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27.1 惡魔 >

27.1 惡魔

我們的讀者一定很想知道瑪麗和那個風箏最後怎麼樣了。接下來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次瑪麗受邀參加傑克的聚會。她想知道他會不會想要一隻風箏。但是簡告訴她:「傑克已經有一隻風箏了,他會讓你把它拿回去的。」

這裡的「它」指的是什麼呢?很明顯簡說的不是傑克已經有的那只風箏,而是瑪麗打算送給傑克的那只新風箏。是什麼引導了聽眾的判斷,使其認為這就是講述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呢?其實除了「它」指的是哪個風箏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別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我們怎麼知道「它」指的就是一隻風箏呢?而「把它拿回去」是說從傑克那裡拿回去,還是把風箏退回商店呢?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先不考慮其他可能性,假定「它」指的就是一隻風箏,但如果要判斷究竟指的是哪只風箏,我們還必須理解「把它拿回去」這個更大的短語是什麼意思。這個短語一定要能與聽眾腦海中已經存在的某種思維結構相匹配。講述者希望能夠喚起聽眾自己贈送和接收生日禮物的一些記憶片段,從而使他們能夠借助這種相似的生活常識,找到最適合理解這個短語的思維結構。但是因為每個聽眾的頭腦中都有著巨大的信息量,有什麼程序可以快速地喚起那些有用的知識呢?在1947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尤金·查尼艾克做了一個研究,以探索這個故事中每個短語如何幫助閱讀者理解後文的短語。他認為每當我們聽到一個事件的時候,某個特定的識別智能體就會被啟動。這些智能體接下來會活躍地運行,觀察並等待著其他相關事件的發生。(因為這些識別智能體平時都在靜靜地潛伏著,只會在特定的情形下才介入,所以它們也被稱為「惡魔」。)比如說,一旦有個故事中出現了某人買了份禮物的細微暗示,特定的「惡魔」就會被激活並等待著下面這種事件的出現:

如果有跡象表明被送禮物的人拒絕了這個禮物,它就會在下文中搜尋禮物被退回的信號。如果你看到了禮物被退回的徵兆,它又會搜尋被送禮物的人拒絕禮物的信號。

查尼艾克的理論引發了很多新的思考。比如,激活一個「惡魔」的難度有多大?它們的活躍狀態能維持多久?如果被激活的「惡魔」太少,我們對事情的理解就會很遲鈍。但如果被激活的「惡魔」太多,我們又會被錯誤的訊息搞得暈頭轉向。這些問題沒有什麼簡單的答案,而且我們所說的「理解力」本來就要靠大量的技能不斷累積才能獲得。你可能只需要一些孤立的「惡魔」就可以理解某一小段的故事,但要理解其他內容,可能就需要動用一些更大的程序,從你的海量回憶中搜尋能與接下來的故事情節相匹配的記憶片段,還有一些內容的理解可能取決於哪些智能體被各種微憶體激活了。你以為你在專注地講述或聆聽一個故事,實際上你的癡迷程度有多少是在被這些「惡魔」的預期操控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