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5.7 永久身份 >

5.7 永久身份

人之苦難皆有因,有一種方式也許能結束苦難,因為世間萬物皆由因緣而起,萬物也皆由因緣變換而滅。

——佛陀

在使用「我」「我自己」這種詞語時,我們強調的是什麼呢?如果一個故事的開頭是「在我小的時候」,這表示什麼意思呢?這個在你一生中都保持不變的奇怪的附身「你」到底是什麼?現在的你和學會認字前的你是同一個人嗎?現在,你幾乎無法想像在那個時候,你眼中的字是什麼樣子的。試著只是看下面這些字而不去讀它們:

就意識的角度而言,我們發現要把事物的外表與它們對我們的意義區分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不能回憶起在學會把事物和意義聯繫起來之前它們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怎麼能回憶出自己在以前是什麼樣子的呢?如果有人問你這些問題,你會怎麼說:

「現在的你和學會說話之前的你是同一個人嗎?」

「當然是。為什麼這麼問,我還能是誰呢?」

「你是說你從來沒有改變過嗎?」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說我是同一個人,某些方面沒變,某些方面變了,但我還是同一個人。」

「但你怎麼可能和學會記事之前的你是同一個人呢?甚至你能想像出那時的你是什麼樣子嗎?」

「也許我不能,但一定還是有一些連續性的。就算我不記得,我肯定也還是那個人。」

儘管在不斷變化,我們所有人都體驗過那種不變的感覺,不僅過去沒變,未來也不會變!想想現在的你對未來的你是多麼慷慨大方啊!今天,你會在銀行存一些錢,為的是在以後某個時間你可以把錢取出來。那個未來的你為你做過什麼好事嗎?「你」是那個儲存記憶的身體嗎?這些記憶的意義在不斷地緩慢變化。它是你之前所有經驗所產生的永不停息的副作用嗎?還是在時間和生命不斷前進的過程中,被你的智能體改變最少的事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