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2 > 那些「茶」的神話 >

那些「茶」的神話

對涼茶安全性的認識是來自中國傳統特有的思維方式。涼茶的原料是一些植物成分,這些植物的提取液中,含有目前的分析技術遠遠不能分析清楚的東西。

在世界範圍內,茶算得上是最主要的飲料之一。在中國,茶就更加普遍,以至於成了文化,甚至「半藥半食」的神話。涼茶、冰茶、紅茶、綠茶、奶茶……光是名字就讓人眼花繚亂。那些茶的神話,有多少真?又有多少假?有多少僅僅是人們的霧裡看花?

涼茶,並不是通常所說的「茶」

一場巨大的災難,把一個在華南苦苦經營的涼茶品牌推向了全國。基於「清熱下火」的種種奇效,滿足了許多人的心理需求,一時間風行全國。

但是涼茶其實跟其他的茶連「遠親」都算不上——它不含有通常的茶葉,而實際上是中草藥提取液。涼茶宣稱的功能是「清熱下火」——如果按照國外的標準,這已經算是「藥效」了,沒有可靠的科學數據支持,是不允許做這樣的標示的。雖然我國也有食品飲料不得宣傳藥效的法規,但是實際執行中「清熱下火」「增強免疫力」之類的用語基本上可以隨便說。「熱」和「火」本身不是現代醫學的概念,也無法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來檢驗;而公眾也不需要現代科學的檢驗來接受這種概念。所以,不管是生產廠家還是主管部門,都可以僅僅依靠「傳統」「使用多年」來作為這些功能宣稱合法性的基礎。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有許多的症狀跟中醫所說的由「熱」「火」導致的症狀類似,而這些症狀,有許多是會自己減退的——不管你喝的是涼茶還是白水,一段時間之後它都會減輕;另一方面,在理論上也完全可能中草藥中的某些成分正好對某些症狀有效。所以,有「不少人」喝了涼茶,覺得清了「熱」,下了「火」,這並不奇怪。這樣的一種「有效」,符合大眾的思維方式,但凡質疑這些功效的言論定會招來大量消費者「現身說法」式的攻擊,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對食品飲料來說,有沒有宣稱的「奇效」在我國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無害」,總有許多人對於「奇效」「寧可信其有」。但是對涼茶安全性的認識是來自中國傳統特有的思維方式。涼茶的原料是一些植物成分,這些植物的提取液中,含有目前的分析技術遠遠不能分析清楚的東西。說它「安全」,是因為沒有人因為喝了它而立竿見影地出現不良反應。但是是否有輕微的、慢性的毒副作用,我們的傳統思維是「不知道有沒有」,就當做「沒有」。即使是有現代科學研究發現了某些成分——比如夏枯草——可能產生抑制免疫這樣的有害作用,我們依然可以依據幾百年前祖先說它「無毒」來接受它。最難以理解的是,某些大牌的涼茶可以獲得主管部門的「特許」而使用它,而其他「非大牌」的加了就犯法。這大概也算得上「中國特色」——一種成分即使被證實可能有害,只要主管部門認可就「無害」了!

對於涼茶而言,夏枯草或許僅僅是冰山一角。那些形形色色的中草藥,基本上都沒有經過可靠的、符合現代科學規範的檢驗。它們的「安全」認定,一是來源於祖先們的記載,二是來源於長期使用「沒有發現」有害。已經有一些被「認為」「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藥物,單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而言,被證實靠不住,我們是不是還要繼續相信這樣的「安全」認定方式呢?

在華南,幾百年來出現了幾百種不同的涼茶。對於非華南地區的人來說,「原生態」的涼茶「既不涼,也不像茶」,很難被廣泛接受。風行全國的涼茶是甜的,因為商品標注上沒有各種成分的含量,我們不知道裡面加了多少糖,但是根據這些成分的排列順序,白砂糖的含量應該是除水之外最多的。也就是說,所謂的涼茶,就是加了大量白糖的中草藥提取液。即便不論那些中草藥成分的「有效性」與「安全性」,這其中的大量白砂糖,可能是更不健康的因素。當我們對含糖軟飲料口誅筆伐,指責它們帶來肥胖的時候,千萬別忘了:這些涼茶中的含糖量,可能並不比它們少!

冰茶,冰的茶

相比較而言,冰茶其實更符合「冰茶」或者「涼茶」在多數人心中的形象——加冰的或者冰鎮過的茶。冰茶與涼茶的區別,大概是即使冰茶有一些非茶葉的成分,也沒有那麼多的中草藥成分。

在世界範圍內,冰茶是很常規的飲料。中國人本來是喜歡喝熱茶的,冰茶的興起大概也沒有多少年。冰茶宣稱的「清涼解渴」這個「功能」符合飲料的身份,沒有似是而非的功能。而它的成分比較簡單,茶或者其他的非茶成分都很常規,也就沒有太多安全性方面的擔心。

不過,跟涼茶一樣,許多冰茶也是加糖的。其他含糖軟飲料的熱量問題,它也無法置身於事外。

綠茶,抗癌?

在對涼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進一步評論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另一個著名的茶飲料——綠茶。

按照美國FDA提供的統計數字,在所有的茶類飲料中,綠茶所佔的比重大概有20%。因為綠茶沒有經過發酵,人們相信它保留的天然成分比較多。在這些成分中,有許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所以人們相信綠茶對人體具有許多「保健功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抗癌。

對於綠茶能否抗癌,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研究。2004年1月,美國有個公司向FDA提出申請:在綠茶的銷售中,可以宣傳「每天飲用40盎司的綠茶可以減輕一些癌症的發生風險。雖然有科學證據支持,但是這些證據還不夠完善」。他們提交了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的220篇文獻來支持這樣的宣示。

美國FDA在一年半之後對這份申請作出了答覆,並且對決定是如何做出的進行了詳細解釋。在這份近一萬個單詞的答覆中,他們對223篇(在申請者提交的220篇之外,他們還找到了另外3篇)文獻進行了分門別類的評點。首先,有65篇文獻綜述、2篇摘要和1篇薈萃分析(meta-analysis)不是原始研究論文,被認為缺乏足夠的細節來作評估,因此不能支持申請;其次,12項動物實驗和12項體外研究被認為只能提供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關於綠茶功能的「可能假說」,而不能支持「綠茶對人有抗癌作用」的說法;92項流行病學的調查並不是針對「綠茶」,而是針對泛泛的「茶」,因證據不直接支持結論而被排除;剩下的39項研究也都是流行病學調查——這種研究方式的可靠程度與臨床對照研究相比差了許多。這39項研究分別針對各種癌症,美國FDA按照所針對的癌症分別進行評估,結論是多數研究都有缺陷——有的樣本量小,有的樣本不具有代表性……最後,只有針對女性乳腺癌和男性前列腺癌分別有三項和兩項研究具有比較高的可靠性,但是其中兩項的結果是綠茶沒有降低乳腺癌的發生風險,一項是沒有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對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分別有微弱作用的那兩項研究,後來沒有任何重複的研究出現,也沒有其他相近或者相關的研究發表。所以,美國FDA最後的結論是:綠茶「相當不可能(highly unlikely)」具有抗癌的作用!

涼茶有什麼科學證據支持?

223篇發表在正式的學術期刊上的科學研究論文,提供了許多綠茶「可能」抗癌的證據。但是當這些研究用現代科學的邏輯去分析的時候,它們並不能證明綠茶「真的」能夠抗癌。不過,它們也沒有證明綠茶「不能」抗癌。所以,科學證據加科學邏輯告訴我們的結論是:綠茶到底能不能抗癌,我們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美國FDA的管理原則是:如果你不能證明它「能」,那麼你就不能把「可能性」拿來促銷。

而涼茶的成分是各種中藥材,與綠茶相比,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對它們進行的研究就更少了。不管是「到底有沒有效」還是「到底有沒有害」,都沒有可靠的科學證據。甚至,還有夏枯草這樣被發現了「可能有害」,而生產者又不能作出合理答辯的情形。某些廠家可以拿到主管部門的「免死金牌」,但是對消費者來說,我們關心的是:什麼時候可以看到我們的主管部門,也公佈用科學邏輯對科學數據進行的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