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不生氣就不生病:郝萬山說健康2 > 人類調控情緒所走過的路 >

人類調控情緒所走過的路

當地球上今天已經擁有70多億人口,人類通常面對的已經不是天敵大型食肉動物,也不是未知的自然災害,而是要組成家庭、群體、國家,天天與人打交道。慾望無限而資源有限,情緒無限而自由空間有限。如果每個人都根據情緒反應,尤其是負向情緒反應來處事,完全被情緒所控制,就會失去理智,生病,嚴重者還會發瘋、自殺、殺人,造成家庭失和、社會動亂。這就要求現代人必須學會控制情緒,駕馭情緒,不能讓情緒氾濫。

如果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自己心愛的玩具被鄰居的孩子搶走,他的情緒反應,從本能的角度來說,就會像那個被劍齒虎要搶去嬰兒的媽媽一樣怒不可遏,而他的旁邊恰巧有一支現代武器專家製造的M16或者AK47突擊步槍,而不是蠻荒時代的石塊和樹枝,那麼一定會發生災難性的後果。

人類早在3000多年前就開始探討如何控制情緒,增強理性。

老子的《道德經》主張「致虛極,守靜篤」,意思是,要使心靈虛空湛然到極點,要堅守清靜寂然不動的心境。《莊子·大宗師》中說:「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意思是古代那些真正懂得養生之道的人,睡覺時不做夢,清醒時無憂慮,飲食清淡不求肥甘,呼吸深深而不表淺。為什麼能做到睡覺不做夢,清醒無憂慮,是因為心靜無牽掛,情緒穩定。可見,道家主張修心靜心、把控情緒是由來已久的。

2000多年前,中醫理論奠基之作《黃帝內經》提倡「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意思是,在心理與精神上要保持清靜安閒,不要被外界的錢財名利、聲色犬馬所誘惑。這樣就沒有負性情緒的干擾,體內的真氣就自然調暢,而不會受到損傷,疾病就不會發生。沒有思想情緒上的憂患,總是保持著嫻靜愉快的心情,就能永葆健康。顯然這與《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的思想一脈相承,將控制情緒引入到修心養性、預防疾病中來了。

梁代醫學家、養生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認為:「靜者壽,躁者夭。」心情寧靜淡定就會長壽,情緒躁動不安就會早夭,將情緒的穩定看成是健康長壽的關鍵。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在《論語》中提出「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就是戰勝自我的私慾,克制個人的情緒和慾望。「禮」不僅僅是指具體的禮節,而是泛指天理,天理也就是自然規律,「復禮」就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仁」就是人內心的完美道德境界。意思就是去情緒化,增理智化,塑造美好的心靈。

《中庸》倡導「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意思是有崇高品德的人必然能得到與之相應的社會地位,必然得到豐厚的俸祿,必然得到美好的名譽,必然得到長久的壽命。這與《論語》中「仁者壽」的說法一脈相承,就是不患得患失、心胸寬廣的人才能長壽!

佛家的《華嚴經》認為「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意思是一切生命,包括蚊蟲螻蟻,都原本具備諸佛如來的智慧、德能、相好,只是因為有妄想心、執著心、分別心、貪婪心、嫉妒心等等,遮蓋、蒙蔽著他,使他的本心佛心不能彰顯出來。所以學佛不是要學什麼,而是要減什麼、去什麼,即去掉妄想心、執著心、貪婪心、分別心、嫉妒心等等負向情緒,這樣才能彰顯本心,才能明心見性。其實講的還是要修心、調節控制情緒的問題。

可見,歷代各個門派的養生家都在強調調控情緒是身心健康、社會和諧、人生幸福的關鍵。

現代人為了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與人文環境,制定頒發了各種規章制度、法律法規,這也是叫人約束言行、控制情緒,將行為限制在集體社會允許的範圍之內。

人類為了生存繁衍與適應環境而進化發展完善起來的情緒反應,在生存環境發生根本變化的當代,如果不學會控制,尤其是控制負性情緒,往往會造成健康的失調、疾病的發生、家庭的失和、社會的不安定。這就要求人們學會控制情緒,駕馭情緒,甚至需要去情緒化,增理智化。這真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因此我認為,人有情緒反應是本能,人能控制情緒反應是本領,人人都要認識本能,但又要不斷地提高管理控制情緒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