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 > 「輻射污染」與「輻射處理」差千里 >

「輻射污染」與「輻射處理」差千里

日本核電站熔毀導致輻射洩漏的事情讓世界繃緊了神經。在標準的應急措施裡,有一條是「避免輻射污染的食品」。這甚至引起了公眾的進一步恐慌:如果放射性原料洩漏入大海,是不是海產品和海鹽都會被污染而不能吃了?而後來的「菠菜碘超標」更讓這種擔心似乎成為了現實。被輻射污染的食品不能吃了,那麼「被輻射處理」的輻照食品為什麼會堂而皇之地存在呢?

首先應該確定的是,即使日本核電站的放射性原料真流入了大海,對於中國海域也不會產生什麼影響。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本來就廣泛存在,只是含量少不會影響人的健康而已。即使日本那幾個核反應堆的所有放射性原料都進入了海中,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等到它們溶解到海水中,再擴散到中國沿海,含量已經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不管是海鹽還是海產品,都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所謂「輻射污染的食品」,是指含有了放射性物質的食物。當我們吃下這些食物,其中的放射性元素繼續產生射線,破壞人體細胞和DNA,最後導致癌變。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放射性元素廣泛存在,通常食物中也能檢測到放射性。換句話說,問題不是「有沒有放射性」,而是「放射性有多強」。正常的環境中生產出來的食物不會有超過常規強度的放射性,一般也就不會去檢測。如果出現了放射性物質的洩漏,它們就有可能通過水和土壤進入植物體內,在進入動物體內。於是,這個地方生產的任何食物都可能被污染。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對食物進行放射性的檢測。如果明顯高於通常值,這些食物就是「輻射污染的食物」,不能再食用了。跟細菌等污染不同,食物加工手段,不管煎炒烹炸還是涮煮烤蒸,都無法破壞這些放射性元素。

中國最近發現的碘超標菠菜與這種污染不同。這些菠菜中的碘,應該是來源於通過空氣擴散的放射性碘。這些碘只是附著在菠菜葉面上,而很難被菠菜「吸收」。這種吸附力並不強,所以能夠被水洗掉。實際上,即便是洗掉之前,那些放射性碘的含量距離有害健康的量也還很遙遠。考慮到放射性物質的檢測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現在專業機構也在密切監測環境中的放射性變化,我們只需要關注事態進展就可以了,不需要過分擔心。

人們還喜歡考慮吃什麼食物來「防治輻射」。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傳說,但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哪種食物可以真正有效地防治輻射。食物中的一些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比如維生素C和E、胡蘿蔔素、多酚化合物等,對於某些輻射產生的氧化損傷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不過,這種保護作用到底有多強,也還是很難說。只是這些食物成分本來也是人體所需要的,富含它們的食物也往往是通常所說的「健康食物」,多吃對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它們能不能「防輻射」,也就不重要了。

「輻射處理的食物」,通常被稱為「輻照食物」,是另一種情況。它是讓食物通過射線存在的區域,用射線破壞細菌或者食物細胞的DNA。DNA被破壞,細菌也就不能再繁殖,種子也就不會再發芽。放射性物質並不與食物接觸,也沒有機會進入食物中。輻照結果並不會使食物獲得放射性,其對食物的改變甚至沒有加熱來得大。

輻照食物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發展,接受了幾百項的安全性研究,都沒有發現對食物有什麼不良影響。現在,已經可以算是一種很成熟很常規的食品保存技術了,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

如果把輻射跟加熱進行一下類比,就很容易理解有關輻射如何影響健康。自然界存在輻射,就像有高溫天氣一樣;人體在高強度的輻射環境中,相當於被放在火上烤;吃「輻射污染的食物」,就像把著火的食物吃到嘴裡,而且它到了肚子裡還在燃燒;而「輻射處理的食物」,則像精心烤好的紅薯,可以安心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