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如何果斷地權衡利益得失 > 21 經濟衰退,薪資很少會大幅下降 >

21 經濟衰退,薪資很少會大幅下降

失業:勞動需求量下降,才會導致失業。

失業是什麼?這個問題似乎簡單到不需多費口舌。沒有出去找工作的家庭主婦,是否該列入失業人口?如果有人對自己未來的薪資水平有不切實際的想法,而在等待一個永遠不會到來的工作機會呢?明確定義失業,就可以解釋這類問題。

美國官方的失業率由勞工統計局計算,每月調查並記錄有多少人沒有工作且正在找工作,不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人則被歸為「非勞動力」(out of the labor force)。大約1/3的美國成年人目前被視為非勞動力。

用這種方式定義失業,可以在不同時期提供一致性的定義,但其基本含義還是有爭議。舉例來說,一個人找工作找了很久都找不到,最後意志消沉而放棄了呢?如果這個人在被調查時回答「我沒有在找工作」,那麼他就不會被列入失業人口。如果有人只是在打零工,他在被調查時回答「我現在有工作」,其實他仍期待全職工作呢?這個人也不會被計為失業。如果有人在接受調查時沒有據實回答,自稱正在找工作,實際上卻沒有呢?他們會被計為失業,其實他們根本就是「非勞動力」。

相較於政府的統計,經濟學家則以稍微不同的方式看待失業這件事。舉例來說,在香蕉市場,一般而言,需求減少會導致香蕉跌價。然而,當經濟衰退且勞動力需求量下降時,薪資很少會大幅下降,而會帶來失業。經濟學家認為,某人願意以符合他的技能和經驗水平的薪資行情來工作,但無法找到工作,才能算失業。根據這個觀點,失業是指薪資因某個理由僵固在均衡點上方,使得勞動力的供給量超過需求量。

經濟學家費盡心力研究,為什麼薪資可能有「向下剛性」(sticky downward)及其政策含義。例如,當經濟衰退時,工資可能不會下降太多的理由是,對一些員工來說,最低薪資法規或明確的勞動合約阻止了工資下降。然而,最低工資與勞動協議對美國社會的大部分勞工不會有影響。

因此,經濟學家把注意力轉移到員工和僱主之間的默認契約上(implicit contract)。對大多數員工而言,一段時期內的工資是相當固定的,也就是說,你的薪水在公司生意差和生意好的月份是一樣多的。大部分員工偏好這種模式:如果公司生意好,他們不會被立即加薪,但如果生意差,他們也不會有立刻降薪的風險。公司也傾向於不削減工資,因為怕影響員工士氣,尤其是績效優良的員工的士氣。如果公司調降工資,頂尖員工會發現自己很容易在別的地方找到工作。因此,當經濟衰退且勞動需求下降時,公司寧可不削減工資,而是選擇停止僱用或遣散現有員工。

我們現在要探討只有經濟學家才會質疑的問題:失業為什麼不好?失業的代價是什麼?

就個人角度來看,失業會傷害沒工作的人。個人的損失不單是沒有收入而已,遠甚於此。失業會帶來社會問題,從家庭的沉重壓力到健康變差,甚至引起社會犯罪。從社會層面來看,失業會縮減國家經濟規模。人們失業時,國家便失去了這些勞動人口的潛在產出。例如,2010年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大約是14.6萬億美元,每多1%的就業人口,就會增加約1%的產出,代表增加了1460億美元。2010年的失業率徘徊在10%左右,也就代表損失了數千億美元的產出。此外,失業還會增加民眾對政府支出(福利及社會服務)的需求。

不可避免的自然失業率

經濟學家把失業分成兩類:自然失業和週期性失業。自然失業來自動態衰退以及員工就業與產業的變動。任何經濟體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都會有員工換工作,有些新人正要進入勞動力的行列,有些人正要退休,而有些人因為各種理由暫時進入或離開勞動力市場。

在不斷演變的市場經濟裡,這些自然的就業變化模式會在現行法規的環境中成為影響僱主與員工的因素。例如,如果僱主面對的法規(例如規定土地用途的區劃法)使其難以或無法新設及擴大業務,那麼僱主將不急於僱用員工。如果企業被要求提供某種福利給所有員工,那麼企業將不太可能加人。而失業保險給付的金額多寡,也會影響人們的就業意願。簡而言之,自然失業是現代勞動力市場的必然產物,即使是在經濟景氣時,自然失業也無可避免。如果想通過公共政策改變自然失業,就要讓勞工更容易找到新工作、接受職業訓練或轉換職業,甚至政府需要修訂法律,以避免企業惡意解僱員工或裁員。

經濟波動帶來週期性失業

失業的第二個類別是週期性失業,「週期」是指經濟從谷底到峰頂的經濟週期。在經濟衰退期間,很多企業無法達成它們的業績目標。絕大多數企業為了保住原本的業務,不會選擇削減工資,而是以減少僱用或降低勞動力需求來應對。

減少週期性失業的常見政策,是提高人們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以對抗經濟衰退,使企業有更大的動力僱用員工。政府有兩個主要工具可鼓勵支出,我們會在後面的章節詳細討論。一個工具是財政政策,利用減稅來鼓勵家庭和企業花錢,或是增加政府的直接支出。另一個工具是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可以降低利率,鼓勵貸款買車或買房,以促使相關廠商僱用更多人。這些方法的優缺點,我們還會詳細討論。重要的是,你得記住:當經濟遭逢嚴重衝擊時(例如20世紀70年代油價飆升,或是90年代末期網絡股崩盤,或2007~2009年的金融危機),這些政策工具都無法真正解決難題,充其量只能減緩衝擊。

如果觀察美國失業率在過去這段時期的模式,你會發現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失業率是相當低的,通常介於4%~6%之間。到了七八十年代,失業率則相對偏高,經濟好的年份約6%,經濟差的年份約8%。1982年,全年失業率達到近10%。90年代,又回到4%~5%之間。經濟差的年份,例如2001年經濟衰退後,失業率達到6%。2006年到2008年年初徘徊在5%左右,到了2009年年底又衝到了9%~10%,一直維持到2011年年初。儘管經濟週期波動大,但基本的自然失業率似乎沒有發生太大改變。美國的自然失業率一般介於5%~6%之間。

就像美國一樣,歐洲的失業率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明顯上升。但是,在大部分歐洲國家,失業率在20世紀90年代甚至21世紀早期仍然偏高。為什麼會這樣?經濟學家認為,歐洲的自然失業率偏高有幾個原因。首先,歐洲國家的最低工資很高,工會更強大,更強烈地抵制裁員。很多歐洲政府要求企業提供多項福利,提高僱用成本,也限制零售業早上開門的時間。這些因素都使得僱用和工作的動力稍微降低,因而產生較高的自然失業率。英國和荷蘭等國曾努力改革相關政策,使得失業率大幅下降。

當然,勞動力市場的議題不只是工作機會,還包括如何擁有好工作和合理的薪資。勞動力市場往往會隨著時間把工資推向潛在的生產力水平。畢竟,若一個員工所得的工資超過其生產力,企業就會想裁掉該員工,或至少在其生產力提升之前不調高其工資。如果員工的生產力超過其工資,其他同業應該會願意用更高的薪資挖牆腳。無論怎樣,這位員工都會得到更高的薪水。因此,長期而言,工資增加的基礎在於提升員工的平均生產力,亦即更好的教育投資、更好的實物資本設備投資,以及發明並採用新技術。一個國家若能把這三個因素結合在一起,就能達成使勞工工作好且薪資佳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