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夏 小暑 君子以正位凝命 >

夏 小暑 君子以正位凝命

黃昏乍涼還熱,湖山梅雨初收。

對飲花前雲側,坐待殘月如鉤。

曾經問一個歷史學家,中國的節氣是何時形成的?歷史學家支支吾吾,最後說對這個問題沒有研究。我們一度以為,節氣隨著傳統農業文化一樣成為過去時了,但近年來的社會現象顯示,就是摩登都市的青年男女也對節氣產生了興趣。說到底,節氣不僅是一種生產生活的工具,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符號,它更與我們身心的感覺相關。每年的天氣變化,白露、霜降、小雪、大雪,等等,物候變化,小滿、清明、芒種,等等,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更不用說那些直接與身體發生聯繫的日子。夏至過後,即使寒濕體質嚴重的人也都感覺到了氣溫的升高,天地之間一如蒸籠。

夏至之後的幾十天,就被先民形象地稱為「暑」。暑字,從日者聲。日者,此時大地上的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都是日者,都是為太陽照耀的人。暑字,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日、土、日三個字的組合會意,即土地上下都有日光的炎熱照耀。對這幾十天的時空,中國的先民又將其分為小暑、大暑、處暑幾個節氣。每個節氣的物候表現並不一樣。

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諺語。顧名思義,小暑是炎熱的開始,大暑到達一年中炎熱的頂點。但據資料分析,小暑的日子不比大暑清涼。據《1971—2000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來看,除青海、甘肅、山西、內蒙古、安徽的大部分地區7月的最高氣溫多數出現在大暑外,中國大多數省份的極端最高氣溫都出現在小暑期間。在3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絕大多數地區7月的平均氣溫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熱月,處在7月之中的小暑實際上很熱。

天文曆法把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稱為小暑。「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於極點,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就是炎熱的意思。跟任何能量的波動一樣,熱浪也是一波賽一波的,第一波熱浪襲來讓古人命名為小暑。節氣歌謠也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的28天之後,即大暑的日子,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

如何認識小暑時空與人的關係,除了文獻知識,更多地需要人們去感受、觀察、思考。暑氣是潮濕的,有的年輕人親歷而不覺悟,結果做出無知之舉。記得當年一個中學的年輕老師住在學校單身宿舍,7月上旬學校放假,他把被服、衣物抱出來晾曬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天的太陽照曬下來,他抱著衣物返回宿舍,結果衣物更潮濕了。

人們對天氣的感受成為生活的指導原則。《詩經》裡說,「七月流火」。這「流火」雖指天上的心宿,但在傳唱中已經借指大地上的炎熱時光。「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水滸傳》中英雄們的歌謠也道盡了高溫下的身體感和心理意識……天地間如蒸籠,如大煮鍋。我在寫作《大時間》時發現,小暑時空正好是《易經》中六十四卦的鼎卦時空,這種巧合匪夷所思。

天地間的陰陽象數消長,在此時空的體現是,陰陽排列是上火下風,風助火勢,即是最為形象的鼎鍋。陰陽符號也體現了鍋蓋、鼎鍋、支撐的灶架、柴火。我相信中國的先哲因此而把此一時空命名為火風鼎卦。南京、武漢、重慶被稱為中國三大火爐(濟南、長沙、杭州、福州等地也有火爐之稱),即是說它們在此時空的鼎爐中經受蒸、曬、燒烤。先哲對鼎卦的理解是,「革物者莫若鼎」。鼎象徵著新生,象徵著權力,代表了權威富貴,象徵著創造。很多人說,美國是一個大熔爐,美國曾被歐洲稱為「新大陸」,也有象徵文明新生之義。跟鼎有關的成語有:一言九鼎,革故鼎新,問鼎中原,鼎力相助。

小暑時空其實不止跟鼎卦相關,在鼎卦時空之前,是獨立不懼的大過卦時空,之後則是風雷激盪的恆卦時空。小暑時空意味著人要有獨立精神,要有恆心,更要有鼎力合作的意識。巧合的是,國際合作社日(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多在鼎卦時空內。1844年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在英國誕生,揭開了現代合作社運動的序幕。國際合作社聯盟於1895年在倫敦成立。1922年,國際合作社聯盟決定將每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確定為「合作者的節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ooperatives)。傳統中國的先哲則觀象系辭,認為在這一時期,君子以正位凝命。那些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會端正自己的位置,莊重自己的使命。

這些對時空之義的把握是人類的專利。但對氣溫的感受最本能的仍是大自然,人類自負地以為自己是自由的,可以不受天地的支配,結果很多人死於非命。而熱死也是人類死因的一種,在火爐式的城市中,幾乎每年都有熱死人的現象發生。有人因此說,只聽說人有熱死的,沒聽說動物有熱死的。

古人觀察小暑的十五天,也有三波物候表現: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中這樣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裡所說的八月即是農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只好多在清涼的高空活動。在古人的理解裡,溫風不吹來,說明國家沒有寬鬆的政令;蟋蟀不上牆壁,說明有強暴者橫行;小鷹不學飛,說明國家不能防禦敵寇。

這三候中,老鷹是神鳥,天鳥,象徵力量。《詩經》中說:「牧野洋洋,檀車煌煌……維師尚父,時維鷹揚。」甲骨文的「鳶」,青銅器時期鐘鼎文「鵬」,秦漢古篆文中的「鷹」,是漢字高度概括的藝術美。鳶和鷹是寫實,鵬則是想像。鷹的雄強威嚴、器宇軒昂和陽剛大氣,是高貴和壯美的象徵。莊子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李白說:「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杜甫說:「黑鷹不省人間有,度海疑從北極來。」但在小暑節氣裡,老鷹也不得不避其熱浪。

蟋蟀雖為農業上的害蟲,影響農業收成,卻因其能鳴善鬥,在先民心中成了好運的象徵。人們甚至稱其為促織以誡懶婦,據說蟋蟀是秋初而生,遇寒而鳴,促婦人織布備冬衣也,故曰「促織」。它還有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等十幾種稱呼。《古詩十九首》中說:「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蟋蟀的好鬥好鳴使其從古至今都成為人們玩斗的對象,賞玩鳴蟲作為娛樂活動,多少可以折射出人們渴望返璞歸真的意趣。

至於風,古人對風的觀察跟現代科學有所不同。現代科學會精確地測定風速、風能,會把風分成從無風到超強颱風十幾種等級,會分成信風、陣風、季風、龍捲風等若干類型。先民對風的把握則是經驗的,比如說,風跟熱、暑、濕、燥、寒等一樣,是六氣之一。而時空不同,對風的感受也不同。春風、秋風不用說,這些以時間命名的風於人都有冷暖含義;古人對夏風、冬風則多以方位即南風、北風來稱呼,以致後來春秋之風也以東風西風來代指。從《紅樓夢》到當今世界,人們說,「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中國人在經驗中也把向東、向南所受者稱為溫風、暖風,把向西、向北所受者稱為涼風、寒風。

我們由此可知,對時空的感受可以多麼細緻。《黃帝內經》:「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暑氣也被醫者稱為「六淫」之一,即暑邪。又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高溫會使人得病,這就是暑病。還說「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王冰注曰:「陽熱大盛,寒不能制,故為病曰暑。」民間稱之為「中暑」。暑氣盛極,人就不免邪了,是以中國人以藿香正氣來解之。《水滸傳》中的英雄叫賣起類似今日涼啤、冰啤一類的蒙汗酒時,人們顧不得食品安全不安全了,「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

在醫學研究裡,暑期中是人們一年中身體陽氣最盛的時候,但由於出汗多,消耗大,加之勞累,人們也會損耗身體的陽能。很多年輕人夏天要瘦一些,也是有這個原因。因此無論政府還是企業,無論醫生還是詩人,都會在此時勸導人們注意休養。無論古代的「冰敬」還是現代的「降溫費」,都表明炎熱是需要人身或人生社會正視的問題。而詩人的文字是炎熱時節的一絲清涼,如李頻詩:「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如郭楷詩:「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樑。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大自然以眾多的天氣物候的變化引導我們恢復身體的直覺或靈覺,小暑節氣就是如此。民間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即是對暑氣過盛的一種結論。炎熱的夏天氣溫高、濕度大,無論露天裡的木料,如椅凳等,還是大可容人的巨樹,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但只要人坐上去,以體溫接受樹木散發的潮氣,就誘發了痔瘡、風濕和關節炎一類的疾病。

小暑還有很多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習俗。蘿蔔、雞蛋、羊肉、芒果、苦瓜等等,成為各方水土的應景材料,而小暑「食新」也成為很多地方共有的習慣。小暑節氣的民謠說,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關於嘗新麥新谷,大概春秋時代就有這樣的說法了。

儘管沒有多少人有興趣瞭解小暑跟農業生產的關係,不用知道小暑跟農業豐歉的關係,但小暑期間的暴雨、泥石流也給所有的人帶來了危害。成語所謂的「水深火熱」在小暑等暑期裡表現得極為充分。人們剛剛躲過暴雨,就又進入了上蒸下煮的火熱難耐的境地。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檢驗了他生存的感受、生存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