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4.8 理想 >

4.8 理想

我們曾經用「理想」來指代我們認為自己在道德事務中應有的行為方式,但我會在更寬泛的意義上使用這個詞,那就是在我們應該如何思考普通事物這個問題上,我們有意或無意時所堅持的標準。

我們總是在想辦法實現各種時間範圍和規模的目標。如果一種短暫的傾向與一個長期的理想自我相矛盾會怎麼樣?就此而言,就像我們想做的事和認為自己應該做的事之間存在不一致一樣,我們的各種理想之間出現了分歧會怎麼樣?這些分歧會讓我們覺得不舒服、有罪惡感和羞恥感。為了減輕這種干擾,我們必須改變自己要做的事,或者改變自己的感覺。在即時慾望和理想之間,我們應該試圖改變哪一項呢?這樣的衝突必須由多層次的智能組來解決,也就是那些在我們早期人格發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智能組。

在兒童時期,我們的智能組會獲得各種各樣的目標。之後,我們在各種波濤的層疊中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舊的智能組影響著新智能組的產生。正是這個過程讓舊智能組影響了我們以後的行為方式。在個體之外,相似的過程發生在每一個人類社群中。我們發現與自己相比,兒童會更「像」他人,他們會吸收父母、家人還有同輩,甚至是神話故事中英雄和反派的價值觀。

沒有持久的理想自我,我們的生活會缺乏一致性。作為個體,我們永遠不能信任自己會執行我們的個人計劃。而作為一個社交團體,沒有人能夠信任他人。一個運行良好的社會必須有保持理想穩定的機制,而且許多我們認為只關係到個人的社會原則實際上是一些「長期記憶」,它們儲存了若干世紀以來我們所習得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