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秋 白露 君子以常習德教 >

秋 白露 君子以常習德教

江山清明疏淨,田疇農人正忙。

枯蟬傍依衰柳,秋風老了荷塘。

太陽自夏至後一路向南,到達黃經165度時,即陽曆的9月7日前後,遲鈍的人都能感覺到天氣的變化了。天氣轉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水珠。陰氣逐漸加重,清晨人們可以在地面草木間看到白色的露珠,這個農曆八月的節氣即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自白露節氣始,中國內地的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退避三舍。冷空氣逐漸南下,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幅度。「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即在形容氣溫下降的速度加快。可見白露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白露本身也有氣象預報的功能。中國人說,「露水見晴天」「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干霧露陰,濕霧露晴」。

白露節氣有氣溫迅速下降、綿綿秋雨開始、日照驟減等特點,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節轉換。白露期間,華南地區的平均氣溫比處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區候平均氣溫先後降至22℃以下。按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時序開始進入到秋天。

白露期間,中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乾燥。南方的伏旱、夏旱則需要一定的秋雨,否則會形成夏秋連旱。民諺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春旱蓋倉房,秋旱斷種糧。」對長江中下游地區來說,第一場秋雨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如果冷空氣與颱風相匯,冷暖空氣勢均力敵,所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也是不利的。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節氣,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白露的三候都與鳥有關,春分之際北飛的玄鳥、燕子此時回來了,而眾多的鳥感受到天地肅殺之氣,儲藏食物以備過冬。細心的人還發現,各類鳥兒在此時也開始養護增生它們的羽毛來御寒。南朝詩人鮑照說:「玄武藏木陰,丹鳥還養羞。勞農澤既周,役車時亦休。」

鴻雁民間俗稱大雁,在千百年的集體記憶中也有極豐富的意味。金秋白露,物華將盡,但看大雁以「一字陣」或「人字陣」佈陣南征,又令人心胸開闊,精神振奮。如在小寒節氣中介紹的,在中國人心中,大雁是禽中之冠,是具足仁義禮智信的靈物,以至於秋天也稱雁天。中國北方的重要關隘,其為首者即名為「雁門關」「得雁門而得天下,失雁門而失中原」。在中國和印度的傳說中,大雁還是願力的象徵,故藏佛經的塔稱為雁塔。大雁還象徵著愛情、鄉愁、書信,歐陽修有詩:「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李清照有詩:「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杜甫有詩:「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大雁的亦剛亦柔、優美的姿態給人美的享受,曹植有詩:「翩若驚鴻,矯若游龍。」

白露的三候如果不能出現,就意味著人間有事。古人相信,如果鴻雁不飛南方,就說明遠方之人有背叛;如果燕子不南歸,就說明家族會離散;如果群鳥不積蓄過冬糧食,就說明下臣驕橫傲慢。時過境遷,我們今天很難說古人的這些總結是經驗的還是推理的,是迷信的還是防衛過當的。但在萬物萬象之間建立起有意義的「鏈接」,也是今天互聯網時代人們重要的生存方式。

民諺說,「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裡熱」「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即是提醒人們此時晝夜溫差大,要防止著涼。「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中國人還觀察到,如果白露節下雨就對農業不利,雨下在哪裡,就會苦在哪裡。農諺說,「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

古典中國人在白露時空感受到了多重的意義。到了白露,就意味著人們進入了一年辛苦後的收穫季節。人們在此季節裡有了交換生活日用的資本,給王公大人進貢,王公大人也會回賜禮物。從責任義務的層面講,這是一個盡責盡義的時期。後來演變為社會交往的禮儀,上下之間要有規矩,要禮尚往來。這個節氣,因此也意味著熟習、學習權利義務和禮節的階段。

對成年人來說,白露不能露,夏天穿戴隨性,如光膀子一類的赤身露體,到了此時,自然天氣告誡不能露了,社會人情也告誡需要講究一些了,要注意自己的德行。對孩子們來說,打架、游泳、摸魚兒、掏鳥兒等夏天自在狂野的日子結束了,即使硬著頭皮也要接受管教了。就是說,這是需要學習、啟蒙的時候。中國人觀象系辭說:「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君子尊尚德行,學習教化之事。「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以果敢堅毅的行動來培養自身的品德。

《禮記·王制》說,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讀書郎》唱道:「小呀麼小兒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懶哪,沒有學問囉無顏見爹娘。」幾經轉折,現代中國的教師節(9月10日)在白露節期間。中國人見面,如果對方的孩子調皮搗蛋,常會問說,發蒙沒有,即指是否開始上學了,如家長回答還沒有,就是喜歡玩,多動,坐不下來,這時彼此都會歎氣。

巧合的是,國際掃盲日(9月8日)也在白露節。國際掃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65年11月17日召開的第14屆代表大會上所設立的,日期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動員世界各國以及相關的國際機構重視文盲現象,與文盲現象做鬥爭,促進世界各國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適齡兒童都能上學,達到能夠識字的目標。最終達到增進人際溝通,消除歧視,促進文化傳播和社會發展的目標。

白露節除了讓人們喚醒自己的品性、覺察自己的德性等意義外,還最明白地點出了季節的顏色屬性,即秋天的顏色。在中國人的觀察裡,大千世界的每一物象都有其時間、空間屬性,不同的時間、空間都有其聲色觸味屬性。很多人以為夏天的味道是甘甜的,但中國人常說「苦夏」;很多人以為夏天是綠色的,秋天是金黃色的,但中國人以為,夏天的顏色是紅,秋天的顏色是白。對時空品性的觀察命名和結構化,可謂古典中國人的發明。因為白露節氣,有人以為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我們今天已經很難理解秋白是來源於白露,還是白露得名於秋之色白。

白露對中國人來說是詩意的。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名篇《蒹葭》即提到了白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可見古典中國人對物候觀察的細膩,他們對天地與人情的關係既隨時起興,又明心見性。

後來的詩人更在白露節前駐足沉思。左思說:「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白居易說:「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當然,還有杜甫的金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我們說白露節氣的人文含義之一是教化啟蒙,說明蒙昧正在其中。人們對露水的認識即經歷了無知而附會的荒唐歷史,古人多以為露水神奇,可以祛病延壽。自古以來,「露」就被附會為瑞祥之物。古人說:「露色濃為甘露,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其草木。」可見,「甘露降」是帝皇施仁政、德澤萬民的徵兆。歷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即與此有關。唐朝的文宗皇帝在位時,有人發現石榴樹上有甘露降臨,認為是上天賜予的祥瑞,百官祝賀,大家勸皇帝去觀露,皇帝和相關大臣藉機想剷除弄權的宦官,結果一千多人慘死,史稱「甘露之變」。

《洞冥記》載:「東方朔游吉雲之地……得玄黃青露盛之璃器以授帝(漢武帝)。帝遍賜群臣,得露嘗者,老者皆少,疾病皆愈。」大學者、大科學家張衡《西京賦》所云:「立修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屑瓊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史書記載,漢武帝做銅露盤,承天露,和玉屑飲之,欲以求仙。漢武帝聽信方士之言,以為將玉磨成粉屑後和露水飲用,可以長生。為了求取來自上天的純正的清露,漢武帝在柏梁宮建造了高達二十丈的銅質承露盤。「至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天火燒柏梁宮。」人們以為這是漢武帝窮兵黷武、淫酷自恣、違背天意而得到的報應。《三國演義》中也有一回「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而唐朝的天才詩人李長吉則有名詩《金銅仙人辭漢歌》:「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可見,啟蒙的意義是重大的。而對詩人來說,白露永遠是可以感懷的。現代詩人阿垅有詩《無題》:

不要踏著露水——

因為有過人夜哭。

哦,我底人啊,我記得極清楚,

在白魚燭光裡為你讀過《雅歌》。

但是不要這樣為我禱告,不要!

我無罪,我會赤裸著你這身體去見上帝。……

但是不要計算星和星間的空間吧

不要用光年;用萬有引力,用相照的光。

要開作一枝白色花——

因為我要這樣宣告,我們無罪,然後我們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