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 推薦序 >

推薦序

20世紀初,西方人開始意識到經濟活動正在影響我們的環境。鮭魚再也無法在遭到化學污染的水域中洄游。工業城市周圍的空氣充斥著化石燃料燃燒後產生的顆粒物,並隨風吹送至田野。每年有數千人因煙霧造成的呼吸道問題失去性命。為獲取煤炭,大地被開挖得千瘡百孔,往昔風景宜人的鄉間也點綴著一堆堆的醜陋礦渣。

這場環境浩劫背後的兩個源頭,連1900年的觀察家都能看得出來。首先,過去將近400萬年來持續緩慢增加的全球人口,到了18世紀末開始加速增長,而且這股趨勢仍無趨緩跡象。其次,自1760年發生工業革命後,無生命能源(inanimate energy)替代有生命能源(animate energy),人類經濟活動因此加快腳步。這些現象讓古巴的何塞·馬蒂(Jose Marti)、英國的H.G.韋爾斯(H.G.Wells)等知識分子開始懷疑:這種人類活動大規模增加的現象,是否能持續數十年而不造成大自然退化。

倘若這些作家再多活100年,一定會對20世紀加速變化的狀況感到訝異。在此期間內全球人口增加4倍,經濟規模則擴張14倍,能源用量增加16倍,工業產出則翻了40倍之多。但二氧化碳排放也上升了13倍,水用量增加9倍。這些並非全是壞事。20世紀生產力的提升,的確提高了數億人的生活水平,讓他們脫離先人的赤貧狀態。但這一轉變過程的規模與強度,同時意味著就環境的觀點來看,20世紀歷史的確與過去所有時代大不相同。

全球有識之士目前所面臨的雙重挑戰,首先是要瞭解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環境變遷的規模(及諸多後果);其次則是必須理智地思考,如何在人類不智的集體行為跨越危險門檻之前處理這些問題。作者麥克尼爾教授精闢又準確地檢視20世紀,呼籲人類必須先行瞭解環境變遷並有所回應。本書書名說得相當明白,《聖經·傳道書》中「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的說法已不盡然正確。麥克尼爾通過本書第一部的七個章節,說明我們四周的各種「圈」(sphere),包括岩石圈(lithosphere)和土壤圈(pedosphere)、大氣圈(atmosphere)、水文圈(hydr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在20世紀所受人類影響已遠遠超越先前歷史的總和。有項數據說明了一切:根據麥克尼爾(粗略)的估計,20世紀這100年人類使用能源的總量,是1900年之前1000年用量加總的10倍。

不過麥克尼爾教授不只是記錄環境變遷。他真正感興趣的,是他口中「地球歷史與人類歷史」之間的互動。這是為何本書第二部也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原因所在。在這一部分他巧妙地分析了人口增長、遷移、科技變革、工業化、國際政治、觀念等各種要素,還有它們在環境政策領域所造成的諸多「反饋回路」(feedback loop)。

麥克尼爾不是盧德運動分子[1](Luddite),也不是主張「一成不變」的獨斷環保主義者。但他確實警告我們必須謹慎,並採取行動,以免全球社會以比我們想像中更快的速度,逐漸逼近生態門檻。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是一本條理清晰且具真知灼見的著作。它所傳遞的信息有如當頭棒喝,不論大眾或政客都應予以關注。

保羅·肯尼迪(Paul Kennedy)

(《大國的興衰》作者、耶魯大學教授)

[1]盧德運動分子指1811年到1816年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的自發工人運動,因為工人們認為紡織機將減少就業機會。一般指涉強烈反對機械化或自動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