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 > 第一百二十章 丹布朗模板 >

第一百二十章 丹布朗模板

- 有一個多年的秘密,現在世界上只有最多四個人知道

– 這四個人都是睿智的老人

– 一個神秘組織委派一個變態但是高效的殺手,去一一審問並殺死這四個人

– 小說從殺人現場開始

– 小說開始的時候,殺手正在審問其中一個老人

– 結果被殺的這個老人,已經基本上是最後一個了

– 他死之前,以某種形式呼喚了男主角的名字

– 男主角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中年大學教授,他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會被呼喚,因為他們並不熟

– 男主角趕來,結果被官方誤認為是兇手

– 男主角拒絕解釋,開始逃亡

– 他逃亡的路上遇到了美麗而聰明的女主角

– 女主角的確聰明,實際上她是理工科,而男主角是文科

– 他們被正邪兩道同時追殺,但是怎麼也追不上

– 一開始他們不相信這個秘密,後來慢慢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他們逃亡的路上遇到了一位睿智的大師

– 而這位大師的身份,絕非他們所知的那麼簡單

– 故事結局,古老的秘密沒有公之於眾

– 但是那個秘密有一位血緣意義上的後人

– 書中對地點和景物的描寫基本上是精確的

– 書中對技術問題的描寫基本上是準確的

– 書中的執法者,警察或者FBI,跟傻子一樣

以上是我總結的『丹布朗模板』。這顯然是《達芬奇密碼》的套路,之所以稱之為模板,因為現在有另外一本小說,《Final Theory:A Novel》,其劇情完全符合上面說的這個套路。

這算是赤裸裸的抄襲麼?也許作家們對懸念小說的研究已經到了這麼一個境界,他們發現所有最好的懸念小說收斂於這麼一個模板。

我可能已經將近兩年沒有捧著一本小說看了,但是今年某一期科學美國人雜誌介紹了這本小說(此書作者 Mark Alpert 正是科學美國人編輯)。這本書說的秘密,是愛因斯坦最終成功發現了統一場理論。但是他害怕人類再用這個理論去製造更危險的大規模殺傷武器,於是選擇不公開 發表這個理論。最後他的幾個學生,其中一人可能是他的私生子,獲知或者部分獲知了此理論,以便傳下去。我只讀了前面187頁就實在不想讀了。後面的內容大 概翻了一下,基本上就是這樣。

對我來說,達芬奇密碼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並不是情節,而是書中對基督教的」揭露」。此書引起了巨大爭 議,那些信教的人都說教會不讓他們讀。我當初讀的時候甚至產生了一種雪夜讀禁書的感覺。《密碼》幾乎是兩條線,一條是情節線,一條則是揭示基督教」秘密」 的線。情節本身其實沒什麼。《密碼》的背後,是《Holy Blood, Holy Grail》提供的技術支持。布朗最成功的一點,似乎在於把HBHG的內容用小說的形式寫出來。

而這本《Final Theory》呢?書中提到 physical review 上的論文,提到物理學家們的會議等等,令人倍感親切。此書的一個想法可能是批評現在的超弦理論。被追殺的路上,男女主角也議論了一番物理。比如女主角說, 愛因斯坦不可能發現統一場理論,因為那時候粒子物理的實驗發現還沒有現在這麼多,愛因斯坦本人的知識所限不可能使他有那樣的能力。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 議論都是無害的。對當今物理現狀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批評。

情節照搬模板,物理還沒什麼新意,你寫這本書有什麼意思啊?

不過此書中對孤獨症(autism)的描寫倒是有點意思,最近連續看書看到這方面內容。

其實從懸念小說的寫作技巧角度,布朗絕非高手。我幾年前看過一本 Harlan Coben 的書,感到其風格跟《密碼》極其相似。考慮到 Coben 是懸念小說的老江湖,以及那本書中更為精到的寫作技巧和語言,極有可能是布朗偷學了 Coben。

現在 Alpert 偷學布朗的這本,堪稱是懸念小說門下的水準新低。布朗在密碼之前的那本《天使與魔鬼》,情節就與《密碼》有雷同之處。目下布朗寫《所羅門鑰匙》寫了好幾年 也沒寫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才盡了。試想 Coben 看到這二位發明的模板,會不會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