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虛擬現實:萬象的新開端 > 微重力 >

微重力

在互聯網普及的早期,存在的爭議是:網絡數字體驗應該看起來是休閒的、無重的,還是通過成本和成果變成嚴肅認真的?例如,早期的傑出人物,包括埃絲特·戴森(Esther Dyson)和馬文·明斯基,主張對電子郵件收取小額費用。如果電子郵件不再免費,即使費用很低,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垃圾郵件。同時,人們會感激電子郵件,電子郵件本身也是個成本很高的大項目。

郵件付費的反對者贏得了這場辯論。他們認為,即使是最少的郵資也會為那些窮到甚至沒有銀行賬戶的人帶來不便,他們也有使用郵件的權利。除此之外,當時人們普遍希望在互聯網上創造無重的錯覺。

提供無重服務時,互聯網零售商不需要像實體店那樣支付相同的銷售稅;雲公司不會有同樣的責任來監測他們是否因侵權或偽造獲得收益。責任被看成負擔或阻力,因為付費是對無重的冒犯。

同時,互聯網的設計盡可能地簡化,便於企業家進行實驗。作為原始資源,互聯網不能提供持久的個人身份關聯符號,沒有交易方法,也無法知道其他人是否與其所聲稱的身份相符。所有這些必要的功能最終必須由Facebook這樣的私營企業提供。

結果,在之後的幾十年,我們不計代價,甚至犧牲了謹慎和質量,瘋狂獲得用戶。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時,硅谷的口號改編了鮑比·麥克費林(Bobby McFerrin)的著名歌曲《別擔心,要開心》,鼓勵大家「別擔心,要拙劣」![2]

我們最後得到的是一個未知的、特別的互聯網。在本書所描述的時期裡,我們使生活變得更容易,但整個世界在多年之後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一方面,我們不信任互聯網[3],每個科技公司和服務供應商都運行在自己的「宇宙」中,這些「宇宙」之間的裂縫為黑客提供了機會。

計算本身不存在草率或不嚴謹。例如,銀行間的在線交易系統是很可靠的,沒有人曾經侵入或洩露谷歌、Facebook等公司的關鍵運行算法,是我們自己選擇了不嚴謹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