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不生氣就不生病:郝萬山說健康2 > 家長焦慮潔癖,孩子行為怪異 >

家長焦慮潔癖,孩子行為怪異

家長有焦慮情緒(我這裡沒有用「焦慮症」這個詞,用的是「焦慮情緒」),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可能會帶來更糟糕或者更嚴重的後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發育和社交能力的成長。但有這樣問題的家長並不一定能意識到,孩子的問題根源正在於家長自己。

一個媽媽帶著她10歲的女兒來看病,跟診的學生對我說,這是她的老鄰居,孩子就是普通感冒後遺留下來的咳嗽,來到診室時還有一陣連續的咳嗽。但這位母親的言行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進診室,她就開始呵斥女兒:「繞著椅子走,別碰到床,你不要坐,站著讓爺爺看病就行。」

我立即明白,她是擔心其他病人坐過的椅子、躺過的診斷床都不乾淨。更誇張的是,她不讓孩子把手放在脈枕上。「我拿著你的手給爺爺號脈,你不要碰任何地方。」她強調說。這位媽媽顯然是有焦慮情緒和潔癖的一個人。在一旁跟診的學生有點急了,說:「那就在脈診上墊上一張紙吧。」這位媽媽還是不放心地提醒女兒:「千萬別碰到桌子哈!」

我摸了脈說:「小朋友,你自己感覺哪兒不舒服呀?」小女孩看著她媽,臉上毫無表情,也不回答我的提問。「你跟爺爺說吧。」她媽媽批准了。可孩子還是看著媽媽,一言不發。「給我看看你的舌頭吧。」孩子還是沒有反應。「來把舌頭伸出來,伸長點,給爺爺看看。」又是她媽媽的指令,女孩才照辦。看來女孩聽力沒有問題,還能聽見她媽媽的話,我心想。「你這幾天大便怎麼樣?」我還想判斷一下這個孩子到底會不會說話,繼續問她問題,可她還是一言不發。「她這幾天大便怎麼樣?」我只好回頭直接問她媽媽。「她現在住她奶奶家,我也不太清楚。你大便怎麼樣?」這位媽媽轉頭直接問孩子,可孩子還是不回答。

「真急死我了!您能開點藥讓她說話嗎?」又是這位媽媽在說話,「她咳嗽,就是一連串的咳嗽,沒有別的不舒服。」

我憑著孩子媽媽的敘述和孩子的舌苔脈象,給孩子開了方子。

這真使我一頭霧水,如果這個孩子不會說話,學生是她的鄰居,怎麼沒有提醒我呢?她媽媽為什麼說「你能開點藥讓她說話嗎?」等她們走後,我問跟診的學生:「你和她們真是鄰居嗎?」「是呀!多年的鄰居,很熟悉。」「那女孩會說話嗎?」「當然會!她生理上沒問題。」「她跟你說過話嗎?」「說過呀,小時候還是說的。只是後來在她媽媽的焦慮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強迫思維的影響下,話就越來越少,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幾乎不說話。」

學生告訴我,她媽媽認為哪兒都髒,所以哪兒都不讓孩子碰,如果她認為孩子的衣服碰到了什麼東西,回家就要全面消毒,再放到洗衣機裡洗個沒完沒了。孩子的手和臉上碰到了什麼東西,回家要反覆給孩子洗,恨不得洗掉一層皮。在媽媽眼中,孩子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有問題,都要受到媽媽的斥責。比如孩子吃飯,粘在嘴上一個飯粒,孩子會不自主地用手去抹,媽媽就會斥責『不能用手,要用抽紙』。孩子從抽紙盒裡抽紙的時候,要是多帶出一兩張掉在桌子上,媽媽就會斥責『你怎麼這樣抽紙,多浪費呀』。孩子如果把掉出的紙再放回紙盒,媽媽就會斥責『沾了桌子的紙多髒呀,怎麼還能放回去』。以至於這孩子現在哪兒都不敢去,也不願意去,在學校裡也不願意和同學接觸,上課不願意回答問題。不上學的時候就一個人在家裡看電視或玩電腦,既不敢和鄰居小朋友一起玩,也不願意和別人說話。

學生的一席話,使我感到非常意外。一個孩子的心理發育、社交能力的成長,既需要社會、學校的關注,更需要家庭的熏陶。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一個充滿焦慮情緒的家庭,面對的是焦慮異常甚至有強迫觀念、潔癖習慣的父母,孩子長期處於慢性的應激狀態下,毫無疑問會影響智力發育。

國外研究的數據顯示,壓力和智商測驗中的語言、理解能力方面,存在負相關。兒童生活的壓力水平越高,他們在這些測驗中的表現就越差。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越多的孩子,其行為的進攻性和破壞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