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地理學與生活(全彩插圖第11版) > 第13章 區域概念 >

第13章 區域概念

津巴布韋最美的曠野地區之一,奇馬尼馬尼村附近的步道。(c Albert Normandin / Masterfile

從本書第1章可以看出,地理學家提出的問題,最終都集中在地方的區位和特徵上。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各種事物在地球表面上是怎樣分佈的?各地區的自然與文化特色有何相似或相異之處?各地互不相同的內涵是怎樣形成的?所有這些差異性和相似性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13.1 區域的性質

我們在上述各章中敘述了各地區的自然和文化特徵,以及人類行為在空間上的某些重要表現。我們考慮了導致各地環境差異的地球自然過程,研究了人類在地球空間中——通過政治組織、經濟制度與實踐、影響空間行為和相互作用的文化與社會過程——組織自己行為的方式。人口與聚落模式,以及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與濫用的區域性差異,均被看作是地理學使命的組成部分。

我們所研究的每個主題,從地貌到城市,都具有空間規律性。我們發現事物在地球表面上的分佈不是無規律的,而是反映了一種基於可理解的自然過程與文化過程的潛在的空間秩序。簡言之,我們發現,儘管沒有兩個地方是完全一樣的,但組成整個世界的事物的某些重要特性有其內在的相似性,又有不同於周圍地區的獨特性,認識到這一點是可能的、也是有用的。

對地理學家而言,這些有著顯著一致性的區域,就相當於歷史學家的「年代」(era)或「時代」(age)的空間等價物,因而其被賦予簡明的稱謂,表明這些區域在某些重要方面有別於其相鄰的或遙遠的地域。那麼,區域 (region)是對地區進行概括,嘗試把極其複雜多樣的地球表面劃分為可識別的組分。

我們對區域的理解大體上是一種概念,而且在日常說話和行動中也提到區域。我們拜訪「老鄰居」或者「進城」,計劃到「陽光地帶」度假或享受退休後的生活,或者推測「北部平原」或「玉米帶」的天氣狀況對穀物供應或翌年的糧食價格是否有影響。在每一種情況下,我們都對所述及的地區形成一些心像。那些心像是基於似乎對我們有用、聽到的人也都耳熟能詳的地方特徵與地區概況。簡言之,我們著手建立了一種非正式的地方分類,以傳達十分複雜的、空間的、有組織的或有內容的思想。我們應用區域概念 (regional concept)給地球表面無限的多樣性帶來了秩序。

我們作為個體非正式地所做的事情,就是地理學作為一個專業試圖要正式做的事情——定義區域並對其進行解釋(圖13.1)。其目的很清楚,就是通過空間概括使我們周圍無限多樣的世界變得可以理解。世界不大可能被單純細分為準確無誤的均一性「組件」。無論環境還是人類的區域性行為(areal action),都不能分門別類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人類的歷史進程不能預先確定「年代」,所有植物標本也不能在野外就自行貼上種名標籤。我們必須對事物進行分類才能理解它們,地理學家依據區域對世界進行分類。

圖 13.1 不同學科分支的地理學家眼中的中西部。認識空間等級的需要與劃定區域單位的需要相一致並不意味著邊界標準的選擇也完全一致。所有資料來源都認為中西部是美國空間結構中一個重要的區域實體,對其核心區的認識也一致。但是,在對其限制性特徵評價方面存在差異。

資料來源:(a) John H. Garland, ed., The North American Midwest. New York: Wiley, 1955; (b) John R. Borchert and Jane McGuigan, Geography of the New World. Chicago: Rand McNally, 1961; and (c) Otis P. Starkey and J. Lewis Robinson, The Anglo-American Realm. 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區域是心中影像的空間表述,或是用以分析手頭問題的總結。雖然由於區域有著自然、文化或組織等許多方面的屬性,因此可能存在著很多種區域,但是地理學家只選擇對瞭解某特定專題或空間問題有用的那些區域變量進行研究。其他區域變量則因與問題無關而被置之度外。

上文述及「玉米帶」時,我們把美國國土中具有共同農業經濟和市場實踐的這部分劃分出來,而不考慮——在那種概括水平上——區域內部基於坡度、土壤類型、州界或人口特性的差異。劃分時假定「玉米帶」的界線劃在這樣的地方:此區域內部的一致性特徵有了重大改變,以至於其他農業經濟佔據了主導地位,因而需要做不同的區域概括。區域的內容間接表明了它的定義並決定了劃界的基礎。

儘管各區域之間差異很大,但是它們都享有和地球空間有關的共同特徵:

  • 區域具有區位 。區位通常表現在所選擇的地區名稱中,如中西部、近東、北非等。區域名稱的這種形式強調相對區位的重要性(見第1章)。

  • 區域具有空間範圍 。空間範圍以地域來識別,該地域內所界定的特徵或對自然、文化或組織內容的概括保持不變。

  • 區域具有邊界 。劃定邊界的基礎是研究的特徵在地域上的延伸範圍。由於區域是靠所劃定區域的特徵來識別的,因此區域邊界就劃在那些特徵不再存在或不居主導地位的地方。區域邊界很少像圖13.2或本書和其他地理教科書所表示的那樣分明,更常見的情況是,隨著所劃定區域的特徵由區域核心向四周逐漸減弱,一個獨特的核心區和另一個區域之間必然存在著一條寬闊的過渡帶。根據世界區域地圖的比例尺和大多數區域討論的概括性特點,劃出線性邊界。

    圖 13.2 1649年德國亞琛。對區域範圍的認同意味著對區域邊界的認可。在某些界定的點上,城市被非城市(nonurban)取代,中西部終止擴張而大平原開始發育,或者雨林消失而熱帶草原出現。當然,區域邊界罕有像中世紀城牆那樣精確而可見的標誌。現代城市無計劃地向外蔓延可能使邊界更難界定,但是城市概念中邊界的重要性依然存在。

  • 區域可能是形式區也可能是功能區 。如第1章所示。

形式區 (formal region)是一種或數種自然特性或文化特性基本一致的地區。我們在前述各章裡遇到過此類形態上的自然區,如副熱帶濕潤氣候帶和非洲的薩赫勒地區,也遇到過形態上的(均質的)文化區,其中存在著標準化的語言、宗教、種族或生活特徵。對開頁中的各國地圖和地形區圖顯示出其他的形式區模式。無論依據什麼來界定,形式區都是能夠做出一致屬性有效概括的最大的區域。對其中一部分的描述也適用於該區域的其他部分。

相反,功能區 (functional region)是一種空間系統,以賦予它動態的、有組織的基礎相互作用與相互聯繫來界定。只有在確立該區域的交換作用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其邊界才保持恆定。圖1.10所示通勤區的形狀和大小,只有在它所依賴的道路格局和住宅區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才能維持原狀。

  • 區域是分等級安排的 。儘管區域間規模、類型和概括度各不相同,但是沒有哪一個區域可以作為理解區域的關鍵而獨立存在。每個區域僅能解釋空間現實的一部分。

按照形式區規模由小到大的順序,美國東部德瑪瓦半島(Delmarva Peninsula)可視為大西洋海岸平原的一部分,該平原又是北美東部大陸性濕潤氣候區的一部分,這是隨概括水平和目的變化而改變區域認知基礎的一種遞階系統1 (圖13.3)。芝加哥中心商務區是功能區遞階系統中的一個土地利用綜合體,它描述了以該中心商務區為核心的芝加哥市和大都市區的空間影響。此類連續系統中所識別出的每個區域實體可能是一個獨立單位,也可能是更大的、同樣有效的地域單位的一部分。

圖 13.3 區域遞階系統。用不同標準劃分的區域遞階系統可能存在區域嵌套。每個區域單位都具有內在一致性。對區域組分的認識有助於對整個區域單位的理解。

此類連續系統還可以反映出用以界定區域的現象的空間優勢強度等級。唐納德·邁尼希(Donald Meinig)特別關注按文化群體分佈劃分的區域,但是這種劃分方法也應用到按其他標準劃分的區域,他提出「核心」一詞,用以指區域特性最集中和一致性最突出的中央地段。他把文化(或其他本質特徵)占主導、但發展強度較弱且整體性較差的地區標誌為「域」(domain)。最後,邁尼希提出「圈層」(sphere)一詞,用以表示面積最寬廣但區域特徵表現最弱的地域,其中某些典型特徵雖然存在但在空間上不再佔主導地位。

並非所有地區都像地理學家所構想和分析的形態區和功能區那樣,具有嚴格和客觀的結構。有些地區只是泛泛地存在於其居民或族群的感覺中,可以意會為感知區 (perceptual region)、俚俗區 (popular region)2 或方言區 (vernacular region)。這些區域就像一般人所構建的心像地圖那樣,反映了個人和人群對區域的認同——地方感。感知區或鄉土區就像形態區和功能區一樣,規模可能差別很大,從城市鄰里單位(美國城市中的西裔聚居區、「小哈瓦那」、市中心)到大陸上的大片區域(迪克西3 )不等。隨著個人和群體的心智和感情的建立,要瞭解俚俗區那些人的生活和行為,俚俗區的概念比地理學家提出的相對客觀的區域更直接、更有意義。

對區域性質與區域概念的這些歸納是想牢固地灌輸一種思想,即區域是人類為某種目的而進行的理性創造。區域把我們的注意力聚焦到空間一致性上面,使我們居住的世界中看似混亂的自然與文化特徵變得清晰。區域為我們提供有目的地組織空間資料的框架。

13.2 本章結構

下文介紹地理學家如何按區域組織他們所觀察到的自然和文化現象的實例。每項研究或簡評,都是對區域實體各個方面的探討。每項研究均以適合其主題和目標的方式組織資料,但是在每項研究中,都可以看出區域邊界和結構的某些或者全部共同特徵。每個區域實例均基於本書前述各章的內容,所選各部分內容是指與其最密切相關的各章的資料,或者用區域案例研究做進一步解釋。為了形象地展示區域概念的應用,我們參照地理學介紹一些把主題與方法相結合的傳統的實例。

13.3 地球科學傳統中的區域

所有區域中定義最簡單、一般最容易被認知的是基於單個明顯組分或確定特性的形態區。島嶼是陸地而不是水體,其邊界是自然清楚地給出的,在邊界上一種要素過渡為另一種要素。終磧可能標誌著從近代形成的肥沃黑土過渡到上一個地質時代形成的雜色黏土。密林可能明顯地被沼澤或大草原所阻斷。變化的性質突出而明顯。

雖然自然地理學家關心解釋自然環境的全部地球科學,但他們的研究始自單因素的形態區。當然,自然地理學所關心地球的許多特徵並非存在於簡明清晰地劃定的單位之中。他們必須運用邊界的定義武斷地進行「區劃」。一定量的降水、某些重要的土壤特性、事實上佔優勢的某種特別的植物群落——這一切都必須被確定為區域的界線,而所有這些界線又隨時間或區域地理學家的目的而改變。

地形區

(見第86頁「濕潤區的河流景觀」)

地形區的界線較之土壤、氣候或植被等過渡性自然特徵明顯得多。後面這幾種特徵的界線取決於研究者所做出(並為之辯護)的釋義性判定。另一方面,地形區卻從自然中自行呈現,明顯可見、明明白白、毫無爭議,不受人的影響,也不受人類歷史意義上的時間影響。地形構成了自然地理學所關心的、天然界定的基本區域。大地形區——山脈、低地和高原——的存在無論在公眾的認識還是科學定義中都是毫無疑問的。本書前文業已詮釋了地形對氣候、植被類型乃至自給型人口初級經濟的影響。下文對一個獨特地形區的討論,描述了它的組成及其與景觀其他自然特徵和文化特徵的關係,這是根據華萊士·W. 阿特伍德(Wallace W. Atwood)的經典研究成果改編的。

黑山地區4

黑山屹立於一片平原之上(圖13.4)。對偶游此地的大多數過客而言,該地區邊緣的地形轉折十分明顯。因此,依靠地形上的對比,該地區邊界很容易確定。

圖 13.4 黑山地形區。

如果對自然環境進行較深入的研究,就可能認識到附近平原下面的岩層近於水平狀態。這些岩石是砂岩、頁岩、礫岩和石灰岩。山麓丘陵下同樣的沉積岩層向上彎曲,有些地方近乎垂直狀態。恰恰是在地形出現變化的地方,我們發現了地質構造的顯著變化,由此找到地形變化的解釋。

黑山是因地殼部分明顯隆起(或成穹)形成的。隨後穹隆的上部被河流侵蝕作用切割,被切開的核心岩石便形成現在起伏的面貌。隨著侵蝕的繼續進行,複雜的古老變質岩系越來越多地出露地表。和核心部分非常古老的岩石以及有些地方的沉積岩層一起出露的,還有許多後來岩漿侵入並冷卻形成的堅硬岩石,其在黑山北部邊緣形成較小的穹窿。

由於該地區海拔較高使降水增加,因此海拔與降水的增加又造成其地形、土壤和植被與四周的差異。

當我們從周圍一馬平川的平原登上黑山的時候,就進入一處地形變化多端的地景。西南面、南面和東面的山麓地帶是不時被峽谷或關口(gateway)切開的「豬背脊」,那些關口是由從山地核心呈放射狀流出的河流切割而成的。各「豬背脊」之間是大體呈同心圓狀的河谷低地。山地西面沒有「豬背脊」,但未遭侵蝕而呈高原狀的地面被沉積岩覆蓋著。在這裡侵蝕沒有發展到足以使地形變得與東部相同的程度。山地中心有深切的峽谷、崎嶇的谷間山脊、醒目的山勢、陡峭的巖柱等如畫的景色(圖13.5)。黑山經歷了山地發育的若干時期和幾個侵蝕階段或輪迴。

圖 13.5 沿著花崗岩垂直節理侵蝕形成的黑山「巖針」。(c B. F. Molina / Terraphotographics / BPS

黑山地區的雨量略高於下面褐色、乾涸、半乾旱的平原地區,山間生長著常綠樹木。我們離開山艾灌叢和草地進入森林之中。暗色的常綠樹使先民稱這裡為「黑山」。我們進入該地區的時候,從一片牧場和一些半遊牧的牧羊人之鄉,到達另一片樂土,當地居民的生活特色是從事林業、礦業、一般農業和休閒旅遊業。黑山的色彩、外形、地形、氣候、植被和經濟機會,使它成為一個獨特的地理單位。

天氣與氣候動力區

(見第119頁「氣團」)

黑山輪廓分明的地形區、穩定不變的面貌及其邊界勾畫的精確性在其他形態自然區中難以複製。儘管大多數自然環境都有著持久不變的外貌,但其本質上是動態的。植被、土壤和氣候因自然過程或人類行為而隨時間發生變化。邊界的移動有時可能是急劇的,如近年來撒哈拉沙漠的南移。沼澤的疏干或森林被農田所取代造成的則是全區根本特徵的改變。

我們簡明地稱之為「天氣」並概括為「氣候」的地方性自然狀態的複雜性,特別明顯地展示了我們周圍環境變幻無常的性質。不過即使在大氣層的狂暴變化中,還是存在著一些明確的區域實體,其邊界可以被劃定,在水平與垂直方向上有著內在的一致性。「氣團」及其交綏的結果構成了當前天氣分析與預報的主要內容。雖然氣團的動力學性質及其運動模式使它們明顯有別於地形區之類穩定的自然實體,但它仍然滿足多因素形式區(multifactor formal region)的一切標準。下面摘自喬治·R. 拉姆尼(George R. Rumney)《氣候學與世界氣候》(Climatology and the World's Climates )一書的片段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氣團5

氣團是大氣層的一部分,其中某些物理特徵,尤其是溫度和濕度,在水平分佈上比較一致。這些性質是氣團在大面積、相對不變的陸地或海洋下墊面上停滯或緩慢移動時獲得的。在此類情況下,近地層空氣逐漸趨同於下墊面的溫度和濕度,然後趨於穩定,並把這些性質依次傳達到上方,最終造成這些性質在垂直方向上明顯的過渡。使氣團獲得獨特性質的地球上的那些部分叫作「源地」。

氣團的高度受下墊面的影響取決於它在源地停留時間的長短,也取決於它到達該地之初其本身初始狀態與下墊面性質的差別。例如,當入侵氣流停留在某個源地的時候,如果其溫度比下墊面低,該氣團就自下而上地增溫,形成對流,使上面一定高度的空氣迅速具有新的溫度和濕度特徵。反之,如果氣團溫度高於源地,其下層就降溫,不會發生垂向熱量流,只有下部空氣發生改變。改變過程可能在緩慢水平漂移過程中在幾天之內完成,雖然常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有時長達幾個星期。導致改變的主要原因是輻射、對流、紊流和平流。

發生此類變化的先決條件是空氣移動、向外擴散和發散十分緩慢,還要有性質相當均一的寬廣下墊面。一般都有微風,而且氣壓較高。因此,大多數氣團形成於大氣環流的半永久性的反氣旋地區,那裡一般無風或有變化不定的微風,總體上空氣下沉。

目前識別出4種主要源地類型:極地大陸氣團源地、極地海洋氣團源地、熱帶大陸氣團源地和熱帶海洋氣團源地。發育於高緯陸地或冰面上的極地氣團是大陸性的,寒冷而乾燥。發育於高緯海洋上的極地氣團是海洋性的,這些源地上的氣團寒冷而濕潤。同樣的,起源於北非北迴歸線和澳大利亞北部南迴歸線的熱帶氣團是大陸性的,溫暖而乾燥。形成於熱帶海洋的氣團是海洋性的,溫暖而濕潤。一個氣團充分形成後通常覆蓋幾千平方千米的地面。

氣團主要靠基本性質——溫度和濕度——及其垂直分佈的一致性來識別。還要考慮一些次要性質,如雲的類型、降水和能見度等。氣團遠離其源地以後,這些性質能保持相當長的時間——通常為幾周,這些性質使此氣團能夠和其他氣團相區別。

圖13.6表示美洲的主要氣團類型及其對應的源地和運行路徑。

圖 13.6 北美洲和南美洲氣團源地和運行路線。

自然資源區

(見第161頁「煤炭」)

人們賴以生存的、分佈不均的資源,理所當然地成為屬於地球科學的地理學感興趣的主題。人們編製資源區的地圖,討論原料的質量與數量。地區與工業集中的關係和物料開採對地區土地利用方式的影響,都是資源地理學研究和定義資源區所感興趣的典型問題。

然而,我們通常都把那些資源區看作可觀察到的地表現象的符號,就好像一個油田被莫名其妙地像一個土壤區或林區那樣揭示為一個二維的區域。大多數礦藏是地下的三維區域這一點卻被忽視了。除了面積的特性可用以劃定區域界線和描述地表現象以外,地表以下的區域又將其特殊性加入到區域定義問題之中。例如,這些資源除了表面的周界以外,還有上界和下界。還可能有與地面景觀不一致的內部地形。地下部分的關係——例如礦物分佈及其與圍巖的關係,或地下水的數量與運動對礦物的影響——對於瞭解這些特殊而真實的區域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引述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斯庫爾基爾(Schuylkill)無煙煤區的例子有助於表明地下區域的性質。

斯庫爾基爾無煙煤區6

在產無煙煤的鄉間曠野的地表上,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地下存在著煤層與互層岩石、板岩和耐火黏土組成的同樣崎嶇的地形,最厚處垂直總深度達到900米。不過地表景觀的形成本質上也是由斯庫爾基爾地區的區域範圍、其地層扭曲程度以及其含煤特性所決定的。該地區一個縣的史料稱:「無煙煤地區的自然特徵是一片曠野,展示著一系列奇特的平行峻嶺與深谷,就像平坦岸灘上一排排起伏的拍岸浪一般。」地表和地下地形都反映了煤層沉積後地層的強烈褶皺,無煙(硬)煤是原先的煙煤層碳化而形成的。隨後河流和冰川侵蝕掉了多達95%的無煙煤沉積,並使那些殘留的煤層以不連續的形式存在,分佈在像斯庫爾基爾那樣界線分明的曠野中,構成一個斷續地綿延470平方千米的區域實體(圖13.7)。

圖 13.7 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無煙煤區因形成其的地質事件而界線分明。

斯庫爾基爾地區地下不規則的地形意味著整個無煙煤地區最陡峭傾斜的煤矸互疊層(圖13.8)明顯地出露在山坡上和河谷旁。這些出露早在1770年就使人們知道煤層的存在,不過直到1795年斯庫爾基爾無煙煤才首次被當地鐵匠所使用。儘管1815年之前無煙煤曾用於斯庫爾基爾河一帶的電線廠和軋鋼廠,1830年以前該地也曾用它生產蒸汽,但其仍被斥為不能點燃的「石煤」或「黑石頭」,因而找不到現成的商業市場。

圖 13.9 斯庫爾基爾運河,如照片中的利哈伊(Lehigh)運河一樣,1825年以來為無煙煤地區煤炭資源輸往市場提供了出路。(c Elizabeth J. Leppman

直到1825年斯庫爾基爾運河開通(圖13.9),為這種燃料和新近落戶該地區的工業產品提供了通向快速擴張的外部市場的通道,該地區的地下資源才開始影響當地人的生活模式。日益增長的需求誘發了采煤業的繁榮,導致容易開採的裸露煤礦的耗竭,進而當地人開始進行更艱辛而危險的地下開採。

圖 13.8 斯庫爾基爾煤層的深部褶皺使開採費用高昂。猛犸煤層深度達地下450—600米。

早期的開採方法很簡單:只須從裸露煤礦上採掘,通常略微傾斜地掘進以便自然排水。無須、實際上也未曾考慮過打深井,因為無人指望深層無煙煤的存在。後來在已知裸露上已不能再採到煤炭,就向下挖掘一個9—12米深的小坑;當坑中煤炭和積水不能安全地用卷揚機提升到地面時,就放棄舊坑開採新坑。最後豎井開採成為必須,即從地表開鑿一條垂直通道穿透一個或多個煤層;有了豎井,就認識到煤層厚度、岩石與黏土互層的性質、瓦斯的存在以及地下水運動之間複雜的相互關係。

斯庫爾基爾地區地下有一個三維利用模式。煤層的構型和變化不定的厚度要求開採活動集中在某些地方。由於岩層的交疊和極端的褶皺,可采煤層在任何垂直或水平斷面上都不是均質的。開採還受到豎井位置和巷道構築的進一步限制,而這些又受制於礦山所有制結構和煤層的厚度。一般說來,厚度小於0.6米的煤層就無法被開採,而理想厚度——15米——僅見於該區的猛犸煤層。

夾層中易碎的岩石增加了采煤的風險,提高了冒頂防護的費用。雖然斯庫爾基爾礦山瓦斯不多,但是留作礦山支護的煤柱崩塌可能釋放瓦斯,這就必須有高於為礦工提供最低限度通風換氣要求的更複雜的通風系統。無煙煤開採工作面上經常有水,開採作業時必須經常抽水或排水。河流下面地層的坍塌可能造成突發性水災。

斯庫爾基爾地下無煙煤區域在自然與文化特色分佈上表現出一種複雜模式,同時展現了各種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模式,比如尋找偉大並引人矚目的地理分析與純粹的地表區域之間的聯繫。

13.4 文化-環境傳統中的區域

地理學的地球科學傳統對區域分析造成了某些特殊的限制。無論做怎樣的界定,可能劃分出來的區域都是建立在自然狀況的基礎上而不是在人類活動的基礎上。然而,文化-環境傳統向區域地理學引入了人類對空間的佔有和組織方式的無窮變化。所識別的區域類型和區域邊界的判定也相應地成倍增加。

雖然自然地理學家與文化地理學家興趣不同,但是他們的研究共同關心一個要素:過程。一個生態系統、一處文化景觀或一種經濟制度下交易模式的「形成」,幾乎是一切地理學領域中有待研究或必須研究的重要部分。許多地理研究都證明溫故可以知新,今天分佈的格局或區域的演化只不過是連續變化過程中一個短暫的階段。

作為區域核心的人口

(見第230頁「世界人口分佈」)

對瞭解區域而言,地理學中沒有哪個方面比人口研究中對過程與變化的研究更具基礎性。人口狀況是動態的,聚落格局也永遠處於變化之中。雖然人口的空間分佈與人們對其所在地區自然環境的利用方式有關,但是也受到前人對自然環境利用的目的、模式與解決方案的制約。下面引述美國人口地理學泰斗格倫·T.特裡瓦撒(Glenn T. Trewartha)的著作,請注意人口區劃——曾經是一個焦點話題——是如何將許多對區域的描述和理解的線索聯繫在一起的。殖民主義佔領者的雄心、過去和現在的運輸模式、自然地理狀況、政治分離主義、農業和農村土地佔有的歷史和實踐,這些都從區域觀點引入以增加對人口的瞭解。

拉丁美洲人口格局7

拉丁美洲人口空間排布的獨特之處是其強烈的核狀特性:一種突出的集群模式。大多數人口聚居區界線分明,周圍人口稀少的地域與其他聚居區相分隔。這種孤立聚落節點的格局是許多新開拓地區共有的特色,的確,這是歐洲和北美東部早期聚落的特徵。在那些地區,隨著人口的增長,各聚居區之間的人口稀少區域逐漸充滿移民,節點漸次融合。但是拉丁美洲並未普遍出現這種演化過程,因此其一直保持這種核狀分佈。可以預料,各人口聚居區內人口密度會有較大的變化。

核狀聚落格局的起源可部分地追溯到深深影響著西班牙殖民者的淘金熱和傳教狂熱。他們的聚落一般都經過細心選址,因為只有蘊藏著可供開採的貴金屬和有大量印第安人口可以傳教和提供勞動力的地區,才能滿足他們的雙重慾望。拉丁美洲分散的地域和定居區內盛行的社會隔離和地方主義也助長了集群的模式。

幾乎每個明顯的人口密集區都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城市核心。在一個區域性密集區內,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集中於一個首位大城市的程度超乎想像,而且這個首位城市也是當地交通線的樞紐。

這種普遍的核狀人口分佈格局還與政治界限有關。在有些國家中……個別人口密集區就是該民族的核心地區。不過,在更多情況下,人口密集區構成一個民族國家主要政治分區的核心,因此一個國家可能有不止一個人口密集區。導致這種簡單的人口分佈格局及其與行政分區關係的原因,是政治界限通常落在把各人口密集區分隔開的人口稀少區域上。在拉丁美洲,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或省份的界線穿過人口相對密集聚落的節點(圖13.10)。

圖 13.10 南美洲聚落的基本格局。拉丁美洲國家聚落的傳統格局是人口密集區集中在城市核心區,四周被人口稀少的鄉村分隔開。(Used with permission of Simon & Schuster, Inc. from the Macmillan College Text Introduction to Latin America, by Preston E. James. Copyright c 1964 by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核狀人口分佈帶來的另一特色是一國的國土總面積常常迥異於其有效國土面積,因為後者僅包括支持該國經濟的有人居住的區域。

從交通線和交通系統的特性中也可以發現這種核狀格局的深遠影響。人口密集區之間的陸地道路通常不甚發達,而各密集區內交通網絡一般比較高效,並有陸路將各區域內的網絡與最近的港口相連結。因此,連結各人口密集區的主要交通線常常是海上的航線而不是陸路交通。隨著公路的開發和改善,密集區之間的陸路交通也在逐漸增加。

……當前拉丁美洲人口數量可觀的增長率並未引起相應的空間重新分佈。任何一張拉丁美洲人口地圖都展現出大片未被利用和利用不充分的土地。此類土地部分是高原,受制於陡坡,更受制於潮濕的熱帶氣候,不是熱帶濕潤氣候就是熱帶乾濕交替氣候。這樣的氣候環境,加上原始的植被、土壤和排水系統,必然給處女地的新殖民者呈現出許多令人生畏的要素……單獨用熱帶氣候並不能充分解釋為何巴西裡奧格蘭德(Rio Grande)以南的大片土地近乎無人居住。這裡面還包括文化因素,如果它不比自然因素更重要的話,至少也與其同樣重要。文化因素之一是該大陸根深蒂固的令人遺憾的土地所有制,居住在外地的地主擁有大片未利用的可供耕作的土地,他們不僅自己對土地的利用效率不高,而且拒絕小經營商進行耕種。在這種土地所有制下,自耕農難以保護他們自己的土地,這是一種阻礙農村出現新聚落的情況……

目前人口數目的大量增加造成人口空間分佈的變化,但這似乎並未大規模地將農村居民推向未開發的處女地。只在相當有限的範圍內產生了新的農業小村莊。密集區之間的區域並未迅速得到填補。總趨勢是人民繼續聚集在城市內部或城市周圍的舊有聚落中心,而不是擴展到拓荒者的新殖民地區。

語言區

(見第269頁「語言」)

世界上大的文化區(簡要概括於圖7.3)在歷史上是基於不同的人群構成的。文化區並不是嚴格地根據民族、語言、宗教或技術,而是根據所有這些方面和更多因素的多樣組合來確定的。因此,文化區是一種多因素區域,這種區域不是使地球上各色人等之間的根本差別更加明晰,而是使之較為模糊。文化地理的基礎是識別在單一因素上具有同質性的那些小區,這種同質性小區造就了該地區常見的特徵,並共同為文化區的全面泛化提供必要的平衡。

語言為此類微小區域的差異性提供了一個實例,第7章已對此進行了初步探討。圖7.19所示的各語系掩蓋了各國各種正式語言的同一性和差異性。這些情況反過來又忽略或淹沒了少數民族的語言形態,這些少數民族可能將其身份的自豪感寄寓於其地方語言的獨特性之中。甚至在這些按民族界定的地方語言下面,還有一些語音的變異,在規模和認識上常常不被確認為一種語言,而且被用作使用這些語言的人愚昧和沒有文化的佐證。然而,這樣一種地域很小、使用人口有限的語言包含了經典的以文化為基礎的區域的一切元素。其範圍是清楚的,邊界易於勾畫,它代表了該區域成員的同質性與大多數人的行為,它以專一的文化特點概括了該區域特色的總和。

嘎勒語8

與世隔絕是一種獨特的甚至外界無法瞭解的語言得以保持或創造的關鍵因素。大約25萬現在講嘎勒語(Gullah)的人——他們自稱為嘎勒人——的祖先幾乎完全與世隔絕。他們住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到佛羅里達州近海的島嶼和幾乎同樣偏遠的東南沿海邊境的海岸低地上(圖13.11),成百上千的奴隸保持了源自奴隸群體的非洲語言——埃維語(Ewe)、凡蒂語(Fanti)、曼丁哥語(Mandinka)、契維語(Twi)、沃洛夫語(Wolof)、伊博語(Igbo)、班巴拉語(Bambara)、約魯巴語(Yoruba)和埃菲克語(Efik)——的模式和從這些語言中汲取的4000多個詞彙。今天塞拉利昂講克裡奧爾語(Krio)的聽眾能夠聽懂嘎勒人用克裡奧爾語講的民間故事。

圖 13.11 講嘎勒語的人集中在南卡羅來納州和佐治亞州的海島和沿海陸地上。造成其語言特色的隔離狀態如今正在減弱。

這些奴隸和他們的白人工頭進行最低限度交流時不得不使用英語詞語,但是經過改變、誤用,而且在那種不熟悉的語言中插入了一些基於非洲語言的替換詞,嘎勒語口語雖保持了自己的語調、用詞和表意順序,卻使白人僱主或更完全地融入美洲大陸的奴隸都難以理解。由於這種語言難以被聽懂,因此講這種語言的人就被認為愚昧無知,無法掌握英語的精妙。又由於自己被歸入愚昧無知之列,嘎勒人對自己、對他們的文化和語言感到羞愧,甚至他們自己也沒有認識到嘎勒語是一種高度結構化的非常複雜的單獨的語言。

嘎勒人和許多語言上的少數派一樣,他們正在擺脫原先的自卑感,增長對自己文化遺產與代表這種遺產的獨特語言的自豪感。出自經濟上的需要,他們對在校兒童教授標準英語。但是,對他們的語言結構和對其文化性質日益增長的學術興趣和大眾關心,業已使嘎勒語成為一種書面語言,成為學習的第二語言,並被翻譯為英語。

無論嘎勒語的書面語還是口語,都露出了非洲語法模式的痕跡,尤其是它所使用的句尾定位詞:「Where you goin' at?」用英語中所沒有的特殊時態「I be tired」傳達「這段時間我很累」(「I have been tired for a period of time」)這一概念,也顯示兩者同樣的非洲語言起源。雖然非洲起源的語言中有時態,但是這些語言中更多的是用詞尾變化而不是用特別的單詞和結構來表達。

「He en gut no morratater fer mak no pie wid」也許不是好英語,但它是好嘎勒語。把它翻譯為「他再也沒有甘薯做餡餅」(He has no more sweet potatoes for making pie )使聽英語的人能夠理解,但是喪失了原來語音明快悅耳的節奏,更重要的是翻譯模糊了說話人的文化身份,他們是一群在地域上群集的獨特美國人,其地域範圍可以用其處於支配地位的語言清楚地劃定。

心像區

(見第313頁「心像地圖」)

迄今用作實例的區域單位和所使用的區劃方法都是有形的實體。這些區域是明確的、有可測量內容的形態區或功能區,其界線是用某些客觀標準的變化或內容的改變來劃定的,在精確測量的全球網格上有界線的位置。

有些人和整個文化可能對世界性質和各地結構用很隨意的、不精確的圖像來表現,而且能成功地運作。第8章所討論的心像地圖就代表了個人對區域和區劃的看法。我們還可以看出,這些心像地圖所具體表達的個人世界觀受到這些地圖繪製人所隸屬文化的影響。

原始社會尤其具有獨特的世界觀,那時人們根據這種世界觀對熟悉的事物進行分類,對不熟悉的事物也能做出滿意的說明。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克拉馬斯河(Klamath River)地區尤羅克印第安人(Yurok Indians)就是這樣。沃特曼(T. T. Waterman)的文章《尤羅克地理》記錄了他們的地理概念,以下引文就是文章的概要。

尤羅克人的世界觀9

尤羅克人認為自己居住在一片大體圓形的平地上,四周被海洋環繞。他們相信,沿著河流上行到足夠遠的地方,「你就又到了有鹹水的地方了」。換言之,他們認為克拉馬斯河在某種意義上把世界一分為二。他們認為,這整塊陸地,連同其森林和山脈、河流和海崖,在上漲的原始洪水上面以一種巨大而察覺不到的韻律緩緩升降。這片「陸地」如此廣袤,使你察覺不到這種平緩的升降。因此,這片陸地不僅被海洋環繞,而且還飄浮在海洋上面。在這個「世界」中心附近有一個地方,在克拉馬斯河南岸,尤羅克人稱之為「奎內克」(qe'nek),這個地點以下幾千米處特裡尼蒂河(Trinity River)從南面流過來。在印第安人的概念裡,這個地點似乎被公認為世界的中心。

這個地點也是天的所在。在實體的天空上面有一個天國叫做「沃諾伊克」(wo'noiyik),例如,在尤羅克人心目中,天國的地形毋庸置疑地就像門多西諾縣(Mendocino County)南部一樣。在奎內克下游一處叫作「奎內克浦」(qe'nek-pul)(「奎內克下游」)的地方,是通向天國的無形天梯。雖然據我所知近來沒有誰曾上去過,但人們認為天梯仍然在那裡。在尤羅克人的宇宙圖式中,天穹是十分確切的。尤羅克人把天穹的結構及其籠罩下的廣袤地景和水體叫做「基維索納」(ki-we'sona,字面上為「存在之物」之意)。於是,上面的天和下面的地景就構成了「我們的世界」。我過去對尤羅克人將天地混為一談迷惑不解,例如,他們告訴我,某棵巨人般的紅杉樹「支撐著世界」。他們的概念當然是完全合乎邏輯的,因為在他們的意識中,天就和地一樣是「世界」的一部分。

尤羅克人相信,穿過天邊再向外航行就會重新進入陸地。那不是我們的世界,凡人通常不能到達那裡,但是那裡是美好富饒的土地。這裡的大風大浪到那裡只不過是小小的漣漪。更遠處有幾個區域。北面(我們意識上的北面)的普列丘克(pu'lekūk)是世界北端的下游。普列丘克的南面是契克契寇(tsī』k-tsīk-ol,金錢居住的地方),神話中交易媒介象牙貝的住所。再往南一處叫作「寇威契克」(kowe'tsik)的地方,是神話中鮭魚的家,那裡一切生物都有一所「房子」。克拉馬斯河口正西方附近是爾克格爾(rkrgr'),住著教化英雄烏赫帕庫馬(wo'xpa-ku-ma,海那邊的鰥夫)。

爾克格爾再往南是寬廣的海,叫作「基歐拉奧帕阿」(kiolaaopa'a),是半樹脂狀的——順便說一句,這是元古代虛構的概念。上述這些堅實的陸地均位處天邊,事物的絕對邊緣。更遠的地方尤羅克人甚至連想都不去想。他們把對面的地方叫作「匹茲卡克」(pe'tskuk),是河流的「上端」,但仍然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似乎不甚關心那裡的地形。

尤羅克人對其所在的世界的概念可以用圖解來概括(圖13.12)。

圖 13.12 尤羅克人的世界觀。此圖是沃特曼對該部落進行人類學研究時拼湊而成的。圖中央的奎內克標誌著印第安人認為的世界中心。

資料來源:T. T. Waterman,「Yurok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American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 16, no. 5: 189-93, 1920.

政治區

(見第358頁,「國界:國家的邊界」)

定義最嚴格的形態文化區是民族國家,其界線大體上都經過仔細測量,而且多半以柵欄或界樁為標誌。邊界上存在著一條被武斷劃分的過渡帶,或者區域核心的基本性質向邊界減弱,這是毫無疑問的。國家邊界的剛性,在空間上明確無誤的定位,以及其獨有的各種外部標誌——國旗、國歌、政府和軍隊——使國家有一種有別於其他較不固定的文化區的永恆不變的面貌。但是它的穩定性經常是想像多於現實。政治邊界不一定是永久性的,在內部或外來壓力下,有些國家邊界也發生變化,有時還是激烈的變化。印度次大陸的變化就表明這一點。

印度次大陸的政治區十

從大約公元前400年以來,印度次大陸的歷史就是一部帝國建立與解體交替,以恆河流域為控制中心向外擴張,以及該半島邊緣地域反抗中央集權化的歷史。1858年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無意地創建的英屬印度,只不過是試圖把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的廣闊地域和難以調和的敵對種族、宗教和語言群體置於統一控制下的最後的、但或許是最成功的嘗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要求獨立和擺脫英國人的統治、爭取自由的共同渴望,把次大陸差異極大的族群團結了起來。然而,這種共同的願望遭到宗教上相互憎惡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反對,這兩種宗教信徒各自佔有該殖民地單獨的區域,都不想隸屬於或聽命於對方。1947年英國人交出次大陸控制權的時候,他們認識到了這些明顯不可調和的宗教差異,並把次大陸一分為二,使兩者分別成為地球上人口數量居第二位和第七位的兩個國家。獨立國印度是由這個前殖民地的主體——主要信奉印度教的地區——組成的,另一個主權國家是穆斯林佔絕大多數的地區——巴基斯坦。即便如此,這次劃分還是留下了邊界問題,特別是克什米爾谷地,邊界不明確導致爭議不斷,危機四伏。

估計有100萬人在隨著分割而發生的宗教騷亂中喪生。在也許是歷史上短時期內最大規模的移民潮中,大約有1000萬印度教徒從巴基斯坦遷移到印度,750萬穆斯林離開印度前往「純潔的國土」巴基斯坦。

不幸的是,這種「純潔」僅存在於共同的宗教信仰上面,而不是在空間一致性或共享的語言、種族特性、風俗習慣、食物或經濟上。不出所料,巴基斯坦在1947—1971年的24年裡,是一個極度分裂的國家。分割的決定造成了東西兩部分被1600千米長的外國領土所隔離,只靠對阿拉的共同信仰聯繫在一起(圖13.13)。西巴基斯坦面積等於得克薩斯和俄克拉何馬兩州之和,人口5500萬,主要為淺膚色、講烏爾都語的旁遮普人,和中東文化有著強烈的聯繫。東巴基斯坦由大約7000萬講孟加拉語的人組成,人口擁擠在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三角洲像艾奧瓦州那麼大的地區內。該國西部是西亞半乾旱區的一部分,而東部與盛產稻穀的東南亞濕潤地區相連。

圖 13.13 印度次大陸政治變遷順序。1947年英屬印度變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後者是一個伊斯蘭國家,由東西兩部分組成。1971年巴基斯坦因種族和政治上的反差導致的內戰而解體,東部成為新國家孟加拉國。

除了宗教上的親密關係以外,再沒有其他方面可以聯繫這個棘手的、被分隔之國。東巴基斯坦感到被西部專橫的少數人剝削——他們企圖將其語言和經濟發展、行政目標和軍事控制強加於東部。不管是對還是錯,東巴基斯坦人認為自己受到委屈和虐待。他們抱怨人均收入水平遠低於西部同胞,聲稱在投資資本的分配上受到歧視,發現進口糧食定價不平等,並宣稱他們出口的原材料——尤其是黃麻——支撐著國民經濟,而他們並未分享到相應的份額。他們堅稱,建國以來他們提出的區域自治要求遭到了否決。

1970年11月,東巴基斯坦遭受熱帶氣旋和風暴潮的襲擊,約50萬人死亡,這使他們的忍耐達到了極限。自然災害降落到自己頭上的時候,他們對西巴基斯坦全然不足的援助感到憤怒,中央政府還拒絕了他們要求按時召開東巴基斯坦代表佔絕對多數的國民大會的要求,這更激怒了東巴基斯坦。進而導致了內戰並創建了一個獨立的新國家——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圖13.13追溯了次大陸政治變遷的歷史。

我們意識中如此根深蒂固而且界線如此穩固的國家和民族國家,如同本書對開頁地圖所展示的那樣,其實只不過是文化區域景觀一種新近而且短暫的創造物。國家所依賴的是或多或少能有效實施的對權力的壟斷和居民對政府的忠誠,以及凌駕於社區、語言或宗教的歸屬感之上的權威,這種歸屬感在國家建立之前就已存在,或者聲言這種歸屬感超過對國家的忠誠。正如印度次大陸充滿暴力的近代史所表明的那樣,人們可能在追求民族獨立,但是民族獨立卻不一定是靠其初衷來維持的。

13.5 區位傳統中的區域

眾所周知,雖然區位是所有地區的首要屬性,但地理學區位傳統中的區劃所意味的遠不止是地球空間一種命名的界定。區劃所關心的核心問題是人類活動的分佈及其對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影響。

在這種意義上,世界農業區劃和與之相關的土壤和氣候區劃都屬於區位傳統之列。然而,由於實際的和可接受的原因,此類基本自然模式已經被納入地球科學傳統之內。但有一點是公認的:區位傳統強調人類事物中的「行為」,「行為」不是一種抽像的事物,而是生命與生命所依賴的環境的相互關係。

因此,區位傳統比地球科學傳統或文化-環境傳統更有助於對各種區域類型的識別和定界 (boundary definition)。任何經濟活動或文化相互作用的單一模式都能引起對可界定的形態區的識別。商品的交換、城市市場區域的控制、資本的流動或港口的集散活動,只不過是可能在分析上有用的無數功能區的幾個例子。

經濟區

(見第396頁)

經濟區劃是區域方法中最常見和最常被採用的一種。地理學家通過經濟區來識別各種活動和資源,用地圖表現其存在和使用方式,並研究其相互關係以及構成當代世界複雜性的各種流。

第10章探討過一些經濟區的例子,不應把經濟區僅僅視作有可能用以記錄一種形式區或功能區內事物的一種圖形。經濟區已日益成為研究「可能是什麼」或「應該是什麼」的一種手段。經濟區作為一種規劃工具,作為對人、對資源和對復合區域經濟結構調控的框架的概念,來源於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區域規劃的關鍵因素是公眾對主要地域單位的認識,在該單位中,人們把經濟變化和衰退看作是各種問題相互聯繫的原因,例如人口向外遷移、區域隔離、文化匱乏、落後與貧困等。

阿巴拉契亞⑪

直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對大多數人而言,「阿巴拉契亞」不過是泛指美國東部與阿巴拉契亞山脈有關的複雜地文區域。即使你能想起來,那也不過是一處具有鄉村風味的、與世隔絕的、林木蔭蔽的地方,一個開採煤礦、山巒起伏、到處有民歌的地區(圖13.14)。

圖 13.14 肯塔基東部廢棄的小屋無言地使人回想起阿巴拉契亞經濟和社會變化。人均收入增加、城市就業機會增多和路網改善已經減少了該地區長期貧窮與孤立的狀況。(c Jean-Yves Rabeuf / Image Works

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該地區經濟停滯與功能衰退日益明顯,而這時全國範圍內卻是經濟增長、個人收入增加的環境,對消除貧困和對每一群公民經濟匱乏的關切也日益增長。雖然阿巴拉契亞不像先前的風沙侵蝕區(Dust Bowl)或田納西流域那樣引人注目,但這裡也確實無疑地成為一個公認的經濟區和文化區以及一個政府決定的規劃地區。

對一個承認併力圖根除這種狀況的國家而言,該地區的貧困、欠發達和社會危機是很明顯的。1960年前後,阿巴拉契亞的人均收入為1400美元,而全國平均為1900美元。20世紀50年代的10年間,礦業就業率下降了60%,農業職位下降52%;而全國各地的礦業職位僅損失1%,農業職位減少35%。鐵路僱員也隨采煤業的下降而減少。年輕人大量外遷,遷往芝加哥、底特律、代頓、克利夫蘭和加裡等城市。即使這樣,留下來的人失業率仍然比全國平均高50%。由於人口外遷,所以剩餘人口——1960年只有47%住在城區或近郊,而全美為70%——的年齡結構變形。年輕人口和老年人口不成比例,有生產能力的勞動年齡組多已外遷,至少暫時是這樣。

把這些指標和其他社會經濟指標按縣和國家經濟區作圖,一個長條形、連貫而且邊界清楚的阿巴拉契亞作為一個新近為人所知的地區躍然紙上(圖13.15)。該地區綿延13州,從密西西比州到紐約州,面積50.5萬平方千米,人口1800萬,其中93%為白人。

圖 13.15 阿巴拉契亞區域委員會劃定的「阿巴拉契亞」界線是基於受政治考慮影響的社會與經濟狀況,而不是基於地形。

到1963年,在聯邦和州水平上對該地區這些問題的認識,使這裡從一個多因素經濟區升級到一個規劃地區。創建了一個聯邦-州聯合的阿巴拉契亞區域委員會,以制定一項滿足整個地區需要的計劃。所選用的方法,是將有限的投資放在數目有限的高度地方性開發項目上,期望這可以激發由私人資金支持的經濟增長。

概括地說,該計劃:1忽略那些孤立的貧困和失業的地區,那是一些散佈全區的不能到達的「空洞」;2選定一些「發展中心」,這些地方發展潛力最大而且集中了經濟擴張所需的一切費用,據信該區域在所確定項目的支出方面的發展潛力足以超過脫貧致富所需;3建設新的道路網使孤立的失業者能夠到他們喜愛的發展中心有望提供的新崗位上班。當然,道路的建設還將為旅遊業開闢一些可通達的區域,加強整個規劃地區的經濟基礎。

阿巴拉契亞區域委員會建立後,以一些未曾預見的方式使阿巴拉契亞的經濟前景得到了改變。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製造業在「陽光地帶」的阿巴拉契亞部分重新安置或新建,新的工業職位數量倍增。新工廠就業機會開始超過當地勞動力儲備,從前外出的移民從外面的城市返回家園,重新建立較為平衡的人口年齡金字塔。不過,與此同時,該地區的煤礦職位數量驟降,失業率仍然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阿巴拉契亞區域委員會對該地區的投入已超過60億美元,還有100億美元為其他來源。

這些投資徹底改變了20世紀60年代持續不景氣的景象。1990年,該地區生活貧困的人口比例從1960年的31%下降到15%,1960年人均收入為全國平均的79%,到20世紀90年代初上升到85%。人口流動趨於穩定,進出阿巴拉契亞的人數大致相等。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鋪設了超過3500千米的道路;公路網仍在發展,到2002年達到近3700千米——儘管公路建設尚未達到原來所希望的效果,但現在整個地區四通八達。公路繞開了一些小城鎮及其腹地,使之孤立如故,人口減少。不過,有些基本社會服務首次近乎涉及該地區的每一個人。例如,到21世紀初,委員會轄區內410個縣中的每一個都有了一個診所或一位醫生。

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財運又發生逆轉,紡織業和製衣業職位普遍喪失給低薪酬的外籍競爭者。即使獲得補貼的外國汽車零部件廠和裝配廠所獲得的成果,以及服務部門就業方面的增長,也不能完全保持前幾十年所取得的進展。由於該地區不成比例地遭受全國經濟逆轉的影響,所以其從2001年開始人均收入再次滑落到遠低於美國平均水平的位置,即使在製造業仍佔優勢的一些縣份,實際工資的下降也削弱了經濟基礎。

21世紀初阿巴拉契亞表現的進退摻雜的傾向,使大部分地區在經濟上依然陷入困境。其製造業基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於金屬原材料和金屬製品、木材產品、紡織業和製衣業——所有這些行業也因進口產品取代本土產品而遭到削弱。采煤機械化和關於環境保護法適用範圍和應用的衝突抑制了該部門的就業率,該地區仍被官方列為「窮困」的121個縣份(2003年)中,有一半以上依然高度依賴於煙草生產,而阿巴拉契亞的失業率繼續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然而,自從1963年該地區委員會創建以來,阿巴拉契亞地區經濟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多樣化,而且40年後更多地依賴於服務業、零售業和政府部門比較穩定的職位。生活貧困居民的比例從1960年的1/3減少了一半。從總體上看,阿巴拉契亞已經從近乎單一的經濟和社會貧困向各縣區差別懸殊的混合經濟格局轉化。許多縣份和社區已經成功地使自身經濟多樣化並趨於穩定;有些縣區繼續調整其就業率下降的部門,進行結構上的改變,成功與否尚難確定;還有一些縣區仍須改善排水系統之類的基礎設施。

城市區

(見第478頁「大城市連綿區」)

城市地理佔據地理學區位傳統舞台的中心位置。在世界範圍內,現代一體化相互依存的社會是以城市為中心的。城市乃是生產、交換和行政管理不可或缺的功能核心。各個城市都是相互交織的城市遞階系統中的基本元素。城市內部展示著土地利用與功能方面複雜而重複出現的格局。

城市以其文化與生活的多樣性,成為區域研究中極佳的主題。當然,城市本身是一種形式區。從總體上看,城市的分佈為城市集結的形式區提供了實質性的形體。城市也是各種類型和遞階性等級功能區的核心。城市內部在功能、土地利用和社會經濟格局等方面的多樣性要求進行區域分析。讓·戈特曼(Jean Gottmann)清晰地展示了在形式與功能兩種方式上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他研究了美國東部20世紀中葉的資料和景觀,識別並分析了大城市連綿區。以下引用的是其研究成果。

大城市連綿區⑫

今天美國東北海岸是一處顯著發展的地區——大體上連續的城市和郊區連綿的區域,從新罕布什爾州南部到弗吉尼亞州北部,從大西洋沿岸到阿巴拉契亞山麓(圖13.16)。深深扎根於美國過去的城市化過程在此穩步前進,使該地區具有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美國其他地域都沒有如此高度密集的人口,沒有這樣高的平均人口密度,綿延在如此廣大的地域。國內沒有哪個地域能起著可比擬的作用,世界上也沒有哪裡能有可比擬的重要性。這裡逐步形成了一種政治上、經濟上甚至文化活動上的某種「霸權」,從前像這樣大小的地區很少能達到這種程度。

圖 13.16 1960年的大城市連綿區。當時該地區是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按人口與經濟特徵定義為「城市」的縣份組成的。該地區許多地方目前在土地利用上仍然是明顯的「鄉村」。

因而,「巨大」就是美國該地域和在其中起作用的各種過程的重要性。但是還難以將該地區與周圍地區區分出來,因為該地區的界線穿過原先確立的歷史分界線,例如新英格蘭和美國中部瀕臨大西洋各州。由於該地區包括幾個州的全部和另一些州的一部分,穿過一些政治實體,因此,就需要有一個專門的名稱來識別這個特殊的地理區域。

這種特別的地區類型是全新的,但它又是由一些古老過程造成的,例如城市的擴大、文明社會的勞動分工和世界資源的開發等。因此,作為一個地名它應該是新的,而作為人們所熱望的悠久傳統符號又要古樸,還要隱含當地的形勢和目前所發現的問題。於是本研究選用了大城市連綿區 (megalopolis)一詞。

當你沿著波士頓至華盛頓的幹線公路或鐵路前行的時候,你很難忽略建成區、緊密交織的居民社區或非常密集的工廠。另一方面,沿同一路線飛行,你會發現在沿著這些交通要道分佈的人口密集的條帶後面,以及環繞老城市中心的郊區集群之間,仍然保留著大片空地,它們遍佈著森林與灌叢,中間還有一些精耕細作的農田(圖13.17)。不過,在近距離觀察的時候,這些綠色空間似乎到處都有結構鬆散但極其凌亂的建築物,其中大多數是住宅,但也有些工業建築。就是說,你會發現這些地域中有許多看似鄉村,但其真正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城市商業中心勢力範圍內的郊區。即使是佔有較大片田地的農莊,其主人也很少以此為主業,並不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

圖 13.17 新澤西州的「松林荒地」仍然是大城市連綿區的核心區基本未受干擾的自然殘餘群落。其保育是環保主義者和開發商之間辯論的主題。(c Elizabeth J. Leppman

因此,從前城鄉之間的差別在此已不再適用。只要看一眼大城市連綿區的廣闊範圍就能發現土地利用方面的革命。大多數人居住在所謂的鄉村地區,而且最近的人口統計仍然將其歸入「農村人口」,但是他們幾乎和農業毫無聯繫。根據他們的興趣和職業,他們就是通常所稱的「城裡人」,不過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住宅周圍景觀並不符合從前城市的含義。

因而,我們必須擯棄這樣一種概念,即城市是一個鱗次櫛比有組織的單位,其中人群、活動和財富密集在迥異於其周圍非城市地區的彈丸之地上。這個地區每座城市都從原有核心區向四面八方延伸,這種地區在鄉村與郊區犬牙交錯的地景中發展壯大,其開闊的前沿與周圍其他相鄰城市有些近似但結構各異的郊區相融合。

因此,一個城鄉深度交織,1960年人口就達到約3700萬的近乎連續的系統就屹立在大西洋沿海地區的東北部。該系統橫跨州界,穿越廣闊的河口和海灣,並且存在許多區域差異。事實上,大城市連綿區景觀呈現出巨大的多樣性,可能使一般觀察者高度質疑該地區的一致性。對觀察者來說,沿海主要核心城市彼此不相干。其中6座最大的城市如果地處他方,憑著其本身的特色,它們本應就是一些獨立的大城市連綿區。這個區域的確就像亞里士多德所說的那樣,像巴比倫這樣的城市,它們擁有的是「一個國家而不是一座城市的幅員」。

對1960年大城市連綿區的描述,如同任何區域研究所做的那樣,代表著區域變化鏈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瞬間。只要清晰地記述這一瞬間並清楚地理清區域特徵的思路,區域研究就既能用作對現狀的概括,又能用作對未來的預測,因為從現狀中可以看出未來的端倪。在戈特曼對該地區進行描述以後,大城市連綿區沿著他所概括的方向繼續發展。城市化在形式上和功能上繼續進行,蠶食著鄉村景觀而置州界於不顧,甚至也無視1960年起主導作用的大城市連綿區的核心。於是新的發展中心——就其本身而言這些中心正在變得相當於核心城市——和不斷擴張的交通廊道連結起來,儘管目前日漸重要的是高速公路而不是鐵路。

在南部,圍繞著華盛頓特區的交通通道是費爾法克斯縣(Fairfax County)的環首都高速公路(Capital Beltway)及其向西延伸到弗吉尼亞州勞登縣(Loudoun County)和杜勒斯機場的延長線,其向北進入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Montgomery County)的I-270通道。以泰森斯科納(Tysons Corner)為中心的弗吉尼亞郊區專長於國防工業,但大量寫字樓聯合體和商業中心迅速把鄉村土地轉化為一般城市用地。馬裡蘭郊區在其新寫字樓、工商業「園區」和聯合企業中突出保健、航天和通訊等方面的優勢。在20世紀80年代,交通要道繼續向北進入「普林斯頓通道」,一條42千米長的地段沿著1號公路從新不倫瑞克(New Brunswick)通往新澤西州托倫頓(Trenton),龐大的寫字樓群(corporate parks)⑬ 為從紐約地區遷移到普林斯頓大學四周的新技術公司提供了辦公和研發的空間。新澤西州莫裡斯敦(Morristown)和紐約州韋斯特切斯特縣(Westchester County)的懷特普萊恩斯(White Plains),是紐約市北面和西面另兩處類似的工商業和寫字樓開發的密集地區。往東,20世紀80年代末期康涅狄格州有15萬人每日通勤上班的斯坦福德(Stamford),成為全國性大公司總部的中心,並且是自有大城市連綿區記述以來作為一座真正的大型中心城市以其當前的形態而出現的。

按生態系統劃區

(見第504頁「生態系統」)

地理學的傳統定義是「對地球表面區域變化的研究」,這種定義雖然過於簡單,但也意味著該學科專注於區域分類並把地球細分為各個分區。對區域研究所暗含的下述主要目標而言,對區域組織和功能方面的考慮是次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區域研究的目標是界定區域自然特性和文化特徵同一性的核心和邊界。然而,我們在地理學的地球科學傳統、文化-環境傳統與區位傳統一章的述評中強調,本學科更具動力學性質的觀點認為,人類對他們所佔據的自然環境不斷地施加著可辨別的、可變的而且常常是負面的影響。那些受人類影響的景觀證據也是區域研究的主題,儘管對其研究需要借助於或得益於種種技術,這些技術有別於經常與區域研究相聯繫的各種描述性方法。

較新的研究思想強調從系統分析觀點進行空間關係研究——尤其是人類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必要性。這種方法偏重區域內的組織、結構與功能的動態,提供空間中各種事物之間聯繫的量化方法。第12章所介紹的生態系統或生物群系 (biome)⑭ 提供了一種極其靈活的系統分析概念,能夠研究環境和生物界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常常受到人為干預的影響。由於這種關係是結構性的,因此結構比空間一致性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並形成對區域新的理解。尤其是生態系統的概念,為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的複雜後果提供了一種觀點。

下文引述威廉·J.施奈德(William J. Schneider)的一篇論文,請注意生態系統的概念是如何被用以識別和分析各種尺度、複雜性與各種性質的區域和分區的。本案例還介紹了生態過渡帶(ecotone)或生態脅迫區(zone of ecological stress)的概念,在本案例中,後者就是人類對自然系統所施加的壓力。

佛羅里達大沼澤地⑮

佛羅里達大沼澤地是一條河。它就像哈得孫河或密西西比河一樣是一條河道,水流從高處流向低處最終進入海洋。它以一個大弧形從佛羅里達州中部奧基喬比湖南端延伸到墨西哥灣海岸和佛羅里達灣的潮汐河口。它是一片開闊的淺水泥沼,平均寬度64千米,最寬處113千米,迂迴曲折穿過大片鋸齒草⑯ 和樹「島」。即使在雨季,水深也很少超過0.6米。但是,佛羅里達大沼澤地還是像哈得孫河和密西西比河一樣,留下了人類文明深遠的烙印。

自1萬年前更新世結束以來,佛羅里達大沼澤地就是奧基喬比湖週期性溢流的天然排水通道。當多雨的夏天湖水滿盈,或颶風勁吹把湖水舀出湖盆的時候,超量的湖水就溢出湖泊的南緣。溢流的水分和所收集的雨水一起集中在一條通道上,在大賽普裡斯沼澤(Big Cypress Swamp)和西面的沙質平地與東面大西洋海岸山脈之間緩緩地向南流去,最後匯入海岸沼澤的微鹹水中(圖13.18)。

圖 13.18 佛羅里達大沼澤地是佛羅里達州從奧基喬比湖向南綿延到海邊的生態系統綜合體的一部分。排水與防洪系統業已改變了其自然狀態。

水始終是佛羅里達大沼澤地生命的關鍵因素。平均年降雨量(1.4米)的3/4降落在6—10月底的夏季,這時水位上升,淹沒大沼澤地面的90%被淹沒。早先旱季時水面一般覆蓋地面的10%以下。大沼澤地大部分地區在最近工程啟動之前,由這種季節性雨水週期造成的水位波動平均為0.9米。偶然出現的嚴重洪水和伴隨著火災的長期乾旱都週期性地給生態系統施加壓力。這種隨機出現的生態傷害對大沼澤地的特性可能至關重要。

三種優勢生物群落——開闊水面、鋸齒草和木本植被——反映了覆蓋大沼澤地的泥炭土表面高程上微小而穩定的差別(圖13.19)。開闊水面地區出現在較低處,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被水淹沒,生長著稀散的沼澤草類和藻團。比周圍開闊水面高出僅僅幾厘米的土壤上面生長著鋸齒草群落。樹島下面土基層最厚。土壤厚度幾厘米的差異顯然控制著這三種群落的物種組成。

圖 13.19 照片中所見的開闊水面、鋸齒草和樹島組成了佛羅里達大沼澤地相互分開的生物群系,這裡也是很多動物的家園。(c Reinhard Eisele / Corbis Images

今天佛羅里達大沼澤地已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天然河流。其大部分已經被排水、渠道化和構築水閘和水壩之類的大規模水利工程所改變。為市政和工業利用而大量抽取地下水已耗竭了地下含水層,使海水通過含水層和地面水渠向陸地入侵。成千上萬個供水井被入侵的鹹水污染,邁阿密南部原先的淡水沼澤發生了大規模的生物變化。紅樹林——鹽度的指示植物——生境向陸地延伸,火災席捲原先很潮濕的地方。生態過渡帶——相異生態系統接壤處的脅迫地帶——因人類對大沼澤地生態系統的改造而改變。

大沼澤地生態系統的組織、結構和功能動態也因此發生變化。生態系統各組分的結構性關係——受脅迫影響與形成的性質——正在以人們未能完全理解的方式遭到人為的扭曲。

章節摘要

區域是一種在腦海裡構建的、通過想像力創造的實體,其唯一功能是對空間資料進行有目的的組織。那種組織的安排、供分析數據的選擇和由這些決策得出的區域反映了所提出的知識問題。

本章並未試圖探索區域政策和區劃方法所有方面的問題,只是試圖通過實例證明其基本主題:地理學家的區域雖然是人為的,但是對引起地理分析的孤立事物、格局、相互關係和各種流慎重地構想了一些技術。在此意義上,所有地理學家都是區域地理學家,而本章述及的區域實例可能在邏輯上完成我們對地理學4種傳統的評述。

問題與討論
  1. 地理學家認識或界定區域時,他們想達到什麼目的?區域界線是按什麼劃定的?區域是有形的實體嗎?區域的大小和特性是所有研究地球空間同一地段的人都同意的嗎?詢問3位對地理學瞭解不深的同學對「南方」的定義。如果答案不同,他們用以劃定區域界線的不明晰的或明晰的標準是什麼?他們識別的是哪類區域?

  2. 一切區域共有的空間要素或用以識別的特性是什麼?

  3. 用以識別形式區的特徵是什麼?其邊界是如何被確定的?從本書前面章節中舉出3個不同形式區的例子。每個形式區是如何被界定的,識別其的目的是什麼?

  4. 功能區是如何被界定的?其劃界標準的本質是什麼?給出先成界定的三四個功能區的例子。

  5. 生態系統被認為是定界區域的一種可行方法。識別生態系統時提出了什麼地理概念?一個生態系統等同於一個形式區嗎?為什麼?

  6. 本章識別出了國家區域、語音區域、歷史區域、規劃區域和其他區域。你的日常事務中還有你所熟悉的其他區域實體嗎?防火區、警務區、選區或分區制地區單元是否都是和本章或本書其他地方所討論過的地理區相一致的區域單位?你或其他人對區域的定界如何影響著你們的生活?

延伸閱讀

Borchert, John R. Megalopolis: Washington, D.C., to Boston. Series: Touring North America.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2.

Freeman, T. W. A Hundred Years of Geography. Chapter 2,「The Regional Approach.」 Chicago: Aldine, 1961.

Gottmann, Jean. Megalopolis Revisited: 25 Years Later. College Park: Institute for Urb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87.

Johnston, R. J., J. Hauer, and G. A. Koekveld, eds. Regional Geography: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McDonald, James R. 「The Region: Its Conception, Design and Limitation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56 (1966): 516-28.

Meinig, Donald. 「The Mormon Culture Region: Strategies and Patterns in the Geography of the American West, 1847-1964.」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55 (1965): 191-220 (esp. 213-216).

Minshull, Roger. Regional Geography. Chicago: Aldine, 1967.

Moore, Tyrel G. 「Core-Periphery Models, Regional Planning Theory, and Appalachian Development.」Professional Geographer 46, no. 3 (1994): 317-31.

Murphey, Rhoads. The Scope of Geography. 3d ed. Chapter 2, 「The Region.」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82.

Wheeler, James O. 「Notes on the Rise of the Area Studies Tradition in U.S. Geography, 1920-1929.」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38 (1986):53-61.

Whittlesey, Derwent. 「The Regional Concept and the Regional Method.」 In American Geography: Inventory and Prospect, ed. Preston E. James and Clarence F. Jones.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54.

@萬維網上和地理學有關的網站極其豐富。與本章主題有關的網站請見與本書有關的在線學習中心的「Web Links」部分。網址:www.mhhe.com/getis1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