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如何果斷地權衡利益得失 > 02 做自己最適合做的事,就有更好的生產力 >

02 做自己最適合做的事,就有更好的生產力

分工:經濟學的一部分,即是瞭解並分析市場經濟每天所協調完成的豐功偉績。

我們現今的世界,即使是看起來簡單的消費品,也經常通過一個涉及全球的複雜過程來生產,讓我們以鉛筆為例。1958年,經濟學教育家倫納德·裡德3(Leonard Read)寫了一篇文章,叫作《我,鉛筆》(I, Pencil),描述鉛筆絕妙的生產過程。木材來自北加利福尼亞州,在那裡砍伐、運送和加工。鉛是斯里蘭卡生產的石墨與密西西比州開採的黏土之混合物,兩者的結合過程又是在另一個地點完成的。鉛筆外觀的黃色塗料是用蓖麻子做成的,需要三個步驟(種植、運送、製成塗料)。支撐橡皮擦的黃銅套管是用鋅、銅和鎳合成的,它們也必須被開採、運送與提煉。橡皮擦是印度尼西亞的蔬菜油、意大利的浮石與各種黏性化學製品的混合物。想像一下,光是做橡皮擦就需要多少步驟?在這篇文章中,裡德宣稱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獨自從頭包辦製作鉛筆,而他很可能是對的。

鉛筆是可能被隨意拋棄的小物件,如果掉了一支在地上,你很可能會不假思索地讓它滾到旁邊。但是,製作一支鉛筆所花費的功夫,仔細想想是令人驚歎的。更令人驚訝的是,社會上的每樣東西,幾乎都是這種近乎神奇的經濟協調的成果。

分工為生產商品的廠商與國家經濟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利益。它是如何辦到的?

分工使工人能聚焦於他們最適合做的事,又使企業能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如果你經營冰激凌生意,設計標籤與照顧乳牛的人很可能不是同一個。同理,你可以在威斯康星州飼養乳牛,但你需要較溫暖的氣候來種植甘蔗。從不同地區取得合適的工人和合適的資源,就有更好的生產力。

隨著不斷練習,技術工人通常會變得更有生產力。在汽車製造業,組裝線上的工人通常最能想出執行任務的新方法。當需要服務時,無論是找醫生還是美發師,我們都想找有經驗且專業的人。有些組織也朝專業化發展,聚焦於一個或數個所謂「核心能力」的企業,會比試圖做所有事的企業做得更好。

分工使企業得以利用規模經濟(economics of scale)。「規模經濟」是個專有名詞,用來說明大廠相對於小廠可以用較低的平均成本來生產。一年生產10,000輛汽車的工廠,可以利用專業化與生產線的優勢;而一年只生產100輛汽車的小廠,每輛車的生產成本會高很多。規模經濟的概念,有助於這個世界合理化地運作。如果沒有規模經濟,每個小城鎮都將會有很小的工廠,生產非常少量的汽車、冰箱、衣服和其他產品。但是,在一個善用規模經濟的世界,一個地區會大量生產一種東西,然後和生產別種東西的其他地區進行貿易。分工不只在一家廠商內部發生,也在一個社會甚至國與國之間發生。舉例來說,汽車製造業並非在美國各地均勻分佈,而是大部分群聚在從密歇根州到亞拉巴馬州這條由北到南的縱貫線上。

高收入社會通常比低收入社會有較大規模的分工,富國的老百姓不需要知道電子學、紡織或制乳方面的任何事情,不需要知識或技能來生產消費者需要的每樣東西,因為專業化與貿易提供了獲得智能手機與切達乾酪的管道。相反,你可以購買那些內含各種不同知識的商品,然後借由你自己高度專業的工作來支付這些消費。市場經濟就是協調這種精密分工的社會機制。

就如經濟學家羅伯特·海爾布羅納(Robert Heilbroner)所說:「絕大多數美國人不曾種植農作物、捕捉獵物、飼養牲畜、把穀物磨成麵粉,甚至把麵粉製成麵包。面對穿衣或建造自己住家的挑戰,他們完全缺乏訓練且毫無準備。即使只是修理身邊的機器,也得打電話給小區的其他人,請人來修理汽車或水電。很矛盾的是,也許一個國家越富有,人們在獨自、無助時的生存能力就越差。」

分工能增加企業、國家以及全球經濟的產量。就跟工人或企業一樣,國家也可以發展專業化的技能與專長。最近的全球貿易有一個重要趨勢,有人稱之為「價值鏈分解」(breaking up the value chain),意即更廣泛分散地生產零件。所謂「美國車」或「日本車」,在過去曾是有意義的區別,因為當時一輛汽車上的所有零件,幾乎都是在美國或日本製造的。時至今日,汽車座套可能是在某個國家做的,彈簧在另一個國家生產,而零件又是在第三個地方製造。這些零件如此頻繁地跨國往返移動,以至於這輛車到底是在哪裡製造的,可能並沒有明確答案。關於國際貿易的利害得失當然是複雜的議題,稍後會深入探討。但整體而言,每個國家專精於特定產品乃至於特定服務,這樣的分工對所有參與者都更有利。

倉庫管理經濟學

有個比喻可幫助你瞭解高度分工的社會。想像一下,整個社會生產的所有商品,可以收納在一個倉庫裡。當你生產出某個東西,就把它帶到前門入庫;當你想買某個東西,就繞到後門取貨。分工意味著我們都在生產不同的東西,並把它們送進這個大倉庫。結果出現了一個現象:進入倉庫的東西跟離開倉庫的東西必須是一樣的。生產或儲存一個沒人要用或沒有特別功能的商品,是沒有意義的;還有一個要避免發生的情況是,很多人在倉庫後門等待某個買不到的商品。

那麼,該如何調節進出倉庫的東西呢?很不幸,靠人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不是一個務實的解決方案。想一想學生宿舍裡的冰箱:宿舍裡有個共享冰箱,你會把東西放進去,並希望每個人都會把他用過的東西償還回來,也希望自己在想喝咖啡時總有牛奶可加,但結果每個打開冰箱的人都發現,裡面總是塞滿酸掉的牛奶和腐壞的比薩。可見,這個方法在學生宿舍是行不通的。在一般社會,一樣行不通。

社會需要一個制度,制定出人們送進倉庫及從中取出的商品的價值,以及可以連接雙方的某種方式。如果某人把一個沒人要的產品送進倉庫,那麼它就不會有任何價值;如果某人把東西送進倉庫,而倉庫裡已有很多類似的東西,但只有少數人需要它,那麼它的價值就很低。相反,把某個東西送進倉庫,若是很多人渴望擁有且幾乎買不到它,那麼這個產品就有較高的價值。

在市場經濟裡,送進倉庫及從中取出的商品的價值,是由供給與需求決定的。在市場經濟裡,商品的價值就是它的價格——付一個價錢買商品,這種方式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動機,使他們需謹慎選擇從倉庫裡取出的東西,且不能取出超過需要的數量。市場經濟裡的勞動價值,則表現在支付的工資或薪水上,這又提供了動機,使人們願意提供對別人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價格機制與供需的力量(這是下一章的重點)是市場經濟如何協調人們的分工,並且使進出市場經濟這個大倉庫的商品互相配合的方法。當然,用倉庫做比喻有其局限性,它沒有涉及公平、貧窮、污染、租稅或法規的議題。我將在後面的章節討論這些議題。

理論上,倉庫要放進和取出什麼東西,可以由市場上人們的互動來決定,或是由政府乃至雙方的某種組合來決定。但無論如何,每個社會都必須回答經濟學的這三個基本問題:生產什麼?如何生產?誰來消費?

一個分散化的市場經濟,通過分工而運作得如此美妙,提供廣泛、實用的產品與服務,這使得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的人民視其為理所當然。我們有時聽聞,在某些沒有市場經濟的地區,當地政府限量供應大部分商品,店裡能夠買到的商品的種類和價格都很糟。如果那些人有一天站在富有國家的現代化超市裡或大賣場的貨架通道上時,他們一定會目瞪口呆。

經濟學的一部分,即是瞭解並分析——同時也讚歎——市場經濟每天所協調完成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