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秋 立秋 君子以作事謀始 >

秋 立秋 君子以作事謀始

遠山秋雲乍起,平野漸次蒼黃。

小院瓜熟蒂落,手邊一茶微涼。

「火一樣的上午,過去了……在恐怖的酷熱中,一切都呈著殘酷感,但又呈著難言的美……走進下午的陽光時,我看見人的影子在蠕動……突然覺出『涼爽』的一剎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喚聲正陰柔地浸漫而來,一瞬之間,不可思議,永遠汗流浹背的身體干了。我吃驚地回顧,發現行人們——北京人們都在彼此顧盼。接著,滿樹葉子在高空抖動了,並沒有風,只是樹杈間傳來一個信號。我差一點喊出聲來,一切是這樣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間,涼爽的空氣便充斥了天地人間。」作家張承志的美文《天道立秋》就這樣記錄了他是如何見證立秋的。「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結束,立秋是真實的。只這樣怔了一剎那,天空中那涼爽開始疾疾運行……湧湧的涼爽漫天蓋地而來,在這一個時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熱。」作家實證了立秋的古典意味,以至於感動、沉默著吶喊,「幾乎想落淚」。

的確,立秋律,執法全部中國。據說老外在立秋日體驗到節氣之奧時激動道:「你們中國人的節氣真棒!」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七月初一前後(陽曆8月7—9日)。對中國人來說,立秋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反映一個太陽年季節變化的八象八節之一,它是中國最早的節氣之一。

立秋是一個重要的時空分界點。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35度,北斗星指向西南方。「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秋」字由禾與火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著禾谷開始成熟,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農諺曰:「立秋十八日,寸草皆結籽。」立秋以後,中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秋的意思是暑去涼來,秋天開始。

中國人說,「立秋一日,水冷三分」。立秋時節,中國內地的西北強冷空氣東移南下,一般會到達華北和中原,故中原地區有「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之說。而南海則常有熱帶低壓氣旋活動,甚至會轉化為颱風,強勁的南方暖濕氣流北上,與西北強冷空氣在秦嶺一帶交匯,為立秋後的北方帶來秋雨,「立秋南風緊,秋後必連陰」「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但對很多人來說,如果他們不是類似張承志那樣的作家,不是時刻關心農事的農民,那麼,立秋在身體感受上的變化並不大。夏伏的暑氣在立秋後並未馬上消失,「秋老虎」的餘威甚於夏熱,立秋因此又稱交秋,只是交代了秋天的來臨。對中國的很多地區來說,節氣上的「立秋」並不代表本地真正入秋。氣象學家認為,只有「連續五天日均氣溫低於22℃」的地區方可斷為入秋。從這個標準看,中國相當多的地區正式入秋的時間要晚於立秋一兩個月,而每年的大熱三伏天的末伏也在立秋之後。中國南方的節氣還是夏暑之氣象,颱風季節,天氣酷熱,中醫因此把從立秋起的日子稱為「長夏」。

物候的變化是微妙的。農民們感受到了: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逸周書·時訓》:「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盛夏酷暑天中的熱風。由於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一顆顆晶瑩的露珠,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這時候的寒蟬,食物充足,溫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著,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當然,詩人的感受是「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在古人的理解裡,涼風不吹來,說明國家政令無威嚴;早上白色露水不降,說明老百姓多患咳喘;寒蟬不鳴叫,說明大臣們會以力逞強。

這類細緻的感受匹配了這個季節變化的節點。農諺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下午立了秋,熱死老丫頭;晚上立了秋,熱死老黃牛。」「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後。」「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據說,立秋之前如果刮北風,立秋之後必會有秋雨綿綿。但秋雨跟暴雨有別,如果南北交鋒的冷暖氣流過於強大,立秋日聽到雷聲,出現雷暴大雨,冬天就不怎麼降雪,冬季就會幹旱,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歉收,這就是「雷打秋,冬半收」的道理。與此相反,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立秋時處於冷高壓天氣控制,晴空萬里,必定可以風調雨順地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悠閒坐等豐收。

《禮記·月令》:「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還反,賞軍帥、武人於朝。」《後漢書·魯恭傳》:「舊制至立秋乃行薄刑,自永元十五年(103)以來,改用孟夏。」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若立秋之日得雨,則秋田暢茂,歲書大有。」

由此可知立秋的特殊性。在大時間尺度裡,此時的時空卦象是上乾天、下坎水。天欲上,水欲下。天欲西行,水要東流。乾德為健,坎德為險,行險而健,必然衝突。立秋前後,人們既要晴天,也要雨水,而二者爭奪,皆有客觀之情、公道之義。人們從卦象中看到社會屬性,父親和次子性情的衝突。古典中國人因此把此時空命名為爭訟的訟卦,以考察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紛爭。這個時候,因為莊稼豐收了,糾紛也就隨之而起。鄉土社會,經常有到人家地裡偷割一鐮刀的事發生,鄉村之訟幾乎都是這類雞毛蒜皮利益的糾紛。當然,也會發展到大的利益衝突。春秋時代的新興小強國鄭國欺負周天子,就一而再地派兵去周天子的轄地搶割麥子,這一紛爭幾乎拉開了春秋周王室衰落的大幕。

立秋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中國北方的農作物每年只耕作一次,所以秋後農作物收割後才算有了經濟收入,此前欠下的債務可以在秋後算清了。現在的一些農村地區,農民在小的經銷店購買生活用品,仍會拖到秋收後一起結算,這就是「秋後算賬」的本義。《魏書·廣陵王羽傳》:「今始維夏,且待至秋後。」杜甫詩:「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皮日休詩:「山瘦更培秋後桂,溪澄閒數晚來魚。」羅隱詩:「霜壓楚蓮秋後折,雨催蠻酒夜深酤。」

「秋後算賬」的內涵是豐富的。人身一年的債務、人生百年的債務,都要在秋後了結。中國古代犯人被判死刑之後就在秋後執行。這裡有人道,考慮示警教育,因為農民在秋冬二季較為空閒,方便地方官動員民眾觀看。一般行刑的時間集中在9月、10月之間,所以會有「秋後問斬」成語。這裡有天道,因為秋季帶有肅殺之氣。冬天百物蕭條,亦適合執刑。漢代法律規定,刑殺只能在秋冬進行,立春之後不得刑殺。唐宋以至明清的法律也基本上遵循「秋冬行刑」的制度或天道。董仲舒認為:「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賞、刑、罰與春、夏、秋、冬以類相應。」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後刑」的,所以應當春夏行賞,秋冬行刑。《周禮》是中國最早關於制度安排和設計的著作,書中把掌管刑罰的司寇稱為「秋官」。

中國古代戰爭由於缺乏足夠的補給,直到春秋時代仍只能實行「春耕秋戰」,在不違農時、不傷民力的前提下,來從軍事上獲取利益,沒有結果的也只能「來年秋天再戰」「沙場秋點兵。」《禮記·月令》記載:「孟秋之月,用始行戮。」因此,中國的《易經》記有「至於八月有凶」的判斷,即是說一個地區的發展,春生夏長之後,到了秋天會有爭奪、爭戰的凶危之事發生。秋天多事,是謂「多事之秋」。直到民國,大軍閥孫傳芳還有名言:「秋高馬肥,正好作戰消遣。」

因此,立秋之秋的意義是非常大的。《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唐人有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宋玉曰:「悲哉,秋之為氣也。」秋氣乃陰盛衰殺之氣。人感秋氣而衰,原是自然之理。中國對秋有一種極為悲情的生命意識,「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生命憂患跟社會憂患相連。「我豈楚逐臣,慘愴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憂國故。」

對中國人來說,心上有秋即是「愁」。漢朝人即感歎:「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後來者更甚,杜甫詩說:「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柳宗元說:「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劉長卿說:「古台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還有馬致遠的「秋思之祖」:「枯籐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還有秋瑾名句:「秋風秋雨愁煞人。」

當然,除了敏感的作家、詩人,民眾的生命力仍是健旺的。淒淒慘慘、冷冷清清的秋景,在民眾那裡仍可以過得喜慶。《東京夢華錄》記載:「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武林舊事》則有:「立秋日,都人戴楸葉,飲秋水、赤小豆。」《台灣通史·風俗志》中記載,台灣舊時「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於東郊之外,至日往迓,謂之迎春。男女盛服觀,衣香扇影,雜喧滿道……迎春如在歲首,尤形鬧熱,宛然太平景象也」。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中說:「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津門雜記·歲時風俗》:「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這種「啃秋」「咬秋」一類的習俗極多。如更著名的「貼秋膘」。兒時農村生活,在立秋這天,全村的小孩子多會讓大人拽到懸秤上稱重,以與前些時立夏的體重對比。在炎熱的夏天,人的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要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吃肉,「以肉貼膘」。

可見,立秋一節的豐富意義。劉禹錫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王維說:「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孟浩然則斬釘截鐵:「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辛棄疾說:「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

秋天確實值得謳歌,流行歌曲唱道:「我從壟上走過,壟上一片秋色,枝頭樹葉金黃,風來聲瑟瑟,彷彿為季節謳歌。我從鄉間走過,總有不少收穫,田里稻穗飄香,農夫忙收割,微笑在臉上閃爍……」

對古典中國人說來,立秋帶來的豐富而重大的變化,是值得一開始就要做好準備的。立秋時空,「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人們強調說,天和水的行動相違背,這就是訟卦的形象。君子觀此卦象,以杜絕爭訟為義,從而在開始做事前就謀劃好,使大家能夠免除爭執。農耕社會最怕打官司,人們說,好狗不咬架;人們說,好咬架的狗落不了一張好皮。對鄉村生活的人來說,爭訟就像打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使官司打贏了,大家都在一個地方生活,熟人社會,一輩子成了仇人,也不是什麼好事。孔子在《論語·顏淵》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這也是古典中國與好訟成風的現代社會不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