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24.4 默認假設 >

24.4 默認假設

幸虧有了藝術,才使我們不只看到一個世界、我們的世界,才使我們看到世界倍增,而且,有多少個敢於標新立異的藝術家,我們就能擁有多少個世界。

——馬塞爾·普魯斯特

當有人說「約翰扔了一個球」時,你很可能會在無意識中為這個球假定一些特定的特徵和屬性,比如顏色、大小和重量。這些是你的默認假設,也就是我們在第一次介紹水平帶理念時談到的那種理念。你對球的假設可能來自你很久以前擁有過的一個球,或者是你最近擁有的球。我們的理論是,這種可選細節的聯結通常很微弱,難以抵擋尖銳的現實,所以其他刺激會發現它們很容易分離或適應。這就是為什麼默認假設只會產生不穩定的影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一旦發現它們不對,我們也並不會太驚訝。各種框架會共享這麼多K線屬性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框架本身的終端所處的水平帶就在K線附近,而這個K線的邊緣表述的就是我們的預期和默認假設。

但到底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去看真實的存在,而要使用默認假設呢?因為如果我們不做假設,世界就不會有任何意義。知覺事物「真實的樣子」就像看沒有信號的電視機屏幕雪花一樣沒有任何用處。真正重要的是要能夠看到事物看上去像什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腦需要特殊的機器用獨特的「客體」來表述所看到的內容。客體的理念中就包含著許多「不言而喻」的假設,比如,假定它包含物質和邊界,假定它在我們看見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假定它在之後也會繼續存在。簡而言之,它的行為會和其他典型的客體一樣。因此,儘管從來沒有同時看到一個客體的所有面,但我們總是假定那些沒有被看到的面是存在的。我懷疑,我們知道或者我們認為自己知道的內容中,大部分都是由默認假設表述的,因為我們完全確定自己已經知道的內容太少了。

我們在人際關係中也會使用默認假設。為什麼這麼多人都相信星座,用出生月份來對朋友進行分類呢?也許把所有人分為12類,比起那些更少的分類似乎還算前進了一步。那麼作家的作品是如何激活那些栩栩如生的特徵的呢?認為用很少的詞語就可以精細地描繪一個人,這種想法是很荒謬的。相反,小說家所使用的語言會激活龐大的假設網絡,這些假設已經存在於讀者的思維中了。要創造這些幻象,也就是激活未知讀者思維中的未知程序,並讓這些程序服務於自己的目的,是需要很多技巧的。實際上,作家這樣做的過程中,會讓事情比現實還清晰。儘管語言僅僅是思維程序啟動的催化劑,但其實現實也是:我們無法感受它們真實的樣子,只能感受它們提醒我們的內容。就像普魯斯特後面接著說的:

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全都只是自我的讀者。作品只是作家為讀者提供的一種光學儀器,使讀者得以識別沒有這部作品便可能無法認清的自己身上的那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