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科學外史 > 三九 瑪麗·雪萊還能當科幻的祖師奶奶嗎 >

三九 瑪麗·雪萊還能當科幻的祖師奶奶嗎

——從開普勒《月亮之夢》談起

作為科幻作家的開普勒

我的博士研究生穆蘊秋小姐,開始做關於科幻與當代科學發展關係的論文不久,有一天很興奮地告訴我,她注意到開普勒當年寫過一個作品《月亮之夢》(Somniun, Siveas Tronomia Lunaris),「這就是科幻作品啊」,她說,很想找來讀一讀。我告訴她我這裡就有,是我25年前複印的。她非常驚奇,說你那時怎麼會連這種東西都收集啊!其實我當時收集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並非出於什麼遠見——比如預知25年後會指導穆小姐的博士論文,而是純粹出於好奇。

在通常的大眾讀物中,英國大詩人雪萊的第二任妻子瑪麗·雪萊(Mary W.Shelley,1797—1851)一直被尊為科學幻想作品的鼻祖,她的小說《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又譯《科學怪人》),發表於1818年,這經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瑪麗·雪萊據此被後世譽為科幻文學的「祖師奶奶」。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如果也算上那些攀附在同一主題上的,已達50部左右,真可以說蔚為大觀。

其實,從「科幻」(science fiction)這個主題延伸到「幻想」(fiction),中間並無鴻溝,而是可以「平滑過渡」的——哪些幻想是「科學的」而哪些又不是,本來就沒有明確的界限。所以在一些西方人看來,《弗蘭肯斯坦》、《星球大戰》、《黑客帝國》和《哈里·波特》、《指環王》都可以歸為同類。

而開普勒的《月亮之夢》,即使按照狹窄的定義,也完全可以算得上「科幻」了。

1593年,開普勒就讀於德國圖賓根大學時,已經寫出了《月亮之夢》的雛形,那是一篇關於月亮天文學的論文,他設想如果太陽在天空中靜止不動,那麼對於站在月球上的觀測者,天空中其他天球所呈現出的運行情況將會是怎樣的——是在日心體系中的情形。這篇已經富有科學幻想色彩的論文在當時未能公開發表。15年後,1608年,開普勒重拾舊作,在原文基礎上擴充內容,1620年至1630年期間,他又在文末補充增添了多達223條的詳細腳注,合起來其長度四倍於正文還不止,即成《月亮之夢》。

這部作品在開普勒生前一直沒有機會發表,他去世後,其子路德維希·開普勒於1634年將其印刷出版。但是長期不太為人所注意。300餘年之後,科克伍德(P.F.Kirkwood)女士於1965年將《月亮之夢》譯為英文,取名Kepler\'s Dream,由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出版,我當年複印的就是這個版本。

《月亮之夢》中的科學幻想

《月亮之夢》之所以有資格被列入「科幻之祖」的候選名單,首先是它的形式——以夢的形式寫成。開普勒在書中說,本書中的內容,來自他某次「夢中讀到的一本書」中主人公留下的記載,在那本夢中的書裡,魔鬼引領著主人公和他的母親作了一次月球旅行。這個情節的設置,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開普勒母親曾經被指控為女巫的遭遇。

關於去往月亮的途徑,開普勒也有奇情異想。他的設想是:那些掌握著飛行技藝的魔鬼,生活在太陽照射下地球形成的陰影中,魔鬼們選擇當地發生月全食時作為從地球飛向月亮的旅行時刻——這時地球在太陽照射之下所形成的錐形陰影就能觸及月亮,這就形成了一條到達月球的通道。看看,這難道還不算「科學的」幻想?事實上,這完全可以算是17世紀的「硬科幻」啦。

比較重要的幻想,是開普勒對「月亮居民」(inhabitants of moon)的想像:

在月亮一直面向地球的一面,佈滿了很多像被刺穿一般的小孔,這其實是月球上一些連續的洞穴,它們應該是月亮居民用於抵禦嚴寒酷熱的遮蔽所。

在這部分內容裡,開普勒認為月亮上也存在有生命的物種:

(月亮居民)生於泥地裡,長於泥地裡,他們身材龐大,成長迅速,但生命週期非常短暫。存在於朝向地球一面的月亮居民沒有固定居所,成群結隊到處遊蕩,一些用腳行走,可能比駱駝快些,一些用翅膀飛翔,還有一些坐在小船裡隨波漂流。中途暫停的時日裡,它們就爬進那些洞穴裡,根據各自的特性在群體中扮演不同角色。

開普勒認為月亮上存在有生命的物種的想法,並非天馬行空的任意想像,而是他通過望遠鏡對月亮觀測結果的一種解釋。他所依據的現象是:月亮上一些斑點區域內的洞穴呈完美的圓形,圓周大小不一,排列井然有序,呈梅花點狀。開普勒認為,這些洞穴和凹地的排列有序以及和洞穴的構成情形,正是月球居民有組織的建造成果:

我們認為月亮上存在某個種群,他們能夠合理地在月球表面建造凹地。這個種群一定是由許多單個的群落組成,每個群落都有供自己使用的凹地。由此就可解釋,為何我們發現這些凹地為何相互完全一樣,因為它們是按照共同的設計方案建造的。這表明不同的凹地建造者之間達成了成熟的一致意見。

開普勒在《天文光學》(Astronomiae Pars Optica,1604)一書中也提到過有關的內容。而在《宇宙和諧論》(Harmonices Mundi,1619)第五卷的結語部分,開普勒說他的老師第谷(Tycho Brahe)也認為別的星球上可能存在有生命的物種。

「科幻之祖」候選人之一——天文學家開普勒

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Thomas S.Kuhn)在《哥白尼革命》(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1957)一書中談到17世紀望遠鏡發明和科幻萌芽之間的關係時說:「望遠鏡成為一種流行的玩具,對天文學或任何科學此前從未表現出興趣的人,也買來或借來這種新儀器,在晴朗的夜晚熱切地搜索天空……一種新的文學也隨之誕生了。科普讀物和科幻小說的萌芽都可以在17世紀發現,一開始望遠鏡和它的發現是最顯著的主題。」這段論述,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創作《月亮之夢》時的歷史背景。

「科幻之祖」五大候選人

開普勒的《月亮之夢》,有時候確實也被視為是科幻小說的先驅。從「科學」、「幻想」這兩點上來說,這部作品都是毫無問題的;唯一不足的是作為小說稍稍有點勉強。不過《月亮之夢》並不是唯一威脅瑪麗·雪萊科幻祖師奶奶地位的作品,「科幻小說先驅」的頭銜,目前至少已經有五位競爭者。據穆蘊秋小姐整理,五位競爭者的情況可見下表:

表中《吉爾伽美什》和《奧德賽》之所以入選,當然是因為作品中的幻想成分;而如果說《月亮之夢》被視為《弗蘭肯斯坦》的先驅,那麼將普魯塔克《月亮上的臉》視為《月亮之夢》的先驅,也完全有根據——開普勒自己表示,他的《月亮之夢》深受兩部古希臘哲學家著作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普魯塔克的《月亮上的臉》。普魯塔克在其中對月亮的結構和性質,以及它的天文現象作了探討,並已經論及月亮是否會是一個可居住的世界。開普勒將它從希臘文翻譯為拉丁文,足見他對這一作品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