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3.1 重新構想 >

13.1 重新構想

想像一下人們可以建構的所有拱門。

我們如何能用單一的統一框架來捕捉這麼多事物的共同點呢?如果我們被迫從積木以及如何置放它們的角度來思考,答案是不可能。我們之前用過的表達方式沒有一種可以應用於它們所有:「三塊積木」不行,「兩塊積木立著」不行,「支撐的積木不能挨著」也不行。我們的思維怎麼會把這些拱門都知覺為一樣的呢?方法之一就是像這樣畫一條想像的線:

現在,忽然之間,所有這些不同的拱門都符合了單一的框架,即一個主體和兩個支撐。這裡有兩個不同的理念。第一個理念是把一個客體分割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本質」部分,也就是「主體」,另外還有輔助的部分,與支撐相對應。之後我們會看到這個理念本身就很強大。第二個理念更強大也更普遍:在無法為所有這些拱門找到統一的描述時,我們放棄了之前所使用的方法,而採用了一種非常不同的描述方式。簡而言之,我們從新的角度重新構想了問題。開始時我們使用一種以表達單個積木精確形狀為基礎的語言。之後我們換成了另一種語言,在這種語言中,我們所說的形狀和輪廓並不受限於積木本身的形狀和輪廓。

很明顯,重新構想很強大,但人們怎麼去重新構想呢?人們怎麼能找到新的描述方式,讓問題看起來更容易呢?這是取決於某種神秘的洞察力,還是取決於一種神奇的創造性天賦呢?又或者我們只是偶然想出來的?在討論創造性的時候我已經說過,這在我看來只是程度的問題,因為人們總是在進行各種各樣的重新構想。有些理念就像突然灑在整個思維領域的光一樣,比如進化論、重力或相對論。如果我們仔細想想這些最少見、最具革命性的新理念,常常會在事後發覺,這些就是人們以前知道的一些事物的變體。於是我們不得不反問,這些重新構想為什麼推遲了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