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工智能的進化 > 超越刺激與反應 >

超越刺激與反應

在大部分情況下,解釋人類行為及其原因最好、最簡單的手段就是刺激與反應。這種情況在動物身上非常常見,人類自然也不例外。例如,人類對於語言的使用:當衣服不小心被釘子鉤住時,我們會說「怎麼回事」;當在擁擠的火車上撞到別人時,我們會說「對不起」;當看到小孩把頭探出護欄時,我們會說「小心」;當用錘子砸到手指時,我們則會脫口而出一些不文明的詞語。

但是,如果你認為人類對於語言的使用都是出於這樣的原因,那可就犯了一個巨型拼圖式的錯誤。來看下面這則故事中所展示的用法:

假設你和幾個朋友正在聊著電影《2001:太空漫遊》。突然,蒂姆(Tim)說:「這部電影的藍光版真好看。」你答道:「這電影1968年就首映了,真是難以想像。」

那麼,我們有什麼發現呢?這裡有一個刺激,即蒂姆的評論,還有一個反應,即你的評論。但是,我們現在難以解釋的是,這個刺激是如何引發反應的。比如,到底是什麼讓你說出「1968年」這樣的話呢?

很顯然,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空白。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你的思維填補了這一空白。你所掌握的信息是這部電影上映於1968年,而且你認為這樣說有利於談話順利進行下去。也許你只是想附和一下蒂姆的觀點,或者僅僅為了不冷場,在大家的高談闊論之中插句話而已。但是你做出的反應並非由這種意願決定,而是由你對這部電影的瞭解程度所決定。

針對這一過程,心理學家弗雷德裡克·巴特利特爵士(Sir Frederic Bartlett)如是說:

我認為,該思維過程的重要特徵如下:當發現現有證據或信息存在空白或者不完整時,思維過程就會啟動。隨後,空白得到填補,缺失的信息被補充完整。該過程能夠順利完成,依靠的是在原有基礎上對與證據相關的內容進行擴展和補充。除了思維啟動時涉及的信息以外,在擴展和補充的過程中,會使用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思維》(Thinking),1958年,第75頁〕

決定因素就是這些「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

背景故事:你肯定是在某個時間知道了電影《2001:太空漫遊》是在1968年上映的。可能是電影剛一上映,你就去看了;可能你先看到了上映日期,然後才去看了電影;可能你在某個地方看到了該電影的上映日期;可能你在宣傳海報上看到了上映日期;也可能你聽別人說起過。不管你是怎麼知道的,這種刺激在你身上產生了作用。也許當時你並沒有說什麼,但是你開始相信:電影《2001:太空漫遊》上映於1968年。(我們在下文中會談談「知道」和「相信」之間的區別。)

後來,當你們討論電影時,蒂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電影何時上映的想法也在你的腦中浮現。你和蒂姆一樣,也看過電影的藍光版本,你也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感受。然而,你沒有僅僅是贊同蒂姆的想法,或者說「真棒」這樣的話。你不想表現得平庸,更不想顯得無知。於是,你迅速想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想法:電影《2001:太空漫遊》比同時期的其他電影都要好看,但你也沒有這樣直接說出來。恰巧,你知道電影的一些具體信息,即上映時間是1968年,而這就成了你所說出口的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掌握知識,並利用知識對自身行為施加影響,是構成人類行為的本質。

這一觀點在多數人看來很好理解。但是另一部分人,尤其是某些心理學家,卻與此意見相左,他們認為:

為什麼不能簡而言之,就說第一個刺激(比如,看到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相關內容)對你進行訓練,然後,第二個刺激(蒂姆的評論)使你根據訓練做出反應?為什麼非要引出知識、信念等這些既晦澀難懂,又難以找到科學依據的話來呢?

問題在於,如果單純就說「刺激—反應」的話,就會漏掉一個關鍵點。哲學家澤農·派利夏恩(Zenon Pylyshyn)曾在相關著作中強調:你遇到的實際刺激(比如看到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相關內容)既不必要,也不足以解釋你所產生的反應。

首先請注意,你在某個頁面上看到的內容只是眾多視覺刺激之一,而這些視覺刺激都能夠達到同樣的行為效果。這些信息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呈現:不同的紙張、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字體、不同的單詞,甚至是不同的語言,有時甚至能夠蒙蔽你的雙眼。另外,刺激還可以通過非視覺的形式呈現。你可能聽到某人談論過電影《2001:太空漫遊》,但談論過程可能各有特點:不同的音量,不同的音調,不同的語調,不同的單詞,甚至不同的語言。

更進一步講,也許你從未看到或聽到「1968年」,但也許你聽說電影《2001:太空漫遊》於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登月的前一年上映,抑或如果你對電影《霧都孤兒》有所瞭解,知道《霧都孤兒》獲得最佳影片獎是哪年,也就知道是1968年了。一旦涉及視覺或聽覺的感官刺激,信息的範圍就相當廣泛了。

此外,「電影《2001:太空漫遊》於1968年上映」這句話本身不會產生任何效果。如果這句話接在「以下所說均為謊言」之後,你就不會對蒂姆說出那樣的話了。如果你是在題為「斯坦利·庫布裡克電影中的常見誤解」一文中看到這條信息,或者別人告訴你電影《2001:太空漫遊》於1968年上映,而你卻恰好認為他們是在瞎說或者撒謊,那麼你對蒂姆的回應也會有所不同。

最後,刺激的關鍵點以及促使其生效的因素並非我們看到、聽到的那樣。文中的刺激因素,有的會起作用,有的則不會。我們關注的重點是,這些因素能否讓你相信某事,比如「電影《2001:太空漫遊》於1968年上映」。

此外,一旦你處於這種信念狀態,如何到達這種狀態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忽視原始刺激源的影響力,你的信念會影響你之後的任何行為,不管是語言行為還是非語言行為。不管是準備按年份整理藍光電影,還是要舉辦以「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偉大電影」為主題的電影節,抑或是被問到關於庫布裡克的問題……這些行為都將受到這一信念的影響。

派利夏恩認為,智能行為在認知上是可介入的:你所做出的行為決定是基於你所相信的內容的。這與麥卡錫首次提出的觀點不謀而合。如果你相信「電影《2001:太空漫遊》於1972年上映」,那麼你的行為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當然,並不是我們的所有活動都適用於這樣的理論。例如,一些本能的反應就不適用。無論是膝跳反應,還是物品靠近眼睛時的眨眼反應,抑或是錘子砸到手指時口吐髒話的言語反應,這些都是本能的反應,不需要信念的刺激。而按年份整理藍光電影的行為卻需要信念的支持。

總而言之,與其他動物一樣,人類會採取行動以應對刺激。在某些情況下,映射是直接的:我們感受到一些東西,並對此有所反應。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映射沒那麼直接:我們感受到一些東西,產生的反應卻取決於我們擁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