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趣味生活簡史 > >

就在布魯梅爾在倫敦內外的服飾舞台上唱主角的時候,又有一種材料開始改變世界,尤其是改變製造界。我指的是棉花,它的歷史地位是幾乎怎麼說也不會過分的。

今天,棉花是一種很普通的材料,因此我們忘了它曾經是極其珍貴的,其價值甚至超過了絲綢。但在當時,在17世紀,東印度公司開始從印度進口東方棉布(從卡利卡特市,東方棉布的名字由此而來[1]

),突然之間,大家都開始買得起棉布了。在當時,「東方棉布」實質上是個集體名詞,指印度印花布、平紋細布、密織棉布以及其他五顏六色的織物。這些材料質地輕,很好洗,又不會滲色,因此令西方消費者欣喜若狂。雖然有的棉花是埃及出產的,但印度控制了棉花貿易。我們不會忘記,英語中有無數詞語就是從那個貿易來的:khaki(卡嘰布)、dungarees(粗藍布)、gingham(方格布)、muslin(平紋細布)、pyjamas(寬鬆褲)、shawl(披巾)、seersucker(泡泡紗)等等。

印度棉布的突然大量上市,高興的是消費者,但不是製造商。歐洲的紡織工人無法與這種神奇的織物抗爭,要求保護,幾乎哪裡都是這樣,而幾乎哪裡的工人都得到了保護。在整個18世紀,歐洲許多地方都禁止進口成品棉織品。

原棉依然可以進口,因此極大地刺激了英國的棉紡工業來利用這個條件。問題是棉花既難紡,又難織,於是人們把注意力轉向這兩個問題,試圖將其解決。他們想出來的解決辦法叫做工業革命。

要把大包大包的棉花變成床單和藍色牛仔褲這樣有用的產品,包括兩個基本過程:紡紗和織布。紡紗,就是把短的棉花纖維通過每次加一點短纖維,然後扭轉一下,變成長的線團——跟上面提到的編繩子的過程是一樣的。織布,就是把兩組棉線或纖維以合適的角度互相交錯,形成網眼結構。幹這種活兒的機器叫做織機。一台織機的全部工作就是緊緊抓住一組棉線,那樣另一組棉線就可以在第一組棉線裡穿插,從而產生織物,那組固定的棉線叫做經紗。第二組活動的棉線叫做緯紗(weft)——它就是動詞「織」(weave)的古老形式。通過橫向的和縱向的棉紗的互相交錯,你就織成了布。今天,大多數日常家用棉織物,如床單、手帕等,仍然是用這種基本的、簡單的布製成的。

紡紗和織布原是家庭小工業,養活了許多人。傳統上,紡紗是婦女的工作,織布是男人的工作。然而,紡紗所花的時間要比織布多得多,這種反差在1733年以後變得更加嚴重。那一年,蘭開郡一位名叫約翰·凱的年輕人發明了飛梭——這是紡織工業所需的第一個突破性創新。凱的活動梭子使織布的速度提高了一倍。本來就已經無法趕上的紡紗機,就更加絕望地落在後面了。因此,整個供應線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對有關各方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根據傳說,織布工和紡紗工都把氣出在凱的身上。他們襲擊他的住宅,他不得不逃往法國,最後在貧困中死去。即使到了現在,這個故事還在大多數歷史書裡反覆出現,用工業史學家彼得·威利斯的話來說,帶有「教條主義的熱誠」。但是,實際上,威利斯堅持認為,這完全是胡說八道。凱確實在貧困中死去,但只是因為他不大會料理自己的生活。他提出要自己來製造這種機器,然後把機器租給紡織廠老闆。但是,他確定的租金是那麼高,誰也不願意付這筆錢。而他的機器又被廣泛非法仿製。他把全部資金用來打官司,要求賠償,但是沒有成功。最後,他去了法國,希望在那裡取得更大的成功,但他的希望落了空。他在發明飛梭以後又活了差不多50年。從來沒有人襲擊過他,也沒有人驅趕過他。

還要過一代人的時間,才會有人找到解決紡紗問題的方法,這個方法是由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人想出來的。1764年,蘭開郡有一位不識字的織布工,名叫詹姆斯·哈格裡夫斯,他製造出一種精巧而又簡單的設備,叫做詹妮紡紗機。這台機器把多個紡錘組合在一起,可以干10名紡紗工的活。我們對哈格裡夫斯的瞭解不多,只知道他生長在蘭開郡,年輕時就結了婚,有12個孩子。據知,沒有留下他的畫像,他是工業革命早期的主要人物當中最貧窮和最倒霉的人。與凱不一樣,他真的經歷過麻煩。一夥憤怒的當地人來到他的家裡,焚燒了20台半成品詹妮紡紗機和他的大部分工具,這對一個窮人來說是個重大損失。因此,他一度比較謹慎,不再製造詹妮紡紗機,改而從事記賬工作。順便提一下,詹妮紡紗機不是像常說的那樣是以他女兒的名字命名的:「詹妮」是個北方用語,意思是「機械」。

從插圖裡看,哈格裡夫斯發明的機器似乎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只不過是一個架子上安著10個線軸,由一個輪子驅使線軸轉動,然而,這個裝置改變了英國的工業前景。令人不大愉快的是,它也加快了使用童工的步伐,因為兒童比成人動作快、個兒小,哪裡線斷了,在機器裡哪個不好夠得著的地方出了類似的故障,他們可以跑過去修理。

在哈格裡夫斯發明這種機器以前,英國的家庭工人每年手工紡紗50萬磅。到1785年,由於有了哈格裡夫斯發明的那種機器,以及隨後的改進機型,那個數字一躍增加到1600萬磅。然而,哈格裡夫斯並沒有分享到他的機器所創造的財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理查德·阿克賴特耍弄的陰謀。阿克賴特是工業革命早期所有的人物中最沒有意思、最沒有創造能力的人,卻又是最成功的人。

與凱和哈格裡夫斯一樣,阿克賴特也是蘭開郡人。要是沒有蘭開郡人,哪裡還會有工業革命?他1732年生於普雷斯頓,比哈格裡夫斯年輕11歲,比凱年輕將近30歲。(應當記住,工業革命不是個突然發生的爆炸性事件,而是個歷經幾代人時間、在許多不同領域裡不斷創造發明的漸進過程。)阿克賴特在成為工業人士之前,當過酒吧老闆、假髮製作工以及理髮師兼外科和牙科醫生,擅長拔牙和搾取病人的錢財。他跟另一位名叫約翰·凱的人交上朋友,因而似乎對棉布生產發生了興趣。這位凱是個鐘表匠,與發明飛梭的約翰·凱沒有任何關係。在凱的幫助下,阿克賴特開始把生產棉布的全部機械和部件放在同一個地方。阿克賴特是個辦事不講多少良心的人,他毫不猶豫地、毫不後悔地(更不用說給予補償)剽竊了哈格裡夫斯的詹妮紡紗機的基本原理,逃避了生意上達成的協議,拋棄了朋友和夥伴,只要他覺得這麼做很保險或者有利可圖。

他確實有改進機器的真本事,但他真正的天才在於把可能變成現實。他實際上是一個有進取心的人,而且是個極其有組織能力的人。他通過艱苦努力、好的運氣、機會主義和毫不留情的手腕,在很短而又極其有利的時間裡,確立了對英國棉布業的事實上的壟斷地位。

被阿克賴特的機器替代下來的人,不僅成了麻煩,而且往往被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阿克賴特顯然預見到了這個結果,所以他把自己的第一家工廠蓋得像個堡壘,建在偏遠的德比郡的一個偏遠的角落,而且配置了幾門大炮,外加500根長矛,守衛得固若金湯。他用機制棉布壟斷了市場,結果發了大財,雖然他並不討人喜歡,自己也不快活。到1792年死的時候,他僱用了5000名工人,家產達50萬英鎊。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筆巨額財富,尤其是對一個在一生的許多時間裡當過假髮製作工和理髮師兼牙科醫生的人來說。

實際上,工業革命還沒有開始真正工業化呢。真正使它工業化的關鍵人物,是那個時代或幾乎任何別的時代最令人料想不到的人:埃德蒙·卡特賴特牧師(1743—1823)。卡特賴特出生在諾丁漢郡一個在當地很有影響的富裕人家,原本懷有當詩人的志向,最後卻成了牧師,被任命為萊斯特郡一個教區的教區長。他偶然與一位棉布製造商有過一次談話,結果於1758年設計出——完全是憑空想像出—— 一種動力織機。卡特賴特的織機改變了世界經濟,使英國真正富了起來。到1851年博覽會的時候,英國已經有25萬台動力織機在運轉。這個數字以平均每10年10萬台的速度增加,到1913年達到了頂峰——80.5萬台。到那個時候,全世界已經有將近300萬台動力織機在運轉。

假如卡特賴特獲得了按照他的發明理應得到的補償,那麼他會成為他那個時代最富有的人,就會像約翰·D.洛克菲勒和比爾·蓋茨在他們各自的時代那樣富有。但是,實際上,他沒有從自己的發明中直接獲得任何好處,為了保護和實施自己的專利實際上還背了債。1809年,國會一次性付給他1萬英鎊,與阿克賴特的50萬英鎊簡直沒法相比,但足以使他舒舒服服地度過晚年了。與此同時,他對發明產生了愛好,設計出了制繩機和刷毛機,兩者都很成功。他還設計出了新式的印刷機、蒸汽機、鋪設屋頂的磚瓦。他的最後一項發明,於1823年他臨死前不久獲得專利,是一種「不用馬拉就能行駛的」手搖客車。他在專利申請書中信心十足地宣稱,兩個人不停地而又不必過分費勁地搖動曲柄,一天可以行駛27英里,即使是在很陡的路上。

有了嗡嗡作響的動力織機,棉紡工業準備騰飛了。但是,目前提供的棉花來源,遠遠不能滿足工廠的需求。若要種植棉花,顯然應該是在美國南部。那裡的氣候對許多作物來說太炎熱、太乾燥,但完全適合種棉花。不幸的是,在南部的大部分地方,能長得好的只有一個品種,那個品種不太好使用,叫做短纖維棉花。每個棉鈴裡滿是黏糊糊的籽 ——1磅棉花纖維就有3磅籽 ——這些籽你不得不用手一粒一粒地摘出來,因此不可能會有有利可圖的收穫。把棉籽和纖維分開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工作,即使使用奴隸勞動也是省不了錢的。為奴隸提供吃穿的費用,遠遠超過能用的棉花產量所能創造的價值,哪怕使用的是手腳最勤快的奴隸。

解決這個問題的,是個在遠離種植園的地方長大的人。他叫伊萊·惠特尼,馬薩諸塞州韋斯特伯勒人。假如故事裡的內容都是真的話(我們就會知道,很可能不是),那簡直是天大的運氣,讓他青史留名。

故事通常是這樣講的:1793年耶魯大學畢業以後,他來到南卡羅來納州一戶人家當家庭教師,但他到達那天馬上發現,原先答應的酬金要和別人對半分。他很生氣,便拒絕了這個職位。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口袋裡卻身無分文,而且離家千里迢迢。

他乘船南下的時候,遇到了一位活躍的年輕寡婦,名叫凱瑟琳·格林,是美國革命的已故英雄納撒內爾·格林將軍的妻子。格林幫助喬治·華盛頓度過了戰爭最艱苦的時期,國家為此感激不盡,在佐治亞州獎給格林一個種植園。不幸的是,格林是新英格蘭人,不習慣佐治亞州的炎熱氣候,在那裡的第一個夏天就中暑致命地倒下了。現在,惠特尼是在向格林的遺孀求助。

這時候,格林夫人已經在和另一位耶魯大學畢業生同居,感情熾烈,關係比較公開。他名叫菲尼亞斯·米勒,是她的種植園經理。他們歡迎惠特尼來到他們家中。在那裡,他們向他介紹了那個棉籽問題。他仔細觀察了一個棉鈴,馬上覺得自己可以找到解決辦法,便躲到種植園的工場裡,設計出了一個簡單的滾筒。滾筒一邊轉動,一邊用上面的釘子把棉花纖維鉤下來,剩下的就全是棉籽了。他的新發明非常管用,干的活頂得上50名奴隸所幹的活。惠特尼獲得他的「軋棉機」[2]

的專利,準備成為大富豪了。

故事通常就是那樣講的,然而,裡面的很多內容其實很可能不完全是真的。現在人們認為,惠特尼早已認識米勒——否則,他們的耶魯大學校友關係確實似乎過於湊巧了——他也知道在美國土地上種棉花的問題,他來到南方,很可能是應米勒的請求,因為米勒知道他試圖發明軋棉機。而且,這項工作似乎不是在種植園裡花了一兩個小時就完成的,而是在故鄉韋斯特伯勒的車間裡花了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時間才完成的。無論這項發明的實際過程到底是什麼樣的,軋棉機確實是個奇跡。惠特尼和米勒結成了夥伴關係,充滿了發財的期望,但他們是蹩腳的商人。凡有人使用他們的機器,他們要求得到任何收成的1/3份額。無論是種植園主還是南方的立法者,都認為這個比例是非常貪婪的。惠特尼和米勒都是北方佬,在感情方面也幫不了他們的忙。他們頑固地拒絕改變要求,認為南方種棉花的人面對一項這麼具有變革性的技術是會退讓的。軋棉機富有誘惑力,這點他們說對了,但他們沒有看到這項技術也是很容易被剽竊的,任何半路出家的普通木匠只要花上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做出一台來。過不多久,整個南部的種植園主都在用自製的軋棉機收穫棉花。惠特尼和米勒在佐治亞州打了60場官司,還在別的地方打了許多場官司,但發現南部的法庭對他們毫不同情。到1800年,發明軋棉機僅僅7年以後,米勒和凱瑟琳·格林在經濟上陷入極度困境,不得不變賣了那個種植園。

然而,南部卻在變得很富,過不多久,棉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商品,而在全部棉花當中有2/3產自美國南部。美國的棉花出口從發明軋棉機之前的幾乎為零,增加到內戰以前的20億磅這個驚人數字。在巔峰時期,其中84%是英國買進的。

在種植棉花之前,奴隸制度一直處於衰落狀態,但是現在極其需要勞動力,因為要摘棉花。摘棉花與加工棉花不同,是個勞動力極其密集型的活兒。在惠特尼發明軋棉機的時候,美國只有6個州存在奴隸制度;到內戰爆發前夕,奴隸制度已經在15個州里合法化。更加糟糕的是,像弗吉尼亞和馬裡蘭這樣無法成功種植棉花的北方蓄奴州,開始向它們的南方鄰居出口奴隸,從而拆散了家庭,加劇了成千上萬人的苦難。從1793年到內戰爆發之時,有80多萬奴隸被運到了南部。

同時,迅速發展的英國棉紡廠需要大批工人,而光靠人口增長已經遠遠滿足不了這個需要,於是,它們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童工。童工容易管教,成本低廉,一般說來動作較快,能在機器之間跑來跑去,處理抽絲、斷線等問題。連最開明的紡織廠老闆也隨心所欲地使用童工,他們難以捨棄這樣便宜的事。

因此,惠特尼發明的軋棉機不但幫助大西洋兩岸的許多人發了財,而且使奴隸制度恢復了生機,使童工成為必不可少的勞動力,為美國內戰鋪平了道路。歷史上也許還從來沒有哪個人,能像發明軋棉機的伊萊·惠特尼那樣,以一項簡單的、善意的發明產生如此普遍的繁榮、個人的失望,並在無意中給許多人帶來苦難。對於一個簡單的滾筒來說,它所產生的結果可謂是相當大的了。

最後,有些南部的州終於答應給惠特尼支付一點錢,他總共從軋棉機獲取了大約9萬美金,剛好夠抵償他的成本。回到北方以後,他在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定居下來,突然想出了一個終於要發財的主意。1798年,他攬得一份合同,為聯邦政府製造1萬支滑膛槍。槍是以一種新的方法製造的,那種方法後來被叫做惠特尼工作法或美國工作法。它的理念是,製造一批機器,那些機器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出配件,再用配件組裝出成品。工人們都不需要任何特別的技術,技術都將包含在機器裡。這是個極妙的理念,丹尼爾·J. 布爾斯廷把它稱為使美國變成富國的創新。

那批槍是迫切需要的,因為那個時候美國似乎快要跟法國開戰。合同的款項為13.4萬美元,是當時美國簽訂的最大的政府合同。這個合同給了惠特尼,儘管他沒有機器,也沒有造槍的經驗。但是,1801年,在一個幾代歷史書裡都銘記的時刻,惠特尼為約翰·亞當斯總統和當選總統托馬斯·傑斐遜表演,把一桌子的散亂零件組裝成了一支完整的槍。實際上,在制定那個工作法的過程中,惠特尼私下裡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交槍的時間晚了8年多。到那個時候,促使造槍的那場危機早已平息下去。而且,20世紀對存留下來的槍做了一次分析,結果顯示,那些槍實際上根本不是以惠特尼工作法製造的,而是用工廠裡手工製作的零件拼裝起來的。那次為兩位總統的著名表演,用的是假冒的零件。在這8年中,原來惠特尼在大部分時間裡根本不是在完成槍的訂單,而是利用從這個合同所拿到的錢在加勁彌補軋棉機給他造成的損失。

[1] 東方棉布的英語是calico,源自印度城市卡利卡特的名字Calicut。——譯注

[2] 軋棉機的英語是gin,是engine(機械)的簡略形式。——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