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地理學與生活(全彩插圖第11版) > 第10章 經濟地理學 >

第10章 經濟地理學

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 Stephen Chernin / Getty Images

1846年夏天,莊稼生長得很旺盛。上一年的天災好像過去了,馬鈴薯——800萬愛爾蘭農民唯一的糧食——將會再次慷慨地生產出人們之所需。但是一周之後,神父馬修(Mathew)寫道:“我目睹了一次因大範圍植物腐爛而造成的浪費。可憐的人們坐在籬笆上,看著他們腐敗的田園……痛苦地悲泣那使他們失去所有食物的災難。”戈爾(Gore)上校看到“每塊地都變黑了”,一位莊園管家注意到“土地……看上去像被火燒過一樣”。因此,第二年不可避免地沒有了馬鈴薯,饑荒和瘟疫也就無法避免。

5年之內,這個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的居民點的地理分佈被永遠地改變了。美國接受了100萬移民,他們為美國飛速發展的經濟所創造的運河、鐵路和礦山提供了所需要的廉價勞動力。他們開創了商品流動的新模式,美國玉米第一次在英格蘭—愛爾蘭找到了市場——作為貧困救濟(Poor Relief)的一部分——之後又進入了更為廣闊的歐洲市場,整個歐洲在那一年也正在經受因為種植同一種作物而失收的痛苦。在那些日子中,致使馬鈴薯壞死、枯萎的微生物改變了兩大洲的經濟地理和人文地理格局。

這種改變源自一系列複雜的、相互交織的原因和影響因素,它們再一次證明了我們反覆觀察到的現象,那就是看似各自獨立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模式實際上是單一實體中相互聯繫的組成部分。經濟地理學家要專門研究的東西在這些模式中處於核心地位。

簡單地說,經濟地理學 (economic geography)研究人們如何謀生及其謀生方式如何因地而異,以及經濟活動如何在空間中相互聯繫。當然,我們不可能真正理解70多億人全部的經濟事務,不可能考察地球表面無處不在的無限多樣的生產和服務活動,也不可能追蹤它們之間數不清的相互關係、聯繫和流動。即使我們的理解力能夠達到那種程度,那也僅僅是對一瞬間的理解,而經濟活動無時無刻不在變化。

經濟地理學家努力追求一致性。他們試圖揭示普遍規律,以便表徵人類生活的經濟變化之謎。他們的研究讓人們更深入地認識人類創業中動態的、相互制衡的多樣性,認識經濟活動對人類生活和文化的其他方面的影響,也認識不同國家和地區經濟體系之間與日俱增的相互依賴性(見第13章的“經濟區”部分)。馬鈴薯枯萎病,儘管只侵襲了一個小島,但是它最終卻影響了各大洲的經濟。同樣的,美國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其經濟的“去工業化”及向後工業服務業和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活動的轉變,正在改變著各國的相對財富、國際貿易的流向、國內就業和收入的模式等(圖10.1)。

圖 10.1 這些在巴爾的摩卸下的日本汽車是不斷進口的商品流的一部分,進口汽車奪取了原本由美國製造商佔領的國內市場的重要份額。已經建立起來的生產和交換模式正不斷受到世界經濟和日益相互依賴的各種文化以及相對競爭力變化的影響。(© Paul Conklin / PhotoEdit

10.1 經濟活動和經濟體的分類

由於控制人類經濟活動的環境和文化現狀很複雜,因此理解謀生模式(livelihood pattern)變得更加困難。很多生產方式起源於隨空間變化的物理環境背景。例如,潮濕熱帶地區常見的農作物在中緯度地區的農業系統中就不存在,在美洲的飼養場或西部山區中茁壯成長的牲畜卻不能適應北極凍原或撒哈拉沙漠邊緣地區的環境。礦藏分佈不均使得一些地區和國家經濟繁榮、就業機會多,而有些地區卻一無所有。林業和漁業也依賴於其他自然資源,其存在、種類和價值的分佈也不均勻。

經濟或生產決策,除了受環境可能性的限制之外,可能還會受到文化因素的限制。例如,因為文化形成的食物偏好而不是自然環境限制導致的飲食習慣,使得人們選擇某些作物或牲畜為食。美洲和非洲的首選作物是玉米,北美洲、澳大利亞、阿根廷、南歐和烏克蘭是小麥,亞洲大部分地區是水稻。穆斯林地區不養豬。一種文化環境中的技術發展水平會影響到當地人對資源的認識或者對資源開發利用的能力。在工業化社會之前,人們從事狩獵、採集或園藝活動,他們不懂得、也不需要土地下面的鐵礦石或煉焦煤。政治決策可能會推動或阻礙——通過補貼、保護性關稅或生產限制——經濟活動模式的形成。而且,最終,生產受需求這樣的經濟因素的控制,不論這樣的需求是通過自由市場機製表現出來、通過政府干預表現出來,還是通過單一家庭因自己的需要所產生的消費需求表現出來。

活動類型

這些因地而異的環境、文化、技術、政治和市場因素,給用普遍性方法劃分世界的生產活動增加了空間方面的內容。一種分類方法是把經濟活動看作隨生產或服務複雜性的增加以及與物質環境距離的增加而排列的一個連續體。從這種觀點看,可以把生產和服務活動區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圖10.2)。

圖 10.2 經濟活動的類型。5個主要經濟部門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通過交通和通訊服務以及提供給所有部門而不是單一部門的基礎設施聯繫並結合在一起。

初級活動 (primary activity)是指那些從土地上收割或擷取某些事物的活動。此類活動是生產循環的開端,這個階段中人類與資源和環境的接觸最密切。這些初級活動包括最基本的食物和原材料生產。狩獵和採集、放牧、種植業、漁業、林業和採礦業、採石都屬於典型的初級活動。

第二產業活動 (secondary activity)是那些通過改變原料的形態,或將原料結合在一起,使之成為更有用、更有價值的商品從而給原料增加價值的活動。形態效用 (form utility)1 的物品包括陶藝和木器等簡單手工產品以及精密的電子產品或者航天器的部件(圖10.3)。煉銅、煉鋼、金屬加工、汽車製造、紡織和化學工業——實際上整個製造業和加工工業——都包括在這個生產階段中。此外還包括能源產業(“電力公司”)以及建築業。

圖 10.3 這些正被運進木材廠的圓木是初級生產活動的產品。把圓木加工成木板、膠合板或是活動房屋的活動屬於第二產業活動,通過改變它們的形式增加了其價值。很多第二產業的產品——如從鋼廠出來的鋼板——構成了其他製造商的“原材料”。(© Mark E. Gibson

第三產業活動 (tertiary activity)由為初級活動和第二產業活動提供服務,以及為整個社會和個人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商業活動和相關勞動力組成。其中包括專業服務、辦公服務和個人服務。它們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構建至關重要的聯繫,因為第三產業的服務性職業包括了重要的批發和零售貿易活動——包括“.com”互聯網銷售,這在我們這個高度相互依賴的社會是必需的。

在經濟發達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個人和組織從事信息加工和傳播行業,或者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或他人的公司。第四產業活動 (quaternary activity)一詞用於經濟活動的第四級,全部由從事教育、政府、管理、信息加工和研究領域的白領專業人士提供的服務組成。有時候,這些管理職能中又分出一個分支——第五產業活動 (quinary activity),指的是各種私有或公共大型機構中的高層決策工作。第三產業、第四產業和第五產業活動的區別將在本章的“超第三產業”部分進一步闡述。如圖10.2所示,交通和通訊服務貫穿了各個活動類別,將這些活動聯繫在一起,使一切人力企業所需要的空間相互作用成為可能。

這些生產和服務活動類別使我們看到了人們為了謀生和自身生活而從事的近乎無限多的活動的基礎結構。但是這種分類未能告訴我們由個體勞動者或企業組成的更大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在理解更大組織的世界經濟和區域經濟時,我們要看經濟的體系而不是成分。

經濟制度類型

廣義來看,在21世紀初期,各國經濟分為三種主要的經濟制度類型:自給經濟、商品經濟和計劃經濟。其中沒有哪種經濟制度是或曾經是“純粹”的。也就是說,沒有哪種經濟能夠孤立於這個日益相互依賴的世界。但是,基於各種經濟制度對資源管理和經濟的控制方式,每一種經濟制度都表現出了基本特性。

在自給經濟 (subsistence economy)中,生產者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務都是供生產者及其親屬使用的。因此,很少進行商品交換,只有很有限的市場需求。在世界上絕大部分地方已經占統治地位的商品經濟 (commercial economy)中,從理論上講,生產者或他們的代理商自由地經銷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供求規律決定價格和數量,市場競爭是影響生產決策和分配的最主要的動力。在與共產黨所管轄的社會相伴行的計劃經濟 (planned economy)中,生產者或者他們的代理商通過控制供給和價格的政府機構來安排商品和服務。生產的數量和生產的區位模式均按中央計劃部門的嚴格計劃安排。

除了少數例外,如古巴和朝鮮,嚴格的計劃經濟已經不再維持其傳統形式。它們已經被改革或被破除,以便引入自由市場體系;或者僅僅部分被保留,在政府監督下,或在精心挑選的、日益具市場導向的經濟部門國有化的基礎上,國家對經濟的管製程度較低。儘管如此,計劃經濟卻風貌猶存。它們所創造的物質結構、生產模式,以及推行的區域相互聯繫,仍然影響著後繼社會的經濟決策。

實際上,沒有多少人僅是一種經濟體系的成員,儘管其中可能有一種經濟體系處於主導地位。印度一位農民生產的水稻和蔬菜也許主要是供其家人食用,但也可能被省下一些用來出售。除此以外,家庭成員也許會到市場上出售自己生產的布料或其他手工藝品。這位農民用出售產品得來的錢給家人購買衣服、生產工具或燃料。因此,這位印度農民至少是兩種經濟制度的成員:自給經濟和商品經濟。

在美國,政府對各種類型商品的生產和服務(如種植小麥或甘蔗、生產酒類、建造和運營核電站,或者從事某種需要執照的個體專業服務)的控制,意味著這個國家實行的並不是純粹的商品經濟。在有限的範圍內,美國公民所分享的是有控制和計劃的自由市場。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很多市場經濟無疑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政府鼓勵或要求生產出口商品而不是國內食品,或者通過限制進口來促進那些僅靠國內市場支持還不容易發展的國內產業。一個又一個的例子說明,世界上沒有多少人僅是一種經濟制度的成員(圖10.4)。

圖 10.4 中國街頭的個體零售商、店主和小販都是計劃經濟和市場體制的成員。1985年5月在政府取消了對大多數食品的價格控制之後,自由市場和私營小販越來越多。漸漸地,非食品類的生產和貿易也在私營形式中走向繁榮。一方面國有企業萎縮並解聘工人,另一方面2004年私營企業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私營部門的增長速度是其他經濟形式的兩倍。照片中是四川省萬縣(現重慶市萬州區)一排戶外的家禽商販。(© Jon C. Malinowski

不可避免的是,空間模式,包括經濟制度和經濟活動的空間模式,都可能發生變化。例如,西歐國家的商品經濟,其中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受計劃經濟控制的影響,同時又被強化了的自由市場競爭和世界貿易組織與歐盟領導下的超國界調控措施所重構。拉丁美洲、非洲、亞洲和中東很多國家傳統上是自給經濟占主導,現在卻受益於來自先進國家的技術轉讓,並融入方興未艾的全球化生產和交換的模式中。

發展階段

儘管有發展變化和全球性趨同,但地區和國家之間經濟和社會條件方面明顯可見的差距仍然存在,而且自20世紀中期以來,這種差距一直是衡量發達和欠發達的尺度以及相關理論的關鍵因素。我們在第7章中提到過,發展意味著對國家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進行充分的生產性利用,我們回顧了這些有比較意義的標籤,如發達、欠發達、發展中、新工業化以及類似的說法。我們還回顧了聯合國認可的對全球差異對比的認識(圖7.8),一邊是經濟上發達的工業化的“北方”,人均收入相對較高;而另一邊是“南方”,工業化很少,甚至沒有實現工業化,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圖7.7)。在這一對比中,關鍵指標是一個經濟體的工業化水平和超越自給性謀生方式的程度。

在20世紀60年代,占主導地位的理論將正常的發展描述成從傳統的自給農業社會、低技術水平和不發達的商品交換的限制中,通過增加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投資,應用現代先進技術開發自然資源,經過逐步擴大和完善工業基礎的“起飛”階段,實現進步的過程。終於,發展中國家將會到達“大規模生產和消費的時代”,最終會達到大多數西方最發達經濟體的後工業化狀態。

這種理論上預期的進步被證明是虛幻的,儘管有來自發達國家的貸款、投資和技術轉讓的注入,但很多欠發達和最不發達國家仍然停滯在起飛前的階段。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均被聯合國宣佈為“十年發展計劃”——實際上對於最不發達國家和那些相信發展階段是可定義和可做到的人來說,卻是希望破滅的3個10年。不久之後又有人提出了其他發展理論和模型來面對這些現實問題。“大推動”(Big Push)的概念得出的結論是,不發達經濟可以通過協調在基本(但高工資)的產業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並通過保證低成本消費品的批量生產,擴大消費基礎,擺脫貧窮。另一種觀點認為國家增長速度的差異是由國家對人力資本——技能、習慣、教育和健康的復合體——的投資不同導致的,認為在有效利用先進技術和企業家才能方面,人力資本至關重要。一個引申出來的推斷是,對最不發達的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來說,鼓勵外商直接投資和技術轉讓的激勵措施,是發動經濟增長最有效的方式。

儘管這些觀點因對西方市場經濟的偏好而經常受到批評,但可以理解的是,對經濟發展階段的評價主要強調對國家差異標準化的、容易獲得的衡量方法。除了常見的人均收入的差別以外,往往還關注不同國家對不同種類的經濟活動(初級產業、第二產業等,如本章開頭所列)中勞動力的配置方式,以及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相對貢獻。人們認為,發展程度可以通過對勞動力資源的再分配體現:從基本的初級活動(主要是農業)向所佔比例越來越高的工作轉移,先是在第二產業,然後是第三產業和第四產業。經濟不發達的不丹(喜馬拉雅山下的一個小國),其勞動力的93%從事農業,2%從事工業,5%從事服務業;而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澳大利亞,勞動力中只有1.5%的人從事農業,19%從事工業,而有將近80%的人從事服務業,兩者形成鮮明對比。同樣的,不同類型的經濟活動對GDP的相對貢獻大小也可以揭示出國家發展水平之間富有意義的差別。例如,大部分GDP來自農業,同時只有很小一部分GDP來自服務業,說明其依賴自給性農業,經濟活動只有極少的或是低水平的零售業、個人和專業服務——這無疑是經濟不發達的標誌(表10.1)。另一方面,高度發達、後工業化社會從初級生產(包括農業)獲得的貢獻相對較小,GDP主要來自個人和專業服務,這標誌著高度一體化的以知識為基礎的交換經濟。

表10.1 經濟發展階段和產出結構

國家類別

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數(%)

農業

工業2

製造業3

服務業

最不發達國家

乍得

64

8

6

29

馬裡

36

26

3

39

新工業化國家

馬來西亞

10

50

31

40

泰國

10

44

35

46

工業化國家

捷克共和國

3

38

26

59

愛爾蘭

3

41

31

56

後工業化國家

澳大利亞

3

26

12

71

美國

1

22

15

77

資料來源: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 .

不論當地盛行哪一種經濟制度,無一例外的是,交通是一個關鍵變量。沒有發達的交通網絡,哪個國家的經濟也不可能繁榮。所有的自給性社會——還有那些發展中國家的自給性地區——其特點就是與區域性的和世界性的交通幹道相隔離(圖10.5),這種隔離限制了他們發展為更先進的經濟體系形式。

圖 10.5 通達和孤立的模式。可達性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指標,可以度量世界上一個地區能夠參與相互聯繫的市場活動的程度。經濟發達國家中孤立的地區因為交通成本過高而處於價格方面的劣勢。以自給經濟體制為主的地區交通不便會延緩其現代化的進程,阻礙其參與世界市場。

資料來源:Copyright Permission: Hammond Incorporated, Maplewood, NJ 07040.

經濟組織間明顯的差距現在正在變得模糊,由於全球化縮小了國家經濟在結構方面的差異,各國的經濟發展方向正在發生變化。儘管如此,這兩種經濟分類方法——依據活動類型分類和依據經濟組織分類——仍然幫助我們看清並理解世界經濟地理格局。在本章中,我們理解這一格局的途徑,是對經濟活動進行分類,從初級活動到第五產業活動,著重描述每個類別所涉及的技術、空間模式和組織體系。

10.2 初級活動:農業

人類在經濟方面最基本的關注就是生產和確保足夠的食物資源以滿足個人每天的能量需求,進而平衡營養。這種供給可以通過消費者直接從事狩獵、採集、種植和捕魚(“採集”的一種形式)等初級經濟活動,也可以通過從事其他初級產業、第二產業或更高水平的經濟活動獲得,這些經濟活動的收入使勞動者足以養家餬口。

自20世紀中期以來,一個重新出現但並未被意識到的憂慮是世界的人口持續增長,人口需求最終會不可避免地迅速超過現有和未來的糧食供應潛力。但是,實際情況是,儘管世界人口自1950年以來已經翻了一番多,但是從那時起,全世界人類糧食生產總量也已經翻了一番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已經確定了日最低人均需要能量——2350卡路里。根據這個標準,每年糧食產量足以超過全世界的人口需求。也就是說,如果所有的糧食資源能被平均分配的話,每個人每天都能得到足夠的營養。但事實上,世界有近1/7的人口——差不多都是在欠發達國家——得不到足夠的糧食和營養(圖10.6)。保守地說,有54個國家無法達到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規定的人均最低需要量,因為他們沒有生產出足夠的糧食以滿足其人口的需求,或者只能通過進口的經濟手段來彌補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