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工智能:改變世界,重建未來 > 第一章 表現不俗的傳統人工智能怎麼了 >

第一章 表現不俗的傳統人工智能怎麼了

當人們走近紐約世博會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閃閃發光的不銹鋼球體,這就是巨型地球儀(Unisphere),它足足有十二層樓那麼高。幾十座噴泉環繞在巨型地球儀周圍,朝著紐約皇后區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的空中噴射出晶瑩的水柱。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身穿由美軍研發的火箭樣式道具服的演員會飛過巨大的球體,展示出人類戰勝一切挑戰的能力。

1964年,紐約世界博覽會舉辦。在世博會期間,大約5 200萬人造訪了法拉盛草原650英畝[1]的展館和公共空間。這場盛會展示了美國美好的現狀並預見了美國更加輝煌的未來:多車道高速公路、耀眼的摩天大樓、自動人行道和水下社區一應俱全。在美國這樣的國家,即使建造太空旅遊度假村也並非遙不可及。因為僅僅在5年後,美國就成功將人類送上了月球。紐約的「建築大師」羅伯特·摩西(Robert Moses)將1964年世博會稱為「人類進步的奧運會」。

你所見之處無不暗示著美國在戰後的全球統治地位。福特汽車公司選擇在世博會上發佈其最新車型——福特野馬。這款車很快成為史上最暢銷的車型之一。紐約辛克萊石油公司所展示的「恐龍樂園」(Dinoland)以電子化卡通製作再現了中生代場景。在「恐龍樂園」中,辛克萊石油公司的吉祥物雷龍比其他史前生物都要高出一截。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展廳,參觀者有幸一睹高達51英尺[2]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船尾的複製品。該運載火箭不久後在阿波羅太空計劃中協助人類成功登上了月球。在港務局大樓,人們排隊觀看壯觀的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的建築模型。兩年後的1966年,世界貿易中心破土動工。

如今,大部分上述進展會讓人不禁緬懷過去的科技進步。在「更大、更高、更重」的雄偉壯闊中,這些進步完成了與過去時代的對話。那個時代對當年的世博會參觀者還是個未知數,而如今卻即將走向終結。工業時代逐漸淡出,被個人電腦所引領的信息時代所取代。對於那些1964年以後出生的孩子來說,數字將代替他們工程師夢想中的鉚釘。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在紐約世博會舉辦那年只有9歲,谷歌聯合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紐約世博會舉辦近10年後才出生,而Facebook(臉譜網)的馬克·扎克伯格則在紐約世博會舉辦20年後才來到這個世界。

最後,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中最前衛的區域是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展區。IBM在1964年世博會上的任務是在航天火箭和核反應堆等更負盛名的奇觀中,強化公眾對於計算機(更具體而言是人工智能)的認知。為此,IBM選擇世博會作為全新System/360系列大型計算機的推介平台——據說,該系列計算機的性能非常強大,足以作為智能電腦首台原型機的基礎。

IBM在世博會上最引人矚目的展示當屬美國夫妻檔設計大師查爾斯(Charles)和蕾·伊姆斯(Ray Eames)設計的巨蛋形展館。這顆飛艇般大小的「巨蛋」聳立在一片由45棵32英尺高的幾何形金屬片樹木所構成的「森林」中;14 000片灰色和綠色樹脂玻璃葉片展開後形成一個一英畝的碩大穹頂。興奮不已的世博會參觀者需要乘坐一台專用的液壓電梯進入「巨蛋」,然後可以坐在一個高科技放映廳內觀看一段關於人工智能未來的視頻。一位激動不已的評論者借用IBM從19世紀20年代就開始使用的品牌口號「Think」,這樣寫道:「觀看著,思考著,並且驚歎著人類及其所創造的機器的奇妙智慧。」

IBM在這場盛會上展示了多項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開創性的手寫識別計算機便是其中之一,並被世博會官方手冊稱為「光學掃瞄和信息檢索」系統。在該系統的演示中,參觀者可以在一張小卡片上親筆寫下任意一個1851年後的歷史日期。然後,卡片被插入「光學字符讀取器」,並在該設備中被轉換成數字格式,然後再轉發給當時最先進的IBM 1460計算機系統。隨後,計算機磁盤上一個大型數據庫中存儲的當日重大新聞事件被打印在一張穿孔卡片上,頗有紀念意義,也讓使用者驚歎不已。一張保存下來的穿孔卡片上如是寫道:

《紐約時報》在你所寫下的日期報道了以下新聞事件:

1963年4月14日:30 000名朝聖者在復活節造訪耶路撒冷;教皇約翰·保羅為人類的真理和愛禱告。

有人可能會試圖預測未來,而且在世博會第一天的確有個愛開玩笑的人這麼做了。穿孔卡片上這樣寫道:「由於這是一個未來日期,我們只有在××天後才能得知當天的事件。」

另一個演示是一場機械木偶表演,而且顯然是根據「18世紀的原型」所設計的,表演的內容是夏洛克·福爾摩斯運用計算機邏輯偵破一個案件。

然而,最令人難忘的可能是一台計算機輕鬆地(或者看似輕鬆地)進行了英俄互譯,跨越了美國與蘇聯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這項神奇技術的實現要歸功於世博會IBM展區與遠在114英里[3]之外的紐約金士頓一台強大的IBM大型計算機之間的專用數據連接,所有繁重的計算工作都由這台計算機來完成。

機器翻譯對計算機的清晰思維如何引領我們走向烏托邦進行了簡明且出色的概括。政治家們可能無法結束冷戰,但他們也只是普通人——有著人類可能具有的所有缺點。議員、將軍,乃至總統都嚴重缺乏當時學術界剛剛開始提出的「機器智能」。智能機器能否比人類做得更好?在1964年的世博會上,激動萬分的公眾一睹科研人員最樂觀的願景。人工智能給出的建議是,只要能夠在機器中盡量利用和複製人腦的最深層奧秘,那麼全球和諧終會得以保障。

世博會的官方標語「理解構築和平」是這一切的最佳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