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 春 立春 天下雷行而育萬物 >

春 立春 天下雷行而育萬物

全書插圖對頁文字作者為老樹

風來傳消息,枝頭晾春衣。

江河水乍暖,靜心待花期。

立春是我們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從天文學上說,這是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的時空。從一個太陽年曆法的角度看,似乎應該把冬至即太陽到達南迴歸線的時間當作最後一個節氣,此後的節氣即小寒則為第一個節氣。從太陰年曆法的角度看,立春作為節氣之首也是無可無不可的,雖然立春多在朔日前後,而從農曆年的角度,立春並不是新年的開始,真正的新年開始就是大年初一。但中國人這樣確定了曆法,跟中國人對天地人演進的觀察思考之細密有關。

以子丑寅卯的階段劃分,中國人知道,天地人生有一種接力演進的秩序。即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在第一階段,天出現了。大地的開闢要滯後一個階段,生物界中人的醒悟活動更要滯後一些。這些階段性的次第現象,無論是子時丑時寅時,還是子月丑月寅月,都描述了又規定了對象。人在寅時之前最好的、最應該做的事兒就是休息,因為那是天地開闢的時間,人只有休息好了,才能登上一天的舞台。人在農耕生活中,也是到了寅月就得醒過神,得安排考慮一年的事務,這就是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多在寅月。所謂的數字陰曆,一月、二月中的一月,其實就是寅月。

中國人為此用了極為高大上的名稱稱道這一個月,正月。正者,止於一。蒙以養正,啟蒙之義即在於知止知一。春秋時代的史官多寫有這樣的話,王正月。這是把一年之初的時間曆法上升到王權的高度,只有聖王才能確立真正的時間,只有聖王才能頒布「正朔」,才能給予春天:春天來了,時間開始了。《月令》中說:「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中國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相當於現代的「春節」,而農曆正月初一稱為「元旦」。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作「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叫作「元旦」。到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改公歷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仍稱「元旦」。

「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太陽沿周天劃過,到此之際算是有了決定性的轉折。或者說,太陽從南迴歸線向北迴歸線一天天地返歸,到第四十五天左右的時候,漫長的冬天及其陰冷寒氣終於消失了。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此時感受到了溫暖的氣息,春天開始了。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五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22℃的時段。

立春節氣,東亞大陸南支西風急流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宣告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雖然有「倒春寒」一類的惡劣天氣,但立春意味著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

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春,chun,會意。甲骨文字形,從(木),草木春時生長;中間是「屯」(zhun)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腫部分,即剛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萬木生長;下面是「日」字,意味著太陽提供了生長的能量。北半球的春天意味著北半球受到越來越多的太陽光直射,氣溫開始升高。隨著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漲,春季植物開始發芽生長,許多鮮花開放,冬眠的動物甦醒,許多以卵過冬的動物孵化,候鳥從南方飛回北方。許多動物在這段時間裡發情,因此中國也將春季稱為「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季氣溫和生物界的變化對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響。這其中仍有中國先哲觀察到的,「地辟於丑,人生於寅」的道理。

植物萌芽生長、動物繁殖、農夫下地播種。中國古人把「歷史」叫作「春秋」,因為莊稼春生秋熟,春生相當於歷史之因,秋熟相當於歷史之果,春來秋去的循環就是時間,而時間的循環就是歷史。

但即使在北半球,時空仍有次第,如東亞大陸的中國把立春當作春季的開始(2月2日至5日之間),把立夏當作春季的結束(5月5日至7日之間)。在歐美,春季從中國農曆的春分開始,到中國農曆的夏至結束(比中國人的春天要滯後一個半月左右)。在愛爾蘭,2月、3月和4月被定為春季。在南半球,一般9月、10月和11月被定為春季。

中國人對春天的觀察有千萬年的歷史。作為傳統節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宋代的《夢粱錄》中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清人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古代傳說則謂,立春快到來的時候,縣官會帶著本地的知名人士在土裡挖一個坑,然後把羽毛等輕物質放在坑裡,等到了某個時辰,坑裡的羽毛會從坑裡飄上來,這個時刻就是立春時辰,開始放鞭炮慶祝,預祝明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傳說跟中國傳統音樂有密切的關聯,中國傳統音樂的「律呂」或「樂律」就是用來協調陰陽、校定音律的一種設備,現代音樂叫定音管。中國的先民用竹子製成十二根竹管,與十二個月相對應,奇數的六根稱「律」,偶數的六根稱「呂」,奇數表示陽,偶數表示陰。按長短次序將竹管排列好,插到土裡。竹管是空的,竹管中儲存用蘆葦燒成的灰,以此來候地氣。到了冬至的時候,一陽出。陽氣一生,第一根九寸長、叫黃鐘的管子裡有氣衝出,竹管裡的蘆灰也飛出來,並發出一種「嗡」的聲音。這種聲音就叫黃鐘,這個時間就是子,節氣就是冬至。用這種聲音來定調就相當於現代音樂的C調,同時可以定時間,來調物候的變化,所以叫作「律呂調陽」。而立春之際聲音則為「大蔟」,在宮商角徵羽五音中,又稱角音。春聲即為號角之音。「聞角聲,則使人惻隱而好仁。」角聲是春天的聲音。

立春之日,敏感的人可以察覺,太陽出來時較冬天的太陽不太一樣了,此時陽氣充足,吹面不寒,陰冷之態消失。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立春一日,百草回芽。」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如此,中國內地的很多地方,仍然是「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冬去春來,這不僅是天地間的物象,也是人心的理路。人們愛尋覓春的消息:那柳條上探出頭來的芽苞,「嫩於金色軟於絲」;那泥土中躍躍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風吹又生」;而為著奪取新豐收在田野中辛勤勞動的人們,「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立春時節的物候是,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也可以說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了;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三候中,東風是中國人理解的八風之一,即四時(春夏秋冬)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風。「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這是從時間上定義。從空間上定義,八風是四正四隅的八方空間之風。「東風叫明庶風,南風叫景風(亦名凱風),西風叫閶闔風,北風叫廣莫風,東北風叫條風(又叫榮風),東南風叫清明風,西北風叫不周風,西南風叫涼風。」時空統一,東風即指春風。在八風之中,東風於中國人最為親切,與西人雪萊寫《西風頌》不一樣,在中國人眼裡,「東方風來滿眼春」。《楚辭》:「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杜牧也有名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蟄蟲冬眠春醒,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寒冷、食物匱乏等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熊、蝙蝠、刺蝟、極地松鼠、青蛙、蛇等都有冬眠習慣。冬眠動物在寒冷冬季時其體溫可降低到接近環境溫度(幾乎到0℃),全身呈麻痺狀態,在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體溫可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古人從冬眠動物中得到啟示,在冬天生活,盡可能不折騰,少耗能量,「貓冬」現象就是說因天氣寒冷而整天待在家裡避寒,一旦天氣好時人們就會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呼吸更多新鮮空氣,以適應氣候的變化。在這個意義上,人類跟動物在大自然的威力下表現出的生存方式大同小異,都要冬眠春醒,所謂「蟄蟲始振」。

立春三候,如果屆時物候沒能發生,古人就會聯想出很多問題。如果東風不能消解冰凍,那就意味著有了號令卻得不到執行;如果冬眠動物不醒來活動,那就意味著陰氣沖犯了陽氣;如果魚兒不上有冰的水面,那就說明民間私藏鎧甲、頭盔等武備物資。

立春節氣受農民歡迎,因為它給人們帶來了溫暖,帶來了希望。有關立春的天氣諺語很多。如以晴天無雨為依據的有「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為依據的有「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等;以雷電為依據的有「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立春一聲雷,一月不見天」等;以冷暖為依據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風力為依據的有「立春北風雨水多」「立春東風回暖早,立春西風回暖遲」等。

在大時間裡,立春是在天雷無妄時空,「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當天下雷動之時,萬物也就隨之發展自己。人們觀察到,當雷聲在天邊傳遍,萬物的精神似乎為之一振,而不妄為,像做好了某種準備,花朵、小草也生機勃勃。因此先王體會這種現象,會以勤勉應對天時天道,繁育萬物,使人間欣欣向榮。現代科學證實,電閃雷鳴既是給大地活筋通絡,又是在給大地施肥。春雷既是新生的號角,又是新生的肥料。中國的先哲對此一時空觀象系辭:「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即人類和自然的自處相處之道在於成己成物,管理者的責任或志向在於給當代後世提供好的環境。現代人曾經任意妄為,給生息棲居的城鎮鋼筋水泥土化,讓自己的身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終於意識到錯誤,而有了改正。今天,中國很多地方的城鎮都有了綠地、濕地公園建設,這是極得無妄精義的。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庫」。一個社會或區域共同體的發展,如果忽視綠地、濕地建設,就失去了春意,失去了生機。

可見,立春之意可謂大矣哉。中國人有數千年的迎春經驗,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眾多的習俗。除前述的打春外,還有報春、咬春一類的活動。在立春日吃春盤、春餅、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蘿蔔,謂之「咬春」。公元767年,杜甫寫過一首《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至於春遊,人人心嚮往之,中國人更不陌生,人們也稱為踏青,春遊是詩人必詠的話題,《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春遊,覽省遠方。」張衡《東京賦》:「既春遊以發生,啟諸蟄於潛戶。」陸機《日出東南隅行》:「冶容不足詠,春遊良可歎!」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還有孔子贊同的夢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春天來了,不僅中國人無數次地呼喚、歌詠春天,全世界都對春天有一言難盡的情感,有名的《春之聲》的歌詞:「小鳥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閃耀著光彩,谷音在迴響。啊,春天穿著魅力的衣裳,同我們在一起,我們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忘掉了恐懼和悲傷。在這晴朗的日子裡,我們奔跑,歡笑,遊玩。」但只要聽過一遍的人都同意,《春之聲》的音樂遠比歌詞更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