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如何果斷地權衡利益得失 > 27 權衡性財政政策,知易行難 >

27 權衡性財政政策,知易行難

反經濟週期的財政政策:租稅是自動的、反經濟週期的財政政策。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探討宏觀經濟問題有兩種時間範圍:凱恩斯學派屬於短期架構,而新古典學派則屬於長期架構。本章將著重討論短期、幾年內的財政政策,通常是指從一次經濟衰退結束到下一次經濟衰退開始。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總需求=C+I+G+X-M,也就是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在這個方程式中,有三個因素特別容易受到財政政策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是政府支出,消費和投資也會受到租稅政策的顯著影響。減稅可以刺激消費與投資,增稅則會減弱它們。因此,財政政策有能力使總需求移動。

使社會的總需求增加或購買力提高的政策,稱作「擴張性」(expansionary)宏觀經濟政策,或稱作「寬鬆」(loose)的財政政策。擴張性政策包括減稅與增加支出,兩者都會使更多的錢流入社會。反之,用來降低總需求的政策,稱作「收縮性」(contractionary)政策或「緊縮」(tight)的財政政策。增稅或減少支出的政策屬於收縮性財政政策,會降低社會的購買力。這種財政政策的基本目的是平衡經濟衰退和擴張。

兩種財政政策:自發性或權衡性

是否該調節支出或稅收來影響需求,這個決策取決於當下的特定條件以及政治優先次序。重點在於提高總需求,使經濟往某個方向移動。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反覆思考一個論點,他說政府可以「在舊瓶子裡塞滿鈔票,將其埋進廢棄的煤礦坑中,再用城裡的垃圾掩蓋填平,通過屢試不爽的自由放任原則,把它們留給私人企業再次挖掘出來」。他以蓋房子為例,說明通過提供實際利益的方式來刺激經濟是更明智的,只要你的目標是提高總需求,至於要怎麼做,從宏觀經濟的觀點而言,是次要的。

如果不是要對抗失業,而是要對抗通脹,就需要一個緊縮的財政政策來降低總需求。政府可以降低支出或提高稅收,而經濟理論並沒有指出這兩者的哪種選擇或哪種組合在特定或一般情況下是最好的。我們稍後將回來討論稅收與支出這兩個工具之間的選擇。

反經濟週期的財政政策可以用兩種方式實施:自發性或權衡性。自發性穩定機制是指政府的財政政策在不需要動用法律的情況下,當經濟衰退時自動刺激總需求,當經濟擴張時自動抑制總需求。

為了理解這是如何自動發生的,我們先想像一下經濟快速增長的情況。總需求很高,即將高於潛在GDP,此時我們擔心的是通貨膨脹。此時,適當的反經濟週期財政政策會是什麼?其中一個選擇是增加稅收,把一部分購買力從社會中抽離出來。在某種程度上,這件事會自動發生,因為稅金佔居民收入的一定比例。當收入提高時,稅收會跟著自動提高。因為個人所得稅是累進稅制,人們每多賺一美元,所需繳納的稅金就會提高一點。當然,同樣的過程反過來也有同樣的效果。經濟收縮時,人們應納的稅金會自動下降。這有助於避免總需求減少得太嚴重。因此,租稅是自動的、反經濟週期的財政政策,或者說它是一種自發性穩定機制。

在支出面,當經濟增長時,該實施哪種反經濟週期政策,實際上又會發生什麼事?當經濟擴張,接近潛在GDP時,反經濟週期的財政政策目標是防止需求增長過快而導致通貨膨脹。但是,當經濟很好時,人們不太需要政府的援助計劃,例如社會福利、醫療補助保險與失業給付。因此,當經濟好時,這類政府支出會自動減少,從而發揮了自發性穩定機制。反之亦然,當經濟不佳或衰退時,會有更多的人失業且需要政府救助。政府幫助失業者和窮人的項目支出會增加,使得總需求提高(或至少使它不會縮水太多),這恰好是我們想要的反經濟週期的財政政策。

近年來的經濟情勢在這方面提供了幾個例子。20世紀90年代後期網絡經濟蓬勃發展時,聯邦政府稅收出人意料地激增。克林頓總統提出的1998年度財政預算預測會有1200億美元赤字,但當年的稅收比預期多出2000億美元,結果產生了690億美元的預算盈餘。同樣,克林頓提出的1999年度預算預測2000年是預算平衡,結果盈餘2360億美元。1998~2001年的持續盈餘,使得聯邦政府稅收增加。2000年的聯邦政府稅收占GDP的20.9%。這些出人意料的高稅收並非新法規的結果,而是自發性穩定機制使然,它有助於預防經濟擴張太快而引發通脹。

再來看相反的例子,2009年與2010年出現了非常大的預算赤字。小布什總統最後一次提出的預算是在2009財政年度實施的,當時預測2009年的稅收占GDP的18%。但是,經濟衰退浪潮席捲而來,導致該年的實際稅收只佔GDP的14.8%。部分原因是2009年奧巴馬總統上任後通過了減稅案,但主因是經濟衰退的惡劣程度超乎預期。當年稅收的意外減少也是一種自發性穩定機制,有助於緩和經濟衰退的衝擊。

拉長時間來看,系統性研究說明了歷年來反經濟週期財政政策的影響。約翰·泰勒研究了20世紀60年代到2000年的資料,他發現,一般而言,GDP減少2%,會導致財政政策的自動補償機制將GDP拉回1%。

考慮自發性穩定機制以及稅收與支出如何自動抵消經濟的消長,就會出現一個爭議:國會應該更進一步採取措施嗎?國會與總統應該另外制定權衡性反經濟週期的財政政策,在自發性財政政策之外,試圖更加穩定經濟嗎?回溯到20世紀60年代甚至70年代,為數眾多的經濟學家偏好使用權衡性政策。80年代與90年代,主流觀點向另一方擺動,轉而懷疑這種權衡性政策是否有用或有效。然而,在2007~2009年的經濟大衰退時期,權衡性財政刺激方案再次出現了。

權衡性財政政策的難題

為什麼許多經濟學家都懷疑權衡性財政政策?首先,它有時機的問題。自發性穩定機制內建於支出計劃與稅制中,因此它在經濟衰退或復甦出現時可以實時反應。相反,權衡性財政政策要到問題發生時才制定,到那時可能已經來不及了。國會要等到經濟衰退或通脹出現時才會著手處理,加上起草、辯論、修正、再辯論、再修正,以及最後政府預算表決(一年只有一次)的時間,政府將財政政策付諸實施至少要一年,到那時經濟問題可能又有所變化。舉例來說,奧巴馬政府的振興方案在2009年2月通過法案,根據國家經濟研究局對經濟衰退起訖時間的研究,經濟衰退會在2009年6月結束。無論奧巴馬振興方案的優缺點為何,它實施的時間根本不夠長,因此不足以成為終結經濟衰退的主要因素。

權衡性財政政策的第二個困難是,它會引起不受歡迎的副作用。設想政府實施寬鬆財政政策以試圖振興經濟的情況,政府可能會因減稅與增加支出而提高預算赤字。但預算赤字高也表示政府可能會吸走很多錢,而這些錢原本可用於國內投資。另一方面,政府創造出的額外需求,可能會被引導到購買進口產品而非國產產品,改善了他國經濟而非本國經濟,還導致了更大的貿易逆差。

權衡性財政政策的第三個困難,在於政治的本質。自從經濟大蕭條和凱恩斯的著作問世以來,很多經濟政策制定者都要求政府制定反經濟週期的財政政策,亦即在經濟差時花錢,在經濟好時節儉。但政治上很難這麼做,為什麼?想像經濟飛快增長的情況,稅金像洪水般湧入,經濟學家說:「不要花掉這些錢!要累積非常大的盈餘,削減支出並提高稅收。」這是一個很好的反經濟週期政策,但它在政治上不容易獲得認同。當經濟萎縮且資金吃緊時,經濟學家說:「這是大肆揮霍的良機,我們知道收不到稅金了,管它呢,花吧!」但很多公民和政治人物會說,如果人們都在不景氣時勒緊褲帶過日子,那麼政府也應該這麼做。在經濟好時節制政府支出,經濟差時擴大支出,這種敏銳的洞察力不是一般政治人物能有的智慧。

第四個顧慮(適用於權衡性與自發性反經濟週期政策)是,這些措施有點像得了重感冒服用阿司匹林:它麻痺人的神經,讓人覺得舒服些,但它其實並沒有直接治療潛在的感染。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因油價大漲而停滯不前;90年代後期,網絡熱潮過後,美國經濟受到重擊;2007~2009年經濟衰退,房價泡沫破滅,美國經濟受到金融危機的打擊。宏觀經濟的財政政策並不能解決下列問題:如何使美國經濟不易受油價衝擊,或如何應對科技股或房地產的價格泡沫,如何設計不易受危機影響的金融體系。雖然財政政策或多或少可減輕經濟衰退的痛苦,但經濟衰退的根本問題仍然需要通過民間市場與政府部門來解決與克服。

最後要提醒的是,剛才的討論並沒有涉及由中央銀行實施的貨幣政策。我們稍後會詳細探討,目前我只是說中央銀行決定升息或降息,提供了短期管理總需求的替代方案。降息有助於刺激總需求,升息則會抑制總需求。此外,中央銀行通常會比國會的反應更快,相較於迂迴冗長的預算過程,調整利率幾乎可以立即執行。因此,有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央銀行與自發性財政穩定機制已足以解決大部分的短期問題,而權衡性財政政策應該留給特殊或長期情況使用。

到底是要通過租稅面還是支出面來實施財政政策,這個問題通常要看黨派立場。保守派通常傾向於採取減稅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及削減支出的收縮性財政政策。自由派則偏好採取增加政府支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及增稅的收縮性財政政策。反經濟週期財政政策的理論,在這場爭論中並不偏袒任何一方。因此,當經濟學家對如何實施宏觀經濟政策意見不一致時,其實大部分原因是黨派立場不同。研究經濟學的目的是幫你釐清政治抉擇的範圍,並在抉擇中做取捨,而政治抉擇這件事本身仍得由你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