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如何果斷地權衡利益得失 > 33 全球化的整體方向將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 >

33 全球化的整體方向將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

保護主義論戰:保護主義是指政府對國內產業提供間接補貼,由國內消費者用較高的價格埋單。

雖然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支持自由貿易的力量,但他們也承認自由貿易有可能造成經濟混亂或崩潰。因此,經常有政治壓力要求限制進口,這些措施一般稱作「保護主義」,因為法律限制進口,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免於國外競爭。

實施保護主義有幾種方式。進口配額(import quota)是對進口採取數量限制,關稅(tariff)是提高進口成本的一種稅。國家可能會自願加入限製出口的協議,但有時不是真的自願,而是在威脅下談判,如果一國不「自願」減少出口,那麼另一國就會制定配額或關稅。20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美國即要求日本加入這種協議,限制日本出口鋼鐵到美國,最後形成了非關稅障礙,裡面的繁文縟節包括為了限制進口而設立的各種直接或間接的管制措施。例如,想像一個假設的規則,進口到美國的所有電視機都必須拆封檢查,而且要拉到堪薩斯州中部的一個倉庫一台一台地檢查。這類規則所造成的時間成本和不便,無疑會抑制進口。

受保護的產業面臨的國外生產者的競爭變少,因此可能獲得較高價格,賺取較高利潤。保護主義,用經濟學術語來說,是政府對國內產業提供間接補貼的一種方式,由國內消費者用較高的價格埋單。至於鋼鐵等原材料,通常來說雖不是由個人來消費,但購買成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最終仍需付出較高的價格,因為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保護主義能保障就業機會?

關於產業補貼,或許最著名的論點是保護主義可以使國內工人受益。這個論點出於四種不同考慮(有些可能較其他更有說服力):進口可能影響國內工人可獲得的工作總量,進口可能影響平均薪資水平,進口可能造成產業崩潰、工人失業,進口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工資不均加劇(即使平均工資增加)。我們依次來探討這些論點。

毫無疑問,保護主義是一種補貼手段,有助於留住某些產業的就業機會。然而,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保護主義能增加社會的就業機會。反之亦然,沒有證據顯示國際貿易會使就業機會減少。一個鮮明的例子,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關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的討論。總統候選人羅斯·佩羅31(Ross Perot)反對協定,他說:「如果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有自由貿易,那麼你會聽到美國的工作機會被墨西哥吸走的巨大聲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在1994年通過,隨之而來的是美國歷史上工作機會增長率最高的七個年頭,吸走工作的聲浪從未出現。

經濟理論也認為國際貿易與國家的整體就業水平無關。週期性失業與經濟繁榮和衰退有關,自然失業則與勞動力市場因素有關,這兩種失業都與貿易無關。想像一個極端案例:封殺其他國家的所有進口,就能解決失業問題嗎?當然不能。最重要的是,其他國家會報復,我們會失去出口的相關工作機會。如果其他國家不能在美國賣東西,那它們就不會想要美元,也不會買美國的出口產品。如果沒有貿易,整體失業率可能會和過去差不多。

保護主義作為一個維持高工資的手段,效果如何?保護主義是對產業的補貼,無疑有助於該產業的工資增加。然而,這並不表示整個社會的工資都會變高。被保護產業的工資變高,是以提高商品價格為代價的,所以其他人都付出了代價。工資最終取決於生產力,如果自由貿易提升了生產力,平均工資就會逐漸增加。

進口確實會使兩國的產業失調,導致與進口商品競爭的國內產業失去訂單,並且導致出口產業增加產量。但重要的是,要把國際貿易的影響放在美國經濟的大背景下進行考量。實際上,正是這種破壞機制使貿易為社會帶來了經濟利益。在美國或較龐大的經濟體中,工作機會隨時都在增減,因為有些企業失敗後收縮,而有些企業成功後擴大。大部分訂單轉移的原因不在於某些產品銷售的擴大或縮減,而在於國內競爭、公司的管理階層與工人的素質,以及和國際貿易無關的其他因素。

保護主義可以減少一個經濟體的收入分配不均嗎?20世紀70年代與21世紀最初10年中期,美國的收入不均現象加劇,對於其中有多少是因貿易而起,曾有一番爭論。得出的共識是全球化的確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收入不均,但它不是收入不均的最大影響因素。信息與通信技術提高了高技能勞工的生產力,這似乎是更重要的因素。此外,還有之前討論的其他因素(第16章)。全球化只是一個較小的因素,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國際貿易多是和高工資國家進行,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大約2/3的工作根本不會與進口有競爭。美國律師不會與日本律師有多大競爭,在紐約賣房子的房地產經紀人不會與倫敦的經紀人有競爭。如果要修車,你不會把車從佛羅里達州送到巴西去修。很多工作不會與進口有競爭,而且無法由國外生產者提供。因此,雖然貿易對收入分配不均有些影響,但它不是導致這一問題的主因。此外,解決收入不均的問題,有比限制貿易更好的解決方案(第16章已有所討論)。

貿易拉大窮國與富國差距?

有人認為,貿易會拉大全球富國與窮國的收入差距。過去一個世紀,全球較富裕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富有,而較貧窮的國家並沒有多大進步,兩者的人均GDP呈現背離的現象。然而,富國之所以擁有財富,並不是因為它們讓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印度部分地區或中國西部地區變得貧窮。這些地區不是因貿易而貧窮,它們的貿易並不多,真要追根究底,它們的貧窮是因為缺乏貿易。全球收入差距擴大,不是因為全球化傷害了貧窮國家,而是因為它們沒有參與全球化。經濟發展的熱門成功故事,例如日本、韓國、中國,以及現在的印度,基本上都是以對外貿易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保護主義還有什麼其他爭議?人們有時會認為新產業,也就是「幼稚產業」(infant industry)需要保護,以使它們不受國外競爭的影響,直到它們建立起足以在全球市場競爭的規模與專業能力。這個論點言之有理,但在實務上,這些幼稚產業通常不會變大變強,反而國家會因為支持它們而蒙受損失。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一個經典案例,當時巴西決定保護其新興的計算機產業,使其免於進口競爭,結果到了80年代後期,巴西的計算機產業落後於他國大約十年,這對計算機產業來說是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不單是計算機產業的問題,想一想巴西會用到計算機的其他產業——金融、工業、通信,它們都在使用落後十年的計算機跟全球競爭。過時且沒有競爭力的計算機產業已經夠糟了,巴西在保護該產業的同時,還阻礙了其他產業的發展。

韓國是保護幼稚產業且運作結果相當好的例子,政府補貼某些產業,例如重型建築設備製造業,如果該產業在預設時間內,其產品的國際銷量沒有達到某個水平,那麼所有的補貼就會被取消。因此,短期保護伴隨著在全球市場上競爭的期限。然而,韓國與東亞其他國家經濟增長的基礎並非幼稚產業政策,而是實物資本、教育培訓與新技術投資的高報酬率。這些國家雖然保護一些幼稚產業,但仍大力扶持農業等傳統產業。

關於保護主義的另一個爭議是,國外生產者可能有不公平的優勢,因為他國的環保標準比美國低,因此生產成本較低。這個論點很缺乏說服力,環保成本只佔總成本的一小部分,在美國,大多數產業的環保成本也許只佔總成本的2%。此外,當國家變得更富裕(這是國際貿易的部分結果)時,其環境往往會變得更乾淨,畢竟它們有更多的資源可用在環保問題上。事實上,跨國企業會在其他國家帶頭減少污染,因為它們會把在歐洲或美國開發的污染防治技術帶到低收入國家。減少國際貿易會使環境變好,是個錯誤的想法。

對於國際貿易的另一個顧慮是掠奪式定價的問題,或稱「傾銷」(dumping),即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將競爭者趕走,取得壟斷地位後,再提高價格。美國市場上有很多國際競爭者都遭受過這種指控,尤其是在鋼鐵業。這方面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汽車、鋼鐵及電視機製造業,國外競爭者在這些領域使美國廠商面臨很大困境,甚至使其被迫退出市場。然而,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案例來說明國外廠商能因此賺取壟斷利潤,畢竟國外生產者仍必須彼此競爭。例如,日本汽車在美國汽車市場賣得很好,但本田與豐田仍競爭激烈,同時也與其他汽車廠商競爭。就定義而言,傾銷不只是傷害國內生產者而已,若沒有出現壟斷者索取高價的情況,傾銷就不成立。

在爭論保護主義時,有時人們會說某些產品(例如石油)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所以不應該依賴國外供應。我的邏輯和他們不同:正因為石油是極其重要的資源,所以更應盡可能地進口,把石油儲備起來,不要耗盡國內的資源。這樣不是更有道理嗎?難道我們不應該未雨綢繆,保護自己的重要資源嗎?如果這個極其重要的產品是一項新技術,盡快學會最好的技術,未來用於國內生產,的確比較合理。此外,人們很容易濫用國家安全的借口來限制進口。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基於國家安全的理由,美國政府對生產軍人制服所需馬海毛(mohair)的廠商提供補貼,直到21世紀還在補貼,雖然馬海毛已經有幾十年沒有用來做制服了。

人們對保護主義有很多爭議,但只有少數論點是有說服力的,我們總會有比限制進口更好的辦法來應對這些爭議。

值得回顧的是,全球經濟走過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及其間的經濟大蕭條,經歷過國際貿易急劇衰退的日子,在那之後,政府意識到限制貿易對大家都不好,因此在1947年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1995年,GATT轉型為世界貿易組織。區域自由貿易協議在全球遍地開花,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及過去的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事實上,有人說區域貿易協議就像一盤意大利面,把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的各種貿易協議攪在一起。一般而言,這種模式的貿易協議已經成功了。基本關稅從20世紀50年代的40%下降到現今的4%,使得國家之間的貿易變得容易多了。這些國際貿易協議的使命,也擴大到服務業貿易、環境及勞動力領域。

各國簽署國際貿易協議以支持自由貿易的理由,與人們加入健康俱樂部並報名上運動課程的理由幾乎相同。這些國家知道它們將不斷受到保護主義誘惑,總會有某些產業遭遇國外競爭,因而對這些貿易協議不友善。這些產業將組織起來,遊說政治人物以尋求保護。在美國的政治體系中,有組織、對利害關係影響大的特殊利益團體(例如尋求保護的某個產業)勝過沒有組織、人數較多的團體(例如消費者),前者會把成本分攤到後者身上,這種情況屢見不鮮。而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就像是把手都牽起來,反倒讓保護主義無計可施。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勢必仍將持續,驅動因素有三個:通信技術與交通的發展使全球的經濟聯結更容易;國際協議降低了貿易的法律障礙;中國、印度、巴西等出口導向經濟體的崛起。每個重大的經濟變化都會帶來挑戰與破壞,全球化也不例外,但全球化的整體方向將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