當地傳教士和警察都不在的時候,在濃霧的掩蔽下越過伊洛格塔河發動攻擊,不到一個小時即屠殺了125個人,男女老少皆不放過,焚燬聚落。其他聯盟則趁火打劫,來這裡偷豬。要不是威裡希曼——瓦拉魯亞與果希——阿魯亞以前的盟友出面相助,這兩個聯盟的人將全部慘遭殺害。倖存者往南逃,古帖魯聯盟因而分裂為南北兩派。這樣的大屠殺不常發生,但影響深遠。海德說,據說這樣的屠殺事件還有4起,造成血流成河,家園殘破,也是20世紀30年代至1962年這一地區人口遷徙的主因。

死亡人數

在1961年4~9月發生的爭戰,總計只有11人死亡,但1966年6月4日的屠殺事件即奪走125條人命。見識過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人不免對這樣的死亡人數嗤之以鼻。僅2001年9月11日美國世貿中心的恐怖襲擊事件,就導致2 996人喪生。1916年7月1日的索穆河戰役,僅這1日,即有兩萬名英國士兵為了突破德軍防線,慘死在火力強大的德軍機關鎗下。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上方投下的原子彈就讓10萬日本人喪命(見圖37)。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更超過5 000萬人。從這些標準來看,達尼族的戰事規模實在大小,幾乎無法稱為戰爭。

從絕對死亡人數來看,達尼族的戰爭的確微不足道,但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人口數量龐大,因而死亡人數也十分驚人。以威裡希曼和維達亞的戰爭來看,這兩個聯盟的人口加起來約8 000人,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交戰國的人口總數少則數千萬,最多將近10億人。從相對死亡人數來看,其實達尼族戰爭之慘烈不亞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歐洲各國、日本或中國。例如,1961年4~9月,威裡希曼和維達亞聯盟共有11人喪生,約占總人口的0.14%,甚至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最激烈的戰爭沖繩島戰役更甚(0.10%)。日軍在那三個月的浴血之戰中出動轟炸機、神風特攻隊、大炮和火焰噴射器,死亡人數約26.4萬(美軍2.3萬人,日軍9.1萬人,沖繩人民15萬人),而美國和日本沖繩的人口總數約2.5億。至於1966年6月4日的屠殺事件,古帖魯聯盟的南部聯邦總人口數約2 500人,因此被殺害的125人約佔人口總數的5%。如要達到同樣的比例,在廣島被原子彈炸死的日本人應該多達400萬,而非只有10萬,「9·11」事件喪生者則應為1 500萬人,而非區區2 996人。從世界的標準來看,達尼族的戰爭規模較小,那是因為人口少,但從地區人口的標準來看,達尼族的戰爭可謂異常慘烈,這項結論亦適用於下一章的一般傳統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