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秋 寒露 君子以矯枉過正 >

秋 寒露 君子以矯枉過正

空山曉來露寒,獨自且憑欄杆。

大雁排字南去,但聞深谷流泉。

當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即陽曆的10月8日左右。此時,在地球北半球人眼裡,太陽又向南移動了一大步。太陽給北半球的能量更加少了,北半球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這個時空節點,中國的先哲命名為寒露,以表明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詩經》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裡的月份是農曆,九月相當於太陽曆的10月,是準備寒衣的時候了。而七月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此時已經西沉,星空都在換季,「大火西流」,不僅意味著秋天,也讓人明白冬天不遠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對中國這個緯度高低皆具,橫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寒溫帶等眾多氣候帶的大陸而言,節氣只對長江、黃河流域有清晰的指示作用。如寒露時節,南嶺地區才剛剛進入秋季,而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了。這一時節,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在長江沿岸地區,最低氣溫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

這也是中國內地的時間特徵,夏冬之時氣候幾乎一統河山,而春秋之時東南西北的差異極大。寒露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才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對天氣敏感的人意識到,自寒露開始,中國北方的冷空氣取得了強勢地位,大部分地區處在冷高壓的控制之下,雷暴已經消失,如果還有雷聲,那也是最後的雷聲了,「雨季不再來」。至於海南、西南地區仍有秋雨連綿,江淮、江南一帶偶有陰雨,但對中國人來說,那都是「局部地區」的事了。

冷空氣侵入後引起顯著降溫,會使水稻減產,這一低溫冷害現象多發生在「寒露」節氣,故名寒露風(又叫社風)。在南方地區晚稻抽穗揚花的關鍵時期,如遇低溫危害,就會造成空殼、癟粒,導致減產。

寒露的物候是,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在這三候中,鴻雁再度出現,後至者為賓,與白露期間的鴻雁南飛相比,此時相隔一個月之久,說明這是最後一批鴻雁了。我們在小寒、白露等節氣裡說過古人對鴻雁寄托了美好的情思,鴻雁是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中出現最多的物候,古人此時仍細心地留意鴻雁是否南來為賓,自己或前行者願意盡地主之誼。

至於鳥雀入大海化為蛤蜊,這是飛物化為潛物,今人可以批評古人無知或迷信,但古人對物候的觀察和用心並無錯誤。借古人在「伯樂相馬」故事中的辯護,真正高明的相馬者不關心馬的皮毛外貌,而重在內在的精神。那麼,古人對物候的觀察出現「知識性的錯誤」並非因為他們無知,他們知道如何把握並記憶季候的本質。陽氣十足的雀化為蛤,說明天地間的陰氣重了。而草木皆因陽氣開花,獨有菊花因陰氣而開花,菊有黃華,其色正應晚秋土旺之時。

物候在說明天地間的陰盛陽衰。而如果物候不應,最後一批大雁不飛來,那就說明民眾有不馴服者;如果雀鳥不掉入海中變蛤蜊,那就說明季節會錯亂;如果秋菊不開花,那就說明陰氣不夠,土地不能耕種。

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陰陽平衡。人們此時反而外出極多,活動極多。這是一種過度現象,似乎人類領悟到大自然的啟示,在此享用一年最後的繁華,展現最後的力量,人的日常活動不免有小小的過度,以矯枉過正。

在大時間的劃分中,寒露時節處在火山旅卦和雷山小過卦時期。旅卦的意義不言自明,此時是旅遊的黃金季節,巧合的是,中國的「旅遊黃金周」正設在寒露期間。旅卦還有軍旅之義,在悠久的中國農耕文化中,此時也是利用農閒去鍛煉、檢驗體能的時期,此時也是農村械鬥、地區或各利益團體的用兵時期,直到和平時代的今天,中國人仍有「秋季大練兵」的習慣。

小過卦則有多種意味,小過,既指自然界的雷電行不久遠,又指人們旅遊不會攀登頂峰,還指人們此時過小日子。用結繩、畫卦來指示人的日常事務中,寒露前後的卦序排列為:鹹卦、旅卦、小過卦、漸卦,等等。這表明農耕文化中此時最重要、最有新聞傳播價值的大事,某家和某家的男女結婚了(鹹),新婚小兩口度蜜月去了(旅),他們建立小家過小日子了(小過),他們開始二人世界的各種積累了(漸)……中國的先哲對小過卦的觀察是:「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山上有雷,這是小過,君子領悟這一精神,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會稍微過度,如行為會過於恭敬,遇到喪事時會過於哀痛,花銷過於節儉,以矯枉過正。

當然,10月上旬的寒露節氣在中國人的經驗裡更多地與外出活動有關,登高、觀光,等等,尤其登高幾乎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寒露時節中,有一個節日,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九」在易經中是陽數,九月初九正好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所以又稱「重陽」或者「重九」。九九之說,在中國文化中極有意義,九九歸一,有歸根到底之意;九九八十一,象徵終極。物極必反,九是陽盛到極點,再往下便要回到一,九九重陽相逢在這樣的意義上既是大吉又是大不吉,所以重陽節的風俗都是出於一個目的:避惡禳災,如登高、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西京雜記》最早記錄了重陽節。漢高祖寵妃戚夫人有位侍女賈佩蘭,出宮後曾說起在宮中時,日常無事,四時樂事甚多,每逢九月九日便會「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蓬餌」指的就是「重陽糕」,取「糕」與「高」諧音,有時候人們還會在糕上放置小鹿數枚,號為「食祿糕」。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則記載了重陽節的傳說。東漢汝南的桓景,跟隨道家高人費長房遊學。有一天,費長房告訴他:「九月九日,你家有災。讓你的家人趕緊做些茱萸絳囊,綁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可除此禍。」桓景就帶著全家人避禍山中,後來回家,發現家中的雞犬牛羊都死了。從此重陽登高避災流傳至今。王維有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而寒露時節「有黃華」的菊花也成為中國人重點關注的對象,菊花可算是少有的中國文化之花,與梅、蘭、竹並稱為「四君子」。菊花經歷風霜,有頑強的生命力,高風亮節,在屈原、陶淵明等人的筆下,菊花成為一種人格象徵。陶淵明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使菊花獲得了「花中隱士」的封號。而屈原的生活,「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也使菊花成為一種高潔的人格象徵。後來的中國人以白色的菊花作為逝者的人格,在追悼死者的場合用白色的菊花表達哀婉之情。

菊花給予中國人的感悟是多重的。菊花成為秋天的象徵,9月又稱菊月,菊花還象徵長壽、長久。日本人對菊花也有感悟,在他們的文化中,菊花是誠實、貞潔的象徵。中國人寫菊花的名詩名篇之多,是少有的。如孟浩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元稹:「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蘇東坡:「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范成大:「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等等。

菊花又稱黃花,在中國人的經驗裡,重陽節後的菊花逐漸凋謝,成為過時或無意義之物。明日黃花即指重陽節後的菊花,有「過期」之義。蘇東坡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張可久詩:「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

如此一來,在中國人的經驗裡,菊花還有烈士的象徵,生命需要像菊花一樣綻放自己的潛能,否則就會落伍,成為過時之物。在中國歷史上有爭議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有名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農民起義,乃至現代革命,大概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的矯枉過正。有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埋骨之地名為黃花崗,可謂死得其所。孫中山曾為之歎息:「滿清末造,革命黨人歷艱難險巇,以堅毅不撓之精神,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與菊花相比,寒露時節的紅葉也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景。黃櫨、烏桕、丹楓、火炬、紅葉李等樹種,在此時都呈現紅葉,觀賞紅葉也是中國人習俗。「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杜牧有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