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科 潘 >

科 潘

科潘城就是古典時期馬雅崩潰的典型例子。這座房屋密集的小城遺址位於洪都拉斯的西部,考古學家大衛·韋伯斯特在最近的兩本書裡曾對它作過描述。科潘地區最肥沃的土地是沿著河谷衝擊而成的五塊平地,總面積不過10平方英里。其中最大的一塊叫科潘地,有5平方英里。科潘附近皆為陡峭的丘陵,其中將近一半的丘陵地帶的坡度為16%(大約是你遇到過的最陡的美國公路的兩倍)。丘陵土壤要比河谷土壤貧瘠一些,酸性較高,而且所含的磷酸鹽成分也較少。今日,谷底的玉米產量是丘陵地帶的兩至三倍。同時丘陵的土壤正在被迅速侵蝕,十年裡產量就下降四分之三。

按照估計的房屋數來推斷,從5世紀起,科潘的人口開始飛速增長。到公元750年至900年達到頂峰,大約有27000人。根據馬雅的歷史記載,科潘大約於公元426年崛起,之後的石碑也追記了一些提卡爾和特奧蒂瓦坎貴族等人的訪問活動。對國王歌功頌德的皇室石碑興建於公元650年至750年。從公元700年起,國王以外的貴族們也開始紛紛建造自己的宮殿。到公元800年時大約有20座宮殿,其中一座裡有50棟建築,能容納250人。所有這些揮霍必將加重早已在國王與大臣的壓搾下苟延殘喘的農民們的負擔。科潘的最後一棟大型建築建於公元800年,最後一處刻在祭壇可能與國王名字有關的長紀年歷年份為公元822年。

對科潘谷的不同居住環境所做的考古調查發現,它們被持續不斷地侵佔。最早被開墾耕種的土地是河谷中最大的科潘地,接著另外四塊河谷也被佔據。當時人口已開始增長,但丘陵地帶尚無人居住。因此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他們通過縮短休耕期、二熟制和調節灌溉系統來增加產量。

至公元650年,人們開始搬到丘陵居住,然而坡地耕種只維持了一個世紀左右。居住在丘陵地帶的科潘人口比重比在河谷要低,最高大概到41%,然後開始下降,最後又集中在河谷一帶。是什麼導致人們從丘陵搬回河谷呢?通過對谷地建築地基的挖掘顯示,早在8世紀,這裡的土壤就已經被一些沉積物覆蓋,這意味著山坡遭到侵蝕,可能還有養分流失的問題。這些貧瘠的酸性丘陵土被沖刷到谷地,覆蓋了原本肥沃的土地,而谷地的農業產量也因此降低。古馬雅人對這一古老的丘陵的放棄與現代馬雅所經歷的坡土貧瘠和養分耗盡問題非常一致。

丘陵土壤遭侵蝕的原因非常明顯:原本遮擋和保護土壤的森林被砍伐殆盡。根據花粉樣本考證,山坡上方海拔較高的地方曾有一片松樹林,最後被全部砍光。計算顯示,砍倒的松樹大部分被用做燃料,而剩下的用來建房子和製造石灰。在前古典時期的馬雅遺址,馬雅人鋪張地在房屋裡塗上厚厚的石灰,石灰生產可能是濫伐森林的主要原因。濫伐森林除了導致谷地沉澱物堆積、居民可用木材缺少,還會在谷地造成「人為旱災」,因為森林在水循環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大肆砍伐森林會致使雨量減少。

數百具從科潘遺址出土的骸骨已被用來做疾病和營養不良的研究,比如骨質疏鬆等。這些骸骨的特徵顯示,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科潘人的健康狀況從公元650年到公元850年間開始惡化,當然平民的情況相對更嚴重。

自科潘的丘陵地帶開始被佔據後,科潘人口迅速增長。後來發生的對丘陵田地的離棄意味著那些以前依靠丘陵的多餘人口成為谷地的負擔,更多的人在1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討生活。這引發了農民之間爭奪肥地或普通田地的爭鬥,就像現代盧旺達那樣(第10章)。由於科潘的國王在享受特權的同時無法兌現自己許下的風調雨順的承諾,於是成為災荒的替罪羊。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最後一次聽說科潘王是在公元822年(科潘最後一個長紀年歷年份),而皇宮卻到公元850年左右才被燒燬。但是有些奢侈品在此之後仍被生產,這說明國王被推翻以後,還是有一些貴族繼續過著奢侈的生活,一直到公元975年左右。

根據黑曜石碎片的年代來看,科潘的人口數量下降得很快。公元950年的時候估計人口為15000,是人口頂峰(27000人)的54%。科潘的人口不斷地凋零,到公元1250年,已無人跡。其後再次出現的森林樹木的花粉表明谷地幾乎已空無一人,森林開始恢復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