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2 > 「牛奶激素」的是非 >

「牛奶激素」的是非

這種「可能的危害」來自兩方面,一是激素本身是否有害健康,二是使用了激素的牛奶是否含有其他有害健康的成分。

說起現在的牛奶,很多人會脫口而出:「現在的牛奶都是激素催出來的,味道營養都不行……」所謂的「牛奶激素」其實是牛的生長激素,目前在多數國家都不允許使用。美國在1993年批准了它的使用,也是至今與「國際主流」背道而馳的國家。為什麼其他國家要禁用,而美國又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牛奶激素」的作用

生長激素是動物腦中分泌的一種蛋白質,用於促進動物的生長。牛的生長激素自然就叫「牛生長激素」了,簡稱bGH。好幾十年前,人們就發現把bGH注射到母牛體內可以促進產奶。不過,這一發現在當時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那時候bGH只能從死牛的腦袋中提取,其成本會大大超過增加的奶量的價值。

到了20世紀80年代,生物技術的發展讓bGH的應用成為可能。把控制合成bGH的基因轉到細菌中,通過培養細菌就可以合成出同樣的蛋白質來。這樣得到的牛生長激素被稱為「重組牛生長激素」,簡稱為rbGH,有時候也用另一個簡稱rbST。

跟社會上各種關於「牛奶激素」的傳說不同,rbGH並不能讓奶牛平白無故地產奶。在奶牛生小牛之後,其產奶量會逐漸增加,通常到70天達到最多,然後逐漸下降。如果在到達這個最大量之前給奶牛注射rbGH,那麼產奶量的下降就會變得緩慢。這樣,奶農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牛奶。平均而言,使用了「牛奶激素」之後,產奶量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幾。

「牛奶激素」對人體有害嗎

對於多數人來說,關心的還是這樣使用了激素的牛奶是否有害健康。這種「可能的危害」來自兩方面,一是激素本身是否有害健康,二是使用了激素的牛奶是否含有其他有害健康的成分。

「牛奶激素」,不管是天然的bGH還是「人工」的rbGH,都是蛋白質。一般而言,蛋白質進入人體之後,都會被消化成氨基酸碎片才能被吸收。但是從邏輯上,我們不能排除蛋白質整體或者大片段被吸收的可能。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了,就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其他影響,就需要進行長期的檢測來確定是否有害健康了。否則,如果它被分解成了單個氨基酸,那麼就跟其他的食物蛋白質一樣,不足為慮了。在這種情況下,也就不用進行更長期的實驗來驗證它對健康的影響。

為了評估rbGH的安全性,美國FDA要求進行大劑量的短期動物實驗。在連續28天中,老鼠被喂以大劑量rbGH——劑量高達奶牛注射劑量的100倍,沒有觀察到老鼠各項生理指標的異常。因此,美國FDA認為,食物中的rbGH不會被吸收,因而不必進行長期的安全性實驗就可以作出安全的結論。

不過,加拿大食品管理部門不同意美國FDA的結論。他們認為,美國FDA的評估中遺漏了一項研究結果。那項研究是歐洲要求的rbGH安全性研究的一部分,實驗是用不同劑量的rbGH餵養老鼠,檢測老鼠體內的抗體反應。結果發現:餵食劑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5毫克的老鼠沒有異常,但是劑量為5毫克的老鼠中就有一部分產生了抗體反應,而劑量為50毫克的老鼠中發生抗體反應的就更多。加拿大方面認為這說明rbGH能夠被吸收,因而美國FDA的決定不嚴謹。

美國FDA重新對rbGH能否被吸收進行了評估審查,尤其是對遺漏的這項研究結果。他們認為,這項研究並不改變此前的結論。因為動物的抗體細胞遍佈全身,在腸道的那些抗體細胞產生的抗體可以被運輸到身體其他部位,所以這項結果並不能說明rbGH能被直接吸收。

不過這樣的一個解釋顯然只能說明觀察到的抗體「不一定」是由吸收的rbGH產生,但是並不能否認這種可能性。美國FDA認為rbGH不會帶來安全問題的另外兩條理由是:即使是產生了抗體,其含量也非常低,不足以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人體能夠從牛奶中攝入的最大rbGH劑量,比如一個10公斤的孩子每天喝1.5公斤高濃度rbGH的牛奶,其劑量也只有每公斤體重0.0075毫克,遠遠低於實驗中不會導致抗體反應的安全劑量0.5毫克。

美國FDA的這個結論得到了另一項研究的支持。198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如果對老鼠注射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15毫克的rbGH,9天就能觀察到體重增加以及血液中出現rbGH抗體。而在食物中加入每天每公斤體重40毫克劑量的rbGH,卻沒有變化。這可以證明食物中的rbGH不會被直接吸收,因而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牛奶激素」催生的牛奶中會有其他有害物質嗎

在現代分析技術之下,人類可以對任何食物的組成進行相當精細的分析。加拿大對牛奶的分析報告認為,rbGH的使用增加了牛奶中IGF-1的含量。IGF-1全稱叫做「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它是廣泛存在於人體中的一種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質。有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IGF-1似乎與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關係。如果是這樣,使用了rbGH的牛奶就有了潛在的健康風險。

美國FDA認為IGF-1與癌症的關係只是一種多因素的相關性,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說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另外,rbGH導致的IGF-1增加幅度很小,小於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動。也就是說,一頭奶牛使用rbGH之後,所產的奶中IGF-1的含量會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後的含量可能還是會低於許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人體內本身含有IGF-1,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過rbGH,所獲得的IGF-1跟人體內本身含有的相比都微不足道。另外,經過加熱、消化、吸收之後,IGF-1在人體內也不再具有生物學活性。

在這個問題上,美國FDA的結論與JECFA相一致。JECFA是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是一個獨立於商業利益之外的國際機構。總結起來,他們和美國FDA的態度就是:rbGH對牛奶中IGF-1不構成實質上的影響;牛奶中的IGF-1不構成健康隱患。此外,JECFA對食物中的rbGH產生抗體那項研究的看法也與美國FDA一致。

「牛奶激素」對牛有害嗎

對於使用了rbGH的牛奶是否有害健康的疑慮還有一些,不過都沒有生物學理論或者實驗結果的支持,更多的只是一些邏輯上的「可能」。加拿大食品管理部門的專家評估結論也是「沒有證據表明經過rbGH處理的牛奶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但是他們最終還是否決了rbGH的使用申請,原因在於動物福利的問題又浮出了水面。

加拿大和歐盟的相關專業委員會審查了rbGH對奶牛健康的影響,結論是其使用對奶牛的健康造成了損害。最普遍的損害是乳腺炎發生率的增加,其次還有奶牛生育能力、腿腳等部位也有不利變化。注射了rbGH的奶牛,其總體健康狀況也不如未經注射的奶牛。乳腺炎的發生,可能導致抗生素使用的增加。這又增加了人們從牛奶中攝取抗生素的可能性,從而帶來新的健康隱患。不過,JECFA的評估結論認為這一「可能性」在目前牛奶行業抗生素的使用規範之下不會增加人們的健康風險。

實際上,歐盟和加拿大都沒有對使用了rbGH的牛奶在安全性上提出異議,但是他們認為rbGH的使用損害了奶牛的健康,因此主要是基於動物福利的考慮否決了rbGH的使用申請。

牛奶標注,並非文字遊戲

在美國,自從rbGH得到FDA批准以來,得到了廣泛使用。不過,rbGH是孟山都公司獨家生產的。這個生物製品巨頭在消費者中的口碑一直不太好,人們對激素產品的疑慮加上對生產者的不信任相交織,美國社會對rbGH的非議也一直不斷。

天然的牛奶中含有牛生長激素(bGH),沒有任何技術可以把它與人工合成的rbGH區別開來。同時,rbGH的使用不會帶來安全方面的風險。按照美國FDA的慣例,在這樣的情況下,rbGH的使用不需要做任何標注。也就是說,公眾將無法知道買到的牛奶是否使用了rbGH。

因為公眾的疑慮,有的牛奶生產廠家打出了「不含激素」的標籤,被美國FDA所禁止。因為牛奶中天然含有激素,「不含激素」的牛奶是不存在的,這樣的標注與事實不符。

有一家牛奶生產廠家打出了「不含rbGH」的標注。從實質上說,這樣的一條標注所表達的事實可以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這一標注受到了孟山都的起訴,理由是這樣的標注暗示了rbGH「有問題」,從而導致了對消費者的誤導。這一案件最終沒有開庭審理,而以雙方的和解告終。結果是,牛奶廠家在「不含rbGH」的標注之下,用小字說明「FDA認定:使用或者不使用rbGH的牛奶沒有實際上的差異」。

美國FDA推薦這樣的標注,但是不強制要求。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標注最大程度地在贊成和反對rbGH的雙方之間達成了妥協,而傳達了盡量客觀的信息。不過,反對rbGH的人士依然認為這一標注是「不正確」的,美國FDA也收到過不少禁用rbGH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