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12堂魔力數學課 > 第10章 盒子外面的i和e >

第10章 盒子外面的i和e

最美數學公式

數學和科學雜誌經常通過讀者調查的方式,評選出最美的數學公式。結果,名列榜首的無一例外是萊昂哈德·歐拉提出的「歐拉公式」:

eiπ + 1 = 0

有人把它稱作「上帝的公式」,因為組成這個公式的可能是數學領域最重要的5個數字:0和1是算術的基礎,π是三角學中最重要的數字,e是微積分中最重要的數字,i可能是代數中最重要的數字。而且,這個概念運用了加法、乘法和冪次方等基本運算。我們對0、1和π已經不陌生了,但還需要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無理數e和虛數i的概念。希望大家讀完本章的內容之後,可以熟練地掌握這個公式的含義,認為它跟1 + 1 = 2一樣簡單(至少不會覺得它比cos 180°= –1更難理解)。

延伸閱讀

在這裡,我把有資格競選「最美公式」的其他數學公式介紹給大家。這些公式大多會出現在本書中,有的我們在前文中已經討論過了,有的則會出現在本書的後續章節中。下面的第一和第二個公式的提出者也是歐拉。

1.在任意多面體(由平面、直線和頂點組成的立體圖形)中,其頂點數V、稜數E和面數F滿足:

V – E + F = 2

例如,立方體有8個頂點、12條稜和6個面,滿足V – E + F = 8 –12 + 6 = 2。

2.1 + 1 / 4 + 1 / 9 + 1 / 16 + 1 / 25 + … = π2 / 6

3.1 + 1 / 2 + 1 / 3 + 1 / 4 + 1 / 5 + …= ∞

4.0.999 99…= 1

5.計算n!近似值的斯特林公式:

6.確定斐波那契數列的第n個數字的比內公式:

虛數i是-1的平方根

虛數i非常神秘,原因在於:

i2 = – 1

第一次聽說這個數字的神奇屬性時,人們往往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一個數字自乘之後,積竟然為負數,這怎麼可能呢?所有人都知道,02 = 0,負數與自身的乘積必然是正數。但是,不要急於否定,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曾認為負數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幾百年的時間裡,數學界幾乎都是這樣認為的)?比0還小是什麼意思?比沒有還少,這怎麼可能呢?最後,你把數字看成實數線(real line)上的「住戶」,如下圖所示,正數居住在0的右邊,負數居住在0的左邊。在理解i的含義時,我們也要跳出思維的「盒子」(或者說擺脫實數線的束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發現i具有實實在在的意義。

實數線上沒有虛數,虛數到底躲在哪裡呢?

我們把i稱為虛數。如果一個數字的平方是負數,我們就說這個數字是虛數。例如,虛數2i 滿足 (2i) (2i) = 4i2 = – 4。對於虛數而言,代數運算的規則不變。例如:

3i + 2i = 5i,3i – 2i = 1i = i,2i – 3i = –1i = –i,

再例如:

3i×2i = 6i2 = – 6,= 3/2

順便告訴大家,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i的平方也是–1,因為 (–i) (–i) = i2 = –1。實數與虛數相乘,會得到我們預期的結果,例如,3×2i = 6i。

實數與虛數相加時,會有什麼結果呢?例如,3加4i的和是多少?答案就是:3 + 4i。這個答案沒有辦法進一步化簡(就像1 +沒有辦法化簡一樣)。a + bi這種形式的數字(其中a、b是實數)叫作「複數」(complex numbers)。注意,實數與虛數可被視為複數的特例(分別是b = 0和a = 0時的情況)。也就是說,實數π和虛數7i都是複數。

接下來,我們舉幾個運算過程比較複雜(但不是特別複雜)的例子。先來看加減運算:

(3 + 4i) + (2 + 5i) = 5 + 9i

(3 + 4i) – (2 + 5i) = 1 – i

進行乘法運算時,我們可以應用本書第2章介紹的FOIL法則:

(3 + 4i) (2 + 5i) = 6 + 15i + 8i + 20i2

= (6 – 20) + (15 + 8)i

= –14 + 23i

有了複數之後,所有的二次多項式 ax2 + bx + c 都有兩個根(或者一個重根)。根據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在

時,二次多項式等於0。我們在第2章說過,如果二次根號下的數字為負數,那麼二次多項式沒有實根。但是現在,負數的平方根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了。例如,方程式 x2 + 2x + 5的根為:

順便說一句,當a、b或c為複數時,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仍然成立。

二次多項式至少有一個根,儘管有時候它的根是復根。下面這條定理指出,幾乎所有多項式都具有這個特點。

定理(代數基本定理):任何一次或多次多項式 p (x) 在 p (z) = 0時都有根z。

注意,一次多項式3x – 6可以分解成3 (x – 2)的形式,其中2是3x – 6的唯一根。一般地,如果 a ≠ 0,多項式 ax – b 就可以分解成 a [ x – ( b / a)] 的形式,其中 b / a 是ax – b 的根。

同樣,所有的二次多項式ax2 + bx + c 都可以分解成 a (x – z1 ) (x – z2) 的形式,其中 z1和z2是二次多項式的根(可能是復根,也可能是重根)。代數基本定理描述的這個規律適用於任意次的多項式。

推論:所有n H 1的多項式都可以分解成 n 個部分。具體來說,如果 p(x) 是 n 次多項式,且a ≠ 0,那麼必然存在 n 個數 z1,z2,… ,zn,滿足 p(x) = a (x – z1) (x – z2) …(x – zn)。數字zi是 p(zi) = 0時多項式的根。

這條推論的意思是,所有n H 1的多項式都至少有一個、至多有n個不同的根。例如,多項式 x4 – 16是四次多項式,可以分解成:

x4 – 16 = (x2 –4) (x2 + 4) = (x – 2) (x + 2) (x – 2i) (x + 2i)

它有4個不同的根,即2、–2、2i和–2i。多項式3x3 + 9x2 –12的次數是3,但它的因式分解的結果為:

3x3 + 9x2 – 12 = 3 (x2 + 4x + 4) (x – 1) = 3 (x + 2)2 (x – 1)

因此,它只有兩個不同的根,即 –2和1。

複數的加減乘除運算

利用「復平面」(complex plane),可以將複數表示成圖像的形式。復平面與代數中的 (x, y) 平面非常相似,不過y軸被虛軸代替,上面有0、±i、±2i等數字,如下圖所示。

復平面上的點

我在前文中說過,複數的加法、減法和乘法運算都非常簡單。我們還可以把複數看作復平面上的點,然後進行幾何運算。

例如,我們以下面這道加法題為例:

( 3 + 2i ) + (–1 + i ) = 2 + 3i

從下圖可以看出,以點0、3 + 2i、2 + 3i和–1 + i為頂點的四邊形是一個平行四邊形。

通常,我們在用幾何方法進行複數z、w的加法運算時,可以如上圖所示,通過畫平行四邊形的方式達到我們的目的。在進行 z – w 的減法運算時,可以如下圖所示先畫出點 – w,再進行點z與點–w 的加法運算。

用畫平行四邊形的方式完成複數的加法與減法運算

在用幾何方法進行複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時,首先需要確定它們的大小。我們把原點與點z之間線段的長度定義為複數 z 的「模」,記作| z |。具體來說,如果 z = a + bi,那麼根據勾股定理:

| z | =

如下圖所示,點3 + 2i的模為。注意,3 + 2i對應的角θ滿足tanθ = 2/3。也就是說,θ = tan–1 2/3 ≒ 33.7°,約為0.588弧度。

複數 z = 3 + 2i 的模為 |z| = ,角θ的正切函數tanθ = 2/3

如果在復平面上畫出模為1的所有點,如下圖所示,就會得到一個單位圓。圓上的複數與角θ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在第9章討論過,笛卡兒平面上的這個點被記作 (cosθ, sinθ)。在復平面上,這個點變成cosθ + isinθ。同理,所有模為R的複數都可以寫成:

z = R (cosθ + i sinθ)

我們把它稱作複數的「極坐標形式」。也許現在告訴你為時尚早,但是到了本章結尾,你就會知道它還等於 Reiθ。(這算不算歐拉公式的「劇透」呢?)

復平面上的單位圓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複數可以進行乘法運算,模也可以進行乘法運算。

定理:如果z1、z2是複數,那麼| z1z2 | = | z1 | | z2 |。換言之,乘積的模就是模的乘積。

延伸閱讀

證明:令z1 = a + bi,z2 = c + di,則| z1 | = ,| z2 | = 。因此:

例如:

積對應的角是多少呢?複數 z 與x軸正方向構成的角常被記作arg z。例如,我們在前面計算過arg (3 + 2i) = 0.588弧度。同理,由於1 – 3i 位於第四象限,其對應的角θ滿足tanθ = –3,因此arg (1– 3i) = arc tan (–3) = –71.56°= –1.249弧度。

請注意,(3 + 2i ) (1 – 3i ) = 9 – 7i 對應的角為arc tan (–7/9) = –37.87°= –0.661弧度,恰好等於0.588 + (–1.249)。但是,下面這條定理告訴我們,這其實並不是巧合!

定理:如果z1、z2是複數,那麼arg (z1 z2 ) = arg ( z1 ) + arg ( z2 )。換言之,積的角就是角的和。延伸閱讀中給出的證明需要用到上一章的三角恆等式。

延伸閱讀

證明:令複數z1、z2的模分別是R1和R2,對應的角分別是θ1和θ2,則z1、z2的極坐標形式分別是:

z1 = R1(cosθ1 + i sinθ1) z2 = R2 (cosθ2 + i sinθ2 )

因此:

z1z2 = R1(cosθ1 + i sinθ1 ) R2(cosθ2 + i sinθ2)

= R1R2[ cosθ1 cosθ2 – sinθ1sinθ2 + i(sinθ1cosθ2 + sinθ2 cosθ1)]

= R1R2 [cos (θ1 + θ2) + isin(θ1 + θ2)]

在運算過程中,我們利用了上一章的cos (A + B) 和sin (A + B) 這兩個三角恆等式。從上面的證明可以看出,z1z2的模是R1R2(前面已經證明過),角是θ1 + θ2。證明完畢。 □

總之,複數相乘時,兩數的模相乘,兩數對應的角相加。例如,如果乘數是i,則模保持不變,角增加90°。注意,如果相乘的兩個數字是實數,則正數的角為0°(或者說360°),負數的角為180°。兩個180°的角相加,和為360°,這表明兩個負數的乘積是正數。虛數的角為90°和–90°(或者270°)。因此,虛數自乘時,角必然是180°[因為90°+ 90°= 180°,或–90°+ (–90°) = –180°,–180°與180°沒有任何不同],乘積是負數。最後,請大家注意,如果z 的角為θ,那麼1 / z的角就必然是 –θ。(為什麼呢?因為 z×1/z = 1,所以z 與 1 / z 對應的角相加必然等於0°。)因此,複數進行除法運算時,只需對模進行除法運算,對角進行減法運算。也就是說,z1/z2的模是R1 / R2,角是θ1 – θ2。

e、復利與裡氏震級

如果你有科學計算器,請做一做下面這個實驗。

1.在計算器裡輸入一個你熟悉的七位數(可以是電話號碼、證件號碼,也可以將你喜歡的某個一位數字連續輸入7次)。

2.取這個數字的倒數(按下計算器的「1 / x」鍵)。

3.將得到的結果加上1。

4.對得數進行冪運算,指數為最初的那個七位數(按下「xy」鍵,然後輸入最初的那個七位數,再按下等號鍵)。

最終得數的前幾位是不是2.718?如果得數的前幾位與無理數e = 2.718 281 828 459 045…一致,我不會感到奇怪。

這個神秘數字e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它為什麼非常重要?在上面的小實驗裡,你實際上是在計算(1 + 1 / n ) n的值,且n是一個比較大的數字。如果n不斷增大,得數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一方面,隨著n不斷增大,數字 (1 + 1 / n) 將會越來越接近1。當1為底數時,無論指數是多少,冪運算的結果都是1。因此,有理由相信,對於大數n,(1 + 1 /n)n的值約等於1。例如,(1.001)100 ≒ 1.105。

另一方面,即使n非常大,(1 + 1 / n ) 仍然略大於1。如果底數是一個大於1的值,隨著指數不斷增大,得數將變成一個任意大的值。例如,(1.001)10 000 的結果就大於20 000。

問題是,在指數n增大的同時,底數 (1 + 1 / n) 正在減小。在1與無窮大的相持過程中,答案會逐漸接近於e = 2.718 28…。例如,(1.001)1 000 ≒ 2.717。下表列出了函數 (1 + 1 / n )n在n取較大值時的結果。

我們把e定義為(1 + 1 / n)n在n不斷增大時逐漸接近的數字。數學界把它稱作當n趨於無窮大時(1 + 1 / n)n的極限值,記作:

e = (1 + 1/ n)n

如果用x / n 替代1 / n,其中x為任意實數,那麼隨著 n / x不斷增大,(1 + x / n)n/x這個數字將會不斷接近e。兩邊同時求x次冪[你還記得這個公式吧:(ab )c = abc ],就會得到所謂的「指數公式」(exponential formula):

(1 + x / n)n = ex

指數公式有很多非常「有利可圖」的應用。假設你的儲蓄賬戶裡有10 000美元,年利率為0.06。如果每年結算一次利息,那麼截至第一年年底,你的賬戶裡將會有10 000 ×1.06 = 10 600美元。截至第二年年底,你賬戶裡的錢又會變成10 000 ×(1.06)2 = 11 236美元。截至第三年年底,你的賬戶裡有10 000 ×(1.06)3 = 11 910.16美元。以此類推,到第t年年底,你的存款將會變成10 000 ×(1.06)t美元。一般來說,如果我們用利率r來替代6%,一開始時的本金是P美元,那麼截至第t年年底,你的存款將會變成P(1 + r ) t美元。

現在,我們假設6%的利率是按半年復利的形式計算的,也就是說每6個月可得到3%的利息。那麼,到第一年年底,你的存款為10 000× (1.03)2 = 10 609美元,比年復利時的10 600美元多一點兒。如果是季度復利,那麼每年可以結算4次利息,利率為1.5%,一年後的賬戶金額為10 000 ×(1.015)4 = 10 613.63美元。一般而言,如果每年結算利息n次,那麼一年後的金額是:

10 000美元×(1+)n美元

當n取非常大的值時,就叫作連續復利。如下表所示,根據指數公式,一年後的金額就會變成:

10 000 (1+)n =10 000e0.06 = 10 618.36美元

一般而言,如果你最初的本金是P美元,利率為r,以連續復利的方式結算利息,那麼t年後,你的存款金額A就可以用下面這個美麗的公式計算出來:

A = Pert

從下圖可以看出,函數 y = ex 增長得非常快。同時,我還給出了e2x 和e0.06x 的圖像。我們說,這些函數呈「指數增長」。函數 y = e–x 的圖像趨近0的速度非常快,呈「指數衰減」。

一些指數函數

5x的圖像有什麼特點呢?由於e < 5 < e2,因此5x 的圖像肯定位於ex 和e2x 的圖像之間。事實的確如此,因為e1.609…= 5,因此5x ≒ e1.609x。一般情況下,只要我們找到指數k,使 a = ek,函數 ax 就可以表示成指數函數ekx 的形式。我們如何才能找到k呢?答案是利用「對數」(logarithms)。

就像平方根是平方的反函數(這兩個函數相互抵消),對數是指數函數的反函數。最常見的對數是以10為底的對數,記作log x。我們說,如果10y = x,那麼 y = log x,或者10log x = x。

例如,由於102 = 100,因此log 100 = 2。下面是常用對數表。

對數的用途很多,其中之一是可以將大數轉化成我們容易理解的小數。例如,裡氏震級利用對數將地震的大小分為1~10級。對數還可以用來測量聲音的強度(分貝)、化學溶液的酸鹼度(pH值),以及通過谷歌的PageRank算法來評估網頁的受歡迎程度。

Log 512是多少呢?利用科學計算器就可以算出log 512 = 2.709…(大多數的搜索引擎也可以勝任這項工作)。這個得數很容易理解,因為512位於102 和103之間,它的對數肯定在2和3之間。對數的目的就是將乘法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加法問題,它依據的是下面這條定理。

定理:對於任意正數x和y,都有:

log xy = log x + log y

換句話說,積的對數就是對數的和。

證明:利用指數法則,很容易就能證明這條定理。因為:

10log x + log y = 10log x 10log y = xy = 10log xy

所以,10的log x + log y 次冪等於xy。證明完畢。 □

「指數規則」是另一個有用的特性。

定理:對於任意正數x和y,都有:

log xn = n log x

證明:根據指數法則,abc = ( a b )c。因此:

10n logx = (10log x)n = xn

也就是說,xn的對數等於n log x。 □

儘管以10為底的對數在化學和物理科學(如地質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它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在計算機科學與離散數學中,以2為底的對數受歡迎的程度更高。對於任意 b > 0,以b為底的對數logb 都要遵循下面這條規則:

如果 by = x,那麼y = logb x

例如,log2 32 = 5,因為25 = 32。底為任意數字b時,前面討論的對數屬性都成立。例如:

blogbx = x logbxy = logb x + logb y logbxn = n logb x

不過,在數學、物理學和工程學的大多數領域裡,應用最廣泛的還是以e為底的對數。這種對數叫作「自然對數」(natural logarithm),記作ln x。也就是說:

如果ey = x,那麼 y = ln x

或者說,對於任意實數x:

ln ex = x

例如,利用計算器就可以算出ln 5 = 1.609…,我們在前文中也算出e1.609 ≒ 5。在本書第11章,我們將更深入地討論自然對數。

延伸閱讀

所有科學計算器都可以計算自然對數和以10為底的對數值,但是大多數計算器對其他對數卻無能為力。不過,大家不用著急,因為我們可以很輕鬆地改變對數的底。如果知道某個對數的值,基本上也就知道了所有不同底的對數的值。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利用下面這個規則,依據以10為底的對數值得出以b為底的對數值。

定理:對於任意正數x和y,都有:

logbx =

證明:令 y = logb x,則 by = x。兩邊取對數,即log by = log x。根據指數規則,我們可以得出 y log b = log x。也就是說,y =(log x) / (log b)。證明完畢。 □

例如,對於任意x > 0,都有:

ln x = (log x) / (log e) = (log x) / (0.434…) ≒ 2.30 log x

log2 x = (log x) / (log 2) = (log x) / (0.301…) ≒ 3.32 log x

e與彩票的中獎概率

同數字π一樣,數字e在數學領域的應用也極其廣泛,經常會出現在我們意料不到的地方。例如,我們在第8章見過的鍾形曲線,它的公式為:

y =

它的圖像(如下圖所示)可能是統計學中最重要的圖像。

鍾形曲線的公式為

在第8章,我們還發現n!的斯特林公式中也有e的身影:

在第11章,我們將發現e與階乘之間有著極為重要的聯繫,我們也將證明ex是無窮級數:

ex = 1 +++++ …

具體來說,當 x = 1時,從上述公式可以得到:

e = 1 +1 +++

據此我們可以迅速算出e的數值。

順便告訴大家,e的小數點後的幾位數出現了循環現象:

e = 2.718 281 828…

我的中學老師說:「2.7安德魯·傑克遜,安德魯·傑克遜。」這是因為安德魯·傑克遜於1828年當選美國第7任總統。(我的記憶方法則正好相反,我是利用e的數值來記憶安德魯·傑克遜當選美國總統的年份的。)你也許認為e是一個有理數,如果1828這幾個數字一直循環,那麼e確實是有理數,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之後的6個數字是 …459 045…。對於這幾個數字,我是借助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度數來記憶的。

你也許根本想不到,e還會出現在很多概率問題中。例如,假設你每週都會買彩票,中獎概率是1%。如果你連續100周買彩票,那麼至少有一次中獎的概率是多少?每週中獎的概率是1/100 = 0.01,沒中獎的概率是99/100 = 0.99。由於每週的中獎概率與之前的情況無關,因此,連續100周都沒有中獎的概率是:

(0.99)100 ≒ 0.366 0

這個數字非常接近1 / e ≒ 0.367 879 4…,這個結果並不是巧合。大家不妨回想一下我們第一次接觸ex 時談及的指數公式:

如果令 x = –1,那麼對於任意大數n,都有:

當n = 100時,(0.99)100 ≒ 1 / e,與前面的結果一致。因此,中獎概率約為1 – (1 / e) ≒ 64%。

我最喜歡的一個概率問題叫作「匹配問題」(亦稱「帽子保管問題」或「錯排問題」)。假設有n份作業要發給n個同學,但是老師比較懶惰,給每名學生隨機發了一份作業(這份作業可能是這名學生的,也可能是班上其他同學的)。所有學生都沒有拿到自己作業的概率是多少?或者說,如果數字1~n被隨機打亂,所有數字都不在它原來位置上的概率是多少?例如,如果 n = 3,那麼數字1、2、3有3! = 6種排列方式,所有數字都不在原來位置上的情況有兩種,即231和312。也就是說,當 n = 3時,錯排的概率是2 / 6 = 1 / 3。

發n份作業共有n! 種發作業方式。令 Dn 表示錯排的種數,那麼所有人都沒有拿到自己作業的概率是 pn = Dn / n!。例如,如果 n = 4,就會有9種錯排方式:

2143 2341 2413 3142 3412 3421 4123 4312 4321

如下表所示,p4 = D4 / 4! = 9 / 24 = 0.375。

隨著n不斷增大,pn 逐漸向1 / e靠攏。這個現象有一個令人吃驚的意義,即無論這個班上有10名、100名還是100萬名學生,所有人都沒有拿到自己作業的概率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都與1 / e非常接近。

為什麼呢?因為在有n名學生時,每名學生拿回自己作業的概率是1 / n,拿到其他人作業的概率是1 – (1 / n)。也就是說,n名學生都拿不到自己作業的概率為:

這個概率是一個近似值,原因在於它不是獨立事件,與彩票的中獎概率問題不同。如果第一個學生拿到的是自己的作業,那麼第二個學生拿回自己作業的概率就會略有增加。[概率不再是1 / n,而是1 / (n –1)。]同樣,如果第一個學生拿到的不是自己的作業,那麼第二個學生拿回自己作業的概率就會略微減小。不過,由於概率變化的幅度不大,因此逼近效果很明顯。

計算概率 pn 的精確值需要使用ex 的無窮級數展開式:

把 x = –1代入方程式,就會得到:

可以證明,如果有n名學生,所有人都沒有拿到自己作業的確切概率是:

例如,如果有 n = 4名學生,那麼pn = 1 –1 + 1/2 – 1/6 + 1/24 = 9/24,這同前面的證明結果一致。pn 向1 / e逼近的速度非常快,兩者之間的距離小於1 / (n + 1)!。也就是說,p4 與1 / e的距離小於1 / 5! = 0.008 3;p10 與1 / e的前7位數字都相同;p100 與1 / e相同的數字超過150個!

延伸閱讀

定理:數字e是無理數。

證明:假設e不是無理數,而是有理數,就存在正整數m、n,滿足e = m / n。接下來,用整數 n 將e的無窮級數展開式分成兩個部分L和R,即e = L + R,其中:

注意,n! e = en (n – 1)! = m (n – 1)! 肯定是一個整數[因為 m 和 (n– 1)! 都是整數],n! L 也是一個整數(因為只要 k G n,n! / k! 就一定是一個整數)。也就是說,n! R = n! e – n! L 是兩個整數的差,因此,它肯定是整數。但這個結果是不可能的,因為當n H1時:

由於不存在小於1的正整數,所以 n! R 不可能是整數。也就是說,假設e = m / n會導致自相矛盾的結果,從而證明e是無理數。 □

完美至極的歐拉公式

數字e的研究與推廣得益於偉大的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也是由歐拉來命名的。有人認為,歐拉之所以選擇用字母e來表示這個數字,是因為這是他姓氏的首字母。儘管大多數數學史研究者都不同意這個說法,但還是有很多人把e稱為歐拉數字。

我們已經介紹了函數ex、cos x和sin x 的無窮級數展開式,並將在下一章解釋這些無窮級數的由來。在這裡,我先對這些無窮級數做一個歸總:

這些公式在x為任意實數時均成立,但是歐拉勇於打破常規:如果令x為虛數,結果會怎麼樣?一個數的虛數次冪意味著什麼?他的腦洞大開為我們帶來了完美的「歐拉定理」。

定理(歐拉定理):對於任意角θ(單位為弧度),都有:

eiθ = cosθ + isinθ

證明:為了證明上式成立,我們將 x = iθ代入ex 的無窮級數展開式中:

請大家觀察i的不同次冪的特點:i0 = 1,i1 = i,i2 = –1,i3 = –i(因為i3 = i2 i = –i)。隨後出現了重複現象:i4 = 1,i5 = i,i6 = –1,i7 = –i,i8 = 1,以此類推。具體來說,我們可以看出在 i 的不同次冪中,實數與虛數交替出現。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代數運算,消去偶數項中的i。

至此,我們就可以證明本章開頭介紹的「上帝的公式」了。令θ= π弧度(或180°),就有:

eiπ = cosπ + i sinπ = –1 + i (0) = –1

但是,歐拉定理並沒有就此止步。我們在前面已經見過cosθ+ i sinθ這個表達式,它是復平面單位圓上的一個點,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為θ。如下圖所示,歐拉定理指出,我們可以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方式來表示這個點。

歐拉定理指出,單位圓上的所有點都可以表示成eiθ的形式

驚喜還沒有結束!歐拉定理指出,復平面上的所有點都與單位圓上的點成比例關係。具體來說,如果複數 z 的模為R,角為θ,那麼這個點就是單位圓上對應點的R倍,即:

z = R eiθ

因此,如果復平面上有兩個點z1 = R1eiθ1和z2 = R2eiθ2,那麼根據指數法則(含有複數),我們可以得到:

z1z2 = R1eiθ1 R2eiθ2 = R1R2ei (θ1+θ2)

上述結果表示的是一個模為R1R2、角為θ1+θ2 的複數,我們再一次證明了複數的乘法運算法則:模相乘,角相加。我們在前文中證明這個定理的時候,用的是代數運算和三角恆等式,證明過程大約有一頁紙的篇幅。現在,我們在用歐拉定理證明這個法則時,證明過程只有短短的一行字,因為我們有了e這個數字!

最後,我要仿照喬伊斯·基爾默(Joyce Kilmer)的詩作《樹》,為我們擁有這個極其重要的數字賦詩一首。同時,我希望喬伊斯·基爾默不要介意我這樣做。

我想我永遠不會看到

比e更受人喜愛的數字。

這個數字永遠寫不完,

它是2.718 28…

它有如此神奇的特性,

深受人們喜愛(老師們更是額手稱慶)。

e為我們創造了諸多便利條件

整數處理起來變得非常容易,

定理可以由像我這樣的傻瓜來證明,

但e只能由歐拉來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