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春 驚蟄 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

春 驚蟄 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大地春又回,長空裂驚雷。

萬物生欲動,無為自有為。

時序到了3月初,即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的位置,這一時間是農曆的第三個節氣——驚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北半球氣候溫暖,許多地方都播種了,人們盼望收成好。先民們觀察此時的現象,如氣候、自然界的生物活動跟收成之間的關係發現,如果這時候出現了電閃雷鳴的情況,那麼這一年肯定會豐收。「春雷響,萬物長!」更有意思的是,大自然千萬年的演進,使蟄伏在地下的昆蟲和小動物都知道此時該露頭了,溫暖的氣候、地上的春草都可供其生長。「春雷驚百蟲」,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這一節氣非常有意思。二十四節氣多跟自然現象、人們的自然感受、農作物種植等相關,但這一節氣是跟人們觀察到的生物活動規律相關。在細心的先民看來,這一時節就像運動場上啟動某項比賽的發令槍一樣。這一槍在天地間打響,那些還在冬眠狀態蟄伏得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蟲、走獸們都驚醒過來,它們聽令而努力生長壯大。這一節氣最先叫「啟蟄」,《夏小正》曰:「正月啟蟄。」日本至今仍用「啟蟄」這個名稱。漢代為避皇帝諱,而改為「驚蟄」,兩個名稱不同時期都曾用過。更值得一提的是,漢代以前,驚蟄與雨水節氣有前後順序不同,這也說明漢代前後,中國內地的氣候、物候有微妙的變化,使節氣的命名一度顛倒。

從大時間序列來看,驚蟄節氣的順序在漢代後的調整符合了天地之數,天地陰陽的組合裡,驚蟄必然在雨水之後。先民則觀察到,此時跟農曆的二月二日經常重合,不僅大地上的小昆蟲們都醒過來了,就是冬眠成為潛水(潛龍勿用)的龍,也在此時抬頭了。「二月二,龍抬頭。」這個龍,就是跟中國悠久的農業文明息息相關的蒼龍七星。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角宿,代表龍角,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大約一個鐘頭後,亢宿,即龍的咽喉,升至地平線以上;接近子夜時分,氐宿,即龍爪也出現了。這就是「龍抬頭」的過程。

這以後的「龍抬頭」,每天都會提前一點,經過一個多月時間,整個「龍頭」就「抬」起來了。龍抬頭意味著春耕的開始,「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龍抬頭因此也成了一個節日,龍抬頭節又叫春龍節、農事節、春耕節,等等。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一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者紛紛倣傚,周朝甚至定為國策,在二月初二這一天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易經》的乾卦以龍為關鍵詞,初爻爻辭為「潛龍勿用」;二爻爻辭則為「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我們由此可知,這一爻辭相當寫實:在二月初,龍抬頭一如在田野裡,這個時候,到田野裡耕種,容易與君王大人們相遇,這是有利的。因為君王大人們勸農勸耕,來田里親自示範或視察,看到自己勤勞是會嘉許的。

《說文解字》中說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的出沒週期和方位跟一年的農時一致:春天農耕開始,蒼龍星宿在東方夜空開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龍首;夏天作物生長,蒼龍星宿懸掛於南方夜空;秋天莊稼豐收,蒼龍星宿也開始在西方墜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星宿也隱藏於北方地平線以下。而在驚蟄節氣,龍一如萬物之首,更是最先醒來,賜福人間,鎮住那些也醒來有可能為害的毒蟲、害蟲,使人畜平安,五穀豐登。「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人們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著燭火,照著房梁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

龍抬頭節有不少風俗。如開筆寫字,讓孩子開筆寫字,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知書明理;如剃龍頭,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還有怕龍蟲偷懶,不願意出來,就用煙火熏蟲,《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熏床炕,曰熏蟲,為引龍蟲不出也。」人們把這一天叫熏蟲日,從院子各處一直到室內都點上熏香,有縫就插,大部分蟲子從二月二開始動彈,這些糧食蟲、蛀蟲均屬害蟲,熏過之後可以不遭或少遭蟲害。

當然,更重要的是求龍王降下春雨,以利春耕。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只不過,這一節氣的春雨跟雨水節氣的春雨有所不同,這一節氣的春雨是當之無愧的雷雨。在大時間序列裡,驚蟄節氣的天地陰陽數比例為上雷下火,即雷火卦。

也就是說,驚蟄節氣開始,正好有天雷地火,此時的雨是雷雨。氣象學家證實,在中國內地,南方大部分地區都可聞見春雷之聲,長江流域也漸有雷鳴。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始雷」,這一節氣開始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中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基本與沿長江流域的氣候規律相吻合。驚蟄雷鳴引人注意,在於它有預測功能。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還有根據冷暖預測天氣的諺語「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氣的風也能預測天氣,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等等。

人們觀察到,雷雨過後,種子紛紛從地裡伸出芽來,瘋長。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雷雨發莊稼,人們甚至觀察到,有了雷雨,豆苗等農作物都長得瘋了似的,秋天肯定豐收。豆類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食豆令人肥,多食豆類使人豐滿。這種天地人的合一之象被人們捕捉到了,此時的命名就是滿山的豆莢,是謂豐,即簡體字豐。雷火卦因此命名為豐卦。

現代科學證實,當電閃雷鳴的時候,產生的閃電能使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化合成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又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產生的二氧化氮溶於雨水形成硝酸,並隨雨水進入土壤,形成容易被農作物吸收的硝酸鹽,達到給農作物補氮的效果。據統計,每打一次雷,總有一噸到兩噸的氮化合物會隨著雨滴落到地面。這當然會有效地增加土壤的肥沃度。這樣的量,幾乎相當於一個小型化工廠一天的產量。更為奇妙的是,植物或農作物似乎知道此時會有雷雨一樣,雷電也似乎知道大地需要它們一樣。中國的先民稱此節氣為「驚蟄」,是對天地自然的精準命名:到這個時節開始有雷,蟄伏的蟲子聽到雷聲,受驚而甦醒過來,結束了冬眠。驚蟄是氣溫迅速回升轉暖、越冬作物返青和春夏播作物備耕工作的重要時節。「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驚蟄的物候是,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在節氣的最初一候五天裡,桃花的花芽在嚴冬時蟄伏,終於在春暖時開始盛開。在二候的五天裡,倉庚即黃鸝鳥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而開始鳴叫,用美妙的歌喉渲染春天的氣氛。到第三候的五天裡,天氣漸暖,大地回春,很多動物開始繁殖。由於鷹和鳩的繁育途徑大不相同,翱翔於天地的鷹開始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後代,而原本蟄伏隱匿的鳩開始鳴叫求偶。古人沒有看到鷹,而周圍的鳩好像一下子多起來,誤以為是鷹變成了鳩。在古人眼裡,如果桃樹不開花,說明陽氣閉塞;如果黃鸝不唱歌,說明臣下不服從君王;如果老鷹不化為鳩,說明賊寇會屢屢出現為害社會。

驚蟄的物候中,桃在中國人心中有特殊的位置。據說中國人在7500年前就馴化了桃樹,上古有誇父死而變為桃林的神話傳說。在中國人心中,桃能解餓提神,是長生不死的仙家食品,鮮紅爛漫的桃花、甘美香甜的桃實,是先民心中的吉祥物,是喜慶、熱烈、美滿、和諧、繁榮、幸福、自由、驅邪等的象徵。《詩經》中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花成為美好生活圖景的代名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記錄了中國人的夢想世界:「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關於桃花的詩太多了,白居易有名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崔護有名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黃鸝又名黃鶯,是人們心中大自然的「歌唱家」。它的鳴聲圓潤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韻律,非常清脆,極其優美,十分悅耳動聽。古人把它的鳴囀稱為「鶯歌」「黃簧」。《世說新語》記載了古人的雅興:南朝劉宋時的戴墉最愛聽鶯,春天他常「攜雙柑鬥酒」出遊,問他去哪裡,回答說「往聽黃鸝聲」。古人以鶯音入詩者,如「春日載陽,有鳴倉庚」「鶯歌暖正繁」「暖入黃簧舌漸調」「陰陰夏木囀黃鸝」「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等。

驚蟄期間,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在此期間的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干之後,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於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需要及時耙地。南方小麥已經拔節,油菜也開始見花,對水、肥的要求均很高,應適時追肥,乾旱少雨的地方應適當澆水灌溉。中國的植樹節也在驚蟄節氣,考慮到氣候特點,一般栽種樹後要勤於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驚蟄節氣或龍抬頭節的習俗異名實同。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人們會在這一天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驚蟄以龍抬頭為大事,民間以為龍虎相鬥,白虎在龍抬頭時也會搬弄是非,甚至開口噬人。故人們祭龍王之外,也會祭白虎,使之不要張口說人是非,讓人全年不遭小人之興風作浪。驚蟄的節氣神是雷神,故人們還要祭雷公。「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舅父在中國家族中的地位極為重要,一如雷公是天庭中的重要神祇。相傳「雷公」是一隻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隻鐵錘,就是他用鐵錘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

驚蟄節氣是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時候,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時候。在中醫看來,此時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亦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季節。《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

詩人當然也敏感這時令的變易而感興。范成大有《驚蟄家人子輩為易疏簾》詩:「二分春色到窮閻,兒女祈翁出滯淹。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惠風全解墨池凍,清晝勝翻雲笈簽。親友莫嗔情話少,向來屏息似龜蟾。」陸游在《春晴泛舟》中說:「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曹彥約有《驚蟄後雪作未已陰之湖莊》詩:「甲拆多應滿藥欄,跨縲心已拂輕鞍。正疑陰因仍飛雪,豈有春中卻冱寒。啟蟄候蟲猶自閉,向陽梅子自能酸。誤成嚴冷非天意,說與人心作好看。」仇遠在《驚蟄日雷》則說:「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惟有石龜並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

而韋應物的《觀田家》詩更配得上驚蟄的天地消息,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裡。」中國的先哲在對雷火豐卦時空觀象系辭說,豐,大也。明以動,故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可見,驚蟄節氣給予我們的道理在於明而動,如雷之盛大,如電火之豐美,而不能偷懶、偷奸耍滑,或昏昏沉沉、自甘淪落。驚蟄不僅是要自然界的生物醒過來,也啟示人間的每一生命要醒過來,個人乃至一個社會如果長久地昏睡,那就是不道者,違背天地之道。近代以來,中外有識之士都看出,中國社會是睡著的。梁啟超曾說,「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始。」有人也稱讚梁啟超:「中國長久睡夢的人心被你一支筆驚醒了……」但一代代的中國人仍苦惱於國家、社會、人心的酣睡,像廖仲愷等革命黨人甚至以夢醒為自己的孩子命名,胡適和更多的中國人則「挾外人以自醒」,胡適在《睡美人歌》中開篇即云:「拿破侖大帝嘗以睡獅譬中國,謂睡獅醒時,世界應為震悚。」魯迅更有世紀之問:「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到了當代,更有年輕學人斷言,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當然,中國人更熟悉龔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還有魯迅的詩:「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一代代的先行者希望喚醒人心。據說嗜欲深者天機淺,那些本能生活的、那些沉溺於慾望中的人,與天地溝通的靈性、智慧是極為淺薄的,他們的一個表現就是貪睡。冬去春來,在驚蟄時分,那些裝睡的人,那些昏睡的人,那些貪睡的人,他們未必聽得懂天地間的雷聲,未必明瞭天上雷公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