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如何果斷地權衡利益得失 > 24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 >

24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

總供給與總需求:對整體經濟來說,總供給量必須等於總需求量。

制定經濟政策時,同時追求四個不同的宏觀經濟目標(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可能會引起混亂。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必須自問,是否有可能同時達成這四個目標,或者必須在這些目標中做取捨。為此,我們需要一個有組織的架構來思考這個問題。最常見的基本架構,稱作總供給與總需求模型(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 model)。

總供給是宏觀經濟中所有產品的總供給,它受到潛在國內生產總值(potential GDP)的限制。而潛在GDP的定義是,當所有的資源或人力都被充分運用或就業時,社會所能生產的東西。就潛在GDP而言,週期性失業會是零,其餘部分可以用自然失業率來解釋。潛在GDP也稱為「充分就業GDP」,表示工人和機器都被充分運用。

如果社會有能力生產的東西發生變化,總供給就會移動。總供給移動的兩個主要原因是大量企業的技術發展以及生產條件發生劇烈改變。在生產力提升的狀態下,潛在GDP與總供給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增加。然而,生產條件的其他變化也會降低總供給。典型例子是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以及之後偶爾也發生的油價急漲:當能源成本增加時,許多產業的生產成本便同步增加,這對於總供給是負面衝擊,因為當油價飆高時,社會能夠生產的東西就會減少。

供給創造需求?需求創造供給?

你現在可能已經知道了,總需求是指整個社會對各種產品的需求。我們可以把總需求定義為由五個要素構成,那就是C+I+G+X-M,我們用它們來決定GDP,也就是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在這些構成要素中,消費通常是GDP的最大構成要素,投資是變動最大的,政府支出也許是最直接的政策目標工具。出口與進口,則會受到其他國家經濟狀況的嚴重影響。

對整體經濟來說,總供給量必須等於總需求量,但關於這些因素如何互動,各家有不同的觀點。其中一個理論認為總供給驅動總需求,另一派則認為恰好相反。

薩伊定律(Say\'s Law)是以19世紀初期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Jean-Baptiste Say)的名字來命名的,主張「供給創造其自身的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這句話過度簡化了薩伊的觀點,但也算易讀易懂。該理論指出,每當商品或服務生產和銷售時,表示某人賺到了錢,無論他是生產商品的廠商,還是生產鏈上的供貨商。基於這個理由,宏觀經濟意義上的供應價值,必定在社會某處創造了等值的收入及需求。支持薩伊定律的現代經濟學家,稱為新古典學派經濟學家。

薩伊定律及新古典學派經濟學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經濟衰退。在經濟衰退時,失敗的企業遠多於成功的企業,假如供給能創造其自身的需求,很難解釋為什麼會有經濟緊縮。畢竟,假如總供給總是能創造充分的總需求,為什麼還會發生經濟衰退呢?平心而論,薩伊當時已充分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他並不完全相信這個以他名字命名的法則。

相對於薩伊定律,另一個理論是凱恩斯法則(Keynes』s Law),它是以20世紀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名字命名的,主張「需求創造其自身的供給」(demand creates its own supply)。這句話也是這位經濟學家觀點的一個粗略但有用的簡化版。凱恩斯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撰寫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他指出,在大蕭條時期,供給商品與服務的產能並沒有多大改變。1933~1935年,美國的失業率超過20%,但合格的勞工數量沒有明顯減少。工廠倒閉了,但機器、設備和產能並沒有消失。20世紀20年代發明的技術,在30年代不會憑空消失。因此,凱恩斯認為,經濟大蕭條以及很多一般性的經濟衰退,不是由潛在供給(例如勞動力、實物資本和技術)下降引起的。相反,經濟衰退是因為整個社會缺乏需求,以致廠商沒有足夠的動力生產。因此,凱恩斯認為,更大的總需求才能讓社會擺脫經濟衰退。

凱恩斯法則的主要挑戰是什麼?假如總需求是宏觀經濟面的關鍵,那麼政府可以通過大量增加支出或大幅減稅來促進消費,以刺激總需求,讓經濟盡可能增長。但社會在任何時間點能生產的商品數量確實面臨限制,這取決於勞動力數量、實物資本、可獲取的技術,以及結合這些生產因素的市場結構與經濟制度,而這些限制也不會僅因為政府想增加總需求而消失。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

在看重總供給的薩伊定律和看重總需求的凱恩斯法則之間,有一個看似可行的、務實的折中方案:凱恩斯理論強調總需求的重要性,它和短期政策更有關聯;而新古典經濟理論強調總供給的重要性,對長期經濟更重要。這大概是當代經濟學家的主流觀點。

長期來看,經濟規模的大小取決於總供給,也就是工人數量、工人的技能和教育程度、實物資本投資程度、主要生產技術,以及上述因素互動時的市場環境。

就短期而言,總需求可能會改變。舉例來說,企業對經濟前景悲觀或不確定時,會延後一些投資計劃。等經濟好轉時,企業就會回頭著手被延遲的計劃。此外,投資模式的上下波動與該國的金融體系有關。例如,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很多企業和家庭無法償還貸款,導致銀行破產。事實上,1929年的24,000家美國銀行中,到了1933年,只剩下約14,400家仍在運營。當這麼多家銀行倒閉時,可提供給企業和家庭的貸款機會也會減少,因而使總需求急劇下降。2007~2009年的經濟衰退也是由金融危機引發的,房價泡沫破滅導致破產、瀕臨破產以及金融恐慌的浪潮。

如果整個社會的工資呈現剛性,工資的調整不足以應對經濟的變化,那麼總需求的短期下降也會導致失業。當產品需求減少(亦即出現經濟衰退)時,企業不會立刻削減工人的薪資。它們更有可能停止僱用人手,或是遣散某些員工,這會導致失業,並使得總需求無法配合總供給的緩慢、長期增長。

有些經濟學家已接受工資剛性理論,並把它延伸到價格。例如,很多公司每年印製一次或兩次產品目錄,價格不會隨著市場每日波動,因此價格是剛性的。調整價格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企業在採取任何措施前,都需要分析市場需求、競爭態勢與生產成本。企業也想避免因價格不斷變動而困擾或激怒客戶。換句話說,價格變動會產生成本,經濟學家稱之為菜單成本(menu cost),所以必須小心規劃。價格的確會反映需求和供給的力量,但根據宏觀經濟的觀點,改變整個社會所有商品價格的過程(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需要時間。如果某些市場的價格沒有快速調整,就可能會出現生產過剩(商品堆積在貨架上)或生產短缺(至少短期內商品會銷售一空)的情況。

總需求對短期經濟是比較重要的,而總供給對長期經濟比較重要,這個概念留給我們一個問題:如何連接這兩種觀點?儘管經過多方嘗試,但至今仍沒有找到一個銜接薩伊定律與凱恩斯理論缺口的模式,足以在經濟學界取得主導地位。

根據四個宏觀經濟目標,上面談到的這些事情意味著什麼?理論上,在盡善盡美的宏觀經濟中,總供給會隨著生產力而穩定增長,而總需求會因為總供給產生收入而出現。總供給與總需求會亦步亦趨地前進,使得經濟總是維持在潛在GDP的水平,此時的通脹率和失業率維持在低位。但是,在現實世界裡,經濟增長不是理所當然的,總供給與總需求也不會彼此協調。因此,經濟增長有快也有慢,還有衰退、失業、通脹以及貿易失衡等種種狀況。正因如此,宏觀經濟學在政策實施上極具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