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 > 第七十五章 非功不侯的諾貝爾獎 >

第七十五章 非功不侯的諾貝爾獎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中國人就要反思一下為什麼中國到現在還沒有本土科學家拿諾貝爾獎。我這兩天看了不少這種反思文章,認為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除卻和平獎和文學獎這兩個特別不靠譜的獎項之外(如果諾貝爾獎只有這兩項該多好啊 – 那樣的話中國完全可以自行設立一個獎與之抗衡),諾貝爾獎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只看成果不看人。特別指出,這裡所說的「成果」,不是你一生之中一系列 的大小成果都算,而是只看其中一個成果。也就是說,與其說諾貝爾獎是發給個人的,不如說它是發給特定的工作成果的。諾貝爾獎,不是什麼「終生成就獎」。

漢初,劉邦立白馬之盟,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非功不侯」。不管你多麼辛苦,不管你這個人的素質有多高,沒立過大功就不能封侯。

「封侯」,是一種充滿野性魅力的機制。在當今這個人人都有好幾頁 CV,整個加拿大技術移民香港特區身份證都要打分的時代,也許只有諾貝爾獎還保留了這種原始野性。

我舉一個最有戲劇性的例子,1978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因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而獲得。微波背景輻射是大爆炸的證據,早在1940年代就有人從理論上預言,人們一直想直接 觀測。1964 年,普林斯頓的三個物理學家拚命也沒找到。結果其隔壁的貝爾實驗室的兩位工程師,也就是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完全不知道什麼是微波背景輻射的情況下發現他 們用來實驗的一個天線有大約3.5 K的噪音怎麼也去除不了,只好打電話向普林斯頓的人請教。普林斯頓這邊的三個人之一,聽完電話之後的第一句話是「Boys, we』ve been scooped.」 兩邊開了個會,結果是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天體物理學報》上發表一篇短文描述他們看到的現象,然後普林斯頓的組發表另一篇文章說明這個現象就是微波背景輻 射。

結果諾貝爾獎給了彭齊亞斯和威爾遜,而從理論到實驗參與的眾多物理學家,誰也沒撈到。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據說這兩位老兄還是在獲獎之後看紐約時報的報道才瞭解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意義。另外,這兩個諾獎得主後來也都沒有在大學任職。

類似的獲獎故事也許沒有這個這麼極端,但並不少見。我記得幾年以前有一次物理獎,得主之一是一個日本人,就是誰也沒想到他能得獎。

這就是諾貝爾獎的原則。不管誰最懂,不管誰最牛,甚至不管誰的貢獻最「大」,就看是誰做出了關鍵一步。

所以說諾貝爾獎思維其實是「封侯思維」,是「立功思維」。 我國為什麼沒有本土諾貝爾獎?因為我國過分文明,全面進化到了「素質思維」。

我國漢唐以後,對任用人才的態度,普遍認為「立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素質」才最能說明問題。很多武將斬首無數也當不了大官,反過來說有的文人什麼實事沒幹過一篇文章就成了國家重點培養的狀元,就好比奧巴馬光憑演講就能拿諾貝爾和平獎一樣。

想拿諾貝爾很簡單,就是要找世界難題攻關 — 幹出來你就立功受獎,幹不出來你就什麼都不是。但我國大學裡面很多人不願這麼幹。他們想的是多發幾篇論文,多出幾本書,以證明自己的「素質」高。這些人認為,一系列的小成就可以相加變成「大素質」。

所以說要想研究中國為什麼沒有本土諾獎,首先要研究中國為什麼沒有人做世界難題。除了「素質思維」之外,當然還有別的原因。中國現在搞科研顯然是不缺 錢。我認為做世界難題的人少的一個原因是與國際的交流不夠。如果交流不夠,人們就會覺得那些世界難題離自己特別遙遠而申不上手。

有人認為中國的教育不行,培養不出來諾貝爾獎得主。我反對這個看法。如果諾貝爾獎是個「素質獎」,那麼教育就很重要;但諾貝爾獎是個「立功封侯獎」。並不是高素質的人去幹高級的事兒,而是高級的事兒成就人。

目前現在國外的各個特別牛的實驗室中,往往都有來自大陸的中國年輕人的身影。他們都是應試教育的產物,而且還都是應試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但他們在這些實 驗室中的表現並不差。很有可能,其中有些人已經作出了重大的發現,立了大功。也許未來某一天,他們中的某個人會收到來自瑞典的電話。

把他們放到一個能立功的環境中,他們自然就有機會封侯。反過來說如果你的體制整天獎勵的是「素質」,你的院士評選靠的是集腋成裘的「終生成就」,你的整個文化氛圍就一定是「素質思維」。瑞典人憑什麼給你打電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