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工智能:改變世界,重建未來 > 下一個大事件 >

下一個大事件

有一個項目是基於皮層網絡項目的機器智能,它被稱為MICrONS。MICrONS項目由美國高級智能研究專項活動部提供資金支持,其目標是建立功能類似於人腦的算法,從而提高機器智能。其優勢在於,儘管所有計算機在特定的文本中都遠強於人類,但人腦依然可以比機器更加有效地執行其他任務。舉例來說,基於小數據集,在歸納方面我們比最先進的神經網絡表現得更加出色。神經網絡或許可以在視覺識別任務上擊敗人腦,但為了完成這項任務,計算機需要查看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個訓練樣本。另一方面,雖然人類在其一生中可能碰巧看過成千上萬或者上百萬次某一特定目標,但人類不需要為了識別這個目標而查看所有的目標。如果有人向你展示了一個你以前從未見過的設備或機器,為了從其他類似物中把它識別出來,你可能需要一會兒工夫,但不必考慮展示它時的角度或光線條件。這是因為神經網絡依然是大腦激活技術,而非大腦真實的再創造。

MICrONS項目領導R. 雅各布·沃格斯坦(R. Jacob Vogelstein)表示:「當前,多數一流算法都是由神經系統科學原則派生出來的,至少在相當程度上是這樣的。但這些神經系統科學原則如今已經使用了20年、30年,甚至是50年之久了。幾十年來,神經系統科學與機器學習社群相互之間一直沒有多少技術轉化。」沃格斯坦說他希望去「彌合當前人工智能算法與大腦中實際發生的算法之間的鴻溝」。

MICrONS項目需要實驗神經系統科學家去繪製高分辨率大腦結構與大腦的功能成像圖,需要應用數學家分析大腦「圖形」。計算神經系統科學家對神經元和神經回路建模,最終機器學習者可以使用這些數據建立展現更多的類似人腦特性的算法。

兩個類似的大規模研究項目都在進行之中,它們分別是「通過推動神經技術創新研究人腦的計劃」(BRAIN project)和歐洲委員會的「人類大腦工程」(Human Brain Project)。BRAIN這個有些多餘的縮寫是2013年初由巴拉克·奧巴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首次提出的,其目標是繪製腦電波通路圖。這樣做可以清楚闡明各種神經障礙,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綜合征、精神分裂症、抑鬱和外傷性腦損傷。

耗資10億美元的「人類大腦工程」同時也宣佈,將花費10年時間,致力於在瑞士日內瓦建立一個完整的人類大腦計算機仿真(或許它會成為銀行家的大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項目領導計劃對各種運動大腦進行逆向工程,按照其複雜程度,首先從老鼠開始,然後逐步提高。

由於這些計劃的合作及政府主導的性質,它可以與許多20世紀的重大研究項目相比較,包括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月球旅行計劃以及原子彈開發計劃等。儘管所有這些項目擁有不同的方法和目標,但人們希望人類大腦工程可以增加我們對神經元是如何連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它們如何動態地共同發揮作用的理解。

然而,並不是所有這些項目都由公共部門承辦。過去幾十年中,一個非比尋常且雄心勃勃的腦科學項目是2011年俄羅斯億萬富翁德米特裡·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宣佈的項目。鑒於項目的名稱為「俄羅斯2045」計劃,伊茨科夫的計劃是一項非營利性計劃,致力於實現生命擴展的目標。用該項目自己的介紹來說,「俄羅斯2045」計劃旨在「創造各種能夠將個人品格轉移到高級生物載體上的技術,並且延長生命,直至達到永生」。

和BRAIN計劃一樣,伊茨科夫的計劃被分解成了多個階段。第一階段要求建造能夠被人腦控制的機器人。第二階段是開發能夠通過外科手術移植並寄存物理人腦的機器人。此後10年,伊茨科夫計劃能夠將人腦內容上傳至機器人,這就意味著對人腦進行逆向工程。最後,到2045年,伊茨科夫計劃通過全息圖取代機器人。

在一封致世界部分最富有的人的公開信裡,伊茨科夫請求他們支持他的計劃,甚至考慮志願成為早期實驗主體。他寫道:「我勸你們關注一下為控制論的永生和人造肢體領域科研提供資金的重要性。這種研究可能使你們以及這個星球的多數人免遭疾病、衰老甚至死亡之苦。」

「俄羅斯2045」計劃得到了大量支持。但參與者名單上的一個名字比其他人更能引起我的興趣。他就是嚴肅且卓有成就的神經系統科學家肯·海沃思(Ken Hayw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