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類的明天 > (三)哥本哈根:首個二氧化碳排放達到碳平衡的首都 >

(三)哥本哈根:首個二氧化碳排放達到碳平衡的首都

哥本哈根整個郡的人口為200萬(市區內57萬),哥本哈根市政府投資了近10億歐元用於安裝100座風力發電機,並在供暖、空調和能源生產系統中,盡全力抹除石油和煤炭的蹤跡。為了讓民眾接受風力發電機,也為了消除他們「不要建在我家附近」[1] 的心理,市政府採取了非常具有丹麥風格的做法:合作風力發電園。

20世紀80年代末,一個公民小團體決定向大眾宣傳生產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他們組織了很多公共集會,並向國有企業DONG Energy公司靠近。1996年,合作風力發電園項目「米德爾格倫登」在哥本哈根海域啟動。2000年,風力發電園正式問世,裡面共有20座風力發電機,其中10座為8700位個人所共有,另外10座為DONG Energy所有。當時,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近海風力發電園,生產哥本哈根市4%的電力。漢斯·索蘭斯是那個小團體的一員,如今他是這個發電園的主管。「如果我們想讓大眾接受風力發電機,那麼市民就需要從一開始便加入到這個項目中來,並且要對電力生產帶來的利潤感興趣。利益和管理都應留在本地。」事實上,合作社成員投資購買風力發電機後,每年他們獲得的利率為6%~7%。這個利率要高於法國的定期存款利率。此後,政府明令要求每一個在丹麥發展的新項目都要包含至少20%的當地公民股份。這對於企業家和當局來說,無疑是項目成功的保證;而對於居民來說,則是民主的保證。到2025年,隨著100台新渦輪機的加入,風力發電將生產哥本哈根市幾乎全部的電力。很快,電力也將可以轉化為甲烷、通過電力汽車電池儲存,因為在大風天,丹麥能夠生產出大於自己消耗量的能源,例如2015年7月,由風力發電園供給的能源達到了該國總需求的140%[2] 。多餘的能源被出口至德國、瑞典和挪威,這些國家目前有能力通過水電系統儲存能源。而當風力變小,丹麥電力供不應求的時候,它可以從挪威進口水電。漢斯認為,依靠各個國家擁有的可再生能源的多樣性進行地區間合作,是通向未來的一把鑰匙。

同時,市政府向能源企業施壓,讓它們把煤炭或燃料工廠轉型為「綠色」工廠。正如「哥本哈根2025計劃」統籌員約恩·阿比德加所說,「我們已經決定向可再生能源過渡,因此企業別無選擇,只能聽我們的。大部分企業用生物能代替煤炭。哥本哈根市最大的工廠之一已經徹底完成轉型。第二間工廠會在四五年以後完成。」約恩所說的「大工廠」並不是浪得虛名。我們去了阿維道爾工廠,它就在米德爾格倫登園區對面。我們被工廠的各項數據深深震撼。通過燃燒從歐洲鄰國進口的林業廢料和當地農民在收割之後送來的廢舊木托盤和稻草,工廠為130萬戶家庭供電,為2萬戶家庭供暖。這座工廠是世界上最高效的工廠之一:94%回收來的廢料被轉化成能源。而在世界範圍內,該轉化率普遍為50%左右。

更廣泛地來說,哥本哈根市的整個供暖系統正在逐步轉型,以擺脫化石能源。短期內,混合使用生物能和不含塑料的廢料燃燒的能量,已經能將化石能源在供暖系統的使用比例降低到58%。中長期內,地熱會取代煤炭和燃油。然而,如提耶裡·薩洛蒙強調的那樣,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這種極其耗能的領域。在像丹麥這樣寒冷的國家,供暖耗能十分可觀。

米德爾格倫登合作風力發電園

主管生態和城市規劃的副市長莫滕·卡貝爾認為,能源轉型需要投入巨資,這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升級了哥本哈根許多建築物的隔熱水平,建立了集體供暖系統。作為本市居民,我覺得成果就是少交了不少暖氣費。我在市中心有一套100平方米的公寓,每個月只交60歐元暖氣費[3] 。上個月新來的德國同事根本就不相信。我告訴他,市政的這筆開銷也許算大,但錢會回來的!成本與利潤關係的分析顯示,我們將獲得很大的益處。」總之,為了達到哥本哈根制定的目標,這一步在所難免:丹麥40%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源於建築物。另一方面,很多生態街區已經建成(例如在舊港),或正在建設中。建築物的方方面面都被設計得盡可能環保:最大化隔熱、植物屋頂、太陽能電池板、垃圾處理……

溫室氣體排放的另一主要來源是交通,針對交通,哥本哈根也制定了一項計劃。市內43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自行車高速公路、非機動車輛橋已經讓哥本哈根成為自行車使用者的天堂。為「智能城市」項目工作的艾爾莎·克洛潘伯格向我們解釋說,每5個人中,有4人家裡擁有一輛自行車(只有1人擁有汽車),41%的市民每天使用自行車出行,幾乎就是一半的哥本哈根人。這些數據讓我們這些巴黎人不禁陷入思考……不管是上班、購物、送孩子上學,還是下雨、颳風或下雪,任何事似乎都阻止不了哥本哈根人使用自行車。車頭裝有儲物箱的貨運自行車可以運送大體積物件,而用篷布遮蓋的小拖車能把買來的物品送回家,帶座艙的自行車或雙人自行車則可以讓使用者帶小孩出行(小孩滿6歲後就能使用自己的自行車了)。我們問艾爾莎,自行車的使用會不會受糟糕天氣的影響,她忍不住咯咯笑起來。所有市民的包裡都裝著雨衣、雨褲,以備暴雨時穿戴,如果天氣冷,「我們就穿上大衣!」她帶著幾分玩笑的口氣告訴我們。幾年來,每逢大雪,市政府都會首先清理自行車道,網上的照片證實了這一點,自行車從未受阻滯……艾爾莎以及所有和我們談論這個話題的人,都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在大多數情況下,自行車是最快的(不會堵在路上,也不用浪費幾個小時去停車……)騎自行車有益健康,成本低,也更得心應手。市政府的經濟調查也證實了這些個人猜想:得益於自行車,每年醫療費用節省了2.3億歐元;和行駛相同路程的汽車相比,自行車使用者行駛的每一千米能給集體帶來16歐分的淨社會盈利。而在行駛時間方面,不同國家不同城市完成的調查證明,在少於5公里的路程內,自行車的平均速度和汽車一樣甚至更快[4] 。

從更大範圍來說,哥本哈根市建立了互相聯結的「綠色」交通網。火車、地鐵、公交車、船和自行車一同運轉,讓市民能夠在80公里半徑的區域內不依靠汽車,自由出行。我們和艾爾莎一起測試時,明白了自行車是聯結不同機動交通工具的基本元素。為了方便自行車在火車站上下樓梯以及在港口進入水上巴士,人們修了軌道或坡道。在火車裡,有專門放置自行車的車廂;在地鐵裡,有自行車專用空間。去市區沙灘,只須把自行車放入地鐵,然後坐七八站,再騎5分鐘自行車……「這個系統,可以讓我們稍稍拉大車站間的距離,也使我們避免了過於繁重、過於昂貴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就是這樣優化每一種交通工具的。」艾爾莎告訴我們。結果是:汽車只負擔市內33%的行程。但市政府想走得更遠,想在2025年把這個數據降到25%。市政府會以直截了當的方式達標,正如莫爾滕告訴我們的那樣:「當然,我們這兒也有很多財團,說我們擺脫不了汽車。然而我們可以,而且我們正在擺脫。因為我們必須這麼做。這不僅是為了生態,也是為了解決交通堵塞。在哥本哈根,如果所有人都選擇乘坐汽車出行,那麼我們根本就不能保持通行。」市政府做過一項計算,在同樣的時間和空間內,一輛小汽車只能載運1個人,而公交車能載運4~5個人,自行車能載運6個人。時至今日,在大哥本哈根區,每天浪費在交通堵塞中的時間仍有19萬個小時。如果沒有現今的體系,這個數字還會更大。儘管小汽車仍將佔據25%的行程,市政府的目標是替換它們的燃料。

艾爾莎在路易斯王后橋的自行車專用道上

哥本哈根市已經擁有40多輛電力汽車和15輛氫動力汽車,它們的表現證明了這些技術非常有效。市政府鼓勵汽車製造商讓這些科技不僅能為大眾所用,而且更為廉價。同時,市政府建造了電力汽車站網,雖然還在雛形期,卻已能保證使用者在全國出行。對於約恩,此事必須登上「總日程表」,它涉及所有參與者:「這些措施的費用非常昂貴,我們無法獨立承擔。因此我們制定了一項投資計劃,以動員企業家、投資人和個體。哥本哈根市每投資1歐元,就會發動100歐元的私人投資。」當我們問到他們如何成功引資的時候,約恩給出的答案可能會讓環保主義者震驚:「我們創建了一些良好的、有吸引力的經濟模式,給他們講了些好的商業故事。在處理環境問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證明自己有出色的商業計劃,因為財務部、銀行和投資人最終關心的,是商業計劃。我們做了大量工作,來證明我們的模式非常穩固,而它們也確實是這樣。為此,我們動員了國家最優秀的智囊團,和大學、商校建立了夥伴關係……」結果就是: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面對氣候變化,哥本哈根市是世界上韌性第一的城市[5] 。

莫滕認為,哥本哈根氣候峰會談判失敗加速了哥本哈根市的轉變:「2009年的氣候與環境峰會是一場真正的災難。從中可以看出,政治領袖沒有權力,因為他們沒有意願。他們不是真的想改變社會。在我看來,政治勇氣和合作是首要問題。在哥本哈根,我們想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居民推動著我們。很多最近的變化,比如從汽車過渡到自行車,都來自居民,而不是市政府。他們開展遊行,和我們對話,他們自己引領了一些項目,而我們跟隨了他們的腳步。就其他一些情形而言,是我們推動了這場運動。我們不能什麼都依靠政治人物,如果想要改變,就要一起行動。」正如和我們會面的其他參與者一樣,他也認為,以市或大區為單位進行過渡,是非常有可行性的。「在很多地方,國家政府對氣候變化無所作為,但城市卻積極行動。比如在美國或加拿大,尤其如此。我覺得城市就是世界的新領導者:國家做得失敗的地方應該由它們接手。我們沒有選擇。別人問我:只是為了達到碳平衡,你們怎麼就捨得做那麼多的投資呢?而我回答:你們怎麼能容忍自己什麼都不做呢?看看我們周圍的世界,沒有其他辦法了……」


[1] 英文為「not in my backyard」態度,或者NIMBY。

[2] 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5/jul/10/denmark-windwindfarm-power-exceed-electricity-demand?CMP=share_btn_fb.

[3] 同樣面積的公寓,法國人平均每月需支付175歐。

[4] 參見Olivier Razemon, Le pouvoir de la pedale, Rue de L\'Echiquier,2014.

[5] www.triplepundit.com/2011/06/top-10-globally-resilient-c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