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2 > 如何成為養生大師 >

如何成為養生大師

打造好了「出身」,下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養生理論」了。建立的秘訣就是「大堆常識加故弄玄虛」。

如果個子很高,可以去打籃球成為姚明;如果跑得很快,可以去練跨欄成為劉翔;如果瘦骨嶙峋可以去代言減肥產品;如果很胖可以去為飼料添加劑做廣告……如果這些都不行,那麼只要看起來沒病沒痛的,可以考慮去做「養生大師」。用周星馳的話說,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而且,絕對比姚明或者劉翔付出的努力要少得多。

首先,你可以為自己尋找一個足以唬住粉絲的「出身」。如果祖上有人做過太醫、御醫、民間游醫之類,那麼你自然就是「名門之後」。如果沒有,也無妨,且找找哪個古代名醫跟自己同姓,自稱一下是他的多少多少代傳人——完全不用擔心是真是假,信的人自然會信,不信的人中有能力揭穿你的不會很多,而且他們往往也沒興趣跟你較勁。如果連這也找不到,也還是有補救之法——看看武俠小說即可,比如從小跟一個怪老頭兒做鄰居,或者讀過中文系,能從古人的「經典著作」中悟出別人沒有悟出的東西。

打造好了「出身」,下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養生理論」了。建立的秘訣就是「大堆常識加故弄玄虛」。首先找出公眾廣為接受的觀念,比如多吃蔬菜、少吃油膩、節制飲食、生活規律等等,然後在「古代典籍」中找一些古文來佐證,然後再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相生相剋」之類的理論來牽強附會。這樣做的意義是滿足我們的「民族自豪感」,為贏得「相信」打下良好的基礎——即使以後捅了婁子,「粉絲」們也會說:「瑕不掩瑜,多數還是有道理的。」

這當然遠遠不夠,「大師」必須要有雷人的理論。最「安全」的雷人理論就是「不能如何如何」,比如,「不能吃辣椒,會致癌」,「不能喝牛奶,因為那是牛喝的」,「不能穿裙子,會氣血不暢」「不能吹空調,會腎虛」……只要你敢說,就會有人相信——很多人對於「危害」都是習慣「寧可信其有」的。願意相信的人遵循了這些「理論」不會有什麼損失,而不遵循的人中總是難免有人會生病,「粉絲」們就會說:「大師說過了,你這病是什麼什麼導致的。」

作為大師,不能「光破不立」,還必須得提供一些「養生秘方」。這個其實很簡單,隨便找一兩種大家平常都吃的東西,把它「玄虛化」就可以了。比如,五穀豆類都對身體有好處,但是特別挑出一種,不管是紅豆黑豆或者綠豆,然後說這個只要怎麼怎麼吃就可以治病——原料一定要簡單,大家都能夠消費得起,才會有許多人願意去追隨。但是過程一定要複雜,「注意」的地方一定要多,比如多少豆加多少水,什麼時候下鍋,煮多長時間,最好是用什麼容器什麼水,都有一定要求。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讓「粉絲」感受到是在遵循「秘方」,而秘方都應該是玄虛的,付出了那麼多心血,「粉絲」們自然而然地會從心理上覺得它是有效的;二是如果無效,「粉絲」們也會「相信」是自己在哪個細節上沒有做好,而承認自己沒有做好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遠不如相信「真的很有效」來得容易。與此類似的,還有「吃紅薯治癌症」,「晚上吃生拌菜治百病」,「按摩某某位置治腎虛」,「吃某種紅色食物補血」,等等。如果你湊巧學過中學生物,還可以弄一些現代生物學的名詞術語,諸如「抗氧化」、「代謝產物」、「類黃酮」、「降血脂」、「蛋白質變性」、「維生素失活」之類的,更顯得博古通今。而大多數的「粉絲」不會去關心這些東西是什麼意思,也不在乎你的這些術語用得對不對,只要你說「國外有研究表明」,他們就會覺得「很科學」了。

如果這些還不夠「雷人」,還可以再弄一些更邪門的。比如「生吃泥鰍祛肝火」,「放血療法治肺癌」之類。不過這些療法有一定風險,搞不好出了事故就比較麻煩,比如用芒硝治病的大師就進了監獄。所以,這類療法要慎用,要講也要在成為「大師」之後再講——當你成為「大師」,出了事故也就會有「粉絲」來為你辯護。比如有人生吃泥鰍得了病不得不進行手術,就有「粉絲」說「不是生吃泥鰍療法不好,而是現在的泥鰍不好」。

完成了上面兩步,接下來就是宣傳了。人們常說「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一定要有很拉風很吸引人的口號,比如「不生病的智慧」、「把健康徹底說清楚」、「讓你多活幾十年」、「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之類。如果想不出來,只要到城鄉結合部的電線桿子上看看就能夠獲得許多靈感。現代科學還不可能實現這樣的目標,但是許多人會相信大師的「神奇」。說得越邪乎,就越有人願意去嘗試。一旦嘗試了,心理期望又會轉化成「相信」自己「確實好多了」,於是就會有「粉絲」追隨者。既然時時想著師傅和肚子裡有個旋轉的東西都能讓許多人覺得「有效」,「甩手療法」也一度風行,所以這些還吃了某些「健康食物」的「養生智慧」,總是會有人出來現身說法的。

當「養生大師」的形象初步建立,就會有更多的媒體來關注,尤其是一些號稱「生活智慧秀」的娛樂節目,更會對你推崇有加。一旦進入這樣的傳播渠道,觀眾又會把對「正規媒體」的信任放到你的身上,於是你就會成為更大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