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春 雨水 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

春 雨水 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細雨飄然而至,春來不言離愁。

有麥青青於野,有你在我心頭。

每年的2月18—20日,多半是中國農曆正月十五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的位置。對北半球大陸的中國人而言,這一時段的天氣物候與此前相比又發生了變化。北半球的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與大陸上的冷空氣頻繁地進行著較量。這一節氣,我們中國人稱為雨水。以現代人的思維難以理解,為什麼這一節氣會稱為雨水?我們一般人的經驗也難把此時跟雨水相聯繫,因為大寒沒過多久,立春才半月,很多人還沉浸在「正月十五鬧花燈」的過年氛圍裡,北方大地仍多是一片蕭索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這段話說起來就玄妙複雜了:春天的本質之一乃是木性或木行,木行要完成生發的職能必需有水,就是說,水行是木行的母體或前一階段。即水行為寒、為冬、為冰雪大地、為藏斂,為玄黑混沌,為蒼茫天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地之間的水行誕生、當令、職盡再投生,有其階段性。故立春之後,水行再以雨水的節氣方式呈現,以為春天加持壯行。不過,人們也可以簡單地理解說,立春之後,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確實,在二十四節氣裡,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雨水節氣的獨特在於,在雨水節氣裡,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雨水節氣的天氣特點對越冬作物生長有很大的影響,「春雨貴如油。」「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這一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春天。雨水過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0℃以上,如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達3℃左右,江南平均氣溫在5℃上下,華南氣溫在10℃以上,而華北地區平均氣溫仍在0℃以下。桃李含苞,櫻桃花開,確已進入氣候上的春天。除了個別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終止。但雨水節氣的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

先民在經驗積累中,能夠通過雨雪來預測雨水節氣以後的天氣,如「雨水有雨百陰」「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還有根據冷暖來預測後期天氣的,「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更有根據風來預測後期天氣的,如「春風化雨百日行」「雨水東風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雨水也是一個能夠轉移人心的節氣: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後,人們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沁人的氣息激勵著身心。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瀟瀟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雨水節氣,春花、春雨匯聚,是春和日麗的時候,是春耕的日子。

雨水節氣的物候是,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古人眼裡,如果水獺不擺放魚兒,國內將多發盜賊;如果鴻雁不向北飛來,表示遠方之人有不臣服之心;如果草木不萌芽生長,意味著瓜果蔬菜不會成熟。

用先哲陰陽二分的數列排列,此時的陰陽各歸其位,且分佈均勻,陽內陰外,典型的少陽春的陰陽和合之象,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理想狀態。這種均衡態是人們追求的一種成功狀態,這一時空即為水火既濟時空。我們知道,中國的道教思想中,從環境、萬物到自身,最需要修持的就是水火問題,要水火既濟而非火水未濟。從前面所引征的中國文化思想中,更能感覺天地人在此一時空的印證:春天來了,天地給予了水火既濟的基礎,給予了生命的雨水,人在此基礎上有何作為呢?

人們歡迎雨水,不僅農民視雨水珍貴,就是多半只知吟風弄月的詩人也知道雨水的意義。杜甫有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韓愈有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還有陸游的詩:「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當代的詩人方向也寫詩說:「我看到好的雨落到秧田里,我就讚美;看到石頭無知無識,我就默默流淚。」

春雨降落,預兆秋天的收成,這就是既濟時空的意義。但是,好的開始只是成功的一半。何況時空並非均勻,有些年份、有些地區並未獲得足夠的雨水,如華南繼冬干之後,常年多春旱,特別是華南西部更是「春雨貴如油」;而西北高原山地仍處於干季,空氣濕度小,風速大,容易發生森林火災。還有嬌貴的農作物,水少不得,又多不得,一如中國先哲總結的,水少木難生,水旺木漂。在雨水節氣,大麥、小麥陸續進入拔節孕穗期,是最需要肥料、最怕水的時期,因此農民有「尺麥怕寸水」之說,此時就要抓好看苗施肥、清溝排水的田間管理。而因為此時冷暖多變,油菜、大麥、小麥易受低溫凍害,農民還要採取培土施肥等防凍措施。

可見,成功並非意味著終結,春天的本質之一是生發、成長。農民的本質屬性就是勤勞而非休止懶惰,靠天吃飯的農民從來不是等靠要的。有些懶惰的人看到陽光、春雨俱足,輕鬆下來,認為自己可以不勞而獲,不用怎麼出力就會在秋天有好收成,真的想「靠天吃飯」,從而影響勞動、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懈怠下來,結果秋天反而一無所成,只好盼來年。「懶漢種田,又望來年。」農民的辛苦非同一般:「種地別誇嘴,全憑肥和水。」「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春天比糞堆,秋後比糧堆。」「七九八九雨水節,種田老漢不能歇。」用一些現代學人的話語方式說,農民跟土地的關係,是一種能量交換關係,沒有勞動力的投入,即農民能量的投入,土地不會產生豐碩的果實。

因此,中國的先哲思考這一雨水的既濟時空,跟農民一樣務實,不是陷入空洞的讚美抒情之中,而是以憂患意識來告誡大家。先哲給這一時空的系辭是:「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我們相信先哲對時空的這類解讀有極為正當的理由,在一個給予了陽光和雨水的自然環境裡生活,人類還需要預防嗎?

古典中國人在對雨水節氣的觀察中,不僅知道雨水的多與少對農事的影響,也知道雨水對身心健康的影響。中醫認為,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春寒料峭,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雨水前後必須注意保暖,切勿受涼,要少食生冷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同時,還要預防「倒春寒」。這是因為初春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這尤其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特別是溫度驟然下降的時候,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臟病、心肌梗死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這一預防醫學可謂深得「思患而預防」之義。

對雨水,如前引的詩句,人們幾乎用了最美好的感情來對待,除了一時一地的「愁雨」「苦雨」外,中國人對雨水是珍重的,認為天降雨是上天的賜福,《易經》中多次說到「遇雨則吉」。人間的爭鬥一如烈火遇水則熄,鄉村社會的械鬥再激烈,遇雨也都會散掉,這也是深得水火既濟之義。中國人還把初降不沾地的雨水稱為「無根水」,一如西方人把生命的源泉稱為「活水」,把神靈賜予的當作永生之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中國人還把久旱之後的雨稱為「甘霖」,「久旱逢甘霖」是中國人生的「四大喜」之一。《三國演義》中說:「吾求三尺甘霖,以救萬民。」農民們求雨、拜龍王是一件大事,甚至需要官府出面主持其中的儀式活動。元人馮子振曾如此寫「農民渴雨」:「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惱殺農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恨殘霞不近人情,截斷玉虹南去。望人間三尺甘霖,看一片閒雲起處。」宋人王炎也寫過:「山冥雲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從先秦時代起,哲人們就知道用雨水來比喻事物,孟子的名言:「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是故,人們把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當作春風化雨。孟子還有名言:「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悠久的農耕文化中產生的天人相印的思想甚至把久旱無雨當作人間有大冤的徵兆,在古典中國人看來,人間的罪惡、苦難、冤屈,都下招人怨,上干天和,會因此造成天象反常。古代的賢良大臣們一旦遇到久旱之事,一方面會代民祈雨,一方面會為民申冤,這也是政治治理在中國社會被稱為春風、春雨的原因。皇帝、朝廷、地方政府和官吏們的作為,就是民眾頭上的天,它們應該及時下雨,像雨水節氣給農民全年豐收的希望一樣,給社會以生機、希望。

由孟子發源的「及時雨」一詞因此有極為豐富的中國人文內涵。如果人間之天不給希望,甚至製造罪苦,忍耐、麻木中掙扎生存的中國人知道,老天會來行道的,老天會來懲罰的,天道好還。關漢卿為此寫道:「做甚麼三年不見甘霖降,也只為東海曾經孝婦冤」。而更早的時候,早於關漢卿一兩千年的時候,在武王伐紂的進軍途中,天降大雨,有人以為兆頭不好,但武王說這是天洗兵,天選他來代替懲罰獨夫民賊。在關漢卿之後的幾百年,1945年5月4日,昆明大中學生舉行大遊行時,忽見下起雨來,有些學生正要散開。聞一多卻走上高台,大聲說道:「武王伐紂誓師時也下了大雨,武王說這是『天洗兵』,是上天給我們洗兵器,今天,我們也是『天洗兵』。」這樣的話深得雨水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