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如果科學可以這麼搞:以科學的名義回答最「搞」的奇葩問題 > 31.為什麼青少年會容易墜入愛河? >

31.為什麼青少年會容易墜入愛河?

青少年時,您是那麼容易地就愛上一個人,還記得不?只需要一個眼神、一絲頭髮,然後您就晚上睡不著了。週末您不耐煩地盼望著週一。寒暑假期,只要想到這麼長時間見不到您喜歡的人就會讓您痛苦,這麼長的時間……而幾個月後,您會對另外一個女孩/男孩又表現出同樣的情感。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戀愛中的狀態會越來越少了。當然,您也曾有過愛情故事,您也曾經愛過,甚至深愛過,但再也不像在15歲的時候那樣。這肯定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同時也有人是在成年期才墜入愛河的,據說還有的伴侶相愛一生……但需要認可的是,一般來說,這種戀愛中的狀態在青少年時期是比較頻繁的。這真是令人遺憾啊,所以至少得解釋一下為什麼,來安慰一下曾經年輕的自己。

是不是因為化學因素?在青少年時期,身體裡充滿了各種激素:男孩子有睪甾酮,女孩子有雌激素……另外,當人們處於戀愛中,整個大腦也被攪亂了。不同的物質干預進來:比如催產素(Ocytocine)會產生對他人的依戀感和能帶來快樂的多巴胺(1)。那麼是否可以通過激素的增量來解釋青少年時期的激情四射呢?不能,因為愛戀的感情不能被縮減成體內多分子雞尾酒的結果。至少,如果真的是可以把戀愛狀態與分子能關聯起來的話,那些化學家早就該發現化學方程式然後製成小瓶藥劑出售了。

進入戀愛狀態也是一個社會行為,對於情感專家弗朗西斯科·阿爾貝洛尼(Francesco Alberoni)來說,之所以在青少年時期我們經常會墜入愛河,這是因為在這個時期,「我們不斷地探索嘗試可能的邊界(2)」。我們離開孩童期進入成人的世界,每一個時刻都是一個小的轉變,而一見鍾情也是其中的一種。但如果是成人墜入愛河的話,我們卻會說他們簡直「像個孩子」,戀愛中的狀態在成人社會中是不太會被接受的,因為這是對社會秩序的一個干擾源。

我們也可以在弗洛伊德理論裡找到解釋。對於心理分析師來講,第一個愛戀的目標往往是父母其中之一。在3到5歲期間(大概是這個階段),小女孩愛上她父親,小男孩愛上他母親。這就是著名的弗洛伊德理論中的俄狄浦斯情結。然後,還是依據弗式理論俄狄浦斯情結會在進入青春期後再次凸顯。性慾不再屬於幻想範疇而是開始轉變為現實。這樣小男孩會對自己說(當然是潛意識中)他終於可以愛戀他媽媽了——同樣小女孩也這樣想著她的父親。當然現實中青少年所愛戀的人與父親母親並不相像。但是這不是說真實的父母,當然不是。小時候幻想的是理想化的父親或者母親,然後將他們——某一生理或者精神特徵——移植到另外一個人身上。無論怎麼說,在青少年時代的愛情故事有著與俄狄浦斯情結一樣的流程(3)。明確地說,我們在青少年時代墜入愛河,這是因為在這個時間段,我們的思維還是孩童格式……但是現實和幻想,這就是兩個了。從這裡開始產生幻滅感。我們最終會明白俄狄浦斯幻想是炒作。然後隨著時間推移,從一個幻想破滅到另一個幻想破滅,最終我們就越來越不容易愛上誰。

當然也還有我們愛上一人就是因為他/她本人。這是我們比較「現實」的一面。但是「愛戀中人」的意思也是說在這期間我們對他人產生幻想,賦予他人一些或許他們不具備的品質。司湯達發明了一個詞來描述這種在戀愛初期對愛戀之人的理想化的狀態:「結晶化」。這個想法是當他在一個鹽礦中看到一根被丟棄的樹枝時產生的。這根丟棄的樹枝如果兩三個月後再被撿走的話,樹枝上會被覆蓋上一層明亮的水晶鹽。同樣的道理,被愛的人肯定是有著上千種優良品質:「我所說的結晶化,是精神層面的行動,它能從被愛的人所代表的一切中發現他/她所具備的新的完美。」(節選於《關於愛情》)我們將對方完美化,是因為我們對對方有著幻想……然後我們會意識到這不是我們曾經想像的。隨著年歲漸增,幻想越來越少。結晶化也被插上鉛的翅膀,不再飛翔……而愛戀的人,大腦進了鉛。

人們常說青少年不夠成熟來面對很多事情。這也是所謂「十八歲成人」這個概念所傳遞的。在這個時期的大腦中,理智還沒站好位置。也可以說是正因如此,青少年會經常墜入愛河:因為還不太理智……可問題是想戀愛就不能太理智了。

————————————————————

(1)De Boer A. et al.,「Love is more than just a kiss:a neurob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love and affection」《愛情不僅是一個吻:從神經生物學角度對愛情和情意的展望》,Neuroscience,201,2012.

Zeki S.,「The neurobiology of love」《愛情的神經生物學》,FEBS Letters,581,2007.

(2)Alberoni,F.,Le Choc amoureux《愛戀的撞擊》,Ramsay,1981.

(3)Hazan C.,Shaver P.,「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浪漫愛情是個概念化的依賴過程》,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 52,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