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2 > 當愛上一個吃臭豆腐的人 >

當愛上一個吃臭豆腐的人

認知科學領域的科學家說,動物對陌生的食物有兩種反應:好奇和害怕,好奇會促使它們去嘗試,而害怕促使它們拒絕。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飲食文化,一些人的美食在另一些人看來簡直是不可理喻。比如臭豆腐,有的人視如美味,而有的人退避三舍。如果一個從來不吃臭豆腐的人愛上了一個迷戀臭豆腐的人,即使一時被愛情沖昏了頭腦,估計媽媽也會說:吃不到一個碗裡去,將來的日子可咋過?

同樣是人,為什麼會有飲食的偏好?這問題看起來很八卦,不過還真有許多科學家感興趣。他們從認知、營養和食品科學等不同的角度去探討,目前比較廣泛的看法就是,如果我們繞過讓人不知所云的專業術語——你不喜歡一種食品,是因為你嘗試得不夠多。

認知科學領域的科學家說,動物對陌生的食物有兩種反應:好奇和害怕,好奇會促使它們去嘗試,而害怕促使它們拒絕。兩種矛盾的態度導致了它們對於陌生食物的反應:如果一次又一次地嘗試而沒有不良後果出現,相反還很美妙,它們就會喜歡這種食物。1975年發表的一項老鼠實驗甚至更進一步,發現那些嘗試過很多不同口味食物的老鼠,接受起新的口味來要更加容易。

當然我們是人,人的智商比老鼠要高多了。不過,小孩子的行為還是保留著不少動物的特性,所以當科學家們想要驗證他們的理論的時候,總喜歡用小朋友而不是成年人來做實驗。儘管世界各地的飲食偏好不同,但是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喜歡高糖高脂油炸的「垃圾食品」,而痛恨「健康」的蔬菜,於是讓小朋友吃蔬菜就成了這類實驗最喜歡幹的事情。2003年發表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在一所小學裡,把5~7歲的小朋友隨機分成三組,讓他們吃生的柿子椒。第一次,讓每個小朋友表達他們對柿子椒的喜歡程度並且記錄下他們吃的量。在接下來的8天裡,第一組小朋友每天吃一點柿子椒,然後發給一張不干膠貼紙作為獎勵;第二組只吃柿子椒,什麼也不給;第三組什麼也不做,作為對照。8天之後,重複第一天做的測試。結果是:第二組的小朋友無論是喜歡程度還是吃的量都大大高於第三組,而第一組則介於二者之間。看起來,純粹的嘗試,比為了獎勵而做的嘗試,要更有助於改變對蔬菜的「痛恨」。

實際上,還有很多類似的實驗是在實驗室裡進行的,結果與上面的一致。而且,不僅小朋友,成人也會因為反覆的嘗試而喜歡上原本不喜歡的食物。考慮到小朋友多數是在家吃飯的,為了讓這個實驗的結果更具有現實意義,作者還進行了另一項實驗。他們找了150個2~6歲的小朋友,第一次家訪的時候給每個小朋友六種蔬菜,讓他們按照喜歡程度排序,然後挑了中等不喜歡的一種作為實驗目標,並且記錄下他們的食用量。然後把這150個小朋友分成三組,第一組小朋友的父母每天給他們一點這種蔬菜嘗嘗,第二組小朋友每天接受健康飲食的建議和一張解釋每天吃蔬菜水果重要性的紙條,而第三組小朋友則什麼也不做。兩個星期之後重複第一次的測試,結果第一組的小朋友對目標蔬菜的喜歡程度和食用量都明顯增加,而另外兩組則沒有差別。看起來,小朋友們對於思想工作沒有反應,還是直接吃來得有效。

這個實驗的過程是父母們完全可以進行的,而結果也讓他們滿意,所以許多接受實驗的父母表示將來要繼續進行同樣的操作。對於那些挑食的孩子,科學家們認為很多情況下,是父母們沒有嘗試足夠的次數就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而放棄了。

那麼,要嘗試多少次才能改變對某種食物的「偏見」呢?科學家們認為,我們對陌生食物的「害怕」在嬰兒時期是很弱的,到兩歲的時候增強,一直到上小學,然後逐漸減輕。相應地,嬰兒期最容易接受陌生食物,有研究顯示甚至只要嘗試一次,嬰兒就可以大大增加接受程度;而且,就像老鼠一樣,嘗試過一種蔬菜以後再接受另一種蔬菜就變得更容易。而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就不行,多次嘗試接受了一種新食物,遇到另一種新食物還是不會輕易接受。而且,隨著年齡增加,接受陌生食物所需要的嘗試次數大大增加。有研究報道,讓兩歲的小朋友喜歡一種陌生的水果或者奶酪需要5~10次的嘗試,而讓3~4歲的小朋友喜歡豆腐則需要8~15次的嘗試,而且喜歡上豆腐的一種口味——比如鹹的、甜的或者沒有味道的——不會導致他們自動喜歡上另一種口味。成人需要多少次呢?可能跟具體的口味還有關係,比如一種甜的東西可能用不了多少次,而苦的就要費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