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2 > 原湯能否化原食? >

原湯能否化原食?

如果喜歡喝,「喜歡」就是最好的理由。如果非要堆砌一些科學術語來給它一個「科學解釋」,可能就是弄巧成拙了。

在吃麵食較多的地區,尤其是北方,沒有聽說過「原湯化原食」的人可能跟大熊貓一樣珍貴。就像許多其他的民間俗語一樣,這種說法也有許多活靈活現的「例證」。雖然時代、背景、人物各不相同,不過情節基本一致:某人在某個麵館吃了麵條,沒有喝隨同而上的湯就走了,店家保留了那碗湯,一段時間之後——不同的故事裡,這個「一段時間」可以從幾個時辰到幾天,吃麵的人去而復返,腹痛難忍,店家端來那碗保存的湯,病人喝下之後,立竿見影解決問題,店家解釋為這是原來那碗麵的湯,須用它來「原湯化原食」云云。

本來這種民間傳奇,姑妄聽之,當做喝麵湯時的「作料」也沒有什麼不好。可是真有有心人要去較真,也真有「專家」順著桿子提供了「科學解釋」,說這種「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符合科學道理的。提供的「科學原理」大致可總結為三條:一是麵湯中有糊精等「有助消化」的成分;二是面中有「消化作用」的酶溶解到了麵湯中;三是麵粉中的B族維生素溶解到了水中,還給出了具體的數字比例。於是,這麵湯就有了良好的「助消化」功能。

這樣的解釋用上了科學的術語,也就瀰漫著「科學」的氣息,於是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不過,即使退一萬步,接受這樣的「科學道理」,它還是沒有解釋原湯為什麼化原食。在這個說法裡,「原湯」是指煮那碗麵條的同一鍋湯,而傳奇故事裡的人,也是一定要回來喝那碗湯的。在故事發生的時代大抵是沒有冰箱的,麵湯放了那麼長時間不知道會不會變餿。而店家一定要留著,大概是因為確信另一鍋湯是不能「化」那碗麵的,所以一定要為消費者考慮到最不濟的狀況。但問題是,根據「專家」的解釋,不管煮哪鍋面,溶解到水裡的都是這些糊精啊消化酶之類的東西,沒道理非要用可能變餿了的那一碗呀。如果這樣的話,也就無所謂「原湯」了,而只要是「麵湯」就可以。

還有,我在前面用了一句修飾語「即使退一萬步」,其實真正的意思是:「專家」的這個解釋本身也站不住腳。

首先說糊精。糊精是麵粉中的澱粉被部分水解、從很大的分子變成比較小一些的分子的產物。在食品工業上,確實用澱粉來生產糊精。不過糊精的生產一般需要澱粉酶的參與。如果單純用高溫來產生糊精的話,需要在乾燥和很高的溫度下進行,比如烘烤。所以,即使煮麵條的過程中能夠產生糊精,它的量也會非常少。更重要的是,糊精只是把澱粉分子變小了的產物,它自己被消化起來可能要容易一些,但是並沒有消化別的澱粉的能力——哪怕是敲敲邊鼓幫幫忙的能力。

再說消化酶。要解決「原食」消化不良的問題,所需要的消化酶應該是澱粉酶。澱粉酶的作用是把大分子的澱粉切成小段直至單糖分子,從而能夠被人體吸收。麵粉中並不含有這樣的酶,麵條要被吃到口中才會開始消化過程——口腔中含有唾液澱粉酶。一般而言,酶經過高溫會失去活性。煮過麵條的開水,即使有消化酶,也不大可能還留下活性了。雖然在工業上,有一些通過細菌生產的澱粉酶可以經受住開水的考驗,但是這樣的酶大概沒有機會進入麵粉中。再次退一萬步說,如果有這樣的酶存在於麵粉中,那麼它們就不用等到吃到肚子裡才動手,在鍋裡就可以活動開了。更不會老老實實只跟溶解到水中的麵粉過不去——麵條中還有那麼多澱粉作為行動目標嘛,如此行動一番,結果當然就是「面將不面」了,麵條或者餃子都變成一鍋糨糊了。

至於麵粉中的B族維生素,的確是水溶性的,在煮麵條的過程中有一些B族維生素溶解到水中倒也可能。只是這些維生素的生理作用並不包括幫助消化——雖然有人可以說維生素的缺乏會引起其他生理功能不正常,從而影響消化。不過彎繞得多了一些,大致跟中暑了之後埋怨碳排放太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差不多。而且,即使是溶解到水中的那些維生素,考慮到一碗麵湯也只是整鍋麵湯的一部分,不難理解其中所含的維生素也只是溶解的一小部分而已。

所以,真要較真的話,「專家」們提供的「原湯化原食」的「科學道理」實在是很牽強附會。當然,麵湯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與白開水相比,它其中還有一些澱粉甚至維生素。吃完麵後喝點麵湯,多少也算是節約糧食的表現。如果喜歡喝,「喜歡」就是最好的理由。如果非要堆砌一些科學術語來給它一個「科學解釋」,可能就是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