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2.2 創新者與簡化者 >

2.2 創新者與簡化者

如果神秘的事物可以用我們所知道的現象來解釋,那是最好不過的。不過當我們無法做到這一點時,就必須決定是盡量向舊理論靠攏,還是拋棄舊理論,開發新理論。我想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個性有關。讓我們把那些更願意在舊理論基礎上進行構建的人稱為「簡化者」,把支持開發新理論假說的人稱為「創新者」。簡化者通常是正確的,至少在科學界謹慎的核心領域,創新者很少能存活得比較長久。然而這個區域之外則成了創新者的天下,因為舊理論有更多機會暴露自身的缺陷。

有些學科只要很少幾種原理就可以解釋了,這真是不可思議。現在物理學憑借幾種粒子以及力和場的相互作用,幾乎能解釋我們所看見的所有事物,至少大體上能解釋。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簡化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用這麼少的基本原理解釋世上的這麼多的現象,人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許多科學家都把化學和物理學作為心理學研究的理想模型。畢竟,大腦中的原子和其他所有形式的物質都遵從同樣的物理定律。那麼我們能用同樣的基礎原理來解釋大腦的功能嗎?答案是不能,原因很簡單,僅僅知道數十億腦細胞各自單獨的運作方式,我們也無法理解整個大腦作為一個團體如何運作。「思維的定律」不僅取決於腦細胞的屬性,還要依靠腦細胞之間的聯結方式。但這些聯結並非通過「一般」的基礎物理定律建立,而是通過我們所繼承的基因中數百萬零散的信息構成。誠然,「一般」物理定律適用於所有事物。但是,也正因為這一點,它們很少能解釋某個特別的事物。

這難道是說心理學必須摒棄物理定律,開發自己的新定律嗎?當然不是。我們並不是在追求不同的定律,而是要尋找在更高層次的組織中發揮作用的額外理論和原則。在我們的理念中,「建設者」作為一個團體如何運作,以及「建設者」的下級智能體如何運作,這二者之間無須衝突,也不能有衝突。對每個更高層級的描述必須是增加而不是替代我們對低層級的理解。在本書中,我們會多次提到「層級」這個概念。

有許多科學學科都成功地將其研究對像簡化成了一些原理,心理學也能像它們一樣嗎?那需要看你說的「一些」到底是多少。在物理學中,我們習慣用差不多十幾條基本原理進行解釋。而心理學必須用幾百條更小的理論進行解釋。對物理學家而言,這個數字可能太大。但是對人文學家來說,這個數字可能還太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