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秋 秋分 君子遁世無悶 >

秋 秋分 君子遁世無悶

月缺終有月圓,知我能得幾個?

面對無盡江山,與誰平分秋色。

太陽與地球無時無刻不在互動。它們的關係、互動的軌跡(如黃道、南北迴歸線)等構成了中國文化中天道範疇的核心。天道如何,地道即會跟從傚法,人道則經歷了從本能跟從到自覺跟從的歷史。雖然人類世界一直尋找超越,但天道至今仍在影響我們。

當太陽抵達黃道180度時,陽光直射地球赤道,這一天即為每個太陽回歸年的9月23日前後,這一天地球上晝夜均分,白天黑夜各佔十二小時,人們命名為秋分。秋分日是四時八節的大八節之一,這是一個重要日子。《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這天,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由於太陽直射赤道,南北極同時都可以看見太陽,分享著同一個白晝。而在南北緯45度線上,不用爬高,即可丈量出建築物的高度:物體的高度與其影子一樣長,知道了影子的長度,也就知道了建築物的高度。至於在赤道上行走,人們會發現任何物體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古典中國人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開始,秋分日居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甚至在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逐漸步入深秋季節。

秋分日,中國內地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北方諺語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南方則是,「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煙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穫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秋分時節的乾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故鄉村經驗是,「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中國內地的大部分地區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時節,清晨的樹木草葉上可見到白色的露珠,晶瑩剔透;夜間,在菜園、草叢裡的蛐蛐、蟈蟈等秋蟲也知道天氣冷了,叫起來的聲音格外清亮。農民可以分享秋收的幸福,看著金黃的稻穀顆粒歸倉,享受著晨露與清風。正如《易經》中坤卦的大地之歌,此時是「括囊」而「黃裳」,將收穫的果實扎進口袋裡,大地披上了金黃色的衣裳。這種秋色不遜於春色甚至比春色更多一種意味,是以漢語中有「平分秋色」的成語。楚人有詩:「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唐人有詩:「窮秋感平分,新月憐半破。」宋人有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有意思的是,國際和平日,即世界停火日(9月21日)正巧在秋分期間。「國際和平日應成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並邀請所有國家和人民在這一天停止敵對行動。」這不僅僅有秋分勢均力敵、不分上下、平分秋色的意思,而且有交戰方在此休戰,以便救援人員為交戰各方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給交戰方以反思的機會的意思。

中國人則把秋分日過得入俗。秋分的習俗很多,如祭月、拜神、送秋牛、吃秋菜湯,等等。「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還有豎蛋遊戲,「秋分到,蛋兒俏」。人們會在秋分日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輕輕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據說原因是在秋分這一天,地球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雞蛋較容易豎立。

但如前說,古代中國人對物候的感受是細膩的。儘管秋色美好,但他們知道,好景不長了。正如大地呈獻糧食作物之後,一片蕭條。一切都如俗話所說的「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詩人為賦辭章只能強言「天涼好個秋」,或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今天的詞人林夕寫道:「那段盛夏燦爛過,長過一聲葉落,短過世間一甲子,如霧水不堪風沙揮霍,那段日月轉動過,荷塘哪可不乾涸,情人也只好收割……寒蟬臨行也替秋分做證,告訴我黃葉隨腐土雋永,憑何讓彼此變一對雪人擁抱著等待決裂有聲,凝固那還未幻滅的風景。」

人們觀察此時的物候總結說: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水始涸」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天氣乾燥,水汽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可見,萬象都在收藏,都在為迎接嚴寒的冬天做準備。清代有詩人說:「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把人間的現象跟物候對應,古人鐵口直斷,如果雷震不停止聲響,說明諸侯為人不正,縱慾放蕩;如果冬眠動物不培修洞穴,說明老百姓會失去依靠;如果積水不乾涸,意味著帶甲的動物要成災。

《黃帝內經·素問》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古人認為,秋分之時,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附向收斂閉藏轉變,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皆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由此,秋分也是提醒人們要重視內守,養精蓄銳,為嚴寒的來臨做準備。秋分之後,氣候越來越乾燥,很多人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皮膚乾燥、咽干唇燥、鼻子出血、乾咳少痰、心煩、便秘。這種現象被稱為「秋燥」,應對秋燥的方法只能是靜心,韜光養晦。

無論是物候的顯像,還是人身體的徵兆,都在提醒人們要換一個活法,即進入不同於春夏的另外時空中去。這個節氣的律令既是告別,又是新生。既是告別舊的時空,又是進入新的時空。宋代詞人柳永曾經寫江南秋天的美景:「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據說,在北方感受秋天蕭索的金國皇帝完顏亮越看越羨慕,當看到後面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時,油然而定「投鞭渡江之志」,而生「侵吞南宋之心」。可見,秋分在提醒人們要尋找新家園。

從大自然的角度看,無論如何尋找,秋分的本質在於收養。春生春種,秋收秋斂。秋分意味著隱居、避讓,意味著獨立不懼,遁世無悶。有心的農民會在秋忙空閒之際檢查、修繕房屋,歐美勤勞的農民則會刷漆、換地板、換門窗,使房子煥然一新,以迎接冬天。葉芝有詩:「我就要動身走了,去心靈自由之島,搭起一個小屋子,築起泥巴房子……從早晨的面紗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午夜是一片閃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處飛舞著紅雀的翅膀。我就要動身走了,因為我聽到那水聲日日夜夜拍打著湖濱,不管我站在車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我內心深處聽到這聲音。」

秋分跟春分時的日地運動有一致性,只是運動的向量相反,對北半球的人們來說,春分時的感受跟此時的感受決然相反。春分時萬物都在生發,都踏上了征程,都有無限的可能性;秋分時在收斂,在告別,在隱居。在此意義上,秋分也在檢驗一年的收穫,我們有什麼可以歸隱?有什麼可以獻祭?

裡爾克的名詩即是對秋日最好的感懷篇章之一:

主呵,是時候了。夏天盛極一時。

把你的陰影置於日晷上,

讓風吹過牧場。

讓枝頭最後的果實飽滿;

再給兩天南方的好天氣,

催它們成熟,把

最後的甘甜壓進濃酒。

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

在林蔭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葉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