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酒惡時拈花 > 正確 >

正確

「怎樣才算正確地倒葡萄酒呢?」

「倒進杯裡。」

「今天把酒杯放在桌上直接倒,有個客人糾正我說:應該拿起酒杯倒才對。」

「不同情況,不同做法,你也沒錯,他也沒錯,要靈活對待。」

「那開酒呢?」

開酒?也沒有什麼所謂正確的開法啊,打開了就好。不同場合,不同要求。

現今葡萄酒商業化教育百花齊放,當然不可避免地會良莠不齊,但是教材、學說皆西來,都在中原逐鹿,都想一統天下,都在傳輸「正確」的葡萄酒知識。「品酒師」「侍酒師」「葡萄酒大師」「侍酒大師」,老外們輪番來華做偶像、受膜拜,顯赫頭銜散發著榮光,不但激勵著一班又一班的年輕才俊投身這個行業,很多半路轉行的老闆商人也置身其中。他們自己沒喝幾天酒,上個三天課、再花個兩小時考張證書,便開始給別人上課,對他們的稱呼也高尚起來:「葡萄酒專家」「某某老師」,且他們似乎對此受之無愧、甘之如飴。葡萄酒的行業發展正如火如荼。

這當然是好現象。因為葡萄酒是健康的,是時尚的,他們言之鑿鑿:葡萄酒是一種生活方式,聽上去應該也是正確的。

於是,各門各派各種達人速成法、各種葡萄酒秘笈、裝腔指南便也大行其道。什麼開紅酒有12種手法、開香檳有27步次序,什麼倒酒有8項注意、拿杯有3大不准,什麼配餐有9類不宜,什麼葡萄酒有10樣好處,等等。

各路大神、各種大師都想以自家的見解為教材,去建立一套關於葡萄酒的標準學說,為行業樹立正確的標桿,教授大家真理。酒局飯桌上為人師者一下子多起來了,酒應該這樣開,手應該這樣放,酒應該這樣倒,喝應該用那種杯……三人行必有一師,真是葡萄酒的繁華時代啊。

不可否認的是,葡萄酒教育和評論這個行業充斥了太多業餘愛好者,多數的課程就是以偏見的形式引導我們接受他們對事物預先規定好的印象,所聚集的知識貌似全面,彷彿葡萄酒是確定不變的。但是,飲食之事沒有一定之規,越是標榜正確越是證明它的錯誤。課本所教只是概念性的知識,品嚐卻是精微的學問,依賴於感官,需要長期鍛煉,充分實踐,才可以獲得對酒的可靠性評論。

「你認為現在的葡萄酒教育培養的是專業人士,還是業餘愛好者?」

「你以為呢?」

「肯定不是專業人士。」

「應該是職業人士吧。他們拿到證書要麼去賣酒,要麼去教人品酒賣酒,以此作為職業了。」

我只知道我是喝得越多便越不敢輕易開口教人,飲食可以是一件簡單的事物,也可以被吹得天花亂墜。

葡萄酒只是一種含有酒精的飲料,多數是在餐飲場合被消費,餐桌上講的是禮儀,禮儀要求的正確就是合宜,需隨環境、身份、場合而適當調整。

何謂正確的倒酒?倒進杯裡,好吧,優雅地倒進杯裡。何謂正確的開瓶?優雅地打開瓶子。你付費要學的是優雅,絕不是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