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如何果斷地權衡利益得失 > 03 市場均衡點並不表示人們對結果感到滿意 >

03 市場均衡點並不表示人們對結果感到滿意

供給與需求:知道每樣東西的價格,卻不知其價值,這就是經濟學家。

你應該開始瞭解一下經濟學家是如何看這個世界的:分工導致商品與服務的交換,社會必須以某種方式協調所有的生產與消費。全球所有高收入社會,比如美國、加拿大、日本和西歐國家,主要是通過市場安排來調節它們的經濟,且或多或少受到政府的影響。讓我們更深入地觀察各個市場在整體經濟裡是如何協調合作的。

我們將從一張循環流向圖開始,根據家庭和廠商這兩個群體之間所經過的三個市場——商品、勞動力與資本——中的商品、勞務與付款流程,來描繪整體經濟。

商品市場包含家庭購買的所有商品:食物、衣服、傢俱、理發服務、計算機、電話服務等等。在商品市場中,產品從生產廠商流向家庭;家庭對這些產品的付款則是流回廠商。用經濟學家的術語來說,廠商是產品的供給者,而家庭是產品的需求者。

在勞動力市場中,勞動力從家庭(也就是工作者)流向僱用這些人的廠商。舉例來說,塔吉特百貨公司(Target Corporation)約有35萬名員工,公司以工資與員工福利的形式付費,流向工人及其家庭。在這個市場裡,供需的角色與商品市場顛倒:廠商需要勞工,而家庭供給勞工。

循環流向圖

在資本市場裡,家庭將金錢作為投資,而成為資本,無論是直接購買股票還是間接把錢存在銀行,這些錢又會投資或借給廠商;家庭則收到廠商支付的股利與利息。因此,家庭是資本的供應者,而廠商是需求者(應該注意的是,廠商也可能供應資金,但它們是代表業主或股東投資,也就是說,家庭仍是資本的供給者)。

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

循環流向圖顯示這三個循環如何通過家庭與廠商運行,以及這三個市場如何成為一個更大的、整合的宏觀經濟的一部分。稍後我們將研究政府和其他國家如何用這三個市場循環互動,但目前我們先來看家庭與廠商雙方,以及它們彼此牽動的三個市場。

三個市場中的第一個是商品市場,其價格從何而來?很多非經濟學家在談到價格時,說價格「太高」或「太低」,其實是把目前的世界和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世界相比,所以你會聽到「護士薪資太低」或「汽油價格太高」這樣的話。對經濟學家來說,這就像說今天的天氣太冷或太熱。它只告訴你這個人的某種偏好,但沒有說明事情為什麼會這樣。

對非經濟學家來說,價格是關於個人價值取向的價值承載(value-laden)。經濟學家試圖避免這類價值判斷,我們稱之為「鑽石與水的矛盾」(diamond-water paradox)。這個說法出自經濟學家始祖亞當·斯密,他在《國富論》裡區別了「交換價值」(value in exchange)與「使用價值」(value in use)。鑽石有很高的交換價值,如果你有一顆鑽石要交易,那麼你可以換到很多錢;但鑽石沒有很高的使用價值,既不能吃,也不能修剪你的籬笆,當作鎮紙也很難用,基本上就是無聊的奢侈品。相反,水是生活基本必需品之一,更不用說水的非基本用途,例如蒸汽動力。水有很高的使用價值,但非常便宜。在大部分地方,它免費供應。在正常情況下,它的交換價值相對較低。

顯然,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不一致。當我們決定一個東西的價格時,談的是哪一種價值呢?當經濟學家談到價格時,指的就是交換價值。一個商品的交換價值與其稀有性有關——商品值多少錢,和多少人想要擁有它有關。鑽石價格高,是因為相對於鑽石的數量,很多人想擁有它,因而得付出高價。水的價格低,是因為相對於可取得的水的數量,人們不願為它付太多錢。你可以說某人快渴死了,願意拿鑽石換水,但這不是常態。

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4(Oscar Wilde)曾把憤世嫉俗的人定義成「一個知道每樣東西的價格,卻不知道其價值的人」。這句話用來形容經濟學家也很貼切——注重每樣東西的價格,卻不在乎其內在的使用價值。為了像經濟學家般思考價格,關於商品的使用價值,你必須排除心中的預設立場。一旦習慣以後,你就能從容地區別價格和價值。你不必思考價格是否「正確」,或它是否準確反映了你的個人價值觀。價格是視世界上的供需互動,即人們願意且能夠取得的狀況而定的。

我在前面用到「供給」與「需求」這兩個專有名詞時,其實不是很嚴謹,但它們實際上有相當特定的意義。當經濟學家談到商品的需求時,指的是商品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係。通常來說,當商品價格上漲時,需求量便有下滑的傾向。

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

這個概念可以很簡單地用一張圖來呈現。商品數量為橫軸,價格為縱軸。代表需求的曲線是向下傾斜的,表示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多。

直覺上,這個模型是有意義的,但實際原因是什麼?經濟學家提出了兩個具體理由。其一是「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當商品價格越來越高時,人們可能會拿其他商品取而代之。例如,當橙汁價格上漲時,人們會用其他飲料或維生素C來取代;汽油價格上漲時,人們就會少開車,或可能共乘一部車,或買一部更省油的車。

另一個理由是「收入效應」(income effect)。當商品價格上漲時,你的收入的購買力降低,因此你不能像過去一樣每樣東西都買,你會買較少的東西或是同樣的東西少買一點。舉例來說,如果你每天早上在上班途中喜歡買一杯特調咖啡,當你最愛的這種飲料漲到一杯100美元時,你可能就無法每天都買,因為你的收入對咖啡的購買力降低了。即使價格只上漲一點,也會迫使你少買或以其他產品取代。

重要的是,當經濟學家用到「需求」與「需求量」這兩個專有名詞時,別將這兩個名詞搞混了。「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價格下,人們想得到該商品的特定數量。例如:2009年,大約有1.2億袋咖啡是以每磅1.15美元的價格售出的。「需求」則是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係,指的是在任何可能的價格或每種價格下,人們想要該商品的數量是多少。例如:當咖啡價格上漲時,咖啡的需求數量將減少。從這張圖來看,需求量是一個點,而需求是一條曲線。

商品或服務的數量

這裡出現一個弔詭的問題:是什麼因素造成了需求波動?答案不是價格,價格會影響的是需求量,但不會使需求關係本身發生變動。當經濟學家談到「需求」變動時,並不是在說一個點向上或向下移動,而是指在同樣的總量下,整條需求曲線向上或向下移動。我們談的是在縱軸的每種特定價格下,所對應的需求量變大或變小。什麼因素可以造成這樣的變動?

·假如社會整體的收入上升,會怎樣?如果每個人都更有錢,那麼市場上的大部分商品在每種價格下的需求量都會更多。

·假如社會人口激增,會怎樣?如果有更多的人需要該商品,則在每種價格下的需求量都會變多。

·口味與潮流有什麼影響?某些商品暢銷與否,是由社會決定的,例如人們消費更多雞肉、魚肉,就會少吃牛肉。在這個例子中,在任一特定價格下,雞肉和魚肉的需求量上升,牛肉的需求量下降。也就是說,雞肉和魚肉的需求上升,牛肉的需求下降。

·替代品的價格變動又會有什麼影響?在先前的情境中,如果大多數人認為雞肉是牛肉的最佳替代品,那麼當雞肉價格上漲時,人們的反應會是少買雞肉、多買牛肉。反之,如果雞肉跌價,人們就會買更多雞肉,以致牛肉的需求下降。

現在來討論供給。供給是指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之間的關係。當商品價格上漲時,供給量也容易上升,這是因為當價格上漲時,廠商會變得更願意供給商品。因此,需求曲線向下傾斜,而供給曲線向上傾斜。

也許這裡頭包含了某些直覺,但經濟學家試圖詳述廠商背後的具體理由:首先,當價格上漲時,廠商就會想生產更多商品,以賺取更多利潤;再來,若價格上漲幅度夠大,就會有新廠商決定生產並加入這個市場。

美妙的均衡點

就如「需求」與「需求量」經常被搞混一樣,人們對「供給」與「供給量」也有類似困惑。供給量是指在某個特定價格下所生產的特定數量,供給是指在每種價格下生產多少數量。供給量是一個點,而供給是一條曲線。

這裡又有一個奇怪的問題,這次是從供給的角度提出的:什麼因素會影響供給?答案和上次一樣,不是價格。價格會使供給量改變,但它不會使整條供給曲線發生移動。供給增加時,整個供給關係必須移動,以便在每種特定價格下,供應更多的數量。反之,供給減少時,在每種特定價格下,必須供應更少的數量。能使得供給如此移動的因素,有哪些例子?

·假如技術改變,會怎樣?更便宜的生產方式,可能意味著在每種特定價格下,可以供給更多數量的產品。

·假如生產受到天氣影響,會怎樣?這個因素對農業尤其重要。較佳的天氣意味著較高的收穫量,這表示在每種特定價格下,商品供給量較多;較差的天氣意味著較低的收穫量,這表示在每種特定價格下,商品供給量較少。

·要素價格(input price,或稱投入價格)改變,會有什麼影響?要素價格是製造商品所投入的成本。如果廠商使用很多油或很多鋼來製造產品,當油或鋼的價格上漲時,那麼在每種特定價格下,商品供給量將會下降。

現在,我們準備探討供給與需求如何互動。讓我們思考一個基本商品,例如比薩,首先考慮的是低價的情況。在低價時,供給量相對少,因為沒有人想生產該商品,但需求量可能是相當高的,因為很多人想以這個低價買很多比薩。當比薩價格上漲一些時,餐廳就會生產更多,供給量會增加;但一旦價格上漲,使得人們較不願購買,需求量就會下降。當供給量上升且需求量下降時,在某個點上,比薩的需求量會等於供給量,這個點就稱為「均衡點」。

均衡點在實務上是什麼意思?如果商品的價格高於均衡點,那麼該商品的供給量將超出需求量,東西將開始滯銷;為了清除庫存,賣家必須開始降價,直到人們願意購買。於是,價格開始朝這個均衡點下跌,使供給量與需求量相等。均衡點這個位置有其特定的經濟意義:價格與數量是有效率的,沒有造成浪費。就如同一部有效率的機器,沒有多餘的動作或額外的零件,一個有效率的市場也沒有多餘的產品或未被滿足的需求。

如果商品價格落在均衡點下方,那麼需求量將超出供給量。此時,人們往往排隊搶購該商品。供給者發現此現象,便會開始提高價格,結果導致需求量下降,供給量開始上升,直到這兩種數量再次相等,且價格達到均衡點。

均衡點是市場經濟的傾向,但這不是說市場總是處於均衡狀態。市場達到均衡狀態需要多長時間?市場通常多靠近均衡點?市場價格何時或是否會衝過均衡點而需要拉回?這些都是存在已久的爭論。在21世紀最初10年中期,市場鐘擺開始擺到另一端之前,美國房價明顯轉向,有好幾年時間都在均衡點上方。但長期來看,市場通常會走向均衡。

需求或供給的任何改變(記住,是整條曲線的改變),都將使均衡點發生位移。以牛肉市場為例,如果消費者的收入上升,那麼牛肉的需求也會上升,結果就變成市場上新的均衡點會落在較高的價格和銷售量上。現在想像相反的情況,假如牛暴發疫情,導致牛肉供給下降,結果均衡點就會落在較低的銷售量與較高的價格上。很多經濟學入門課程都會探討上述需求與供給發生位移的結果。

商品與案例或許不同,但基本模式是一樣的:考慮需求,考慮供給;從均衡點出發,思考需求或供給位移時會發生什麼,思考新的均衡點會出現什麼樣的新價格與數量。供給與需求是一個架構,用來討論市場如何決定價格和數量,以及這些市場價格與數量為什麼會改變。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有經濟學的基礎了。

在現實世界裡,均衡點意味著只有這個需求量與供給量是平衡的,但並不表示人們對這個結果感到滿意。買家總是會說:「我覺得我買貴了。」而賣家總會說:「居然賣得這麼便宜。」有時,買家或賣家會向政府遊說,改變某個商品的價格,即使該商品的市場處於或靠近均衡點。在下一章,我們將談到這麼做會產生的後果。

對於供需模型,常聽到這樣的抱怨:「人們才不會這麼思考!」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真的,大部分人不會使用這些專有名詞,或是在腦海裡畫曲線圖。但只要買家以最低的可能價格尋找他們偏好的東西,把他們的慾望、財務狀況以及可能的替代品納入考慮範圍,然後只要廠商調整生產以響應價格的變化,供需模型就會很合理地運作。

在深度的哲學意義上,供給與需求的真相也許不總是可愛的、在道德上吸引人的或令人嚮往的,但它是一個有用的工具、一種有力且準確的方式,以幫助我們描述和理解價格為什麼處在那個水平,以及價格可能上升或下降的理由。供需模型可以用來描述世界各地、歷史上各個不同時代以及從鉛筆到比薩的各式各樣商品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