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冬 立冬 君子以儉德避難 >

冬 立冬 君子以儉德避難

一世繁華落盡,秋水深處泊舟。

江山無邊寥廓,歲月幾度閒愁。

太陽走到黃經的某一刻度就會發生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太陽與地球互動關係的冷暖,也影響到人情、世態。立冬是四時八節的大八節之一,一般時間在陽曆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度時。這是有特殊意義的時間。

冬的本義是終結,是先民繫繩記事的繩結。會針線活兒的人在線兩端都打上結,即是冬的形象。但它後來借用,指一年的最後一個季節。《說文解字》:「冬,四時盡也。」冬因此特指一年之中第四季的三個月。人們說,「冬」字從(音、義同「終」),從二「、」。「」意為「終止」「到頭」「到頂」。「、」意為「入主」「進駐」。兩個「、」及「」各代表冬季的一個月。自下而上三部分筆畫分別代表太陽進駐冬季第一月(意為陽光所能照進室內的一點),進駐冬季第二月(陽光所能照進的更靠裡邊的位置),以及冬季的終止月(第三月)(陽光所能照進的最裡位置)。在傳統農耕社會的冬季農閒時節,陽光最受關注,與屋簷陰影一樣是人們計時度日的工具(冬字的篆體即體現陽光照射地面面積的情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準備冬眠。立冬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詩經》裡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名句。《禮記·月令》說立冬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呂氏春秋·孟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

天文學上也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按照氣候學劃分,我國要推遲20天左右才入冬。我國地區差異之大在立冬節氣上也有表現:北方大地已是風乾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華北地區出現初雪了,雨、雪、雨夾雪、霰、冰粒等都能見著,南方還是艷陽高照,最北的地帶跟最南端的溫差可達30℃~50℃之多。

立冬意味著冬天的開始,冷空氣開始在大地上肆虐。立冬期間的冷空氣,不是把山區的紅葉一掃而光,就是把城裡的樹也吹成光桿,讓人們有一種一下子進入冬天的感覺。人文領域的節日「光棍節」即在立冬後三四天。立冬,意味著陰陽不交、天地不通、上下不通,北半球獲得太陽的輻射量更加少了,雖然大地貯存的熱量還沒有完全消耗掉,此時還不會太冷,但氣溫已經逐漸下降。

立冬的大地,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傳統文化中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人們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立冬時節的營養以增加熱能為主,古訓有「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之說。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說:「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民間也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令進補,開春打虎」「立冬補冬,補嘴空」等說法。

有意思的是,儘管冬天如此重要,但在先秦中國語彙裡,冬字很少出現在王公貴族的語境裡。在王公大人那裡,春、秋,乃至「夏」字是較為普遍的。冬字似乎屬於平民大眾。《詩經》中的冬天是民間的:「雨雪瀌瀌,見晛曰消。」「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千載以下,我們讀這些詩句,仍不免脊背生涼,而又能感受到民眾在冬天熱烈健旺的生命力。

不僅如此,民眾對冬天積極向上的心態也表現在他們的文學創作裡。有名的《寒號鳥的故事》即是民間給文學殿堂最早、最樸素的禮物之一。寒號鳥在炎熱的夏天時,它的羽毛紋理多彩絢爛,於是自己鳴唱道:鳳凰不如我。當盛暑時,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到了冬天嚴寒的時候,寒號鳥的羽毛脫落,蕭索的樣子就像一隻雛鳥,就自己鳴唱道:得過且過。比至深冬嚴寒之際,羽毛脫落,索然如彀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當代歌手譚詠麟也有《冬之寒號》:「我今瑟縮於風霜中,躲於街邊的角落,茫茫然流離於街中,漆黑中感歎著,冷風拉緊心底結,多少辛酸,多少淚,誰人曾於我心底裡,留低多少夢……」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這三類物候中,冰在古人心中有特殊的意義。從對冰的無可奈何到能利用冰,有著漫長的歷史。中國人有著世界上最早的關於結冰、封凍和解凍的文字記錄:「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凍。仲冬之月,冰益堅,地始坼。季冬之月,凍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人們在對冰的觀察中還把冰作為清潔、純淨的象徵,漢語成語有「玉潔冰清」「冰魄素魂」「冰肌玉骨」,等等。冰的出現,意味著天寒地凍不遠。季節凍土可以殺死有害的病蟲菌,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益處。野雞飛入大海變成了大蛤,這跟鳥雀飛入水裡變蛤是一樣的現象,不過其中仍有差別,即人們對天氣的感受從陰氣加重為寒氣。對古人來說,如果立冬時的水面不開始結冰,就表明陰氣不足;如果地面不開始封凍,那就是災禍的徵兆;如果野雞沒有消失而大蛤沒有出現,社會上就會出現很多淫蕩的女人。這些如果中,大概最後一個如果是最無厘頭的。

在把人群分為大小上下二元的中國文化裡,先哲把冬天劃屬給下層民眾。掌握了話語權的哲人說,立冬意味著「大往小來」。強大者離開了,弱小者的日子來臨了。冬天的淫威使強者、專制者不再能對民眾為所欲為,他們袖手取暖之際,也給了民眾自處的自在。但哲人對立冬的這類現象是否定的,在哲人看來,立冬意味天上的陽能難以到達地上,天地不交,閉塞不通,立冬意味著「天地閉,賢人隱」,意味著君子大人退場,小人們上場。先哲以為,在立冬這樣的自然律令面前,人間也要注意收藏,低調,不能招搖,「君子以儉德避難」。

在大時間裡,立冬正好是在否卦時空。哲人以為這是天地不言的時候,是小人們自行其是、「痞氣」外露的時候。不僅如此,除了否卦時空,立冬還有萃卦、晉卦時空。萃卦時空即是大自然的生物、人類社會的民眾抱團取暖萃取之象。晉卦則是問候之象,在晉卦時空,人們相互間噓寒問暖,此時最重要的是家家戶戶要有取暖的設施,不用說,民眾自行解決取暖時,王朝時代的官場正在流行送取「炭敬」,即今天的「取暖費」。直到今天,11月中旬的晉卦時空仍是地方政府向居民保障供暖的最後時限。有意思的是,世界問候日(11月21日)在立冬節氣期間,問候,晉見,問寒問暖,人文跟天文在此有著奇妙的印證。

但傳統中國的王權仍察覺到了立冬的危險,他們不能放任民眾,使其放任自流,或像在「萃卦時空」的民眾處於「群眾聚集圍觀型」的「烏合之眾」狀態。他們要用祭祀、慶祝一類的活動來運動民眾,我們從「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中可以看到,立冬本是天地不交、精英民眾上下難溝通的狀態,卻有了這麼多的節慶依據。史書記載,漢魏時期,在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禮畢返回,要獎賞為國捐軀者,並撫恤他們的妻子兒女。這一習俗在現代仍延續下來,每年冬天,政府都會派人向軍屬、烈屬問寒問暖,「送寒衣」。

除此之外,王朝統治者也會在冬天動員民眾「興修水利」,統治者要「不違農時」,只有在冬天農閒季節勸農修水利。從都江堰、鄭國渠開始,幾乎每一朝代都有大型水利工程,秦國的靈渠和江南運河,漢代的白渠、龍首渠,隋唐的大運河,元朝的通惠河……如非特別殘暴的統治者,我們可以想見水利工地上萬民勞動的場景都在冬天,重視水利工程和修繕都江堰的諸葛亮曾經指出,「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

在傳統中國,立冬也意味著平時上不起學的孩子有了進「冬學堂」的機會。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需要為家裡分憂,春耕秋收,都需要他幫忙,到農閒時節,孩子就可以進學堂認字,脫離「睜眼瞎」的苦海。從立冬開始,到臘月十五結束,三四個月的時間,就算是畢業了。跟秀才一類的讀書人雖然有本質區別,但斗大的字能認一兩籮筐,也就能夠立身處世了。這一教育類似於今天的「掃盲班」。我們可以想見,中國民間大雅大俗的文藝創作,多半就出自這些「冬學堂」的學員。

對敏感的詩人來說,立冬是值得觀察、沉思的。有意思的是,跟現代文人在立冬面前幾乎交下的白卷相比,古人的感悟太豐富了。唐人李白有詩:「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宋人方回有詩:「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陸游有詩:「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明人王稚登有詩:「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宋人仇遠在立冬日寫詩:「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這跟英國詩人雪萊的名言可相參證:「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當然,現代中國的大詩人穆旦也貢獻了他的傑作:

我愛在淡淡的太陽短命的日子,

臨窗把喜愛的工作靜靜做完;

才到下午四點,便又冷又昏黃,

我將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麼快,人生已到嚴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