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 > 有營養的食品添加劑 >

有營養的食品添加劑

歐洲有做梨子醬的傳統。但去皮搗碎的梨很快就會變成褐色,不僅難看,味道也會受到影響。有經驗的主婦會在其中加入一些檸檬汁,梨子醬就能保持「新鮮」的顏色。

不僅是梨,蘋果、香蕉、土豆等去皮之後,都會很快變色。現在人們知道,水果蔬菜中都含有含量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後,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了空氣中。它們很容易被氧化,生成一類叫做「醌」的化合物。而這種化合物很容易互相連接,成為「褐色素」,從而使這些食物變色。此外,許多多酚化合物被認為「營養價值高」,變成褐色素其價值也就失去了。

而檸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它可以把「醌」還原為初始的多酚狀態。也可以直接被氧化,從而消耗掉多酚周圍的氧氣,以此來保護多酚免受氧氣的攻擊。這樣,抗壞血酸犧牲了自我,保護了脆弱的多酚保持本色。而像柑橘、檸檬這樣的水果,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也就不會變色了。

這裡的檸檬汁,起到的作用就是食品添加劑中「抗氧化」。在食品工業中,用檸檬汁效率不高,又很麻煩。知道了它的作用機制,人們當然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壞血酸了。在超市銷售的果汁和蔬菜汁中,很多就添加了抗壞血酸來保持外觀和風味。

它的作用不僅於此。在熟肉製品中經常會加入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有兩種作用:一是與肌紅蛋白反應,使之呈現誘人的紅色;二是抑制細菌生長,實現防腐功能。抗壞血酸的加入,可以促進前一個反應的進行,從而加快「髮色」的進行。許多人認為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其實,它本身並不致癌,而是它與肉中的氨基酸反應,生成的亞硝胺才是致癌物。如果肉中同時加入了抗壞血酸,它就會抑制這一轉化過程的發生,從而降低亞硝酸鹽「可能」的致癌風險。在不需要亞硝酸鹽的肉類食品中,有時也會加入抗壞血酸。因為肉中總是會有脂肪,在保存中也會被氧化。油脂氧化會釋放出許多揮發性的小分子,產生不好的味道,最突出的就是通常所說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壞血酸,它也是搶先消耗周圍的氧氣,從而保護油脂不被氧化,有助於保持肉味的「新鮮」。

在麵食加工中,有一類食品添加劑叫做「麵粉改良劑」。它們的作用是讓麵團更加筋道。麵團的筋道取決於麵粉中的谷膠蛋白互相連接。谷膠蛋白中有許多「巰基」——就是帶著一個氫原子的硫原子。在揉面的過程中,兩個巰基碰上了,各自的那個氫原子可能逃走,剩下的兩個硫原子就會互相連接起來,形成所謂的「二硫鍵」。當大量的二硫鍵形成,麵團中的谷膠蛋白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把水和澱粉網在其中。在加熱的時候,麵團中會產生許多氣泡,也被這些網絡籠絡住不讓逃跑。這樣,就形成了蓬鬆的饅頭或者麵包。(關於麵粉改良劑的詳細解釋,參閱本書第1章《蓬灰,拉麵的科技》一文。)

抗壞血酸本身很容易被空氣氧化,生成的產物叫做「脫氫抗壞血酸」。這些脫氫抗壞血酸並不甘於「敗家」,會去奪取別人的氫原子來重建家園。谷膠蛋白上那些巰基的氫原子,以及本來保護巰基的另一種叫做谷胱甘肽中的氫原子,都是它們掠奪的目標。前面說,揉面的過程中巰基上的氫原子會跑掉,從而形成二硫鍵。而脫氫抗壞血酸的出現,則是赤裸裸的搶劫。當氫原子被搶走,巰基們也就只好互相結盟形成二硫鍵了。所以,在麵團中加入抗壞血酸,也能夠改善麵團的性能,蒸出更好的饅頭。

大多數情況下,食品添加劑都是像前面所說的這樣,改善風味、口感,增加食品穩定性等,本身並不具有營養意義。但是抗壞血酸並不屬於這個「大多數」。在作為食品添加劑的時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壞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在談論其營養價值的時候,通常就用大家熟悉的名字——維生素C。

我們知道維生素C不穩定,空氣、光照、加熱、與金屬容器接觸,都會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這種不穩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體內,它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加到食品中,它捨己為它先被氧化,從而保護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在許多不得不進行加熱、壓搾從而導致維生素C損失的食物中,通過添加的方式來彌補損失,也就比「無添加劑」的相應食品有更好的營養價值。